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95570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师大附中 2009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 文本试卷共七道大题,22 道小题。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簸箕 b 应届 yn 浑身解数 xi 忧心忡忡 chnB豆豉 ch 汤匙 ch 蚍蜉撼树 p 博闻强识 zhC行家 hn 降伏 xin 严惩不贷 chn 开天辟地 pD重创 chun 拘泥 n 成绩斐然 fi 俯首帖耳 ti1D/A 应届 yn B 豆豉 ch C 降伏 xi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不恤人言 涸辙之鲋 法网恢恢 凭心而论B苦心孤诣 擢发难数 病入膏盲 荼毒生

2、灵C皮开肉绽 价值连城 推本溯源 怏怏不乐D同仇敌忾 讳疾忌医 以儆效由 迫不急待2D/A 凭平 B 盲肓 C 全对 D 由尤,急及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三鹿奶粉爆出三聚氰胺的丑闻,舆论一片哗然,消费者纷纷指责不良厂家这种见利忘义、坑害百姓的行为;这一事件更让国人对劣质食品痛心疾首。B在股市的漫漫熊途中,股民们盼星星盼月亮,盼望股市利多政策和管理层救市政策的出台,但市场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依旧一跌再跌,连跌不止。C领导干部自身思想不解放,剖析不深刻,谈何号召、组织和指导?因此,领导干部思想解放与否,与新时代改革开放能否进一步深入实在休戚与共。D历史文化遗产因其稀缺性而具永恒

3、的价值,从各级政府,到民营企业、社区和个人,再到非政府组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可以说是责无旁贷。3CA 痛心疾首:比喻痛恨到极点;B 尽如人意:完全符合心意,多用于否定式;C 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即同甘共苦之意,用于此处不符;D 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表示,汶川大地震引发的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我国建国以来一次性灾变事件爆发最严重的地质灾害。B经初步调查,导致山西“ 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违法违规生产和建库,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得力造成的。C就读于我校高中的理县同学

4、,来到省博物馆参观,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如 T型帛画、漆器等以及讲解员的解说,都让同学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D本次残奥会上无数感人的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无数次竞技才能练就。4AB 项句式杂揉,两种改法:去掉“造成的” ;去掉“原因” ,在“是”后加“由”。C 项搭配不当, “讲解员的解说 ”和“目不暇接”不搭配;D 项语序不当“临场的无数次竞技”应为“无数次的临场竞技” 。5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四个话语情境,在语言表达方面最为得体的一项是A采访节目: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刚刚因病离世,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

5、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B某高校学生去看望 5 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学生紧握老师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违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C某名作家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王老师,拜读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D某校新闻网: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 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 ,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5B/A 主持人不能代表现众; “家父”为谦词,应改称“令尊” 。C “鼻祖”意为始祖,比喻创始人;宜改为“大家” 。D “责成”不当,可改为“恳请”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 分,每小题 3 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随着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逼近“恐怖”的 140 美元大关,有一种担忧正在整个地球蔓延。按照世界石油消费量的增长率估算,可能到 2040 年左右,目前地球上已探明的可采储量就会用光。不断跳高的燃油价格也许将强烈刺激着每一个司机的神 经, “明天怎么出行”几乎成了一个灰暗的难题。毫无疑问,太阳能在与其他多种潜在替代性能源,比如风能、潮汐、沼气等的比较当中,是看上去最为“ 出类拔萃” 的一种,比如分布绝对广泛,清 洁 而且“采之不竭”等,因而太阳能技术无论在研发还是政策扶持上,都已然成 为新能源开发 的首选。但尽管如此,太阳能的推广状况也远远不能说令人满意。 为 何造

7、成这种状况?被普遍归结为两点技术原因:光电转化效率太低造成的电池板面积巨大,以及工艺不成熟造成的造价高昂。基于这样的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被确定为研发效率更高的光 电池板以及降低造价。不过在我看来,太阳能技术推广 缓慢的最主要原因应该不在技 术方面,而在利用模式方面。按照目前的利用模式,太阳能主要依靠产品本身背负巨大的光电池板来获取。拿汽车来说,即使不说电池板造成的负载 和空间占用的增加,光是其价格对消费者而言,就是一笔“额外负担”。跟使用燃油相比,光电转换设备的购置成本是一次性支出的,不能像燃油那样“用多少卖多少”, 处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状态。 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一次性支付一笔费用,无论绝

8、对价格怎样,对于消费者心理而言,恐怕都是“昂贵”的。所以,一次性购置成本的存在,应该是太阳能推广的关键障碍所在。这其实是一个社会配置机制的问题。把电池板卖给 消费者, 实际上等于让消费 者自己承担转化工作,并且无论消费者的实际消费量多少,一次性投入的成本却是固定的。这样,就取消了消费者“用多少买多少”的权利,相当于被迫改 变 消费习惯。而 产品推广以改 变消费者习惯为前提的话,是 违反经济规律的。这样看来,从尊重消费者的传统 消费习惯着眼来探索太阳能的推广模式,应该是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不妨这样设想:假如汽 车的外观不变,并不负载巨大的光电池板,而是变使用燃油为使用电池,当“ 没电了”的时候,

