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配套学案部分:常见物质的制备(50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408759 上传时间:2017-08-0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配套学案部分:常见物质的制备(50张)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4《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配套学案部分:常见物质的制备(50张)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4《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配套学案部分:常见物质的制备(50张)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4《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配套学案部分:常见物质的制备(50张)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4《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配套学案部分:常见物质的制备(50张)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配套学案部分:常见物质的制备(50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配套学案部分:常见物质的制备(50张)(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36 常见物质的制备,(1)制备气体时,在加入药品前必须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 查 ( )(2)实验室可用加热浓氨水,再通过浓硫酸干燥而制得纯净的氨气 (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实验室制氯气时,二氧化锰是氧化剂 ( )(4)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有Cl2,可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 液 (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在正确的后面画“”,在错误的后面画“”。,解析: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会发生反应。,解析: HCl气体溶于水也能产生氯离子,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5)收集CO2,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方 法 ( )(6)氯气有毒,对环境有污染,所以制取时

2、多余的气体要通入NaOH溶液 ( )(7)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可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置于集气瓶口 ( )(8)除去NO中的NO2气体,可将气体水洗后干燥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 )(9)硫酸在制取下面两种气体中的作用相同:硫酸与亚硫酸钠制二氧化硫,硫酸与锌制氢气 ( ),解析:二氧化碳能与碳酸钠反应而消耗,可用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方法收集。,解析:浓硫酸与氨气不能形成白烟。,解析: NO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只能用排水法收集。,解析:制二氧化硫时,硫酸只是起酸的作用,制氢气时,硫酸既是氧化剂又起酸的作用。,(10)气体净化时,一定都是先除杂质后干燥 ( )(11)中性干燥剂无水氯化钙,既可干燥H

3、2,又可干燥HCl,还可干燥NH3 ( )(12)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可制取氢氧化铁胶体,将沸水换为稀的NaOH溶液同样能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 ),解析:若有加热装置除杂时,应先干燥后除杂。,解析:无水氯化钙能与氨气反应,不能干燥氨气。,解析: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FeCl3形成的是Fe(OH)3沉淀。,考点1 气体制取原理*自主梳理*,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有13种,三种单质是;6种氢化物是 ,5种氧化物是 。1.固体和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的气体有O2、CH4、NH3。O2、NH3制取的原理分别为 。,H2、O2、Cl2,C2H2、C2H4、H2S、CH4、HCl、NH3,CO2、NO2、SO2

4、、NO和CO,2KClO3 = MnO22KCl+3O2,2NH4Cl+Ca(OH)2 = 2NH3+2H2O+CaCl2,2KMnO4=K2MnO4+MnO2+O2,,2.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常温下制取的气体有H2、CO2、H2S、SO2、NO、NO2、C2H2。H2、CO2、NO、NO2、SO2的制取原理分别为。,CaCO3+2HCl=CaCl2+CO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Na2SO3+H2SO4=Na2SO4+H2O+SO2,Zn+H2SO4=ZnSO4+H2,3.固体与液体或

5、液体与液体加热制取的气体有Cl2、HCl、C2H4。HCl、Cl2的制取原理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2NaCl+H2SO4(浓)=Na2SO4+2HCl,气体制取要注意工业制取、实验室制取和简易制取。对常见的几种气体的工业制取和简易制取进行归纳如下:1.氢气的工业制法(1)水煤气法(高温条件下还原水蒸气),2.二氧化碳工业制法,【例1】实验室中下列气体的制取所选择的酸正确的是 ( ) A.制取二氧化硫用浓硫酸 B.制取氢气用稀硝酸 C.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硫酸 D.制取氯化氢用稀硫酸,解析:B错,制取氢气用稀硫酸,硝酸有氧化性得不到氢气;C错,制取二氧化碳用稀

6、盐酸或稀硝酸,因为硫酸钙微溶阻碍反应的进行;D错,制取氯化氢用浓硫酸,因为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 【方法规律】气体制取酸的选择:浓硫酸制取乙烯、 氯化氢、 二氧化硫;浓盐酸制取氯气;浓硝酸制取NO2。稀硫酸制取硫化氢、氢气;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稀硝酸制取一氧化氮。,A,1.下列气体的制备可采用如图5-36-1装置的是 ( ) A.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 B.铜与稀硝酸反应制NO C.实验室制取Cl2 D.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HCl,图5-36-1,解析:由给定的装置图可知该装置为固体和液体或液体和液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A中制取NO2不需要加热且NO2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7、;C错,Cl2不用排水法收集;D中制取的HCl极易溶于水。,B,考点 气体的净化、收集、检验及尾气吸收*自主梳理* 1.气体的净化、干燥 (1)气体的干燥,(2)除去气体中的杂质实验室制取的氯气中含有的杂质气体是,除去的试剂和方法是:;实验室制取CO2气体中含有的杂质气体是,除去的试剂和方法是:;除去CO2中的H2S通过;用 除去CO2中的HCl、SO2等;注意:转化法是除去气体中杂质最常用的方法。,HCl,饱和食盐水、洗气法,HC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法,CuSO4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2.气体的收集把气体的收集方法分为排液法(常为排水法)和排气法(常为排空气法)。装置图见图5-36-

