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田野上的劳模专家——记2017年合肥市劳动模范束维正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096930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论文写在田野上的劳模专家——记2017年合肥市劳动模范束维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把论文写在田野上的劳模专家——记2017年合肥市劳动模范束维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论文写在田野上的劳模专家——记2017年合肥市劳动模范束维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论文写在田野上的劳模专家——记2017年合肥市劳动模范束维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论文“写”在田野上的劳模专家记 2017年合肥市劳动模范束维正 中盐红四方市场中心 怀揣执着的人生理想, 2000 年, 束维正进入中盐红四方, 走上了产品研发的岗位, 靠着心中的那份责任和担当, 承载起一个又一个期望, 从成长、成熟到成才、成功, 把论文“写”在田野上, 解决了红四方新型肥料产品研发过程中遇到的众多疑难杂症, 为企业的产品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 曾多次获得厂级先进个人、技术能手称号, 2012 年被合肥市总工会授予“合肥市金牌职工”;2014年被合肥市总工会授予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2016 年被授予合肥市首批“庐州创新英才”称号;2017 年荣获合肥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用心做

2、事的“带头人”对待工作, 束维正从不含糊, 小到对比试验, 大到产品设计, 他总是全心投入。7项肥料创新技术通过省级成果鉴定, 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年产 10万吨抗旱肥生产线, 整体工艺技术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首家将化肥控失技术成果进行产业化并形成控失复合肥, 成果具有原创性, 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 在化肥控失机理研究方面居国际领先;国内首次建成了 5万吨/年包膜缓释肥生产线, 在连续化和自动化生产工艺和技术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这些高水平研究项目的牵引与带动下, 先后在化肥工业、磷肥与复肥、中国农技推广等省级以上核心或重点期刊上发表论文 29篇, 引起了国内同行的广泛注意, 其中2篇论文获中

3、石化联合会一、二等奖。突破多项新型肥料关键技术瓶颈, 获 1项部级科技二等奖和 6项省市级奖, 制定 1项省级地方标准和 3项企业标准, 担任合肥市农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和安徽省综合评标专家库成员。2014年被人社部、农业部评定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正高级) 。敢于担当的“正先进”俗话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束维正在自己勇攀科学高峰的同时,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积极做好“传帮带”,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研发、生产和服务人员, 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储备和智力支撑。他主持的研发项目的实施, 既获得了财政资金的支持, 也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 扩大了红四方品牌的影响力,

4、先后培养了 8名中高级农业技术人才, 推动了企业形成向科技要质量、要效益的氛围,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创新型企业、安徽省产学研联合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善于创新的“束达人”作为技术带头人, 他敢于创新、争做最好。束维正通过自主创新或产学研合作, 先后推出抗旱复合肥料、包膜缓释肥料、稳定性肥料、控失复合肥料等 13种新产品, 解决了产业化生产中关键技术难题, 制定了相关标准和施肥技术规程, 为全国化肥企业新型肥料研发树立了一个典范。其中, 2 项产品获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创新成果共形成授权的发明专利 7项、实用新型专利 11

5、项、外观设计专利 6项。他还研发了测土配方施肥管理系统, 优化肥料工艺配方, 提高了产品质量和肥效, 吨肥成本下降 10元左右, 每年可为企业节省 900多万元。乐于奉献的“农专家”作为一名乐于奉献的“农专家”, 他以服务“三农”需求为导向,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化服务活动。把论文“写”在田野上、技术送到农民家、服务深入田间地头, 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组织编写肥料使用说明、农化服务专刊等科普宣传材料 57份, 组织并参加技术讲座和科普宣传活动 328场次, 完成新型肥料试验示范 102个, 服务种田大户和农场 51个, 组织召开 3次国内大型新型肥料研究应用论坛, 开展 6805人次的肥料应用技术培训, 免费为农户分析土样和肥料 1258个, 制定 120套科学施肥方案。与各地农技部门紧密合作, 坚持测土配方施肥, 推出草莓、苹果等 22种作物专用肥。通过优质的农化服务, 束维正不仅帮助用户科学施肥, 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加快新型肥料推广应用步伐, 为全国化肥企业农化服务树立了一个典范,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担当在先, 责任在肩, 束维正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工作的务实精神, 令同事们交口称赞, 也在无形地影响和带动着周围的同事们, 一起奉献, 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