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歌曲的软实力价值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076834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旋律歌曲的软实力价值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主旋律歌曲的软实力价值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主旋律歌曲的软实力价值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主旋律歌曲的软实力价值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主旋律歌曲的软实力价值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旋律歌曲的软实力价值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旋律歌曲的软实力价值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旋律歌曲的软实力价值研究 刘雪梅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摘 要: 主旋律歌曲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和升华, 是一个时代普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它对于社会发展演进、人民思想变化起着重大作用。主旋律歌曲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表意系统, 所隐含的是国家统治阶层对自我的塑造过程, 它主要呈现为歌颂对象的宏大性、歌颂内容的时代性、审美的大众性等特征。主旋律歌曲因其与时代精神紧密贴合、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念相适应, 因而表现出特殊的导向、示范、载体等软实力价值。关键词: 主旋律歌曲; 软实力; 价值; 作者简介:刘雪梅,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音

2、乐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2013 年度课题“主旋律歌曲的软实力价值研究”(13YBA344) 一、主旋律与主旋律歌曲的内涵“主旋律”一词原为音乐术语。1987 年, 国务院电影局在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突出主旋律, 坚持多样化”的口号, 这是首次将该概念引入意识形态领域, 用以界定在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思想或者文化。关于主旋律的概念, 当时的界定内容是“必须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民群众服务。作品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内容, 应该成为我们文艺的主旋律。我们的主旋律必须反映时代的精神, 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给人们以

3、鼓舞和鞭策, 而不能贬低、丑化、歪曲我们的社会主义。”由此可见, 该概念强调了“主旋律”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特性, 但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 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 概念的阐述明显突出了与其它价值取向的斗争性。此后, “主旋律”的概念逐渐延伸扩展, 将“民族优秀文化”纳入其中, 且提出主旋律与非主旋律文化的共生共存。1994 年,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 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弘扬主旋律, 提倡多样化”的文化政策, 同时对“主旋律”做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弘扬主旋律, 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 大力提倡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

4、、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 大力提倡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 大力提倡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 大力提倡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四个提倡”的提法极大地拓展了主旋律概念, 也为主旋律文艺的发展奠基了政治基础。主旋律文艺逐步转变了以往强调政治斗争的创作方向, 获得了在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先进模范题材和主题上的更为广泛的表现空间。“主旋律文艺政策通过适度弱化政治属性, 强调文化特征来扩展自身适用范围, 采取灵活的评判标准, 使主流意识形态能以较为隐蔽的方式在文化层面发挥作用, 以其影响力创建文化秩序。”从此, 主旋律电影、主

5、旋律文学、主旋律歌曲等“主旋律”术语开始被广泛提及。在主旋律文艺政策调整的同时, 政府主导的主旋律文艺作品生产机制也在同步加强, 这极大地推动了主旋律歌曲的创作。1995 年, 一首好歌和一部好的广播剧共同列入“五个一工程”评选范围, 作为一项带有导向性的“龙头工程”, 将歌曲列入评选范围, 无疑是要在最大程度上动员和组织整个社会进行主旋律歌曲的生产。此后, 中国音乐金钟奖于 2001 年由中国文联和中国音协共同创办, 这项中国音乐界综合性专家大奖是与电视金鹰奖、戏剧梅花奖、电影金鸡奖并列的国家级艺术大奖。在国家各级部门单位的政策支持与刺激下, 文艺人士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主旋律歌曲。尽管“主

6、旋律歌曲”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媒体甚至政策性文件中, 但事实上无论是学界还是官方, 对于“主旋律歌曲”这一概念至今仍无定论, 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主旋律歌曲的具体含义是逐步变化的, 内容逐步丰富。关于“主旋律歌曲”的各种阐释, 基本存在两个共性维度, 即“主旋律歌曲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密切;主旋律歌曲能反映主流意识形态及符合主流价值取向。”基于上述判断, 同时考虑到当前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主旋律歌曲, 应与一切先进文化、先进创作元素相融合, 涵盖一切表现中华民族追求独立、富强、民主的题材, 能全面反映时代文明, 全面把握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社会进步, 基调昂扬向上的歌曲作

7、品。二、主旋律歌曲的基本特征人与世界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话语关系, 话语与权力紧密相连, “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 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 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福柯把话语分为三个层次:政治权力话语、知识精英权力话语和大众权力话语。歌曲作为一种叙事媒介, 事实上是各种层次话语的竞争平台。在当前复杂性与多样性社会语境中, 歌曲媒介成为各种话语的表演舞台, 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媒介的主旋律歌曲, 与话语场域中的市场消费话语等其它话语体系共存共生。但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天然的中心与主体倾向, 越是多元化的话语体系, 国家统治阶层强化中心的行动趋向就越是显性化。通过政治、

8、文化或者经济的手段, 在多元化社会语境中重申文化领导权。主旋律歌曲蕴含着大量的意识形态内容, 这些内容作为一种权威性的价值观念体系, 在主旋律歌曲的话语架构中发挥着重要的语境整合功能。从某种程度上而言, 主旋律歌曲的意识形态内容, 总是代表着主旋律歌曲话语创作的合法性要求。只有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标准与要求, 主旋律歌曲才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叙事媒介。作为歌曲的主要审美范式, 主旋律歌曲以其政治化的本质承载着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全面书写。话语体系不仅包括话语内容, 还包括话语风格与话语修辞。主旋律歌曲的话语媒介意义不仅存在于叙事层面, 而且也存在于修辞或风格层面。主旋律歌曲意识形态特性使得其

