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理化生]初二物理声现象重难点分析超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4096475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理化生]初二物理声现象重难点分析超全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初二理化生]初二物理声现象重难点分析超全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初二理化生]初二物理声现象重难点分析超全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初二理化生]初二物理声现象重难点分析超全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初二理化生]初二物理声现象重难点分析超全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理化生]初二物理声现象重难点分析超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理化生]初二物理声现象重难点分析超全(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部分 声现象(一) 声现象1. 声音的产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速: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v 固v 液v 气)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 0.1 秒以上。(2) 低于 0

2、.1 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5.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7. 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8. 声音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 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 50dB 就会影响睡眠,70dB 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

3、率,长期生活在 90dB 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9.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10 声的利用 声与信息:回声定位(或回声测距) 声与能量: (1)声波能传递能量(2)应用:超声除垢;超声碎石常考题型:1怎样证明固体发声时在振动固体发声时在振动,但这种振动用肉眼很难看出来,怎样把这种看不见的东西表现出来呢?我教你的方法是:转换法转换法是把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易直接观测认识的问题,转变成能看见现象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特别是对那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这种方法很有效生活中你也用到过转换法,只是未注意罢了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4、但我们可以根据空气流动(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如红旗飘动,树叶摇晃等你可以把轻小物体放在桌面(固体)上,比如纸屑、乒乓球等,用手拍桌子时,桌子发声,同时可以看到纸屑或乒乓球在动,它们的动正是由于桌子振动的缘故1试试看:小明取 8 只同样的玻璃杯,分别装入不同量的水,按水量多少,从左到右将杯子排在桌子上,如图测 4-3.然后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每只杯子,会发现最右边的杯子音调(选填“高些”或“低些” ).接着小明用 8 只可乐瓶,分别装入不同的水,用嘴对着可乐瓶口吹,会发现最右边杯子音调 (选填“高些”或“低些” ).吹瓶子时,是瓶中空气振动发声 ,水越少,气柱越长,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敲击时,

5、是瓶体振动发声,有水的部分瓶壁会因为水的不可压缩的特性,振动衰减很多,因此只是没水部分的瓶壁振动发声,水越多,发声瓶壁越少,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21某渔船向为了测一处海底的深度,用声呐系统垂直向下发射超声波,经过 6S 收到回声,问此处海底的深度是多少千米?(声音在海水的速度是 1500m/s) 1500m/s62=4500m2一人站在山谷间,大喊一声,经过 1S 听到一次回声,又经过 2S,听到第二次回声,求山谷的宽度是多少? 340m/s12+340m/s(1s+2s)2=680m3在长为 1000m 的一根铁管两端有甲、乙两个同学,若乙同学在长铁管的一商量敲一下铁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

6、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 275S,求: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1000m(1000m340m/s-2.75s)=5230m/s4列车驶入隧道前应鸣笛,司机在离隧道口 2625m 处鸣笛,鸣笛后经过 15S 听到由隧道口的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求列车行驶的速度?先算声音的总路程 340 1.5=510 米 再算声音返回的路程 510-262.5=247.5 米列车的路程:262.5-247.5=15 米 列车的速度 151.5=10 米/ 每秒52004 年 12 月 26 日,在印度洋发生里氏 9 级地震。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

7、啸发生的中心位置到最近的陆地距离是 300Km,海浪推进的速度是 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陆的时间是多少? 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次声波从发生地到登陆用时间 t1=300000/1500s=200s而海浪从海啸发生地到登陆用时间 t2=300000/200s=1500s 所以从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陆的时间是 1300s。6在百米赛跑中,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假如在听到枪声时才计时,他记录下来的成绩有多大的误差?(当时空气中的声速为 340 m/s)7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湖上进行的,两只船相距 14 km,在一只船上实验员向水里放

8、一口钟,当他敲钟的时候,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另一只船上的实验员向水里放一个听音器,如图所示,他看到火药发光后 10 s 听到了水下的钟声.计算一下水中的声速是多大?光速很快,可以认为看到光的时间和敲钟的时间是相同的。所以声音在水中的速度为 14km/10S=1.4km/S1. 如图 4 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如图 8 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

9、,能够听出声音的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3、在图 9 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_。1、实验器材:气球实验步骤:用手捂在一只吹圆的气球上,请另一名同学用嘴贴着气球讲话,听其声音,感其振动。实验现象:气球在振动实验结论:声音由振动产生 2、实验器材:收音机、塑料袋、一盆水实验步骤:把正在发音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再放入水中听其声音。实验现象:仍可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实验结论:声音可以在空气、水、固体中传播 3、实验器材:杯子、水、筷子实验步骤:在杯中倒一些水,用筷子敲打杯沿,听响声,看杯中水实验现象:听到响声,看到杯中

10、水有波纹产生实验结论:物体振动发声 4、探究声音是否在液体中传播: 1 把耳朵贴在盛水的玻璃鱼缸外面,让你的同学把石块放在水中互相打击,你听到了什么? 2 你听到的声音是通过哪些介质传到耳朵中的? 5、探究声音的传播途径:实验步骤:把正在发音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再放入水中听其声音。放入水中后( )(填 “能”与“ 不能”)听到声音实验结论:声音可以在( )、( )、( )中传播 6、张明是一位喜欢动脑筋的好学生。有一次,当他往热水瓶里装开水时发现:随着热水瓶的水越装越满。发出的声音音调也越来越高。于是3张明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几个问题。(1) 装开水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2) 产生不同音调的原

11、因又是什么?(3) 应用上述的结论,说明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不同的笛孔能产生不同音调的道理。 7、探究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步骤: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听纸片发出的声音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8、请你与同桌合作进行“ 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埃在一起,请他轻轻地敲他的桌面,你把耳朵贴在你的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2、将两张紧挨 0 的课桌分开一条小缝,在重复步骤一,比较声音的大小。 请你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 声音的大小 声音靠什么传播 两张课

12、桌紧挨时 两张课桌相离时 分析与论证:声音靠 传播到远处。9、在声音传播的试验中,小明和小红分别做了下面的两个试验:(1)将两张桌子紧挨着,小红在桌子的一边敲击桌面,小明在另一张桌子一边听,感受声音的大小。(2)将两张桌子离开一条缝,做法同上,比较声音的大小。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填写下表: 声音的大小 传播声音的介质紧挨着 留有缝时 高低温试验箱 高低温试验箱 高低温试验箱 拉力试验机 恒温恒湿试验箱 高低温试验箱 盐雾试验机 拉力试验机 测厚仪 高低温试验箱 恒温恒湿试验箱 高低温试验箱 盐雾试验机 盐雾试验机 恒温恒湿试验箱 (一)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

13、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 3/4C,玻璃中为 2/3C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 光的反射定

14、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8、 理解:(1)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2 )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3)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9、两种反射现象(1 )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 在光

15、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1、 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13、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14、 平面镜的应用(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二)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理解:光的折射

16、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 0;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8、 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9、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