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网络与文学的关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093960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网络与文学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议网络与文学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议网络与文学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议网络与文学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网络与文学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网络与文学的关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网络与文学的关系 倪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 自从中国在 1994 年加入国际互联网公约, 迄今已有 22 年。在这二十多年间, 网络引发的文明巨变和文学变迁在中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历史性影响。在没有网络之前, 文学传播的媒介主要依托于口口相传和纸质媒介。而在网络出现以后, 网络毫无疑问的成为文学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 作为载体的网络文学也就此兴起。网络对文学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 虽然这些改变带给文学的既有好处也有弊端,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网络促进了我国文学的发展。关键词: 网络; 文学; 媒介; 网络文学; 文学的负载、传递和延伸需要一定的媒介作为渠道, 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媒介的传

2、播, 媒介的发展也将逐步改变文学的传播方式, 进而促进文学的发展。在当下这个时代, 伴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网络逐渐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文学传播媒介, 它以网络文学作为载体, 促进了文学体制的更新。伴随着网络的使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频率越来越高, 网络文学也悄然渗透入我们的阅读习惯之中, 同时, 相较于传统文学, 网络文学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面貌促进了文学的发展。虽然网络对于文学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弊端, 但在整体上还是有利于文学革新的, 也使文学更加的适应新时代下的文化环境。一、在网络出现之前的文学媒介(一) 口头说唱与文学在纸质媒介出现之前, 文学的传播只能通过口口相传

3、的方式来进行, 人们通过讲故事、唱歌等方式来传递和接收文学。口头说唱是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传播媒介, 打油诗、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是三类数量比较巨大的口头文学的产物。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也是通过口头文学的方式逐渐形成。通过口头说唱这种媒介流传下来的文学, 有一部分得到了发扬和继承, 经过累积发展最终得以汇聚体现在纸质媒介上。但是, 另一部分口头文学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就慢慢消失不见, 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而且再也无处可寻。口头说唱作为一种最早出现的文学媒介, 它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是它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缺点, 口头说唱这种媒介极易流失一

4、些宝贵的文学内容, 同时它也不利于创作。所以, 基于口头说唱这种媒介自身的局限性, 它最终会被相较于它更为进步也更为牢靠的纸质媒介所替代。(二) 纸质媒介与文学东汉元兴元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北宋宋仁宗庆历年间毕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中国四大发明中的这两项对于纸质媒介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 15 世纪 40 年代, 以中国的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为基础, 德国的古登堡创造出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 并于 1450 年成功研制出了印刷机, 使文字信息在能够大量复制的同时开始了机械化生产。伴随着纸质媒介的兴起, 书写印刷文学开始迅速发展。手稿、报纸、书刊等纸质媒介慢慢替代了口口相传的口头文学

5、, 而且纸质媒介直到今天依然是文学的重要传播媒介, 同时也是我们在往常对于文学的阅读和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选取的一种方式。纸质媒介对于文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可估量, 纸质媒介克服了口头说唱的局限性, 能够更好的将文学传承下去, 虽然纸质媒介传承文学也不是一定可以确保永不流失, 否则也不会有“孤本”这样的东西存在, 但是相较于口头说唱的传播形式, 纸质传播已经稳定了许多。纸质媒介固然有很多有利于文学发展的地方, 但是当文学的批量生产日益走向成熟和老道, 文学的创作也日益走向专业和精纯的时候, 文学的发展也就不可避免的走到自律和保守的历史节点。这就为在网络出现后, 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的文学的出现提供了发展

6、的机遇。二、网络出现后的文学1969 年, 电子互联网诞生。1994 年 3 月, 中国获准加入国际互联网, 域名为“.cn”, 并且在同年 5 月完成了全部中国联网工作。中国开始进入互联网时代, 并在随后的十几年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文学有了一个全新的传播媒介网络, 同时也就出现了全新的载体网络文学。汉语网络文学最早出现在海外, 但是随着 1994 年中国大陆有了互联网, 汉语网络文学也从海外迅速流回国内, 1998 年台湾的“痞子蔡”蔡智恒的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引起轰动效应, 引发了第一次网络文学热。从那之后, 网络文学开始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视野, 网络文学作

