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解决问题”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096782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座“解决问题”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讲座“解决问题”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讲座“解决问题”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讲座“解决问题”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讲座“解决问题”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座“解决问题”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座“解决问题”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决问题”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一、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在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解决问题教学便是其中之一。实验教材不再专门设置应用题教学单元,而代之以“解决问题”或“用数学”的称呼,并把它渗透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大学习领域中。二、解决问题的目标:1、总体目标:课标规定“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2、具体目标:(1)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2)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

2、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学会与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三、关于“解决问题”教学模式的想法在教材中关于“解决问题”的编排,低年级以情景图为主,中年级呈现图文并茂的特点,高年级在图文并茂的基础上,又有以文字为主的解决问题;同时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结构特点,我们小组把“解决问题”教学模式细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具体如下:四、“解决问题”教学模式小学数学低年级“解决问题”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在低年级教学实践中发现,我发现低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会产生较多问题,这是因为实验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类型多,信息隐含在图文之中,识别有用

3、信息、联系信息之间和信息问题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难度。而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好的同学读完题目可以直接解决问题,但对于中下学生而言还在猜谜语。因此,探讨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性,其意义是显得尤为重要。一、低年级段学生的学情特点、解决问题的课型特点分析1、小学低年级学段,学生年龄小,理解力不够,生活经验积累不足。情感是他们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是认知活动的组织者,对认知活动起着推动和组织的作用。小学低年级段学生,其形象思维占主要形式,更趋向于直观的表象,他们的心智操作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需要一些直观、形象的事物做媒介来帮助他们理解学习,另外

4、,其学习情绪比较容易受外部环境与学习材料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小学低年级段学习,作为个体文化学习的开始,对其后继学习和人生后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在低年级所形成的对学校,对老师同学,对教育教学,对课堂的情感态度,将直接影响其一生。所以,面对小学低段学生,我觉得应该更多的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以关注,更多的从学生健康情感、数学学习兴趣与信心培养的角度,帮助他们学会理解和应用出发设计教学。2、这一课型要求我们教师注意激发低年级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并逐步学会迁移应用。数学源于生活,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

5、体会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乐趣,激发他们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的探究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提供现实、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内容,促进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主动发展,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此外,我认为解决问题课堂要想高效,前提是学生相关的知识基础要扎实。如:解决求平均分问题,前提乘法口诀,乘法计算要过硬,再有对于除法的意义要理解透彻。也就是说相关的知识储备、知识联系要到位,若学生的知识断了层,我想课堂上很难达到高效了。二、低年级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注意事项:1、低年级解决问题教

6、学时要注意抓好讲授,适时放手。第一,由于多数学生无法自主分析,面对解题一片茫然,讲授就很重要了。讲授得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也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的讲授能力的高低也是影响教学有效性高低的重要方面。第二,探索精神要从小培养,没有哪个父母看到儿子刚开始学走路经常跌倒,嫌繁,就一直抱孩子走的。该放手时,一定要放手。第三,让学生自己分析时,教师仍然要发挥主导作用,在关键处帮一把,领一领。2、低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上应该侧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如:帮助理解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以及生活经验的感悟上,两者结合,逐步形成数量关系的初步积累。一般不以记忆为主要学习方法,多鼓励学生试一试、做一做、说一

7、说、想一想、练一练,以增强对数学的喜爱。3、一年级的学生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控制难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课上教师注意掌控教学的难度,逐步放手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从运算的意义出发或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说思考过程。 4、低年级教师应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解题的良好习惯。教师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目标,并将它体现在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之中。低年级开始解决问题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解决问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5、低年级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激起师生、生生思维的碰撞,并在碰撞中完成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这是由于低年级“解决问题

8、”情境多是以图画、表格、对话等方式呈现,情境中往往包含很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一定意义上是为学生思维提供线索的,其中有表象的,有内含的。教师应先让学生主动寻找、筛选有用信息,为我所用。在此要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日积月累有意识地培养。教学时,教师不必过多引导,应让学生在思维的互相碰撞中完成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6、整节课上教师要注意低年级学生学段课标要求,注意每个环节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解决问题”的要求是: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

