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类专题体系4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93697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型类专题体系4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题型类专题体系4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题型类专题体系4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题型类专题体系4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题型类专题体系4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题型类专题体系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型类专题体系4(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型类专题体系:专题 4.信息给予类题目题型概述:信息给予型试题常以生物的前沿科技、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生物实验等为命题材料,用文字、数据、图表、图形、图线等形式向考生提供资料信息,考生通过分析和处理信息,把握事件呈现的特征,进而选择或提炼有关问题的答案,重点考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理解文字、图表、表格等表达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信息转换、交换信息的能力。其特点可概括为“新情景、旧知识” 。也就是说无论情景有多新,所设问题最终回归考试大纲规定的核心范围内容。所以这种题 型往往是高起点、低落点。五年安徽高考中的信息给予类题目:1.(0

2、9 年 T4)2008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C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2.(10 年 T3)大肠杆菌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也可以通过合成 - 半乳糖苷酶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加以利用。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测定其细胞总数及细胞内 -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变化(如

3、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江苏省 A050min,细胞内无 -半乳糖苷酶基因B50100min,细胞内无分解葡萄糖的酶C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糖同时存在时,-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D培养基中葡萄糖缺乏时, - 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3.(11 年 T4)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 131I 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 131I 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 可能直接( )A插入 DNA 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B替换 DNA 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

4、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4.(12 年 T3)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C.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D.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5.(13 年 T29)近年来,有关肿瘤细胞特定分子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迅速。研究发现,蛋白 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由原癌基因 过量表达会持续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启动x x细胞 DNA 的复制,导致细

5、胞异常增殖,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诊断和治疗原癌基因 过量表达的肿瘤,请回答下列问题:x(1)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来源于受精卵的分裂与分化。正常情况下,体细胞核遗传信息相同的原因是 。(2)通过检测原癌基因 的 和 可判断其是否转录和翻译。检测x成人多种正常组织后,发现原癌基因 只在乳腺、呼吸道等上皮细胞中有微弱表达,这说明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测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 。(4)制备该单克隆抗体时,免疫动物的抗原可以是 。B 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之后在适当的信号作用下增殖分化为 和 。5 用该单克隆抗体处理原癌基因 过量表达的某肿瘤细胞株,发现其增殖能力明显x下

6、降。这是因为 。题型一:信息给予类选择题1.美国航天局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的莫诺湖里发现了一种被称作 GFAJ1 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在元素周期表中,砷排在磷下方,两者属于同族,化学性质相似)。根据上述材料进行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FAJ1 细菌体内含量较多的六种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砷、硫B砷元素存在于 GFAJ1 细菌细胞膜以及糖类、ATP、DNA 和 RNA 等物质中C砷对多数生物有毒是因为砷与磷化学性质相似,它能够“劫持”磷参与的生化反应,制造混乱D该发现将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

7、在地球极端环境乃至外星球寻找生命的思路2.环孢霉素 A 是一种能抑制 T 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 A 可用于 ()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B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D治疗艾滋病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其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 PMLRAR,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 ;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 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这种白血病是早幼粒细胞发生染

8、色体变异引起的B这种白血病与早幼粒细胞遗传物质的重组有关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均改变了癌细胞的 DNA 结构D “诱导分化疗法”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4.据 2012 年 7 月 22 日出版的科 学报道,来自美国哈佛公共健康学院的一个研究组提出了两种分别叫做 PBA 和 TUDCA 的化合物有助于糖尿病治疗,其机理是:这两种药物可以缓解“内质网压力”(指过多的物质如脂肪积累到内质网中使其出错的状态)和抑制 JNK 基因(一个能干扰胰岛素敏感性的基因)活动,以恢复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平衡,并已用型糖尿病小鼠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下列对此分析错误的是()。AJNK 基因活动受到抑制是型糖

9、尿病的另一重要病因B内质网功能出错影响了胰岛素的合成C型糖尿病小鼠胰岛 B 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和线粒体也参与了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D肥胖与型糖尿病的病因有关5.逆向性痤疮又名化脓性汗腺炎,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发于女性。2011年 3 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外显子测序技术 发现并验证了 NCSTN 基因的突变可导致逆向性痤疮的发生。下列关于逆向性痤疮的说法,正确的是()。A逆向性痤疮是一种常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逆向性痤疮只在女性中发病,在男性中不发病C父母都患逆向性痤疮的家庭中子女也一定都患此病D理论上,逆向性痤疮在男女中的发病率是相同的6.端粒被科学家称作“生命时钟” ,在新细胞中,细胞每