9、可以随 时驶入路边的 “充电站”充电,用多少电付多少费, 应该不失为一个充分延续 既有消费模式的解决方案。而这个模式的关键,其实在于汽车能够配备价格合适的快速充电电池。但就目前来 说, 这样的 电池其能量比起汽车的需要来说仍然有距离。这样看来,新型电池应该获得更多研发投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不过按照上述构想,能源的一次性来源将不再是关键,或 许 核能发电将比太阳能更适合成为大规模电能供应的来源。也正因 为能源生产过程更加集中,才更有利于利用有效政策引导新能源技术发展的方向。目前,可再生能源已经占到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量的 8%左右,并且还在持续增长,我国已制定了到 2020 年,一次性能源消费量

10、20%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技术的提高,更需要不断研究合理的社会配置模式,这样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可以设 想,如何有效地利用太阳能也许会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但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再加上持 续的投资,我 们有理由对 它的未来充满信心。(选自第一财经日报 2007 年 12 月 20 日,有删改)6下列对“新能源开发的首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太阳能在与风能、潮汐、沼气等的比较当中,分布广泛,清洁且“采之不竭” ,因而对太阳能技术的研发,成为当今解决能源危机的第一选择。B虽然太阳能已经被列为新能源研发和政策扶持的首选,但是由于技术、推广模式等多方面的原因,太阳能的推广状

11、况还远远不能说令人满意。C因为在太阳能利用过程中光电转化效率太低和造价高昂,故太阳能技术的研发和政策扶持的重点是研发效率更高的光电池板以及降低造价。D按世界石油消费量的增长率估算,到 2040 年左右,目前地球上的石油储量就有可能被用光,所以政府重点支持开发新能源,也就在情理之中。6AA 选项从文章第二段可以分析出来。B 应该是“大阳能技术已经被列为新能源研发和政策扶持的首选”而不是“太阳能” ;C 政策具体如何扶持太阳能技术在文中没有具体讲,不能确定,文章中讲的只是“太阳能技术在研发和政策扶持上已成首选” ;D 文中所讲的是“目前地球上已探明的可采储量就会用光” ,同时,这一项也不是对“开发

12、首选”的理解。7对文中“太阳能的推广状况还远远不能说令人满意”的归因,理解全面的一项是A造成太阳能推广现状的主要原因,当前普遍归结为两点技术原因:电池板因光电转化效率低而导致面积巨大和造价高昂;作者对此持有异议。B太阳能推广状况“远远不能令人满意 ”是因为当前不能研发出效率更高的光电池板来降低电板造价,以致要消费者被迫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C文章认为从尊重消费者的传统消费习惯着眼来探索太阳能技术的推广模式,应该是解决太阳能推广状况还远远不能说令人满意的首要问题。D作者认为当前太阳能电板的价格对消费者是一笔额外负担,跟使用燃油相比,太阳能电板的购置成本对于消费者的心理而言显得有些“昂贵” 。7D/

13、D 选项从文章第四段末尾可以看出; A 项中“现状 ”不同于文中“这种状况” ,选项中的“现状”至少应该包括“太阳能技术推广缓慢的状况”和“太阳能技术在研发和政策扶持上都已然成为新能源的首选”等;其后归因错误。B 要改变消费者消费习惯并非因为电板造价太高,而是由于推广模式所致。C 文章第五段应该是“探索太阳能的推广模式” ,而不是“探索太阳能技术的推广模式” 。模式: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者使人照着做的标准形式。8下列不属于作者推广太阳能设想的一项是A使汽车的外观不变,并不负载巨大的光电池板,变使用燃油为使用太阳能电池,消费者可以随时到“充电站”充电,用多少电付多少费。B尊重消费规律,取消太阳能

14、电板高昂的购置成本,研发效率更高的光电池板,并想办法提高光电转化效率,降低造价,刺激消费者欲望。C尽力提高研发技术,不断研究合理的社会配置模式,充分延续既有消费模式,利用政策引导太阳能技术发展,使太阳能生产过程更集中。D由于一次性购置成本的存在,很可能是太阳能推广障碍的关键所在,所以,亟需要一个顺应经济规律充分延续既有消费模式的解决方案。8B/B“取消太阳能电板的购置成本”不可能。文章当中也没有相关信息, “一次性购置成本”不等于“购置成本” 。A 从第六段“不妨这样没想”可以看出;C 由文本最后一段不难看出。D 从第四段可以看出。9根据原文有关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按石油消费量

15、增长率来估算,不断跳高的燃油价格也许将强烈刺激着每一个司机的神经,能源危机在不久之后将会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B随着太阳能研发技术进一步发展,我们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期汽车能够配备到灵便小巧,价格合适的快速充电电池在高速公路上奔驰。C将来某一天,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的办法也许很简单,找一块阳光充足的地方,然后设法利用那儿太阳的能量,那么问题就能够得以解决。D如果经过多年的不懈研究,加上一群真正有信心的投资者持续投资,所生产出来的高效率、价格低廉的太阳能光电板必将为人们所接受。9BB 文中并没有给出有关太阳能发展前景的具体时间,无法推出。A 选项是对现实的推断,由文章第一段可以推出;C 选项并未限定具体时间,从文章末尾看,这是有可能的。D 经过努力,生产出高效率、价格低廉的太阳能光电板有可能,为人所接受在情理之中。三、文言文阅读(21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翻译题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9-12 题。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赴深溪,虽悔无及。君子 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荆平王有臣曰费无忌,害太子建,欲去之。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无忌劝王夺之。王已 夺之,而疏太子。无忌说王曰:“晋之霸也,近于诸夏;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不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以求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 ”王说,使太子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