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学(孟庆闻版) 考研资料整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96066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类学(孟庆闻版) 考研资料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鱼类学(孟庆闻版) 考研资料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鱼类学(孟庆闻版) 考研资料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鱼类学(孟庆闻版) 考研资料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鱼类学(孟庆闻版) 考研资料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类学(孟庆闻版) 考研资料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类学(孟庆闻版) 考研资料整理(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鱼类形态学课程编号:12414210 学时:54 学分:3 专业:海 洋、生态 任课教师:龚小玲鱼类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分为形态、分类和生态三个部分,在生技专业主讲形态和分类,总学时 54。参考书目:鲤鱼解剖 秉志 1960 科学出版社白鲢系统解剖 孟庆闻、苏锦祥 1960 科学出版社鱼类比较解剖 孟庆闻、苏锦祥 1987 科学出版社 鱼类分类学 孟庆闻、苏锦祥 1995 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动物志 (鱼类部分) 2000- 科学出版社学习方法:鱼类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理论联系实际十分重要,强调做好实验,分类要多看标本,有机会多看活的标本。绪论第一节 概述 鱼类学 (Ich

2、thyology, Ichthyo 是希腊文“ 鱼”的意思,logy 是拉丁文中“学说”的意思如:Biology, zoology)是以鱼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因此要掌握这门学科,一定要分清研究对象-鱼(什么是鱼?)鱼类学的定义:它是动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以鱼类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鱼类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生理机能和地理分布,以及化石鱼类和现生鱼类的系统分类的科学。鱼类学的范畴:它有许多分支学科,如:鱼类形态学、鱼类生态学、鱼类分类学、鱼类生理学、鱼类发生学、古鱼类学、经济鱼类学、遗传学、组织学、鱼类行为学等。鱼类形态学: 研究鱼类的外部特征与内部结构,了解各部位的相互关系几机能,阐明

3、各器官的发展规律。鱼类生态学:研究鱼类的生活习性,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以及与影响鱼类生活的外界因素(如水温、盐度、饵料、溶氧量、光线等)的关系。鱼类分类学:研究各鱼类在鱼类分类系统中的地位,掌握鉴别鱼类的方法和步骤,探讨鱼类的系统演化、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经济意义等。鱼类学的发展史:一门学科的发展总有它的过程,总是从“未知”到“ 已知”,从“ 浅识”到“深究”,从“表象”到“追根溯源”的历程, 鱼类学从普通动物学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而系统的学科,是近二百年左右的历史。国外:最早从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322)记录了 115 种爱情海鱼类十八世纪-在分类和形态学方面取得了很大进

4、步,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学者如瑞典的林奈() ,法国的勃洛赫十九世纪- 随着海洋调查的发展,分类学有了很大发展,奠定了现代鱼类分类学的基础,有许多经典著作如:鱼类自然史 (G.Cuvier and A.Valenciennes 法) 、东印度鱼类志 (P.Bleeker 荷兰)二十世纪-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向宏观和微观发展(包括我国)宏观:从大陆版块的漂移、气候的变迁来研究某一区系鱼类类群的演变 微观:向分子生物学方向发展,研究 DNA 的结构来分析各类群的亲缘关系、分类地位,其结果可能与传统方法分析的结果存在分歧,但结果更令人可信。比如:RAPD 技术、SINE(Short inters

5、persed nuclear element 短分散元件,利用它进行鲤科鱼类的分类) ,还有其它方面,如转基因鱼等。 国内:我国对鱼类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早的“养鱼经”距今已有 2500 年历史了,但近代鱼类学的发展是近百年左右的事,我国学者自二十年代后期才开始的,经过艰苦努力,作了许多工作,涌现了一批著名的鱼类学者如:朱元鼎:1986 年 91 岁病逝伍献文:水生所方炳文: 张春霖:王以康:(水大)1956 病逝鱼类学的迅猛发展是在建国以后:分类方面:对各海区和内陆水域进行了调查,写出了许多鱼类志如:长江鱼类志 东海鱼类志 南海鱼类志 中国软骨鱼类志 新疆鱼类志 广西鱼类志 福建鱼类志湖南鱼

