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互通式立交桥测量工法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95649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互通式立交桥测量工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型互通式立交桥测量工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型互通式立交桥测量工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型互通式立交桥测量工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型互通式立交桥测量工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型互通式立交桥测量工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互通式立交桥测量工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型互通式立交桥测量工法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张涛1. 前言近年来,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工程建 设快速发展,在一些高等级公路建设时,既要保证行车的 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适性,保证道路线形平滑 顺畅,保 证道路景观效果,同时又受到地形条件限制,必须最大限度地 节约土地资源,所以设计时经常采用较为复杂的平曲线、竖曲线线型设计,但这同时增大了施工测量控制、线型解析计算和施测的难度,对工程测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建八局第三建设 有限公司承建的的重庆市机场专用快速路工程中,设计者就采用了多条非 对称、非完整 缓 和曲线以及竖曲线、超高渐变等线型。其中桃子湾大型互通式立交桥的八条匝道(匝道 A 线-匝道

2、 H 线),包含多个非完整缓和曲线线元及小半径(最小半径 R=55m)回头曲线 。在本工程施工测量工作中,我们依据业主提供的高精度 GPS 控制点, 结合现场地形及 设计图纸情况,精心加密复 测导线控制网,结合非完整缓和曲 线特性和理论进行解析计 算, 计算坐标值与设计逐桩坐标表给定值互差小于 1mm;利用 LEICA TCR802 全站仪后处理软件系统及 CASIO fx-5800P 计算器,较为精确地进行了测设,取得了 优良的测 量成果。2. 工法特点2. 1 通过控制网加密复 测 、线型解析计算,可以解决线型设计较为复杂的大型构筑物空间位置的解算与测设。2. 2 能适应道路工程 测量野外

3、作业的需要,可灵活设站,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外业工作强度。2. 3 为测量工作者提供了 较为 便捷、精准的工作方法, 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测量起到了借鉴作用。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各种设计线型复杂的大型互通式立交桥工程。4. 工艺原理由于大型互通式立交桥的使用功能特点和节约资源、保 护环 境的需要,一般 设计有大量非对称缓和曲线和小半径回头曲线,而怎 样合理布设控制网和 对各种曲线解析计算,是测量工作中的难点和关键。为了保证大型互通式立交桥范围内的导线控制网精度,一般除了沿标段全线布设直伸形附合导线,最好在立交范 围内另布设环形闭合导线,并单独平差,要求两条导线要有若干条共同边,并且其控制点点位

4、坐 标互差必须符合规 范要求。通过设计图纸给定的已知条件,利用曲 线的计算原理和公式,推导计算所需曲线参数,即可利用较先进的计算、测量工具来 计算和测设各种复杂线 型的任意点坐标。5.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5.1 工艺流程5.2 操作要点5.2.1 控制网加密线型解析计算接收桩点控制网加密、复测报监理、业主审核监控测量竣工测量施工放样测量定期导线复测测量程序编制输入公司、项目部、作 业区三级复核公司、项目部、作 业区三级复核报监理、业主审核公司、项目部、作 业区三级复核报请监理业主审核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完成桩点交接后,即进行施工现场勘查,根据现场情况加密并复测导线点。导线 点加密应

5、符合以下原则:1、点位附近不宜有散热体、测站应尽量避开高压电线等强电 磁场的干扰。2、相邻点间的视线距离障碍物的距离以不受旁折光影响 为 原则。3、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个别边长不宜短于 100 米。4、相邻导线点间高差不宜大于 25,特殊情况下也不宜大于 30。5、每个导线点应保证两个以上的后 视方向,点位 选者应能控制 线路和结构物位置,导线点埋设应避开施工可能影响的范围,导线点应方便使用,利于长期保存。 5.2.2 控制网复测1、为保证和相邻标段准确衔接,控制网按四等精密导线要求 进行复测,控制点加密采用闭(附)和导线的方式进行测量。2、使用的仪器为经检定合格的 2级全站仪及配套反射棱镜

6、,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为测角精度2,测边精度 2mm+2ppm。3、导线复测水平角方向观测 6 测回(测角精度不低于 1.8),每条导线边往返观测距离各二个测回。每测回间应重新照准目 标,每 测回应三次读数。( 测距精度不低于 1/60000 或 6mm),天顶距观测一测回。4、测距时,一测回三次读数的较差应小于 3 mm,测回间平均 值的较差应小于 3mm,往返平均值的较差应小于 5 mm。气象数据每条边在一端测定一次。5、精密导线点上只有两个方向 时,宜按左、右角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 360的较差应小于 4。6、水平角观测遇到长、短边需要调焦时,应采用盘左长边调焦,盘右长边不调焦,盘右短

7、边调焦,盘左短边不调焦的观测顺 序进行观测。7、附合精密导线或精密导线环 的角度闭合差,不 应大于下式 计算的值。W=2mn式中 m测角中误差();n附合导线或导线环的角度。5.2.3 高程控制测量1、地面水准点选布:业主方所交的城市高等 级水准点高程 经复测无误后, 为了施工测量方便,同时考虑到施工测量精度,经现场踏勘,根据工地现场情况和线路的需要对沿线水准点进行加密(条件许可,可与平面控制 桩合并),作 为工程施工高程控制的依据。并纳入原精密水准网,组成闭(附)合水准路 线,同精度 观测。2、高程控制测量技术规范要求:地面高程控制 测量增设的水准点采用 闭和路线网布置,等级为四等水准路线,