10、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而死亡。大约 90%的癌细胞都有 着不断增长的端粒及相对来说数量较多的端粒酶。则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端粒主要是由 DNA 与蛋白质构成的B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是研究细胞分裂的良好材料C端粒酶是一种水解酶D端粒和端粒酶的组成元素都至少含有 C、H、O、N7.科学研究发现,在植物的生长周期中 GA/ABA 产生一个动态平衡的变化,当细胞内 GA 含量相对高时,植物生长迅速;当 ABA 含量相对高时,植物生长缓慢或停止(注:“GA”表示赤霉素, “ABA”表示脱落酸)。当越冬植物进入秋冬季节时,细胞中 GA/ABA 的比

11、值()。A变大 B变小C先升后降 D无变化8.2012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被两位美国科学家摘得,他们在 G 蛋白偶联受体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G 蛋白偶联受体是一大类细胞膜受体的统称,其作为一种信号通路,能够接受信号,且能参与多种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G 蛋白偶联受体合成时的直接模板是一种 RNABG 蛋白偶联受体和信号分子的结合与精卵细胞的结合原理相同C激素和 G 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后性质保持不变D若细胞间无信号传导,则说明 G 蛋白偶联受体一定受损9.2011 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博伊特勒、霍夫曼和斯坦曼三位科学家分享。博伊特勒和霍夫曼发现, “toll 样受体”(

12、TLR)是单个的跨膜非催化性蛋白质,可识别不同病原体,并在细菌入侵时快速激活非特异性免疫。斯坦曼则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能激发 T 淋巴细胞,引起一系列反应,如制造出抗体和“杀手”细胞等,杀死被感染的细胞以及“入侵者”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toll 样受体(TLR)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Btoll 样受体(TLR)可能存在于细胞的外表面,对抗原具有识别作用C树突细胞激发 T 淋巴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树突细胞能激发 T 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10.当一个人突然遇到很危险的情境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含量立即上升,使机体产生多种生理反应,例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

13、高,呼吸加强加快、心跳加快、糖原分解增多、血糖升高等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是机体的一种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肾上腺素迅速分泌,因为肾上腺是反射弧的效应器C上述生理反应不利于机体提高对刺激的抵抗力D血糖升高有利于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11.研究发现,雌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体细胞中的 X 染色体会有一条随机失活(部分基因不表达),从而造成某些性状的异化,玳瑁猫即是典型的例子,其毛色表现为黄色和黑色(相关基因分别为 Y、y)随机嵌合,则()A通常情况下,玳瑁猫都是母猫,其基因型为 XYXyB该性状异化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C玳瑁猫的子代必为玳瑁猫D玳瑁猫群体中 Y、y 的基因频率不相等

14、12.生长因子是人体内一类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某种生长因子能与前脂肪细胞膜特异性结合,启动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导致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脂肪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因子启动的一系列生化反应仅指 DNA 分子复制B前脂肪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生长因子对前脂肪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具有调节作用D前脂肪细胞膜上有能与生长因子特异性结合的受体13.已知家兔的某个细胞中的基因甲能正常表达,基因甲的部分碱基序列如图所示,且从图中标明的第一段序列的第一个碱基开始转录。如果在基因甲的 B 处增加了碱基 C,已知AUG、GUG 为起始密码子,UAA、UAG、UGA 为终止密码

15、子,不考虑图中省略的碱基引起的变化,则有关基因甲的表达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B 处的碱基变化将导致基因无法复制,但转录可正常进行BB 处的碱基变化虽然不影响基因的转录,但转录出的 mRNA 无法进行翻译CB 处的碱基变化将导致翻译出的肽链的长度缩短DB 处的碱基变化后,通过翻译可形成含 125 个氨基酸的多肽链14.脑缺氧、心缺血、急性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都是由细胞坏死引起的。近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韩家淮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 RIP3 的蛋白激酶,能够将细胞凋亡转换成细胞坏死,通过调控这种酶的合成,就可以调控细胞的死亡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从以上分析可知细胞坏死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一些细胞的坏死对人体也有益处,比如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死亡C抑制 RIP3 的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急性胰腺炎起治疗、防御的作用D在人体的癌细胞中,也可能存在控制 RIP3 合成的基因15.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均和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然而造成此种分布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不过科学家发现 Ca2 似乎和生长素分布差异有关。如图为垂直放置的玉米芽,、中黑色小方块含 Ca2 ,但中置于伸长区,中置于根冠;中白色小方块含 Ca2抑制剂,抑制 Ca2 的移动,置于根冠,实验结果如图。关于这组实验的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