7、品呈现出无法统计具体数量的井喷态势。网络无疑成为了当今时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媒介, 而且用一种全新的方式促进了文学的改变与发展。我们也从“读书”转向了“读屏”。网络首先改变的是文学的创作方式, 手稿开始被电子稿取代, 数字化的“比特”开始代替传统的语言文字。作家邓十喆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过去写东西, 总是静坐静卧地酝酿很久, 把语言推敲得差不多了, 再来动笔。拿起笔再搜索记忆中的情节和语词, 写出的东西难免不如当初设想的那么顺畅和自如。稍有涂改, 凌乱的书面就扫了不少兴致。电脑写作好多了, 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删改几句, 增补几段, 也无伤大雅。补充点情节也随手就可以添上, 太叫人振奋。”但

8、是网络出现之后, 文学创作不再需要殚精竭虑的去一本本查找、翻阅创作相关材料, 而是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快捷集成背景材料, 方便作家加快创作的速度, 也减轻创作的困难程度。这有利于让作家们更加专注的去挥洒自己的灵感, 也将有利于鼓励更多的人去创作, 对文学的发展是有推动作用的。其次, 网络改变了文学的发表方式。以往传统的文学作品的发表都是发表在报刊上或者是以出版书籍的方式, 然而在网络出现之后, 书面传播开始向电子传播转变。人们可以直接的在网络上发表文学作品, 不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 也不需要经过很久的印刷出版时间, 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把自己笔下的文字展现在世人面前。便捷的发表方式促进了网络写手群体

9、的扩大, 进而促进了文学网站的发展, 网络写手通过与文学网站签约, 在网站上定期发表作品, 吸引人们注册文学网站的收费会员来阅读, 网络写手也以此来盈利。印刷文明延伸至电脑文明, 现实生活中的投稿、印刷、出版、售卖、获利的一套在虚拟时间中转换为更为简洁的方式, 不仅能够更快的发表, 而且能够更大程度的获利。虽然文学发表的低门槛化和便捷化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文学作品水平的良莠不齐, 但是这种网络发表方式的确是更加适合数据化时代,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更加迎合大众趣味。再次, 网络改变了文学的阅读方式。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人们可以在网络上阅读纸质文学作品, 不再是只能通过购买实体书的方式;二

10、是阅读网络文学, 一些纯网络文学作品也许不会出版实体书籍, 人们只能通过网络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不但在现在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接受, 而且在未来也将有更加长远的发展。因为网络无限贮存的特点可以使它容纳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作品, 人们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查找和阅读文学作品, 而且使文学资源、文学信息的全球化共享成为可能。网络软载体传播的特点投射到文学上, 大大节约了“硬载体”纸质媒介所消耗的储藏和运输成本, 而且也不会出现类似于“孤本”这样可能造成质量耗损或文本缺失的问题。网络可以压缩转换的特点则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且更加有利于将文学宝库转换为公共资源, 形成数字化的图书馆, 大大方便人们的阅读

11、, 促进文学的发展。最后, 网络改变了文学的交流方式。在网络出现之前, 如果人们想要交流对于文学作品的读后感, 或者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或批评时, 所使用的交流媒介往往是报刊, 但是通过报刊进行的文学交流往往及时性较差, 而且在很多时候没办法形成很好的双向互动。但是自从网络出现, 各种各样的文学网站和文学论坛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人们可以就某一想要讨论的文学问题在论坛里与来自天南海北的人进行实时交流, 畅所欲言, 交换看法。全新的交流方式有利于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 而且使文学批评进入一个“平民时代”。话语解放, 众声喧哗, 虽然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 但是这种新的文学交流的方式是毫无疑问的有利于

12、中国文学的进步与发展的。自从网络出现后, 文学的方方面面都被网络所影响,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些改变都是在纸质媒介时代无法想象的。网络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使之更加适合数据化时代, 方便了人们对于文学的学习与了解, 也让更多的人投身到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中去。这种进步与发展是必然的, 未来文学的发展也必将与最新兴的传播媒介紧密相连。参考文献1、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五年普查 (2009201 3)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 4. 3 、刘克敌.网络文学新论M.南京:凤凰出版社, 201 1. 4 、谭德晶.网络文学批评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 5 、高楠, 王纯菲.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6 、邓十喆.电脑让我活得更年轻EB/OL.ht t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