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切除联合胆道镜医治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探讨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97098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切除联合胆道镜医治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肝切除联合胆道镜医治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肝切除联合胆道镜医治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肝切除联合胆道镜医治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肝切除联合胆道镜医治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切除联合胆道镜医治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探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一般资料本组 20 例。男 6 例, 女 14 例; 年龄 20 63 岁,左外叶肝管结石 10例,左内叶肝管结石 3 例,左外叶下段结石 2 例,右前叶肝管结石3 例,肝左右肝内胆管结石 2 例,15 例伴肝外胆道结石。6 例有胆道手术史,既往行单纯胆囊切除术 3 例,胆囊切除加胆管切开取石3 例,患者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黄疸, 严重病例合并寒战、发热等胆管炎症状。术前全部病例行彩超检查,部分病例行 CT 或 MRCP 检查,了解结石分布节段;动态监测肝功能,以选择适当手术时机,本组无急诊肝切除病例。2 治疗方法开腹后常规探查,了解肝实质变化,切开胆管探查肝外胆管及肝门部胆管,了解肝门部

2、胆管是否有变异及狭窄,确定是否行肝段或肝叶切除,并决定肝切除范围及是否行胆肠吻合术。本组肝左叶切除 2 例,左外叶切除 10 例,左外叶下段切除 2 例,肝左内叶切除3 例,右前叶切除 3 例。全部病例术中常规使用德国产 wolf 纤维胆道镜探查肝内外胆管并取石,胆肠吻合 2 例。14 例第一次手术病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3 治疗结果 全组无出血、无切口感染、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胆漏 2 例,其原因是(1)肝切除后创面小胆管漏扎或术后结扎线脱落,或膈下肝断面感染,一般发生早、流量小,通过充分引流、抗感染治疗可治愈,本组发生 1 例,可能属此类原因。 (2 )肝切除量不够,遗留狭窄段胆管及结石,致

3、术后肝内胆管残留结石,胆道引流不畅所致。本组 1 例典型病例是肝左、右叶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病例,术中行肝左外叶切除,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胆囊切除术,术后行胆道造影后拔除“T ”型管,伤口顺利愈合。术后 2 月患者诉右上腹痛、 胆管结石黄疸、间断寒战、发热,经彩超、MRCP 检查提示肝左内叶、胆总管内残留结石,腹膜后包块,再次手术证实此包块为胆汁包裹性积液,胆总管十二指肠段后壁瘘管,经过肝左内叶切除,胆管空肠 Roux-en-Y 式吻合,腹膜后引流术后治愈。随访 2 年,无残留结石及胆管炎表现。本组并发胆管残留结石 4 例,经术后胆道镜治疗,均取尽结石,随访

4、1-2年,无结石复发病例。4 讨论肝内胆管结石的成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胆管结石的存在和局部炎症的反复刺激可导致胆管狭窄、肝纤维化形成, 从而出现肝脓肿,胆汁性肝硬化,局灶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甚至并发胆管癌.治疗原则有三点1:(1)尽量取尽结石,清除病灶;(2 )解除梗阻,矫正狭窄;(3)通畅引流,防止复发。自从 1958 年黄志强教授采用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以来,胆管结石切除病变肝段以最大限度地清除含有结石、狭窄及扩张胆管的病灶,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手段。术中、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探查胆道,可以明确肝部分切除的范围,有效地防治胆管残留结石。目前肝内胆管结石行肝部分切除术的主要适应症为

5、2 : 局限在肝段、肝叶或半肝又难于取尽的结石; 伴有肝段、肝叶胆管狭窄又难以解除梗阻; 相应肝段、肝叶合并有明显的肝萎缩和纤维化; 合并有胆管先天性病变、难以控制的胆道出血、肝胆管瘘或胆源性肝脓肿等病变; 疑有胆管癌变。切肝时按照“肝门上径路”肝切除术【3】较为方便,即先手术途径绕过肝门,根据肝内胆管病变范围和在肝脏表面的表现,切除该部分肝-胆组织后直接达肝门顶部,通过段肝管残端向肝总管和对侧肝管检查取石。此方法尤其适应于多肝叶,多肝段胆管结石,而肝外表观仅部分肝组织萎缩和纤维化的病例。本组中 2 例肝左叶胆管结石病例,术中检查仅肝左外叶萎缩,行肝左外叶切除术,术中通过残端胆管用胆道镜放置肝

6、左内叶胆管取出多粒结石,术后无残留结石。1 例肝左内叶切除后取出肝右后叶胆管结石。胆道结石在胆道外科是常见疾病, 传统手术探查或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残石率较高,国内报道达 30.36%4,其中以肝内胆管结石残石率最高,且有胆管损伤、胆漏及诱发急性胰腺炎的风险。笔者医院曾经 1 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例,采用传统方法检查胆道致胆总管下段后壁损伤,胆漏、胆管残留结石,经再次肝部分切除肝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治愈。术中应用胆道镜检查与常规手术检查比较,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直接观察肝内外胆管,了解有无结石及位置,大小,数目,有无新生物及肝内胆管有无狭窄的存在,有利于选择手术方式,决定肝切除范围。目前我们

7、作为常规使用,对减少残石率,避免胆管损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术后应用胆道镜可在直视下探查胆管有无残留结石,胆管下段有无狭窄。发现结石后用网篮直接取石,损伤小且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安全简单,并发症少。本组 4 例残留结石病例,均经术后胆道镜取尽结石,无任何并发症发生。一般术后 6-8 周拔“T”管后应用胆道镜治疗,以避免发生胆漏。为了预防术后胆道残留结石发生,必须做到:(1)术前准确判断结石部位。 (2)术中判断正常肝组织与病变肝组织界限,明确切肝范围,尽量切除狭窄胆道。 (3)术中应用胆道镜。 (4 )保证肝外胆道通畅引流,必要时加做胆肠吻合术。文献中提出肝内胆管结石行胆胆内引流的适应症为【5】:(1 )对明显扩张的肝内外胆管以及并发的远端括约肌迟缓或闭锁不全,(2)肝门大胆管狭窄切开和成形后没有理想修复材料。否则,改变了正常的解剖结构,失去了括约肌功能,会导致上行感染,加重胆管狭窄,增加结石复发率。本组 1 例是左右肝管汇合部狭窄,切除萎缩肝左内叶后胆管前壁切开,整复,行胆肠吻合术;1 例是肝左内叶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胆漏,行胆肠吻合术。术后随访 1-2年,无胆管炎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