2015司法考试刑法分则笔记(刘凤科讲义摘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104494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司法考试刑法分则笔记(刘凤科讲义摘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5司法考试刑法分则笔记(刘凤科讲义摘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5司法考试刑法分则笔记(刘凤科讲义摘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5司法考试刑法分则笔记(刘凤科讲义摘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5司法考试刑法分则笔记(刘凤科讲义摘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司法考试刑法分则笔记(刘凤科讲义摘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司法考试刑法分则笔记(刘凤科讲义摘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分论概说罪状一、简单罪状:仅规定了犯罪名称,没有具体描述犯罪特征的罪状二、叙明罪状:对犯罪构成特征做了详细描述的罪状三、引证罪状:引用刑法的其他条款来说明和确定某一犯罪特征的构成特征四、空白罪状:没有说明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但指明了必须参照其他法律法规的罪状罪名一、单一罪名:一个条文只表达一个罪名二、选择罪名:一个条文规定了多个选择行为,既可以概括使用,也可以分拆使用三、概括罪名:条文规定了多类型的行为也只构成一个罪名,不数罪并罚注意规定一、刑法在已做基本规定的前提下,提示司法人员注意,以免司法人员忽略的规定二、判断注意规定的方法:假设取消这条条文,条文中事项的处理结论依然如此的为注意规定法

2、律拟制 一、指将原本不符合某项规定的行为,也按照该规定处理二、判断法律拟制的方法:假设取消这条条文,条文中事项的处理结论与实际规定不符的为法律拟制三、常考法律拟制:1、非法拘禁罪、聚众斗殴罪中超越拘禁必要,过失致人伤残、死亡,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2、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虐待被监管人罪超出必要,过失致人伤残、死亡,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3、非法组织卖血、强迫卖血罪故意或过失导致他人伤害的,按照故意伤害罪论处4、聚众“打砸抢” ,致人伤残或死亡的,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毁坏或抢走公私财物,按抢劫罪论处5、抢夺罪,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论处6、盗窃、诈骗、抢夺罪,

3、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暴力相威胁的,按抢劫罪论处7、信用卡诈骗罪中,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或者对 ATM 机使用的,依照盗窃罪论处8、为卖淫、嫖娼通风报信的,依照窝藏、包庇罪论处危害国家安全罪(犯本章罪名的,应当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没收财产)间谍罪一、行为方式: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二、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叛逃后又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任务的,触犯叛逃罪和本罪数罪并罚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一、行为对象:情报,做缩小解释,只包括涉及国际安全利益和其它不公开事项二、区分: 1、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4、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境内境外,主观明知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2、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行为时没有为境外传播意图,但获取后提供境外的,定本罪3、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秘密得具体内容三、 “为境外”相对于窃取、刺探、收买来讲是有为境外的目的;相对于非法提供来讲是客观事实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资助本法 102 至 105 条规定的犯罪(分裂国家的犯罪行为) ,构成本罪1、资助的主体和对象没有特殊限定(都可以是境内外的机构、组织、个人)2、行为限于资助。如果还参与共同组织、策划、实施 102 至 105 规定的犯罪,以相关犯罪的共犯论处叛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

5、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第二款: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叛逃的(不要求履行公务期间) ,从重处罚。注:发生叛逃行为就既遂,不要求进行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放火罪:防火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否则成立其他犯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一、行为方式:包括作为和不作为方式;引起危险或负有义务不作为亦可构成本罪二、犯罪形态:开始点火是着手;独立是既遂三、用放火等方法杀人,危害公共安全的,成立故意杀人罪与放火罪等的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用放火等方法杀人,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只成立故意杀人罪注:用防火、爆炸等方法伤害他人或者过失致人死亡,或者毁坏他人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成立放火罪、爆炸罪

6、等。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分别成立故意伤害罪(致死)过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毁坏财物罪四、放火罪是故意犯罪、失火罪是过失犯罪。若故意、过失存在疑问,造成严重后果,直接按照失火罪处理2投放危险物质罪一、行为方式: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二、类似罪名: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三、故意传播突发性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非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 “以其他危险方法”指:仅限于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相当的、具有一致性的方法,而不是泛指任何具有危害公共安全性质的方法(限制解释)二、法律

7、规定:本罪为兜底罪名。该兜底不是兜整个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底,而是兜与防火、爆炸、决水、投放危险物质等相类似的犯罪行为的底。三、按照司法解释,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常见行为:1、破坏矿井通风设备、危害公共安全2、在具有瓦斯爆炸高度危险的情形下令多人下井采煤的3、私拉电网,危害公共安全4、在火灾现场破坏消防器材,危害公共安全5、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6、邪教组织人员以自焚、自爆方法危害公共安全7、醉酒驾车,放任危害结果发生,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或者酒后、醉酒驾车,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的;或者酒后驾车在告诉公路上逆向高速行使的,均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交