9、不能只有审美价值而没有修辞价值, 也不能只是空洞的口号传播与说教。在主旋律歌曲中的任何修辞行为都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物, 都有着一定的目的和意图。合理并且能够吸引受众的修辞方式, 能够使得受众在主旋律歌曲的传播过程中, 自然的理解、认同并且接受这些意图。作为歌曲, “主旋律歌曲”必须具有政治性、艺术性以及大众性, 使文艺形式与政治主题高度吻合, 借助隐喻性极强的话语符号体系的建构, 才能完整展现其政治诉求的目的。这种主流意识形态的符码化, 主要涉及歌曲叙事内容、叙事方式以及一系列的话语修辞技巧。主旋律歌曲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表意系统, 所隐含的是国家统治阶层对自我的塑造过程, 它主要呈现以下特

10、征:1. 歌颂对象的宏大性。主旋律歌曲大多以国家、党、祖国山河及典型事物为书写对象, 这种叙事方式往往与社会发展的当前形势联系在一起, 大多隐含着主流意识形态权威化、合法化的本质。如表达对祖国热爱和美好祝愿的中国, 我可爱的母亲, 表达对党的热爱的中国的希望, 以及描述祖国山河美丽景象的拉萨河、我的陕北等;而在叙事主题上, 以上述歌颂对象为叙事主体的主旋律歌曲往往表达了民族精神和民族复兴的大意。如歌唱祖国、在希望的田野上、今天是你的生日、同一首歌、爱我中华等歌曲, 赞美了不同时期中华儿女所展现的崇高精神面貌以及伟大的民族精神, 号召人们在各条战线上应不辞劳苦, 以昂首的姿态建设伟大的祖国, 将

11、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新局面。2. 歌颂内容的时代性。在建国初期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阶段, 主旋律歌曲主要展现的是全国各族人民为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新中国而辛勤劳动的精神风貌。如歌曲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反动派被打倒,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 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建设高潮!”这首歌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新中国人民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真挚感情, 表达了全国人民“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满腔热情和对“社会主义一定胜利, 共产主义社会一定来到”的万分自信;此外, 抗美援朝时期诞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反映了中国人民为抗击美

12、国侵略者而远征他乡的应用气魄, “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保和平, 卫祖国, 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 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 打败美国野心狼!”歌曲曲调雄浑, 用词简洁, 直抒胸臆;“让我告诉世界, 中国命运自己主宰, 让我告诉未来, 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 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这首走进新时代则是反映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同时展现了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继续探索前进。总之, 主旋律歌曲在内容上都紧紧围绕着时代的特征。3. 审美的大众性。由于主旋律歌曲的宣传以及动员功能取向, 主旋律歌曲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根据传播对象的特性进行具体用词

13、改良, 以实现通过歌曲的传唱, 最大限度的提高受众对主流价值体系的认同与接受程度, 实现歌曲的叙事效果。因此, 一般而言, 为了扩大主旋律歌曲的传播范围, “主旋律歌曲”具有口语化和生活化的特征, 其歌词凝练、朗朗上口。譬如春天的故事的歌词以“白描的手法、叙述的笔触, 以亲切、平和、感人的语调, 描绘出我们的领袖邓小平同志的音容笑貌。”这种歌词特点脱离了过往对政治人物崇高化的叙事方式, 大众化的用词贴近日常生活, 获得了极佳的传播效果。类似的还有中国梦:“沉睡的大地已经苏醒, 远航的风帆正在启程, 曾经的长夜风风雨雨, 迎来今天灿烂的黎明, 一百年的渴望追逐一个梦, 一百年的血泪多少未了情,

14、雄关漫道真如铁, 几度沧海雾蒙蒙, 我是中国龙, 我有中国梦。”此种歌曲对受众的精神冲击, 充满了斗志与力量。可以说, 大众化的创作方向是主旋律歌曲传播效果的关键性要素。三、主旋律歌曲的软实力价值“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 它是一种能力, 是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利诱达到目的。软实力的概念是美国人约瑟夫奈提出来的, 按照他的界定, 软实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化的吸引力;制度的吸引力;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软实力的概念看似很新, 其实早在 2000 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中华民族就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软实力思想, 如说苑中云:“圣人之治天下也, 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 为不服也。文

15、化不改, 然后加诛”。周易正义中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 言圣人观察人文, 则诗书、礼、乐之谓, 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维护文明、反对霸权主义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建设目标和任务。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命题, 揭示了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对国家民族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从而确定了文化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主旋律歌曲因其与时代精神紧密贴合、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念相适应, 因而表现出特殊的软实力价值。1. 导

16、向价值导向价值是指“社会或群体、个人在自身的多种具体价值取向中将其中某种去向确定为主导的追求方向的过程。”在主旋律歌曲中导向价值表现为通过某些音乐作品中的主旋律, 指引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并向着正确方向前进。如聂耳的作品码头工人歌:“从朝搬到夜, 从夜搬到朝, 眼睛都迷糊了, 骨头架子都要散了, 在血和汗的上头, 他们盖起洋房来, 一辈子这样下去吗?不!兄弟们!团结起来!向着活的路上走。”歌曲暗示着工人心中蕴藏的愤怒和巨大的反抗力。主题中激动人心的呼喊和号召, 如同内心的愤怒和反抗力量的迸发, 塑造了这批觉醒的中国阶级的英雄形象, 号召中国人民团结一致, 英勇抗争, 把日本侵略者的军火扔到江里去。歌词取材于黄浦江码头工人的劳动号子, 旋律形象刻画了码头工人沉重的劳动, 他把当时的人民群众在抗战斗争中富有典型意义的呻吟、愤怒、呐喊等语调给予了艺术处理, 让听众仿佛看到了码头工人在辛苦的劳作, 激励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又如冼星海先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