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趣味物理实验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4096810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6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趣味物理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六年级语文]趣味物理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六年级语文]趣味物理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六年级语文]趣味物理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六年级语文]趣味物理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趣味物理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趣味物理实验(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制简易温度计 取一个 外壁涂黑的小玻璃瓶,瓶口用插有弯成直角的细玻璃管的软木塞塞紧。在玻璃管的水平 部分装进一滴红色的水,管外壁附一把刻度尺,记住水滴开始的位置(即原点),以便观 察红色水滴移动的情况。这就是一个简单的验热计。 把验热计放在火炉附近,红色水滴就会离开原点向外移动,说明验热计接收到了辐射热,使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推动水滴移动。如果让验热计在以火炉为中心的一个圆周上移动,就会发现红色水滴的位置是不变的,也就是说红色水滴离开原点的距离是一样的;如果把验热计从靠近火炉的地方向外移动,逐渐增大验热计跟火炉之间的距离,你将发现红色水滴逐渐向内移动,这说明瓶里的温度逐渐降低。当验热计移到相

2、当远的位置,红水滴就回到原点了。再把验热计放在火炉附近,在火炉和验热计之间挡一块木板,过一会儿,你就会发现水滴又回到了原点。这个实验向我们表明,辐射是以热源为中心向四周发出的;在跟热源距离相等的圆周位置上,辐射的强度相同;辐射的强度跟离开热源的距离有关系,也就是说,离热源越远,辐射越弱,离热源越近,辐射越强;木板能挡住辐射热,说明热辐射是直线前进的,一般穿不过不透明的障碍物。 耳朵听声和秘密 你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做一个耳朵模型,你就会明白:你的耳朵如何把声音变成可传到大脑的信号,你的大脑有如何把信号转变成你听到的声音的。1.用橡皮筋把塑料薄膜牢固地固定在纸筒的一端。薄膜必须是光滑的。2.把纸卷

3、成一个锥形,用胶带粘牢3.用胶带将锥形的小边和纸筒的重叠处粘牢,就成了耳朵的模型。4.用橡皮泥把卡片固定在桌子上,用手电筒照射薄膜,使光点出现在卡片上。5.对着锥形管大声唱和大声说话,光点就会快速抖动。声波使塑料薄膜上下晃动,光点也随之晃动。塑料薄膜就像耳道一端的鼓膜,它可把信号送到你的大脑中。你耳朵里的孔就是耳道的开口,耳道就像纸做的一个管道。锥形管的作用就像你的外耳,声音直接对着他中心的孔。检查耳朵医生用一种特殊的的仪器可以检查耳朵的内部,使你的耳朵清洁和健康。用这种方法,医生可以通过耳道看到你的鼓膜。眼睛的秘密 眼睛是怎样看见我们周围的世界的呢?做一个眼睛模型,你就会明白,光线是如何进入

4、眼睛,如何形成图像,图像又是如何变成信号被传送到大脑的。1.用胶带把一张薄纸粘在鱼缸的一边。2.用橡皮泥将放大镜固定在桌子上,眼睛模型就做成了。3.对折卡片,剪下半个人形,再把卡片打开。4.用一些橡皮泥把剪好的卡片固定在桌子上放大镜的前面。5.把手电筒放在与图形和眼睛模型呈同一条线的位置上,打开手电筒,一个倒像就会出现在薄纸上。来回移动放大镜,直到图像清楚为止。黑孔眼睛中间的黑孔就是瞳孔,光通过瞳孔进入眼睛中的晶状体。光线较弱时,瞳孔会放大些,让更多的光进来;光线强时,瞳孔会缩小。目标练习 为什么我们有两只眼而不是一只呢?试着捂住一只眼睛击一目标,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了。1.和你的朋友一直坐在桌子

5、旁边,把杯子放在桌子中间。2.捂住一只眼睛,请你的朋友拿着一只纽扣在桌子上方移动,当你认为纽扣移至杯子上方时,说“放”。你很难把握得正确。3.试着把两只眼都睁开,命中率就会高得多了。这里正盯着你呢猫头鹰的两只大眼睛,长在头的前面,这就能帮助猫头鹰判断它要捕捉的动物的位置,并捉住它。在黑暗中读书 你可以不用眼睛读书吗?用你手指灵敏的触觉可以代替视觉读书。 1.用剪刀小心地将软木片剪成四个小方块。2.在每一软木片上写一数字。3.沿着每一数字的笔画扎上图钉。4.把布折成长条形,用布蒙住一位朋友的眼睛。5.把写好的数字一个接一个地摆在桌子上。6.请你的朋友根据用手指触摸感觉到的形状读出数字来。盲文书盲