8、2:,图5-36-2,(1)排液法: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常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有等。(从H2、N2、O2、Cl2、H2S、CH4、HCl、NH3、CO2、NO2、SO2、NO、CO中选择)注:Cl2不用排水法收集,但 收集,CO2可以用排 收集。排液法的典型仪器是a,注意导管只能伸入集气瓶内少许。(2)排气法: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与空气相差较大的气体;又可分为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用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一定要伸入集气瓶底部,把空气尽量排出。为了减少空气扩散,集气瓶口可盖上毛玻璃片(如图b);试管口轻轻塞上一小团疏松的棉花(如图d)。,H2、O2、N2、CO、,CH4

9、、NO,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饱和NaHCO3溶液,向上排空气法:式量大于空气(29)的气体。如 等;典型装置是b。(从H2、N2、O2、Cl2、H2S、CH4、HCl、NH3、CO2、NO2、SO2、NO、CO中选择)向下排空气法:式量小于空气(29)的气体。如 等(从H2、N2、O2、Cl2、H2S、CH4、HCl、NH3、CO2、NO2、SO2、NO、CO中选择);典型装置是c或d。3.气体的检验和尾气吸收(1)气体的验满检验氨气收集满的方法为: 。或用。检验氯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H2、CH4、NH3,O2、CO2、SO2、H2S、Cl2、NO2、HCl,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

10、白烟生成,证明收集满氨气,玻璃棒的一端,靠近瓶口,试纸变蓝,证明氨气已收集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粘在,靠近瓶口,试纸变蓝证明Cl2已收集满,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由图5-36-3所示装置,如何判断氨气收集满: 。,图5-36-3,思维启迪:气体的验满实际是气体的检验,验证瓶口有气体,根据不同的气体的特性检验,但要根据实际环境选择不同的方法。如本题中的瓶口是密封的,就不能检验瓶口的气体,只要证明有气体从集气瓶中逸出就证明收集满。,烧杯内的液体倒吸回落重复进行,(2)气体的尾气吸收通常有毒和有污染的尾气必须适当处理,常用经典仪器有:,图5-36-4,若用NaOH溶液吸收氯气、CO2;硫酸铜溶液

11、吸收H2S(气体溶解或反应速度不很快,不易引起倒吸)选用的装置是;b用于直接收集少量气体然后处理;极易溶解且溶解很快的气体,如HCl、HBr、NH3等用装置吸收;其中d吸收量少。e用于处理难以吸收(有毒)且可燃的气体。如 等。,H2、CO,a,c、d,1.气体制取装置的设计(1)装置的安装顺序,适用于固体和液体或液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CO2、H2、H2S、SO2、NO2、NO,启普发生器类,适用于块状不溶于水的固体与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能随关随开。适用于制取CO2、H2、H2S。,适用于固体、液体或液体、液体(加热)制取气体:C2H4、Cl2、HCl,特别提醒:试剂、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

12、反应物的状态决定了装置的选择,制取同一种气体,条件不同,选择的装置不同。如制取氧气,用高锰酸钾加热法用装置,若用双氧水分解法则用装置。此装置中的小试管有液封的作用。,(2)操作顺序装置连接气密性检查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气体制取装配仪器时:先下后上;先左后右。加入试剂时:先固后液。实验开始时:先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药品,后点燃酒精灯。有些实验为防倒吸,往往最后停止加热或最后停止通气。有些实验为防氧化往往最后停止通气。仪器拆卸的一般过程:从右到左,自上而下,先拆主体,后拆部件。净化气体时,一般先除去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后除去无毒、无气味的气体,最后除水蒸气。,2.气体收集装置的拓展实际上,根据需要可将排空气法的“空气”,排水法中的“水”替换掉,可选择其他气体或液体进行收集,图5-36-5是部分气体的收集装置,请同学们认真分析其原理。,图5-36-5,【例2】下表中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图5-36-6所示的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 ),图5-36-6,B,解析:A项中NH3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项中NO在常温下与O2反应生成NO2,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D项中NO2与NaOH溶液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