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099004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 2016 级高三上半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 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回答第 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Fe 56第 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2、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结合题 1 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 1 图A和 离开细胞后就不能进行生命活动B小球藻和蓝球藻含有的细胞结构和乙相同C甲和丙都不含有结构,所以都属于原核生物D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甲类型生物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和基本结构的阐述,错误的是( )A胆固醇包含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 等,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物质B以玉米为主食的人群,特别是儿童要额外补充自身无法合成的赖氨酸C胰岛素、肝糖原、DNA 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D血红蛋白和叶绿素都是由无机盐参与形成的化合物3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有( )A细胞中的囊泡都是来自于高尔

3、基体B健那绿染色后可看到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的崤C溶酶体膜使水解反应局限在一定部位,溶酶体正常情况下不破坏任何细胞结构D用台盼蓝溶液来鉴别动物细胞的死活,利用的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 ATP,可以直接吸取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运输的方式分别与下列哪两个例子中的运输方式相同( )浆细胞分泌抗体蛋白 变形虫吞食草覆虫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人体内红细胞吸收葡萄 糖A和 B 和 C和 D 和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酶可以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C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不同种类的细胞中D低温下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酶

4、的活性降低6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题 6 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CO 2 从产生到利用可以只穿过 4 层磷脂双分子层 B 植物产生的H 虽然都具有还原性,但是不能都用来还原三碳化合物C叶温在 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D叶温为 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租用强度相同,呼吸作用强度也相同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1g 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束为 0.26.021023BV L a molL 1 的氯化铁溶液中,若 Fe3+的数目为 6.021023,则 Cl的数目大于 36.021023C标准状况下,22.4L N

5、O 和 11.2L O2 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 1.06.021023D工业用电解法进行粗铜精炼时,每转移 1mol 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为 0.56.0210238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所得结论均合理的是( )选项 离子方程式 结论A AgCl(s)+I(aq) AgI(s)+Cl(aq) 溶解度:AgIAgClB Fe2+H2O2+2H+=Fe3+2H2O 氧化性:H 2O2Fe3+C CO32+CO2+H2O=2HCO3 稳定性:HCO 3CO32D NH3+H3O+=NH4+H2O 得质子能力:NH 3H2O9将 4mol A(g)和 2mol B(g)在 2L 的恒容密闭容器

6、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 HE 2E 1B三种情况下摩擦产生的热量 Q1=Q2v2=v3D到达底端的速度 v1v2v3 2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A 和 mB 的两个小球 A 和 B,中间用轻质杆相连,在杆的中 点 O 处有一秃顶转动轴,把杆置于竖直位置而处于静止,现给 A 球一水平初速度,使它们开始 绕 O 点转动,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不计一切摩擦及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杆对 A 球做正功,则对 B 球做负功B若 A、B 两球质量相等,则杆做匀速转动,两球机械能各自守恒C无论怎样,杆总能再次回到竖直位置D转动中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始终

7、沿杆的方向第 II 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隔试题都必须作答。第 33 题第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29 分)22(6分)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 1和m 2的小物块A和 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1m 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若选定物块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中进行测量,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填编号)物块的质量m 1、m 2;物块 A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物块 B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绳子的长度。(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下列建议中合

8、理的有_。(填编号)绳的质量要轻;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2 3(9 分)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室,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1)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 (选填“前”或“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2)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 t 与速度 v 的数据如上表: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 v-t 图像

9、。时间 t/s 0 0.50 1.00 1.50 2.00 2.50速度 v(m/s) 0.12 0.19 0.23 0.26 0.28 0.29v(m/s)t/s0(3)通过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24(14 分)从地面发射质量为 m 的导弹,导弹上的喷气发动机可产生恒定大小的推理,导弹起飞时发动机推理大小为 F= mg。导弹沿和水平方向成 30角的直线斜向右上方匀加速飞行。经过时间 t 后,遥控3导弹上的发动机,使推力的方向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而大小不变,使导弹依然可以沿原方向匀减速直线飞行。(不计空气阻力和喷气过程中导弹质量的变化,重力加速度为 g)求: (1)推力旋转方向后导弹的加速