8、其水准点控制 测量按精密水准测量 实施。往返 误差8L mm。测量仪器采用精密水准仪、测微头、因瓦尺,能满足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精密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 视距差、视线高的要求(m)视线长度 视线高度标 尺 类 型仪器等级 视 距前后视距差前、后视 距累计差 视线长 度20 米以上视线长 度20 米以下因瓦 DS1 60 1.0 3.0 0.5 0.3精密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mm)基辅分划读数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0.5 0.7 3.0 1.0精密水准的观测方法如下:往测 奇数站上为: 后前前后偶数站上为: 前后后前返测 奇数站上为: 前后后前

9、偶数站上为: 后前前后2.1 为了保证前后视距不超限,在 测量时应带一把皮尺由两人 专门负责量距以确保测量成果一次合格。2.2 测量宜选择在早上或下午,避免在 较强光线下作业。2.3 两次观测高差超限时应重测,当重 测成果与原测成果比 较,其 较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应取三次成果的平均数。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mm)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和或环闭合差(mm)偶然中误差全中误差附和水准线路平均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与已知点联测附和或环 线平坦地 山地2 4 24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 8L 2N备注:L 为往返测段、附和或环线的路线长度(以 KM 计),N

10、 为单程的测站数水准测量使用的仪器为经检定合格的 DS1 级自动安平水准仪及配套测微器、铟瓦水准尺,标称精度 0.3mm/km。外业按城市四等精度施测,测 段间往返观测。 视线长度不大于 60m,前后视距差不大于1m,累计前后视距差不大于 3m,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操作。3、成果处理水准网的数据处理 应采用严密平差,以 较高级 城市水准网点为已知点,强制闭合(或附和)平差。并应计算每千米高差中 误差、高差全中误差、最弱点高程中误差和相邻点的相对高差中误差。内业计 算最后成果的取值应精确至毫米。5.2.4 线型解析计算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插入的一段半径由逐渐变化到 R 的曲线称做缓和曲线,它的形式有螺

11、旋线(又称回旋线,我国普遍采用)、三次抛物线和双纽线。回旋线的基本公式为: R = 2式中,R: 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在 ZH 点其值为,在 HY 点其值为圆曲线半径 R; A: 回旋曲线参数,也称曲率半径变化率; :完整 缓和曲线的全长。在完整缓和曲线的计算中,通常以直 线线元与缓和曲线线 元衔接点(ZH 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计算,而非完整 缓和曲线只是完整 缓和曲线中的一段,其与上一 线元的衔接点并非是 ZH 点,而是 缓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也就是说它的起点半径不是,而是一个具体的数值,其曲率半径 变化时由 到 ( )或由 到 ,但是它仍然是回旋 线,1 212 2

12、1所以仍具有回旋线的一切特性。要解决非完整 缓和曲线的 计算问题,可以将其一端延伸至曲率半径为的 ZH 点处,将其转换为相对应的完整缓和曲线,然后通过相应的坐标转换,就可以计算出非完整缓和曲线上任意里程的坐标数据了。如图 1 所示:设非完整缓和曲线回旋参数为 A,起点曲率半径为 ,终点曲率半径为 ,且 ,1 2 12非完整缓和曲线长为 ,将其曲率半径较大的一端 端顺延至曲率半径为的 处,形成完 1 整缓和曲线,就可以完整缓和曲 线公式来推导非完整缓和曲 线计算公式了。 图中:至 缓和曲线长为: = 1 121至 缓和曲线长为: = 2 222至 非完整缓和曲线长为: = = =1 2 1 22

13、221 2(1211)= *21212由上可知,非完整缓和曲线参数: A= *1212图 1其中 A、 四个参数中,只要知道任意三个数值,就可以计算另外一个。根据、 1、 2完整缓和曲线方程 R = ,可求出该非完整缓和曲线所对应 的完整缓和曲线上曲率半径由2到 的弧 长,即完整缓和曲线起点 至 的距离: 1 非完整 缓 和曲 线 起点 1= 21也可由此计算非完整缓和曲线上任意点的曲率半径R = 21+式中: 为完整缓和曲线起点 至 的距离1 非完整 缓 和曲 线 起点 1L 的距离为 非完整 缓 和曲 线 起点 1至任一点 设非完整缓和曲线上任意点 距其起点 的长度为 L,曲率半径为 R,

14、任意点 与起点 1 的切 线夹角为 (此处称为 非完整缓和曲线转角),其公式推导如下:1 取点 微分单元,则 R* = , = 2 上式积分,既得到弧 长 L 所对应的非完整缓和曲线角 = 则 222 1=1222=(1+)222= = + =1(1+)222 1222 1 222当 时, 则有 12 =1 222 上式表明,只要知道缓和曲线 参数 A、 就可求出非完整 缓和曲线起点切线与其上任1意一点切线夹角 如果非完整缓和曲线的起点切线方位角已知,即可计算出其,也就 说 明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位角。如上 图所示,当非完整 缓和曲线为 左转时: =1同理当非完整缓和曲线为右转时:+ =1整合得: =1其中缓和曲线右转角为正,左 转角为负 的方向与线路前进方向一致。应注意的是,此处 的计算值为 弧度值,计算 时要将其转化为角度值再进 行方位角的计算。求得非完整缓和曲线各项所需参数后,以其起点 为原点建立直角坐 标系,按照完整 缓和曲线的坐标公式推导方式,可 计算出非完整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在此坐 标系中的的坐标,已知点 到 的距离为 L,则有: 1如果以小半径 为原点建立平面坐标系, (L 为 点 到的曲线长)则2 25.2.5 计算程序编制输入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以计算和 测设非完整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