6、类志 。 中国动物志鱼类部分已全部定稿,已有几本正式发行,完成中国动物志是朱元鼎先生的遗愿。生态方面:对海、淡水的主要经济鱼类如:大、小黄鱼,带鱼,鲇鱼,四大家鱼等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初步摸清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产卵场、产卵环境等,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科学报告;鱼类生态学第一本正式出版的鱼类生态学教材,殷名称编写 1995 正式发行。形态学方面:对白鲢、鲤、大黄鱼 12 种代表性鱼类的解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体上我国鱼类学的发展,在许多方面同世界水平相比,是有很大的差距,希望大家多加努力,尽快缩短这个差距。鱼类学与我们专业的关系:是养殖、捕捞专业的基础,是食品加工、饲料专业服务的对象,是水生生物

7、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的经济价值则是不言而喻的,除了食用,它还是很好的补品与医药与工农业的重要原料,深海鱼油实质是含有大量的 DHA 与 EPA,又称脑黄金,对人的智力发育很有益处,海马是名贵繁荣中药,带鱼体外的银色层,经研制可化学合成咖啡因,河豚毒素是很好的止痛药,低值鱼可制成鱼粉(现需求量极大,仅上海一年需 3 万吨,其中进口 2 万吨,耗外汇 1200 万美元,受小杂鱼捕捞量的影响,现全世界鱼粉极短缺)第二节 鱼类的特征和进化提个问题“什么是鱼” ,请描述一下。鱼类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人们习惯称呼中,将许多不是鱼的水生动物也称之为鱼,看以下:一. 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区别:鲍鱼、墨鱼

8、 (软体动物)鲎鱼 (节肢动物) 无脊椎动物星鱼(海星) (棘皮动物) 娃娃鱼(大鲵) (两栖动物) 鳄鱼、甲鱼 (爬行动物) 脊椎动物鲸鱼、人鱼(儒 ) (哺乳动物)1 通常以鳃呼吸(+辅助呼吸器官)2 用鳍帮助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3 大多数体被鳞片4 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变温脊椎动物二鱼类的进化鱼类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主要特征:具脊索、神经管背位、具鳃裂、心脏腹位1 鱼类分类的概况:鱼类分类有多个系统,如“拉斯、纳迩逊等”但大致有圆口纲软骨鱼纲 硬骨鱼纲 圆口纲:最原始的类别,无上下颔,有的称之为鱼形动物,数量不多。如:七鳃鳗、盲鳗,全世界仅七十余种软骨鱼纲:内骨骼全为软骨,全世界共有七百

9、余种,我国产 200 种左右硬骨鱼纲:内骨骼或多或少为硬骨,绝大多数鱼属此类。2 鱼类演化图谱 (此图根据来源于教材,有改动,可能在不同系统中有出入)此图说明:(1).初生时代(志留纪到泥盆纪出现鱼类,即 3.6-3.1 亿年左右) ,各类别的鱼类均已出现,如圆口纲、软骨鱼纲、硬骨鱼纲各纲均有,但不是所有种类都以出现。(2). 中兴时代(侏罗记到白垩纪,即 1.6-1.3 亿年左右) ,现生鱼类各类别均已出现。(3).全盛时代(第三纪到新生代第四纪,7 千万年到 1 百万年)鱼类十分繁茂,成为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类。(4).图中虚线部分表明未发现此时代相应的鱼类化石,在以后年代(实线部分)又有发

10、现活体如:总鳍鱼类在 2 亿 1 千多年前已在地球上消失,可在 1938 又发现此类鱼如:矛尾鱼。地球出现生物有 30 多亿年历史,而在 5 亿多年前大量出现许多类别的无脊椎动物(寒武纪) 。生物是经过长期演化而产生各种各样物种的,其实,早在奥陶纪的初期距今约4 亿三千万年,已留下支离破碎的鱼化石,在志留纪,距今约 3 亿 6 千万年,留下较完整的鱼类化石。第一篇 鱼类的形态构造第一章 鱼类的外部形态 鱼类生活在水中,它的外形十分适应于各自所栖息的环境,由于鱼所生活的环境十分复杂,有浅海、深海、远洋等,生活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些活泼、泳迅速,有些底栖、缓慢活动,有些在洞内穴住,有些埋在沙泥底里的

11、。鱼生活在不同环境,行各不相同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体型。你们所熟悉的鱼类体型有哪些,举例第一节 鱼类的外部分区一鱼体可分为三个部分 头部:自吻端开始到最后一对鳃孔(无鳃盖的圆口类和板鳃类)自吻端开始到主鳃盖骨后缘(有鳃盖的硬骨鱼类)注意鳃盖骨后缘的定义躯干部:自头部以后到肛门或生殖孔的后缘自头部以后到体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具脉弓的尾椎为界(肛门前移的比目鱼类)尾部:躯干部后面部分为尾部。二鱼体长度的测量鲨类图片 鳐类图片 真骨鱼类图片1 鲨类全长:吻端到尾鳍末端体长:吻端到尾部最后一椎骨 头长:吻端到最后一鳃裂上躯干部长:最后一鳃裂到泻殖孔后缘尾部长:泻殖孔后缘到尾鳍末端吻长:吻端到眼