10、度的大小? (2)导弹上升到最高点时离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25(18 分)有 10 个相同的木块相互紧挨地放在水平面上,每个木块的质量 m=0.4kg,长度 L=0.50m,与地面的摩擦系数 1=0.1,它们原来都静止。另有一质量为 M=1.0kg 的小铅块,与木块间摩擦系数 2=0.2,以v0=4.3m/s 的水平初速度冲上左边的第一个木块。忽略铅块的大小,试问:(1) 最终整个系统摩擦生热是多少?(2)通过计算说明铅块是否掉下木块,若能则已,若不能则说明停在那一块木块上?26(14 分)SO 2 和 NOx 都是大气污染物。(1)将 NO2 变成无害的 N2,要找到适合的物质 G 与适当的

11、反应条件,G 应为_(填写“氧化剂”或“还原剂”)下式中 X 必须为无 污染的物质,系数 n 可以为 0。 NO2+G N2+H2O+nX (未配平的反应式)。 催 化 剂下列化合物中,满足上述反应式中的 G 是 (填写字母)。aNH 3 bCO 2 cSO 2 dCH 3CH2OH(2)采取还原法,用炭粉可将氮氧化物还原。已知:N 2(g) O2(g) = 2NO(g)H180.6 kJmol 1C(s)O 2(g) = CO2(g)H393.5 kJmol 1则反应 C(s)2NO(g) = CO2(g)N 2(g) H_kJmol 1 。(3)利用氨水可以将 SO2 和 NO2 吸收,原

12、理如下图所示:NO2 被 NH4HSO3 溶液吸收的离子方程式是 。 浓度均为 0.1mol/L 的NH4HSO3 溶液和 NH4HSO4 溶液中 c(NH4+)相比较,NH 4HSO3_ NH4HSO4。(选填“”、“”、 “t2t3(2)使用甲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某化工厂用水煤气为原料合成甲醇,恒温条件下,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g)+2H2(g) CH3OH(g)到达平衡时,测得 CO、H 2、CH 3OH 分别为1mol、1mol、1mol,容器的体积为 3L,现 往容器中继续通入 3mol CO,此时 v(正)_v( 逆)(填“”、“P2,T 3T2 B

13、. P1P3,T 1T3C. P2P4,T 4T2 D. P1P4,T 2T3在恒容密闭容器里按体积比为 1:3 充入二氧化碳和氢 气,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改变反应的某一个条件后,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 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 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C. 化学平衡常数 K 值增大 D. 反应物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大E. 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F. 氢气的转化率减小29(11 分)关于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起源的解释由美国生物学家马古利斯与 1970 年提出。她认为,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组

14、件进化为叶绿体。(1)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在高渗溶液中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原因是此细胞缺少_。(至少填 2 中细胞结构)(2)据题干信息可知叶绿体中可能存在的细胞器是_。叶绿体_(能/不能)为细胞吸收 K+提供ATP(3)原始真核细胞吞噬蓝藻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4)马古利斯认为线粒体也是由真核生物吞噬某种细菌逐渐形成,试推测该种细菌的呼吸方式是_,理由是_。30(6 分)图甲为人唾液腺部分结构图示:图乙中曲线 A 表示最适温度、最适 pH 条件下,人体唾液淀粉酶作 用于一定量的淀粉,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图甲 图乙(1)Cl 是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由图甲推知 Cl 运输到唾液的方式为_。(2)若将反应液 pH 由 1.8 逐渐升至 8.1,其他条件不变,则唾液淀粉酶的催化速率将_(3)若将反应温度变为 20,其他条件不变,生成物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为图中 B,其原因是_。31(4 分)图甲中的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 35时 CO2 的吸收或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光照强度对水藻光合速率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图(灯亮度可调):图丙曲线是将图乙中的试管密闭后,调节等亮度的过程中,水面上方 CO2 相对含量的变化。试回答: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