8、通工具罪:要求行为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1、交通工具正在使用或者具有随时使用的可能性2、劫持航空器构成劫持航空器罪;劫持船只、汽车构成劫持船只、汽车罪;劫持火车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3、窃取交通工具零部件,不足以发生倾覆危险的,定盗窃罪;可能造成危险的,想象竞合,择一重罪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属于故意犯罪。被胁迫参加的不构成犯罪一、犯罪形态:组织、领导、参加即构成既遂,不要求实施具体的恐怖活动二、法律规定:犯本罪又实施其它犯罪行为的,数罪并罚(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属于必要共犯。又实施其他犯罪的属于任意共犯)三、区分:本罪与黑社会性质犯罪区分:是否有政治目

9、的; 劫持航空器罪一、行为对象:正在使用或者飞行中的航空器,包括民用和军用警用(航空器中必须有人,因为劫持的是人)二、行为方式:暴力、胁迫或者其它方法(与抢劫罪中的暴力、胁迫等同,要求足以压制对方反抗的程度)三、劫持行为:行为人实际控制航空器的行为,表现为控制航空器本身或者控制航空器的航线为既遂标准四、法律规定:致人重伤、死亡(包括过失和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注:如果是劫持航空器并且故意杀人的,有可能成立想象竞合。因为故意杀人罪中没有“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本罪的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一、客观对象:仅限于枪支、弹药

10、、爆炸物、危险物质。如果在这四种对象范围内认识错误,不影响定罪判断二、客观行为:仅限于盗窃、抢夺的行为三、既遂标准:实际取得枪支、弹药、爆炸物、对方失去控制。但针对危险物质,还需要危及公共安全性质注:骗取行为不构成本罪;以一般盗窃故意的定普通盗窃既遂,盗窃后持有的,又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数罪并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兜底条款,只要符合其他犯罪的,依照其他犯罪定罪处罚)1、非法持有与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的区别:数量大小2、非法持有与非法私藏枪支、弹药罪的区别:合法持有条件取消后私自藏匿3、非法持有与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罪的区别:是否实际控制,携带进入公共场合交通肇事罪一、行为主体:不限于驾

11、驶交通工具的人,行人、乘车人等也可构成二、客观要件1、不限于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也能造成2、发生在公共交通领域,其它区域可以按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处罚三、主观要件:对结果发生是过失;四、法律规定1、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为加重情形:逃逸是不履行救助义务,和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2、故意将被害人带离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的,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3、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得不到救助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4、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事故,以共犯论3资助

12、恐怖活动罪: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者个人的劫持船只、汽车罪:仅指劫持船只、汽车的行为,如果致人重伤或抢劫的,则根据情况判断具体罪名,数罪并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走私危险物质也按该罪定罪处罚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一、行为主体: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和单位;其它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和单位二、犯罪形态: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和单位,非法出租、出借即构成本罪。注:赠送是永久出借的表现其它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和单位;非法出租、出借,造成严重后果的成立本罪三、法律规定1、相对人以非法持有枪支罪论处。 2、行为人明知相对人使用枪支实施犯罪而出租、出借枪支的,以相对人犯罪行为的共犯论处丢失枪支不报

13、罪: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是前提,不及时报告是结果,造成严重后果才构成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一、行为方式: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二、区分:1、本罪与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区别:行为人行为2、本罪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区别:安全生产设备或安全生产条件不合规,造成重大伤亡或严重后果,对直接责任人处罚3、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区别:因工程质量问题导致重大安全事故,追究建设、监理、建设、施工单位责任危险驾驶罪: 1、追逐驾驶(俗称飙车) ,情节恶劣。一旦进入追逐竞驶的状态,就是既遂2、醉酒驾车,不需情节恶劣,醉驾即构成本罪。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 80 毫升即为醉

14、酒状态3、可以把交通肇事罪理解为本罪的结果加重犯危险物品肇事罪(相对于重大责任事故罪,该罪是特殊法条):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成立该罪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负有报告责任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延误事故抢救,造成严重后果。不报谎报事故与严重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140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5 万元以上。未销售的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达到 15 万元以上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按未遂处罚) 。若已销售 3 万,未销售 10 万,则将已销售的乘以 3+1

15、0万=19 万,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按未遂处罚)141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只要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就成立犯罪 (抽象危险犯,不需要 144 生产、销售假药罪 具体分析判断,不是只要生产就既遂) 143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属于具体的危险犯,必须结合案件的具体事实分析判断该行为足以导致145 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食物中毒事故,或足以导致严重结果等142 生产、销售劣药罪(销售假药罪的兜底条款)146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 侵害犯,以必须发生实害结果为成立犯罪的标准 147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 148 生产、销售伪

16、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注:1、生产、销售特定伪劣产品,不成立生产销售本节第 141 条至 148 条规定的犯罪,但符合第 140 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销售金额条件的,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2、第 140 条是普通法条, 141 至 148 是特殊法条,在发生法条竞合时,适用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走私罪:注意共犯问题,事前、事中通谋,为其提供资金、发票、证明、运输、保管等定走私罪。事后通谋定洗钱行为方式:绕关;瞒关; 间接走私(法律拟制):行为人(明知)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行为人(明知)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 武装掩护走私(如文物) ,依旧定相应走私犯罪的罪名(走私文物罪) ,但以走私武器、弹药罪的规定从重处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成立妨害公务罪与相应的走私犯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