12、前缘眼径:沿身体纵轴方向量出眼的直径眼后头长:自眼后缘至最后一鳃孔口前吻长:吻端到上颌前缘口长:上颌正中到口角的垂直距离体高:体最高处的高度背鳍长:背鳍前缘的长度背鳍高:背鳍上角到背鳍基的垂直高度尾柄高:臀鳍与尾鳍间最低处的高度尾鳍长:尾鳍前端到尾鳍末端的垂直三. 头部上各部分的划分吻部:头的最前端到眼的前缘眼径:眼的前后水平长度眼后头部:眼后缘到最后一鳃裂或主鳃盖骨后缘眼间距:两眼间的垂直距离颊部:眼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鳃盖膜:鳃盖骨后缘的皮褶喉部:两鳃盖骨间的腹面颌联合:下颌左右齿骨在前方会合处颏部:紧接在下颌联合后方峡部:颏部与喉部之间第二节 鱼类的体型一.体轴头尾轴(主轴)-沿鱼体从头

13、部到尾部的主轴背腹轴(纵轴)-贯穿身体背部到腹部的纵轴左右轴(横轴)-横贯鱼体左侧到右侧的横轴二体型四种代表性体型1纺锤型: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这种体型鱼特点:体梭形,游泳最迅速,多属中上层如:金枪鱼、鱤鱼2侧扁型: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这种体型鱼特点:体侧扁而高,多属中下层鱼类如:鲳、马面魨、团头鲂 3平扁型:头尾轴左右轴背腹轴这种体型鱼特点:体宽而扁平,多栖息于水底,不大活泼如:魟、鰩 个别生活在上层如:鰏鲼 4棒型(鳗型):头尾轴左右轴背腹轴这种体型鱼特点:体形似棍棒,多栖息于水底泥沙中,具有在沙石、泥土中穿洞的本领,能穴居,或躲藏于岩缝间如;鳗鲡、黄鳝、海鳗 其它特殊体型:带型:带鱼箱型:箱

14、魨类,体外被骨甲 球型:刺魨 海马型:海马(头似马型)不对称型:比目鱼类第三节 头部器官(外部)外部:口、眼、鼻、鳃盖内部:脑、内耳、鳃头部形态:圆形、方形、侧扁、平扁、箭型 T 型 一吻 是头最前方的部分,有口和鼻吻的变异:特别延长 (图片 烟管鱼、颌针鱼、海马)攻击的工具(图片 锯鲨) 最好做成动画帮助铲掘泥沙、寻找食物(图片 鲟鱼)弯曲成钩状 (图片 长吻鱼) 二口 其形状、位置和构造随食性不同而有很大变化1构造 圆口类:无上、下颌,口呈吸盘状, 多寄生生活软、硬骨鱼类:上位口-多食浮生,如 鱇(有上、下颌) 端位口-多数鱼属此,行动一般较迅速,如金枪鱼下位口-多为中下层,以底栖生物为食

15、,如 2口的特殊形状 宽咽鱼 墨头鱼 长吻鱼 三须 辅助觅食的工具,上有味觉器官,有的还能发光(大口鱼)根据须着生位置可分:鼻须、颌须、颏须、吻须四眼 无泪腺、无眼睑(所以鱼死后眼睛不能闭上眼睛,是死不瞑目的)脂眼睑:眼外面的一层透明的脂肪遮盖物 如 遮目鱼(图片)放大指出该结构位置:头两侧头顶 日本鰧 一侧 比目鱼特例:后肛鱼 Opisthoproctus soleatus(巨口鱼目、后肛鱼科)眼象望远镜似的,呈圆通状,能很清楚的看到来自头上方的东西,眼下还有一大发光器“参考消息”介绍在美洲捕到一种有探照灯的鱼就是这一类。杖尾鱼:Stylophthalmus(巨口鱼目)它的眼长在细长的柄上,可向四周转动,象拿着手电筒向各个方向观看。 四眼鱼:Anableps tetrophthalnus(将形目) 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