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爵士乐的名词解释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88106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爵士乐的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有关爵士乐的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有关爵士乐的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有关爵士乐的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有关爵士乐的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爵士乐的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爵士乐的名词解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爵士乐的名词解释原声爵士乐(Acoustic Jazz)没有用电声扩音的爵士乐,不过他的音色早已稍许提高了一点。原声乐器演奏的乐曲有别于电声处理的乐曲。拉弓(Arco )用弓弦演奏贝斯或其他弦乐器的技巧。小节(Bar)节拍组的基本单位;乐手们谈论每小节演奏三拍还是无论多少拍。节拍(Beat )衡量节奏搏动的单位。几个节拍组织成一个小节后,会格外突出其中某一个或多个节拍。蓝调的音调(Blue notes)低调处理主要音阶中的第三、第五或第七音符,以便增强音乐的表现力,这种技巧为爵士乐和蓝调的典型特色。蓝调(又译作布鲁斯Blues)美国黑人的传统音乐形式,他的出现早于爵士乐,彼此之间互有影响。

2、一曲蓝调的主题乐结构为12个小节-当爵士乐手们说 “我们来演奏蓝调吧”,指的就是12小节的结构,而非某一演奏风格。尽管我们常提及16小节和32小节蓝调,但他们实际上哪里是蓝调啊布吉伍吉爵士乐(Boogie Woogie)20年代风行一时的钢琴演奏风格,40年代再次焕发青春。其特色为左手平稳地重复弹奏八个音符的变格,被用右手弹奏的旋律覆盖。博普爵士乐(Bop)也称比博普,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突破性的爵士乐,独奏是在第一流的和弦变化基础上即兴发挥。转调(Changes)指出爵士乐的即兴发挥基础上,连贯相继的和弦一个弦进至另一个和弦。转调意味着构成某一部乐曲的不同和弦之间存在着特定的次序。和弦(C

3、hord)自然和谐地演奏出至少三个不同的音符,以便创立一个和音。琶音和弦是指以上升或下降的顺序演奏音符。和弦是和音的基础。主题乐段(Chorus)转调过程中的单一陈述,乐曲以主题乐段为根本。独奏转调时,往往是长久地演奏许多主题乐段。循环呼吸(Circular Breathing)向吹奏乐器的吹口中送气,为了气流不间断,并且不因呼吸打断一组音符的连贯性,乐手通过鼻子呼吸。冷爵士乐(Cool jazz)50年代对抗博普乐而产生的爵士乐形式,他更重视音乐的整体结构,而非即兴发挥,以约束情感和低缓忧郁的表演为特色。与美国西海岸息息相关。复调(Counterpoint)两段或两段以上相关但又有区别的旋律

4、的自然组合。迪西兰德爵士乐(Dixieland)白人乐手演奏的早期新奥尔良爵士乐自由爵士乐(Free jazz)自由爵士乐是在50年代末发展成型,他摒弃了传统保守的节奏、和声以及旋律构成,追求更广阔地自我表演空间。乡土爵士乐(Funk)为了对抗冷爵士乐,50年代乡土爵士乐在蓝调的影响下诞生了,采用的是强有力的节奏和乡土气息的主旋律。爵士乐术语中所谓的“乡土乐”,早在与之全然不同的灵歌音乐中的乡土乐出现许多年以前已然问世了。融合爵士乐(Fusion) 混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音乐形式的爵士乐,爵士摇滚就是如此。特约演奏(Gig)爵士乐现场演出。硬博普乐(Hard bop)50个年代博普乐的一大进展,

5、情感更加深沉,蓝调影响更多于原始博普乐的影响和声(Harmony)乐律相关的音符-通常是指同一音阶或同一调的音符 -在一起和谐自然地发挥;他与节奏、旋律合称爵士乐的主要组成部分。即兴乐(Improv)即兴演绎的音乐形式,其创作灵感并非仅仅依赖于爵士乐。即兴演绎(Improvisation)未经事先深思熟虑、自由演绎的旋律发展。或者完全自然天成,或者由某一部早已有之的乐曲旋律、和声或节奏演变而来。短小的独奏和全篇乐曲都可以即兴演绎:关键是自然。连奏乐段(Legato)流畅.与段奏乐段截然相反,后者音乐是断断续续的。主流(Mainstream)自20年代至今的经典、中间大路、未加电声处理的爵士乐。

