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89424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09级毕业论文题目: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学生姓名:王东学 号:2009051759院 系:中医学院专 业:针灸推拿指导教师:侯杰2014 年 5 月 19 日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王东(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52 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26 例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疗法,对照组 26 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 84.62%。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明显,且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

2、针刺疗法。【关键词】针刺,穴位注射,神经根型颈椎病【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cupuncture with point injection for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nerve root type. Methods: selecting 52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medical order,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group 26 cases with point injecti

3、on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of 26 patients with simple acupuncture treatment. Results: 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92.31%,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84.62%. Conclusion: acupuncture with point injection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nerve root type effect is obvious, and the

4、 needle match point injection therapy is better than simple acupuncture.【Key words 】: acupuncture, point injection,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nerve root type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约占颈椎病的50-60。该病是由于颈部椎间盘、钩椎关节增生或者肥大的骨刺侧方突出等,刺激压迫相应区段的神经根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学习工作压力增大,发病

5、年龄逐渐降低。目前该病以保守治疗为主,本人对2013年9月一2014年6月就诊于内蒙古准格尔旗中蒙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疗效突出,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2例观察病例均来自内蒙古准格尔旗中蒙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的就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26例,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26例。治疗组26例患者中,男性l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1岁,平均病程3.5年;对照组26例患者中,男性l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3岁,平均病程3年。两组病例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1.2诊断标准 参照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选择病例。(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2)多发于4O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7、。1.3 纳入标准(1)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且病理分型属神经根型者;(2)年龄在2575岁之间。1.4 排除标准(1)年龄25岁以下,或75岁以上;(2)颈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及混合型颈椎病,肩周炎、腕管综合征等;(3)X线片示椎间孔横径正常者,X线片示骨质增生非常严重,形成骨桥者;(4)伴有先天性畸形或脊柱侧弯畸形,患有骨肿瘤或结核,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及其他严重内脏疾病。1.5 剔除标准(1)观察中自然脱离者;(2)采用该治疗方法有效,但患者为提高疗效,采用其他治疗方法或服用他药,无法判定疗效;(3)最终诊断不符合本症者;(4)治疗2星期以上无效而停止治疗或改用其他疗法,应按无效

8、处理,不得剔除。1.6 适应证、禁忌证标准适应证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禁忌证为伴有全身发热、项背部局部皮肤溃疡和严重皮肤出血者。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 针刺疗法主穴取病变部位上、中、下双侧三对夹脊穴。配穴取双侧风池、天柱、患侧肩井、肩髃、曲池、合谷等穴,每次治疗主穴全选取,配穴24穴。操作:常规消毒后,用O.25*40mm不锈钢毫针进针后,施以手法得气后,连接电针治疗,采用连续波,每次治疗30min,同时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穴位注射:患者取俯伏坐位,取患侧天宗穴,皮肤常规消毒后,用5mL注射器抽取甲钴胺注射液2mL,采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穴位,慢慢上下提插,至出现酸胀麻等得气感时,如回抽无血

9、即注入药液。针刺每日治疗1次,穴位注射隔日一次,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3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2.2 对照组 取穴与治疗组相同,单纯施以电针,留针30min,每日1次。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3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3 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制定。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功能均有一定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3.2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 2检验,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 治疗结果:两组均

10、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结果如下: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率治疗组 26 5 19 2 92.31%*对照组 26 3 19 4 84.62%注:*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 典型病例王某,男,35岁,农民,2013年10月6日初诊。患者颈项强痛,右上肢麻木半年,劳累后加重,曾服颈复康冲剂,效果不佳。查体:颈夹脊穴压痛明显,颈部活动受限,右上肢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颈椎X线片示:颈椎曲度改变,钩椎骨质增生。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即予针刺颈夹脊、肩井、天宗、肩髃、曲池、合谷等穴,甲钴胺注射液注射天宗穴,隔日1次,3次后颈项强痛、上肢麻木症状缓解

11、,1个疗程后疼痛症状改善,麻木症状减轻,2个疗程后症状体征消失,临床好转。嘱其每天做颈部保健操,随访3个月未复发。5 讨论颈椎病属针灸临床常见病,主要由于颈椎间盘变性或突出,颈椎间隙变窄,关节囊松弛以及进行性骨赘生物形成,黄韧带肥厚向椎管内形成皱褶等,这些病理性因素与椎间盘突出一起刺激或压迫颈部血管神经根,引起各种综合征,主要见于第4、5颈椎以下,以颈5颈7神经根受压最为多见。祖国医学认为颈椎病主要由颈肌痉挛、劳损、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张氏医通:“有肾气不循故道,气逆夹脊而上,至头肩痛。或观书对弈久坐而致脊背痛。”灵枢大惑论曰:“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且眩以

12、转矣。”本病为肝肾亏虚、湿邪侵袭、淤血阻滞、劳损等因素引发。表现为剧烈的颈部肩部疼痛,上肢无力,严重时手指麻木,颈椎生理曲度改变。X线可见椎间隙变窄,骨刺形成。针刺通过对经络腧穴的刺激,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气血和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的作用,故能改善临床主要症状。现代医学认为 2:针刺颈部穴位,可使针刺效应直接作用于颈部患处,改善颈部微循环,调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血液通畅,改善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减轻或消除神经根无菌炎症和水肿,抑制痛性信息及伤害性信息的传导,同时针刺相应的穴位也可使相应肌群紧张度放松,痉挛缓解。灵枢经脉说“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绕肩胛、交肩上”。针灸形态学认为,穴位

13、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毛细血管及肥大细胞,是神经化学末梢或生物学的制动点 3。这一生理特点决定了穴位比非穴位能更充分地吸收注入的药物,更好的发挥药效。经络功能在穴位注射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参与及协同作用。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天宗穴位于肩胛处,选用天宗穴药物注射,借助针药对穴位的双重刺激,延长刺激时间,从而促使小肠经脉的气血通畅及功能的恢复,加速病情的改善及治愈。甲钴胺具有营养神经、促进软组织病变修复等作用。针刺加穴位注射疗法旨在利用针、药、穴的协同作用,除了具有针刺疗法的作用外,还有药物的化学刺激和药理作用参与其中。在一定的时间内,药液滞留于穴内,使针刺感应得以更强的发挥和延续。针刺加

14、穴位注射疗法的作用是综合性的,故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本项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参考文献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96,992胡军召,王瑞鹏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颈椎病J按摩与导引,2008, 5: 286-2883胡明珠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进展J河南中医2006,8(8):83致谢:此次学位论文是在侯老师和郝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们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项目的完成到论文的最终定稿,侯老师及郝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侯老师及郝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