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的成形及其鉴定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04491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宝的成形及其鉴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珠宝的成形及其鉴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珠宝的成形及其鉴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珠宝的成形及其鉴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珠宝的成形及其鉴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珠宝的成形及其鉴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宝的成形及其鉴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珠宝、首饰的成形及其鉴定班级:工设 121 学号:201255405118 姓名:胡雯慧摘要:珠宝,顾名思义,就是珍珠宝石,包括珍珠及各种宝石和玉石,因而又称为珠宝玉石或宝玉石。珠宝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珍贵财富。通过人为加工而产生的精美装饰品,每件产品都代表着一个艺人的创作风格和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随着艺人生命的消失,他所创作的珠宝工艺品便成为千古绝唱。珠宝是财富的象征,无数人为其疯狂。关键词:价值、审美、鉴定、产地、常见宝石一珠宝的价值与标准:珠宝玉石自古以来,就受到人类的喜爱、重视。历史上,人们曾对珠宝玉石充满了迷信、崇拜,当然也充满了渴望与贪婪,从而演义出了无数个悲欢离合

2、的故事。珠宝玉石与财富、威望、地位和权力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历史画卷。珠宝玉石是自然作用形成并经过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产物。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与地区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对珠宝玉石的概念、内容、范围等方面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形成与建立了各自不同的概念、内涵、范围与识别标志,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珠宝玉石衡量标准。珠宝玉石广义的概念,即泛指自然界中具有美观外貌,经加工后可成为市场认可的工艺品与装饰品。狭义的概念,即专指自然界中具有色彩瑰丽、晶莹剔透、坚硬耐久、稀少并可琢磨、雕刻成首饰和工艺品的矿物岩石及有机材料。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为:前者的材料来源比较广泛,包括了天然形成的和人工制造合

3、成出来的材料;后者的材料来源仅限于天然条件下形成的产物。随着世界珠宝玉石贸易市场的广泛建立,各国珠宝玉石贸易往来不断增加,使得世界上各个国家与地区对珠宝玉石的概念及内涵有统一的趋势,有希望形成国际统一标准。但目前各国的标准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相信有一天会形成国际统一的珠宝玉石标准。二:有关珠宝的审美:美丽的第一条标准是:构成珠宝玉石的天然矿物、岩石及有机材料的内部纯净度要高,即内部所含的杂质要少。但珠宝玉石作为产自自然界各种地质作用和其他自然作用的产物,肯定要含有相当多的杂质,但是这些杂质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同的珠宝玉石对这些杂质的种类、含量等其他特征的要求是不相同的,但一般要求杂质

4、含量要低,材料纯度要高。美丽的第二条标准是:作为珠宝玉石的天然矿物、岩石及有机材料的颜色要艳丽。颜色是光线照射在人的眼睛里引起的一种感觉,它与照射的光源和材料的性质有关。同时由于它是一种感觉,它的艳丽也与人的思想感情有关。所以,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地区与不同的民族之间形成不同的评价颜色艳丽的标准。尽管有差异,但还是形成了一些人类共有的对颜色艳丽评价的客观标准,即人们衡量颜色艳丽的三个标准:一是颜色的类别,指的是颜色的种类,如红、橙、黄、绿、蓝、青、紫等;二是颜色的饱和度,指的是颜色的鲜艳程度;三是颜色的亮度,即色彩的明亮程度。珠宝玉石颜色艳丽的要求是色调要纯正、亮度要大、饱和度要高。美丽的第

5、三条标准是:珠宝玉石的光泽要漂亮。光泽是物体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珠宝玉石的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是不相同的,导致不同的珠宝玉石对光泽漂亮的内容与要求各不相同。例如,钻石要具有金刚光泽;祖母绿要具有玻璃光泽;珍珠则要具有珍珠光泽;软玉则要具有油脂光泽等等。美丽的第四条标准是:宝石要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光学效应是一种特殊的光学现象,是宝石中含有的杂质或包体作规则排列时对光所产生的一种反射效应,它的特征取决于宝石中所含杂质的种类及排列方式。当宝石具有特殊光学效应时则显得更美丽、更漂亮。例如红宝石呈现六射星光效应;猫眼石呈现猫眼效应等。美丽的第五条标准是:宝石要有火彩。火彩是宝石表面在光的照射下对光的一种

6、色散能力,即白光在宝石的表面呈现出一种五颜六色的彩带现象。宝石具有强的火彩就显得更美丽。例如钻石在白光照射下由于其火彩强而显得更加美丽漂亮。三珠宝的鉴定:珠宝玉石鉴定,首先要总体观察,然后进行常规珠宝鉴定仪器检测,并对观察到的现象和所测试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并准确定名,最后经其他人复查,签发鉴定证书。总体观察:总体观察又称肉眼鉴定或经验鉴别。总体观察是缩小样品品种范围,选择进一步测试方法的基础,也是确定品质、加工质量的检验方法。总体观察内容包括颜色、光泽、透明度、特殊光学效应、色散、琢型、掂重和是否拼合石等。()颜色的观察与描述颜色:从物理意义上讲,颜色意味着一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辐射,当

