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整理】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完整版)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34093594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整理】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新整理】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新整理】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新整理】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新整理】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整理】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整理】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完整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第一章 教育基础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据记载,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特点: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四个标志性事件1、1878 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拉开了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帷幕。 (采用班级授课制)2、1896 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3、1904 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

2、制 ,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 (中国开始建立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4、到了 1912 年, “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四个学制 1、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 1949 年。(三)当代的小学教育1、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

3、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1992 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3、2001 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感知觉都处于较低水平,随不断强化训练,逐步发展和提高。有意注意发展,注意力容易分散;观察事物缺乏兴趣和系统性;形象记忆,直观形象记忆发展较好,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度。道德感较为模糊,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务的好坏。理智感大多和具体事

4、物相联系。(2)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相对不稳定、尚未稳定(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独立自主意识、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2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二节 小学的组织与运行一、学校管理概述1、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2、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3、学校管理的

5、基本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务行政管理、总务工作管理4、学校管理的过程: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环节,其中实施是中心环节。5、学校管理的原则:方向性、科学性、民主性、教育性、规范性、系统性、效益性、动态性原则。6、学校管理的方法:行政管理方法、法律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经济方法、学术学法。二、学校组织机构的类型: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矩阵型三、学校组织机构主要职能部门的功能职能部门:1、校办:学校对外联络、接待和处理来访、信访,管理人事和安全保卫,学校文件收发和归档、报表统计、处理反馈信息、安排校长日程等2、教务处:教学组织和管理、教研室和学科组管理、教育科研、课程资源开

6、发、教师培训、班主任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3、政教处:组织和设计德育活动、指导管理年级组的德育工作、拓展学校德育资源等4、总务处:经费、物质保障、综合服务等基层教学实践机构5、教研室:本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6、年级组:本年级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四、学校的运行机制校长负责制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管理体制。 (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一、教育概述(重点)(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最早将教和育结合起来用的人是孟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二)教育要素1、教育者: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

7、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2、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3、教育影响: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三)教育的性质(重点)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1)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4)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这教育者、受教育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2、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3(2)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或社会形态,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

8、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b、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c、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四)教育的功能1、根据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2、根据教育作用的性质: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重点)(一)起源1、神话起源说:朱熹 2、生物起源说: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模仿。美国心理学家孟禄4、劳动起

9、源说:前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二)发展1、原始社会的教育无阶级性、教育目的是为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教育内容以生活经验为主,内容贫乏;教育手段主要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等;教育权力平等,男女教育有别的根源在于分工;教育水平低,没有专门的人员、机构场所以及组织形式;教育与原始宗教仪式有着紧密联系。2、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两个时期。(1)奴隶社会教育中国,专门的施教机构产生,如我国夏、商、西周“庠” “序” “校”西方:古希腊:雅典(显著特点: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和斯巴达(显著特点:军事教育)古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所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宗教教育盛行古埃及:设置文士学校,

10、以僧为师、以吏为师。(2)封建社会的教育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发展,百家争鸣,其中儒墨为显学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行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士制度。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教育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隋唐:科举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1905 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西方: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宗教性3、近现代教育4、20 世纪以后的教育(1)新特点:终生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4二、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1、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教育学的发展1、萌芽阶段(1)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中国: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相传作者为乐正克。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墨翟: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西方:苏格拉底:教学方法:产婆术(包含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三歩) 。柏拉图:理想国 ,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 。追求美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

12、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昆体良:古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雄辩术原理或翻译为论演说家的教育 。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 练习” 三个阶段2、创立阶段(1)创立阶段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 、 “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1632 年发表了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主要思想:关于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关于教学制度: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关于教学思想:提出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关于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具体的教学原则: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卢梭:法国思想家,代表

13、作爱弥儿 ,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著名的一句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康德:1776 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首次进入大学课堂。裴斯泰诺齐: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 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 。其根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和要素教育理论,研究了小学各科教学法,被称为“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主要观点: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洛克:提出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 1806 年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主要

14、观点: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其学生齐勒修改为“五段教学法”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杜威: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新三中心论:学生、活动、经验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5主张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学校即社会提出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人

15、民教育家” 。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3、发展阶段(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代表人物:克鲁普斯卡娅: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凯洛夫:总结前苏联 20 世纪 20-30 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有着广泛的影响。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杨贤江:新编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我国学者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开始编写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使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

16、都得到一般发展。布鲁纳: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法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皮亚杰: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布罗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三、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重点)1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重点)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 决定着受教育权c 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d 决定着教育体质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可以促进民主(3)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三)教育与文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