6、最初诸如博普乐、自由爵士乐和莫达尔(Modal )爵士乐这样的革新化演奏风格甫一问世时,并不包括在主流音乐之中,但随着时光流逝,主流也向革新风格作出了一些让步。莫达尔爵士乐(Moda)50年代末发展成型的音乐形式,他是在一连串音阶或调式上作文章,而不是在和弦上即兴发挥;其中诸多调式应该是西方音乐中家喻户晓的音阶,或是比较深奥、历史悠久的调式。现代派演奏者(Modernist)这一术语大约用于过去的30年间,用来定义那些对现代爵士乐的所有形式都十分关注的乐手们;他们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绝非鼠目寸光之徒。音高(Pitch)音符的位置,及音符的高低。拨奏(Pizzicato)手指演奏低音提琴等弦乐器

7、的技巧。复合节奏(Polyrhythm)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冲突的节奏同时演奏。拉格泰姆乐(Ragtime )爵士乐问世之前出现的一种切分音乐曲或称粗劣参差的音乐。节奏(Rhythm)音乐或强或弱、或长或短的节拍的组织。节奏是爵士乐与众不同的特色之一。即兴重复段(Riff)经多次反复演奏的短小、易上口的乐曲,或优美或富于节奏感。音阶(Scale)以或上升或下降的顺序排列一组音符的组织形式。拟声唱法(Scat)模拟乐器即兴演奏的一种歌唱方式。灵歌爵士乐(Soul jazz )60年代在硬性爵士乐基础上发展而来、源于福音歌的爵士乐演出必备的流行音乐(Standards)流行歌曲,许多出自音乐片,是爵

8、士乐的即兴演奏的基础。跨跃弹奏法(Stride)30年代的钢琴演奏风格,因演奏者左手跨跃的动作而得名。摇摆舞曲(Swing)乐手在常规节拍与强调音之间设置的张力,或在那个常规节拍之前,或在其后,摇摆乐曲在二、三十年代发展成型,不过所有的爵士乐都有这种摆动,那是古典音乐所未有的。音质(Timbre)乐器或人的声音的音调或音色。传统爵士乐(Traditional jazz)最初用于界定新奥尔良爵士乐,将他和摇摆舞曲区分开来。此后,传统爵士乐又用来描述40年代新奥尔良音乐和迪西兰德爵士乐的复生,以及50年代末英国模仿的爵士乐。颤音(Vibrato)通过迅速而轻微地颤动音调的音高,产生丰富的音调色彩。

9、爵士乐的起源及历史源 自美国黑人的爵士乐19世纪末发祥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从最早期的“拉格泰姆”和“ 民间蓝调”到颇具规模的新奥尔良爵 士乐;从20年代着名的以集体即兴演奏为主的“迪克西兰”到30年代以伴舞为主要职能的“摇摆乐”;从40年代追求高超的以和弦演奏为基础做即兴演奏的 “比波普” 到 50、60年代风格迥异的“比波普” 和“酷”以及随后的“ 自由”派;从70、80年代“摇滚”和爵士乐的融合, “合成”的出现到90年代“新 经典主义”的诞生;直至今天,每一种爵士风格都活跃在舞台上。具有强烈持久生命力的爵士乐经过百年的演变和融合,早已突破了地域、种族和国

10、界的局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音乐。爵士乐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半个多世纪之前。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就是爵士乐在中国的栖息地,曾出现过相当规模的爵士乐演出和一些颇具水准的爵士乐音乐 家。不过那时的爵士乐主要是为舞厅伴舞。几十年的沧桑变迁,爵士乐在中国几乎销声匿迹,出现了近四十年的断层。而这期间正是爵士乐重要的发展阶段。爵士乐 早已摆脱了四平八稳的伴舞的音乐形式,融合了丰富的音乐风格、文化特质和演奏技巧,最具音乐自身的魅力、表现力和感染力,早已置身于高雅艺术的行列。八十 年代末以来,爵士乐在中国复兴,并赢得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今天的爵士乐早已超越了各种单一的音乐文化形式,发展成为一种属于精神范 畴的音乐

11、,它最能体现音乐家灵感和和创新,它既有个人独奏、小乐团,也有类似交响乐团的大乐队编制。在当今世上能与古典音乐相提并论的恐怕唯有爵士乐了。 因为爵士乐不仅旋律、和声和节奏方面极具特色,更主要的是它复活了古典音乐失传已久的即兴演奏。此外,爵士乐强劲的节奏、复杂的和弦体系以及高超的演奏技 巧等等都因音乐家不同的喜好、文化背景和生活的体验而有不同的反映和表现。爵士乐通过它独特的音乐语言,从不重复的、饱涵丰富文化特征的、极具个性的灵活 的音乐演奏,时而低沉忧伤,如泣如诉,时而强劲高亢,激动奔放,直探听者的心底,给人深刻的精神体验和心灵的喜悦。爵士乐浅说解放灵魂的即兴力量提起爵士乐,许多人脑海中大概都会出