7、其刺激我们的视神经时,就产生了颜色的感觉。颜色的观察。颜色的观察应在连续光谱的白光下观察,如日光、白炽灯管(日光和白炽灯下颜色可稍有不同) ,背景应为白色。用反射光观察颜色,不可用透射光观察颜色,因为透射光观察到的是体色,而不是表色。颜色的描述方法。色彩,色彩分为彩色系列和非彩色系列。彩色系列中基本色彩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以及过渡色彩紫红、橙红、黄绿、蓝绿等。非彩色系列有无色、白、灰、黑等。色调,根据色调的不同,可用浅、中、深以及实物等形容词描述,如浅红、中红、深红、鸽血红、砖红等。对于颜色不均匀的珠宝玉石出现的色带、色斑等亦须给予准确描述。()光泽的观察与描述光泽是宝石表面反射光的能

8、力和特征。观察光泽时要用反射光。光泽由强至弱分为以下几种。金属光泽:如黄金、黄铁矿等。半金属光泽:如磁铁矿、铌铁矿等。金刚光泽:如金刚石、白铅矿等。玻璃光泽:如玻璃、水晶等。特殊光泽:表面不平坦或以集合体形式存在时出现特殊光泽。特殊光泽又分为以下几种:油脂光泽,如羊脂玉、石英断口等;树脂光泽,如琥珀等;蜡状光泽,如寿山石、田黄等;丝绢光泽,如木变石、查罗石等;珍珠光泽,如珍珠、贝壳等;土状光泽,如黏土、白垩等。()透明度的观察与描述透明度指宝石通过可见光的能力。透明度可分为级,用透射光观察。透明:如水晶、钻石等。 、亚透明:如某些红宝石、蓝宝石等。半透明:如玛瑙、翡翠、碧玺等。微透明:如黑曜岩

9、等。不透明:如绿松石、孔雀石等。()特殊光学效应变色效应。指宝石的颜色在不同光谱能量分布的白光光源照射下,呈现不同颜色的现象。变色效应主要由或引起。有变色效应的宝石如变石,日光下为冷色调各种不同的绿色,钨丝白炽灯下呈暖色调各种不同的红色。其他具有变色效应的还有变色蓝宝石、变色石榴石、变色尖晶石、变色萤石、变色蓝晶石以及合成变石、合成变色刚玉、合成变色尖晶石、合成变色立方氧化锆、变色玻璃等。猫眼效应。弧面型宝石在光照下呈现出如猫眼般明亮的细窄光带,叫猫眼效应。猫眼效应主要由反射、折射作用引起。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有猫眼、碧玺猫眼、磷灰石猫眼、透辉石猫眼、矽线石猫眼、绿柱石猫眼、方柱石猫眼、月光石猫

10、眼、木变石猫眼、石英猫眼和玻璃猫眼等。星光效应。弧面型宝石在平行光线照射下,呈现相互交汇的星状光带的现象,称为星光效应。星光效应主要由反射、折射作用引起。具有星光效应的宝石有星光红、蓝宝石、星光辉石、星光石榴石、星光绿帘石、合成星光红、蓝宝石和透射星光石英等。观察星光效应或猫眼效应时,用较强光源如冷光源观察效果较好。月光效应。宝石中极微小的包裹体、固溶体结构或点缺限、晶体位错、孔隙等对光的散射而产生了明亮的蓝光或乳光称月光效应。月光效应主要由散射作用引起。具有月光效应的宝石有长石、石英、近于无色的岫玉和无色的玉髓等。变彩效应。宝石的特殊结构对光的干涉、衍射作用产生颜色,随着光源或观察角度的变化

11、,颜色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变彩。变彩效应主要由干涉、衍射作用而形成。如欧泊的变彩等。砂金效应。当透明宝石中含有某些矿物等包裹体时,这些包裹体对可见光发生反射作用所产生的闪烁现象称为砂金效应。具有砂金效应的宝石有日光石、东陵石和砂金玻璃等。()色散白光通过透明物质互不平行的倾斜平面时,分解成它的组成波长即色散。少数宝石,如钻石、合成碳硅石和合成立方氧化锆等,肉眼可见色散现象,故可作为其关键性的鉴定特征。()琢型宝石加工的款式有琢型和琢形之分。琢型指各种瓣面几何形状及其排列方式。琢形指垂直台面向下看所见的腰棱外廓的几何形状。常见的宝石琢型有四大类:刻面型、弧面型、珠型和异型。刻面型。刻面型又称棱面

