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的投资风险控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099417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pp模式下的投资风险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ppp模式下的投资风险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ppp模式下的投资风险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ppp模式下的投资风险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p模式下的投资风险控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PP 模式下的投资风险控制 李欣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 要: 本文从 PPP 模式下的投资风险入手, 着重分析了 PPP 模式下投资风险的形成原因, 并探索了 PPP 模式下的投资风险控制的策略。关键词: PPP 模式; 投资风险; 控制; 策略; 作者简介:李欣 (1990) , 女,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企业管理。PPP 模式主要指公私双方合作建设的模式, 主要针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且, 企业和社会组织能够在政府指导下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而公共管理部门负责对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监督和管理, 以确保公共服务设施能够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PPT 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我国财政收

2、入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的投入, 缓解我国的财政压力, 充分利用社会资金, 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但是, 社会组织和企业在参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投资风险, 投资方需要加强对风险的控制, 积极探索风险控制的科学方法。研究 PPP 模式下的投资风险控制不仅能够保障投资方的利益, 而且对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一、PPP 模式下的投资风险1. 政治风险政治风险主要包括政府信用问题、政府决策与审批延误、政府不可抗拒事件。其中, 政府信用问题主要指由于政府部门不履行相关义务而导致项目出现损失的风险。政府决策与审判延误主要指政府部门工作能力不足和信

3、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项目损失风险。政府不可抗拒事件主要指政治变更或政府更迭而导致的项目损失风险。2. 合同与法律风险合同与法律风险主要包括法律体系不健全、第三方违约等合同风险。其中, 法律体系不健全主要指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而造成的项目损失风险。第三方违约风险主要指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以外的第三方违反合同约定而造成的项目损失风险。合同风险主要指合同某一方不可规则而造成的项目损失风险。3. 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和通货膨胀。其中利率风险主要指由利率变化而导致的项目风险。外汇风险主要指外汇兑换而导致的项目风险。通货膨胀主要指由通货膨胀产生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而导致的项目风险。4. 建设

4、风险建设风险主要包括土地购入风险、项目建设变更风险、投融资风险、技术风险、环保风险、完工风险和建设风险。其中, 土地构图风险主要指项目用地不稳定而产生的风险。项目建设变更主要指由于外界因素的与影响, 项目建设内容发生变化而导致的风险。投融资风险主要指成本变化和融资数量变化而导致的风险。技术风险主要指项目建设技术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变化而带来的风险。环保风险主要指因环保要求导致项目变化而出现的风险。完工风险主要指无法按时完成项目而产生的风险。建设风险主要指受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开展项目建设所带来的风险。5. 经营风险经营风险包括市场竞争、市场需求、供给能力变化、收费标准调整所带来的风险。其中,

5、 市场竞争主要指市场上同类产品过多, 市场竞争激烈而产生的风险。市场需求主要指市场需求变化而产生的风险。供给能力变化主要指项目建设的生产能力不足而产生的风险。收费标准调整主要指项目收费标准变化带来的风险。二、PPP 模式下投资风险的形成原因1. 政府监督机制不完善PPP 模式的开展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有着较高的要求, 强调政府的监管职能。如果政府在 PPT 模式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出现缺位或越位现象不仅会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 而且会增加投资方的投资风险, 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但是, 现阶段, 我国政府部门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监管手段、监管主体、监管范围等内容不够明确, 各部门之间存在着交叉

6、管理的现象, 而且, 部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较低, 严重影响 PPP 模式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2. 市场机制不成熟PPP 模式下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竞争与产权的均衡发展。而竞争与产权的均衡发展受市场影响较大, 只有具备成熟的市场机制和良好的市场环境才能够保证竞争与产权的均衡发展, 促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但是, 现阶段, 我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够成熟, 缺乏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和竞争机制, 市场招投标制度缺乏规范性, 市场上仍存在着不正当竞争的现象, 严重影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 导致 PPP 模式下投资方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三、PPP 模式下的投资风险控制的策略1. 风险预防风

7、险预防主要指投资方为了显小或消除 PPP 项目投资风险, 对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控制的过程。风险预防的主动性较强, 通常采用人们行为法、工程物理法、项目组成后备法、规章制度程序法等方法找出影响投资风险的因素, 并制定科学的风险预防措施。2. 风险分担风险分担主要指投资方和政府部门共同承担 PPP 项目风险。风险分担的目标主要包括减少风险损失, 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 增强 PPP 项目的吸引力。另外, 风险分担能够增强项目参与方的风险意识, 增强项目参与方的理性行为, 进而提高项目工作效率。3. 风险缓解风险缓解主要指运用风险缓和手段或预知手段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 减缓风险的不利后果的行为。

8、风险缓解必须承认风险的存在, 并根据风险的影响因素采取降低风险或消灭风险的措施。风险缓解主要包括采取现金技术、使用高质量材料和设备、调整项目实施条件等形式。一般情况下, 风险缓解的实施时机越早, 越容易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4. 风险回避风险回避主要指 PPP 项目参与方为避免项目风险而调整项目方案, 放弃具有风险的项目行为。风险回避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直接放弃项目来避免风险, 另一种使改变项目计划或项目实施方案来避免风险。虽然风险回避属于一种消极的风险管理措施, 但是风险回避能够降低或避免风险所带来的项目损失, 安抚项目参与者的恐惧心理。参考文献1亓霞, 柯永建, 王守清.基于案例的中国 PPP 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9, (5) :107-113. 2周云鹤, 王平.浅析高速公路 PPP 模式的风险识别和收益分配J.经营管理者, 2015, (1Z) :1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