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矩阵分析法的兰江航行安全评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099374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风险矩阵分析法的兰江航行安全评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风险矩阵分析法的兰江航行安全评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风险矩阵分析法的兰江航行安全评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风险矩阵分析法的兰江航行安全评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风险矩阵分析法的兰江航行安全评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风险矩阵分析法的兰江航行安全评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风险矩阵分析法的兰江航行安全评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风险矩阵分析法的兰江航行安全评估 徐小林 金华市港航管理局 摘 要: 随着七里泷船闸的重新开通及兰江的复航, 水域的通航环境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为识别即将面对的航行风险, 基于风险评估理论, 对兰江通航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策略, 并对采取安全措施实施后的风险进行再评估。该方法能有效识别兰江通航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关键词: 兰江; 风险评估; 航行安全; 作者简介:徐小林 (1971-) , 男, 浙江金华人, 金华市港航管理局工程师, 船长, 主要从事安全管理、海事管理等工作。收稿日期:2017-08-06Rec

2、eived: 2017-08-06引言风险评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十三五”以来, 各行业、各领域进一步推进发展和转型, 风险评估领域在新的环境中也面临新的挑战。在收集大量的风险初始信息的基础上, 如何将收集到的风险初始信息整理简化, 如何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高效的辨识, 如何突出最不利的、最具危害的风险, 是风险评估领域的关键问题。面对新的挑战, 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对风险初始信息梳理加工、归类集合, 另一方面要对风险评估的方式去粗取精、抓大放小1。本文提出应用一种用于风险定性分析的模型风险等级评估矩阵, 从事故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性两方面确定不同种类风险源事故风险等级。对于大多数风险评估领域的

3、项目来说, 评定风险等级是为了指导风险防范工作。所以, 在不影响宏观风险评价目标和准确性的基础上, 可以适当忽略划分分险等级时的微小误差, 以推进风险评估进程。同时, 使用风险等级评估矩阵, 能够体现出事故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性之间综合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对于指导如何进行风险防范工作也意义非凡。一、风险等级评估矩阵表 1 风险评估矩阵 下载原表 风险等级评估矩阵如表一所示。纵向为事故可能性, 分为基本不可能、较不可能、可能、很可能能、非常可能五个等级。横向为事故后果严重性, 分为很小、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五个等级。风险值 (D) 与概率指数 (P) 、频率指数 (F) 、严重程度 (

4、S) 有关。根据表1 内容所示, 事故可能性为公式一中概率指数 (P) 和频率指数 (F) 两个因子的综合影响, 事故后果严重性即为严重程度 (S) 的定性表述。风险等级沿对角线由风险等级评估矩阵的左上角向右下角逐级增大, 并划分四种颜色区域, 依次为蓝色区域、黄色区域、橘色区域、红色区域。其中:蓝色区域风险极低, 意外事故基本不可能发生或发生后危害极小, 甚至是可以忽略的;相关单位只需标准操作即可保证风险可控, 可适当将应对风险资源调用至其他风险管理中;黄色区域风险低, 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但要注重安全操作, 给予一定程度上的监测, 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橘色区域风险较高, 已达到采取必要措

5、施的程度, 需适当调整管理资源, 采取相应的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监测, 并持续关注风险变化趋势, 以保证风险管理的效果;红色区域风险高, 意外事故非常有可能发生并造成严重后果。在这种条件下作业, 风险是不可控的, 随时可能发生。作业方要重点关注, 优先分配资源, 提高管理水平, 高度重视, 并通过改变外界环境将风险至少降低至一定水平3。表 2 风险级别与对策指导 下载原表 如表 2 所示, 以风险等级为依据划分风险区域, 区分风险的优先级, 一方面利于调整风险管理的资源配置, 科学投入科学分配;另一方面也利于突出优先级较高的风险, 重点关注重点改善。二、工程概况为验证上述风险评估矩阵模型

6、的合理性, 将其应用于兰江通航后的综合风险评估。兰江位于浙江省中西部。2016 年 7 月, 富春江船闸改造工程完成, 兰江航道与浙北航道网、京杭大运河和杭甬运河相连, 水域的通航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应对新的行业安全监管形势, 欲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风险评估, 以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及时迅速落实管理措施, 降低安全监管综合风险。风险评估的全过程如图 1 所示。由于项目规定完成时间较为紧张, 涉及多方面内容的风险评估, 且项目目的为指导相关责任部门落实风险防范措施, 因此决定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法进行定性风险分析, 以在达成宏观目标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缩短评估周期, 方案如下。

7、图 1 分险评估过程 下载原图首先, 结合风险初始信息判定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和事故后果严重性的等级, 通过风险等级评估矩阵进行风险等级判定;之后, 根据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事故发生严重性的综合作用方式, 给出相关建议和预防措施;最后, 按照依对策建议改进后的情况进行再评估, 并与之前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作为反馈。由于该项目风险评估涉及领域较多, 下文仅选取七里泷船闸通航后兰江航道工程建设领域的风险评估为例。三、工程实例经过多次调研, 研究组掌握了丰富的关于七里泷船闸通航后兰江航道的基本信息, 并根据风险初始信息识别工程建设领域的风险源, 最终识别出的安全风险类别 21 项, 并依次判定其事故发生可能

8、性等级和事故发生严重性的等级, 判定结果如表 2。表 3 主要风险源事故风险等级判定 下载原表 根据判定结果, 将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和事故发生严重性等级, 带入风险等级评估矩阵中, 依次得出风险等级如表 3 标记区域所示。其中, 风险等级为高的风险源为:船撞悦济浮桥、芝堰水库引水管、南门大桥、兰江公路大桥、兰江铁路大桥、金角大桥、黄湓大桥的风险, 悦济浮桥改造、芝堰水库引水管道改造和三江口整治施工的碰撞风险, 渡船、货船及渔船的碰撞风险和船舶沉没的风险。图 2 21 种主要风险源风险等级分布图 下载原图对 21 种风险源的风险等级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高风险的 12 种、较高风险的 5种、低风险

9、的 4 种。如图 2 所示。整体分析可知, 工程建设领域面临较高风险。其中, 建设领域有 12 种高风险的风险源, 需要部门应予以重点关注, 防范事故发生。根据以上风险评估结果, 针对性的提出了六大类详细措施, 分别是:加强渡船管理、加强水上水下活动监管、建立完善水上综合巡查制度、加强泥浆 (废土) 运输管理、加强航道养护管理和建立完善桥区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表 4 完善后主要风险源事故风险等级判定 下载原表 随后, 对相关措施到位后的主要风险源的风险级别再次使用风险矩阵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估, 得出各种风险源的风险等级如表 3 所示。对 21 种风险源的风险等级进行统计分析, 较高风险的 15 种

10、、低风险的 5 种、极低风险 1 种, 如图 3 所示。经历了上述风险评估过程, 风险等级大大降低, 可见该风险矩阵分析法的应用对于实际工程有相当的指导作用。图 3 完善后 21 种主要风险源风险等级分布图 下载原图四、结语本文介绍了基于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事故发生严重性的风险等级评估矩阵, 并通过工程实例运用并检验了风险矩阵分析法。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系统的、高效的对工程领域进行定性风险评估, 指导相关部门更为科学的采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 合理分配应急资源。参考文献1孙垦, 蔡洪涛, 杨崇豪.风险定量分析中风险矩阵的构建方法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1, 32 (05) :158-160. 2马文拉桑德.风险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3王刚.基于风险分析矩阵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金融科技时代, 2016, (04) :41-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