6、人读的书是一种叫“布莱叶盲字”的特殊字母组成的。盲文的每一个字母都是一个突出的小点。盲人用他们的手指在这些突出的点上快速移动来读书。猫和老鼠(眼镜的盲点) 阻挡住猫捉老鼠,并使它们中的一个消失!这真像变魔术一样。人的每一只眼睛都有一个盲点,如果图像落到盲点上,你就看不到图像了。1.在纸上做两个相距 8 厘米的记号。2.在一个记号处画一只猫,在另一记号处画一只老鼠。3.用一只手捂住左眼,当你拿着纸慢慢朝自己移动时,目不转眼地盯住猫,老鼠就会突然消失。然后捂住右眼,试着盯住老鼠,猫就会突然消失。制作磁铁 将一根针和一个曲别针自制成磁铁。那么怎样找出磁铁的极和极呢?这很容易,可以通过试验来确定。然后

7、,还可以改变它们的极性。1.用磁铁的极与曲别针前端以接触又分开方式接触 20 次。2.用胶带把曲别针固定到软木块上,并让它浮在水面上。3.当软木块静止后,用指南针检测曲别针指北的那端。4.用磁铁的极与钢针的针尾端接触,钢针就变成了磁铁。5.拿着钢针,以针尾端接近曲别针前端,则曲别针前端就扭转过来对着针尾了。6.再用磁铁的极接触针尖。7.再用针尾端接近曲别针前端,则曲别针掉转头离开针尾。磁铁的生产磁铁是由钢制造的。将熔化的钢水倒入模具中,然后将其放入强磁场中冷却。随着金属的冷却变硬,它就变成了磁铁。微波烹饪的原理利用微波炉中的微波来烹调食物现在已经很普及,由于微波烹调具有加热快、节能、不污染环境

8、、保鲜度好等优点,因此微波炉在我国被广泛推广应用一、微波加热原理微波烹调的基础是微波对介质加热根据物理理论可知,介质分子可分为有极分子和无极分子两大类有极分子的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其间有一段距离,可等效为一个电偶极子(如水)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使原来杂乱无章的有极分子沿着外电场的方向转向,产生转向极化(无极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使分子中的正负电荷中心沿电场方向只产生位移极化) 如果外电场是交变的,那末有极分子的转向也要随电场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方向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分子间的相互碰撞,将使电能转化为分子的动能,然后再转化为热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由此可见,对于有极分子组成的物体

9、(如被烹调的食物) ,交变电场就容易对它进行加热表征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极化程度的物理量叫介电常数 (在交变电场作用下,介质的介电常数是复数,虚数部分反映了介质的损耗) 实际上,介电常数并不是一个不变的数,在不同的条件下,其介电常数也不相同例如水在微波条件下的介电常数和损耗比一般物质大很多,因此较容易吸收微波能量而被加热微波是一种频率极高的电磁波,照射在理想导电金属表面上将被全反射照射在介质表面则有一小部分被反射,而大部分能穿透到介质内部,并在内部逐渐被介质吸收而转变为热能,其穿透深度主要决定于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电磁波的频率在微波频率下对一般物体其穿透深度可达几厘米微波对生物体还有一种生物效应,在

10、一定条件下对细胞、细菌具有抑制和杀伤作用二、微波加热与普通加热的区别由此可见,微波加热与通常的加热方式不一样通常的加热方式是要有一个高温热源,通过辐射和传导,先使物体的表面加热,然后再由传导和对流在物体内部逐渐向其纵深加热,这样加热速度很慢;而微波炉加热是用磁控管(在炉内顶部)产生微波,然后将微波照射到六面都用金属组成的空箱(又叫谐振腔)中,食物放在箱中,微波在箱壁上被来回反射,同时从各个方向穿到被烹调的食物中去,对食物进行加热,箱壁不吸收微波,只有箱中的容器和食物被加热,因此效率高、速度快由于加热速度快,因此对食物营养的破坏很少(即保鲜度好) 飞行器的翅膀 飞机和滑翔机是如何在空中不下沉的?