12、现这样子的刻板印象:哦,我听不懂的上层阶级享受。事实上,从19世纪末爵士乐出现开始,这种音乐从来就不曾专属於哪一个特定阶级。更贴近事实地说,爵士音乐甚至诞生於中下层社会。陈述心与灵的本能音乐大部份的音乐学者都肯定爵士乐源於非洲黑人传统民谣,以及演进至美洲黑奴做为纾发内心郁闷之途的工作歌(Work Songs) ,还有之后再逐渐发展出来的蓝调音乐,这种音乐乐如其名地听来十分忧郁( Blue) 。这些乐风都是以往以白人为主导的古典乐界所未曾听闻 的。先不要管它们的结构、乐理等等这些无济於聆听兴味的八股分析公式,最重要的是,这类黑人音乐让白人目瞪口呆地从中碰触到了赤裸裸的心与灵 。在这之 前,所谓的

13、正统音乐多半将感情藏匿於制式结构里,即使澎湃如命运交响曲,你也很难跟着音乐的流动直接呼号出自己真正的感受。黑人音乐不一样,从歌曲中直陈 想法几乎是他们的本能,这一点理所当然地遗传到了爵士乐身上。黑白共同三与的多样融合多数学者相信爵士的正 式雏型形成在19世纪末。当时由於黑人音乐为白人社会所带来的震撼,相对地在欧洲某些地区像是巴黎等地的音乐家,也尝试着将白人音乐的元素揉入黑人音乐 里,进而搭建出极为复杂且多层次、多变化的音乐类型。所以,另一个要澄清的观念是,爵士乐打从一开始就是黑白共同三与的,它并不是单纯的黑色音乐。刚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爵士乐团,多为走唱街头的表演团体。也可以说,他们

14、是世纪交接时的那卡西 。20、30年代的主流音乐一直到1920年代,爵士乐推广开来,成为彼时流行的主流音乐。如果你看过描绘当时美国角头盘据的黑帮电影,像是棉花田俱乐部 、 四海好家伙之类 的片子,一定看过老大上的高档餐厅里,必有演奏爵士乐的大乐团。当时乐团排场越大就越有面子,演奏的内容倒是其次。到了1930年代,经济大恐慌出现了, 这下餐厅老板可雇不起那麽多乐手,於是乐团人事精简,但失业的恐怖袭卷了整个美国,於是表面听来十分安详愉快的摇摆乐派(Swing)出现了。Benny Goodman 这位摇摆乐之王就是这麽垂名青史的。虽然不断有些细细念的声音表示他的音乐太过商业化,不过不可否认地,这个好

15、人(Goodman)的音乐 的确为当时爵士乐的继续维持主流地位立下汗马功劳。进入1940年代后,一些以爵士兴亡为己任的自省派乐手从纽约冒出头来,这些多半 来自东岸酒吧的乐手将爵士视做一门非常严重的学问,他们往往坚持在演奏时要西装毕挺,因为他们是正式的音乐家。这群年轻乐手的严谨态度果然创下了爵士史上 做重要的革命之一 Bop 乐派。这些乐手极端强调爵士乐最最精髓之处应为即兴 ;除此之外,他们在乐句结构上的重整与解构亦是音乐史上前所未见的。几名代表乐手像是传奇天 才Bird Charlie Parker、Dizzy Gillespie、Bud Powell.等人对於音乐大刀阔斧的实验,为爵士乐解放

16、灵魂的宗旨连结上高难度技巧的曲式鹰架。西岸的酷派(Cool School)兴起是的,有东必有西,东岸的 Bop 如火如荼地撩了一阵子的原,西岸乐手也不甘寂寞地发展出他们自己的特有风格。许多来自美国西岸的乐手出身於古典音乐学 院,诸如:Bill Evens、Miles Davis、Dave Brubeck、Lennie Tristano. 等代表性乐手及创作者,都受过严格古典音乐教育。在他们的作品里强调的重点在於严谨的曲式结构设计,因此许多西岸乐手要求在演奏乐曲前要有精心的前置作 业,在演奏技巧上也极力要求,也因此他们的演奏风格让人听起来比较具有客观冷静的特质,尤其是相较於非常强调情感奔放的 Bop,西岸爵士的耳感就显得较 酷了。於是,这些作品就被冠上Cool School的封号,与东岸热闹的 Bop 各据一方。解放热与冷的自由爵士一些出身於 Bop 和 Cool School 的乐手,为追求黑人音乐原本的解放精神,进而探究在爵士乐里的思考层面,并且在曲式上进行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