12、型、翻光面型和小面型。刻面型是瓣面由许多平面组成的琢型。根据其形状特点和平面组合方式不同,可划分为四大基本类型:圆多面型、玫瑰型、阶梯型和混合式琢型。a.圆多面型:又称明亮型、圆钻型或圆形刻面型(图 1) 。如标准圆钻型切工即为圆多面型的变型有橄榄形刻面型、梨形刻面型、椭圆形刻面型和心形刻面型等(图 2) 。 图 1圆钻型刻画的冠部和侧面图 2 橄榄形刻面、梨形刻面、椭圆形刻面、心形刻面冠部和素描图b.玫瑰型:玫瑰型是底面平且宽,上面由连续的三角形组成,因其形状看上去似一朵盛开的玫瑰花,故而得名。如图 3. 图 3玫瑰型阶梯型:阶梯刻面型又称祖母绿型,因常用于祖母绿的琢型而得名。祖母绿型基本形

13、状是一个去掉四个角的矩形,具有阶梯状排列的翻光面,底部终止于一个斧形的尖底。如图 4图 4 阶梯型(祖母绿型)的亭部和冠部混合式琢型:混合式琢型是指同一粒宝石的不同部位切磨成不同琢型混合而成的款式。其中最常见的款式是冠部为圆多面型,亭部为阶梯型。如图 5 图 5 混合式琢型弧面型。弧面型是指主要瓣面为弧面的琢型。弧面型又称凸面型或素面型。如图 6.图 6 弧面型 单凸弧面型:由顶部的凸面和底部的平面组成。双凸弧面型:顶部和底部都由凸面组成。扁豆弧面型:顶、底均为凸面,只是底部凸面弧度较小。凹面弧面型:在单凸弧面型基础上,从底部挖出一个空心凹面。此外,根据弧面型的腰部形状,可进一步划分出圆形弧面

14、型、椭圆形弧面型、橄榄形弧面型、心形弧面型、矩形弧面型、方形弧面型、垫形弧面型、十字形弧面型和垂体形弧面型等。如图 7.图 7 弧面型 珠型。珠型为串饰所用,形态可以是圆、椭圆、腰鼓、柱等;瓣面可以是弧面,也可以由小平面(刻面)组成。根据几何形态的不同,珠型可分为圆珠型、椭圆珠型、扁圆珠型、腰鼓珠型、圆柱珠型和棱柱珠型等。如图 8图 8 珠型异型。异型包括自由型和随型两种款式。自由型是把原石琢磨成不对称、不规则的造型或写实形态。随型是按照原石形状,用磨棱去角、抛光等简单工艺加工而成的款式。如图9图 9 异型()掂重:掂重可判断宝石的相对密度大小,从而帮助鉴别宝石。如海蓝宝石与蓝黄玉,掂重较轻的

15、是海蓝宝石;掂重较重的是蓝黄玉。()拼合石:常见的拼合石有拼合欧泊、红宝石拼合石、蓝宝石拼合石和石榴石玻璃拼合石等。拼合石的鉴定特征有:拼合缝(拼合缝应是平直的) 、拼合面(结合处常见有残留气泡) 、光泽差异(如石榴石与玻璃拼合石可有光泽差异) 。红圈效应用于帮助检测石榴石和玻璃组成的拼合石。四世界宝石主要产地:全世界有个宝玉石相对集中的产区。()亚洲南部和西南部盛产红宝石、蓝宝石、翡翠、尖晶石、绿柱石、青金石和绿松石等。主要产地是缅甸、泰国、柬埔寨、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阿富汗和伊朗等国。()非洲东部和南部盛产金刚石、祖母绿、黝帘石(坦桑石) 、石榴石和虎睛石等。主要产出国为肯尼亚、坦桑尼亚、

16、马达加斯加、扎伊尔、博茨瓦纳和南非等。()美洲西部盛产祖母绿、蓝宝石、绿松石、碧玺、水晶、长石、欧泊、软玉和青金石等。主要产于哥伦比亚、智利、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地区。()澳洲盛产金刚石、欧泊和蓝宝石等。()巴西盛产绿柱石、金绿宝石、水晶、黄玉、石榴石、电气石、金刚石等。()俄罗斯乌拉尔山区盛产祖母绿、金绿宝石、石榴石、电气石和水晶石等。五几种玉石的鉴定:常见易混淆的玉石包括颜色、感官相似的玉石和颜色、感官、物理特征相近的易混淆玉石两类。前者通过折射率、密度测定以及放大观察等手段不难鉴别;而后者不但颜色、感官相似,而且折射率、密度等特征相近,易于混淆,是玉石鉴定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翡翠与钠长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