11、通过造机翼模型,并使它在空中升起,你就能找到答案。这将向你显示运动的空气是如何使飞行器和鸟类飞行的。 1.按图示将纸折成两半。一半稍比另一半小些。2.把纸翻过来把边粘在一起。机翼的上部呈弯曲状。3.用锅笔在机翼的两边各扎一个小孔。在一个孔的上方对应地扎出另一个孔。4.剪一小段吸管。剪下的吸管的长度,要足够能穿过机翼。5.把吸管穿过机翼上的孔,用胶带固定。6.将细绳穿过吸管。7.将细绳系在某固定物体上,使机翼能上下移动,用吹风机吹机翼上部的空气,机翼将沿着线上升。把吹风机移近些使机翼升起。弯曲面使机翼上方的空气向旁边运动,当机翼上方的空气运动时压力下降。机翼下方的静止空气压力较高,因而抬起了机翼

12、。滑翔滑翔机的机翼,与你刚才制造的机翼有相同的形状,机翼提供它停在空中的升力。飞起来 热能使物体飞起来。这是因为热气是上升的。当空气受热并且上升时,热便通过“对流”向上运动。从取暖器散发的热温暖整个房间,也是借助于“对流”。1.在纸盒的窄面上过一个角画一条斜线。手要躲开热气流。袋子里装满热气。热气轻,向上升,使袋子也向上升。2.沿斜线用剪刀细心地剪下两边角和其间一面的大部分。热气动力对流使热气球飞起来。一台燃气机加热气球中的空气,热气上升,气球和球下的筐子也就一同上升。磁铁和电动机 电动机的工作应用了电磁学原理。你可以自己做一个简易的小电动机。真正的电动机里面有一个平稳转动的线圈绕组。你做的这

13、个简易电动机只能震动不能转动,但它同样能告诉你电动机是怎样工作的。1.将铜导线(漆包线)沿着线轴的两个端面绕成线圈组。2.用橡皮筋把线圈绕组固定住。3.将竹签穿过线轴中心。4.将线圈两端点接到金属垫圈上,并把垫圈套在竹签上。5.把像皮泥分为四块,将竹签穿着的线轴架到两块橡皮泥上,另两块橡皮泥分别放在线圈绕组的两边,用于固定磁铁。6.用火柴棍把两根导线的端点固定在蓄电池的输出端上。7.将两个图钉按在软木上,把剩下那根导线的一端固定在一个图钉上,再将与蓄电池连接的一根导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个图钉上。8.现在,还有两根导线的一端没有联接任何东西。把这两个接头弯成铯状,挂到两个垫圈上。用硬币与两个图钉

14、接触,线轴就会动起来。在家里电钻是由电动机带动工作的。当接通电源时,线圈绕组就在里面转动,并带动钻头转动。在家里有许多电器都带有电动机,如吸尘器、食物加工机等。压强增大沸点升高 在烧瓶中盛半瓶水,用一只插有玻璃管和温度计的塞子塞紧瓶口,再用一段橡皮管把玻璃管和注射器连通(或者连接一个小气筒)。 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你可从温度计上看到,当温度接近 100时,瓶里的水沸腾了。这时你用力推压针筒活塞(或者压气筒活 塞),增大瓶里的压强,你会看到,虽然仍在加热,水的温度也略有升高,但是沸腾停 止了。这说明,水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升高了。“高压锅”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只高压锅是在1681

15、 年发明的, 发明人是法国的医生兼物理学家和机械师丹尼斯帕平。这只高压锅做得十分坚固,锅 盖是铁制的,份量很重,紧紧地盖在锅上。锅的外围罩了一层金属网,以防意外爆炸。 锅本身有两层,中央摆有内锅,要煮的食物就放在内锅里。加热以后,蒸汽跑不出来, 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也升高了,食物就熟得快了。帕平在访问英国的时候,曾用他的高压锅作了一次表演。据在场的人记载,在帕平的高压锅里,就是坚硬的骨头,也变得象乳酪一样柔软。今天,在我国的许多家庭都用上了“高压锅”,用这种锅做饭熟得快,很省时间。特别是在海拔高度很高的地区生活,煮饭必须用“高压锅”。因为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水的沸点也降低。据测定在海拔 60

16、00 米的地方,水的沸点只有 80左右。在这里用普通锅是很难把饭煮熟的,所以,必须用高压锅来提高水的沸点。不用电的“家用电器” 我们现在熟悉的家用电器都需要耗电,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外已出现了许多不用电的家用电器。不用电的空调器 日本横滨大学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的空调器,它不仅冷、暖两用,更重要的是它无需电源,既不污染空气,又不产生噪音,是根据金属氢化物受热释放氢气,受冷吸入氢气的特性研制成的。不用电的冰箱 法国 BJM 公司研制成功一种不用电的冰箱,冰箱的制冷系统十分简单,在白天与黑夜有无阳光的交替中,冰箱制冷系统中的活性炭微粒与甲醇发生结合与分离的循环,从而使冷藏品冷冻。不用电的灯泡 日本一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灯炮,只要将天线靠近灯泡,用电磁波激荡灯泡内的水银蒸气,使其射出紫外线就可发光,其寿命为一般灯泡的 40 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