9、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教师在课上要进行有意注意,将学生各个环节的表现记录在心,兼顾个人与集体的原则推动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当然,当个别学生仍是不理解,不吸收,不消化,就要有耐心查找病因,及时反思,对症下药,以促进每位学生的不同发展。7、要注意对学生(尤其一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和训练。从抓好简单的“图画式解决问题、图文式解决问题”的解答入手,促进学生理解题意,教会学生寻找有用的信息成为解题的关键,使形象彩图不再成为彩色陷阱,达到正确解题的目的。根据上述分析,我认为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环节可遵循以下模式: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10、学生观察找出信息-交流所获有用信息-构建联系并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梳理思路-列式解答培养解题习惯-拓展练习学会运用。三、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具体模式参考如下:1、创设情境导入教学开始上课时,可以借助主题图或教学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果没有这样的设施条件,我想教师的语言感染力会吸引学生来到数学王国的世界,如以故事或谈话式的简单有效地导入非常必要。这将深深地吸引了低年级学生们天真的心。情境图和教师语言都是在为学生思维提供线索的。例如:二年级下册第4页“解决问题”。可将课本上的主题图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仔

11、细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想到了什么。学生有了前面解决一步计算问题的经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搜集信息能力,他们分小组讨论和交流,很快会说出自己发现的信息:原来有22个小朋友在看木偶戏,中途走了6人,又来了13个小朋友。 要注意:(1)情境创设“生活化”。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取学生感兴趣并有一定教育价值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的机会。(2)学生在看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和有序的语言组织能力,这样有利于理清思路,并为将来找中间量、中间问题打下基础。(3)教师要鼓励学生围绕图文大胆地表达,注重保护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的积极行为。2

12、、学生观察找出信息课堂上,尤其是对学生(一年级学生)的看图能力要重点进行培养和训练,教师应特别在看图的顺序、看图的角度上加以辅导。事实上,根据一幅图中的三个数量可以编出三道不同的题目,也就是说根据一幅图编出的题目会有两个不同的变式,而后者往往是逆向思维的,不同的看图顺序和看图的角度都决定了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不是进行看图说话的训练,而是通过提问来指导看图的过程,给学生的思维起到相应的拐杖作用,帮助学生找准信息,建立信息间初步的联系。比如问:“你们看到了树上有几只小鸟?”“飞走了几只?”“你们可以提什么问题呢?”要求从低到高,并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指导学生说出相应的变式,体会所找到的信息用在何处。

13、 此环节要注意:(1)教师启发学生从问题情境中观察、发现、交流数学信息,教师的指导观察一定要细致具体,让学生明白观察目标要求。(2)教师是通过提问来指导学生看图的过程,而非进行看图说话训练。(3)当学生汇报完自己观察到的,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找出要解决的问题。(4)一些远离学生生活经验的题目,教师要进行范读,领读,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如:二年级下册P95第八题,好多学生不理解没有打篮球的比赛经验,图文内容也容易混淆,那么教师此时范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5)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在讲授一年级题目时先范读、领读。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

14、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降低了学生审题的难度。从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独立朗读的习惯、并逐步过渡到默读,养成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由扶到放,才能使学生学习“解决问题”更有动力,克服困难的更有信心。3、交流所获有用信息在此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所有信息进行筛选、提取,交流解决问题所用的有用信息。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在“男生有22人,比女生少2人,女生有几人?”中,“比女生少2人”,到底指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只有教师在引导学生养成认真推敲、筛选、咬文嚼字的习惯,才能真正理解题意。边想边读,理解每个字词的确切含义,有时因少读一字或错看一个词,

15、都会使审题结果与原题不符。其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弄清楚已知量,未知量,以及所求问题。初步带领学生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类,重新安排已知条件和问题的顺序,使隐蔽条件和问题清晰可见,为进行正确解题判断提供依据。此环节要注意:(1)教师自己的教学语言首先要简练明确,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要指向清晰,尽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有价值的信息中去。慢慢地,学生就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画面,利用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2)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认识生字是读懂题,理解题的基础。当我们呈现有文字的题目时,必须把学生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带领学生认读,把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适当进行解释。(3)告诉孩子实践中避

16、免经验论,不要以为像书上的题,就不读了,瞎做是不行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题目意思要求为准。(4)指导学生抓关键,体会题意。就是培养学生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 4、构建联系提出问题由于低年级的儿童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许多让老师“头疼”的学生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愚钝,而是他们的思维显得比较凌乱,面对情境中的众多信息他们根本不能理解问题的意思,面对问题不知从何入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帮助学生构建信息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可采用以下方式吸引学生构建联系:(1)儿歌如:“搭小桥”:数学问题真有趣,数字宝宝帮助你,巧用符号搭座桥,快快乐乐通过去。(2)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演练帮助其理解数学关系。(3)多提问,帮助学生学会归类和联系 (4)调动学生的学习器官,使其明白自己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做,用脑想。并帮助他们在构建知识信息联系的过程中,体会自己学习器官间的联系,从而挖掘孩子的潜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建立联系。引导学生根据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