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作业管理考试大纲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075638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与作业管理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产与作业管理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产与作业管理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产与作业管理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产与作业管理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与作业管理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与作业管理考试大纲(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与作业管理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生产与作业 管理” 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 试经济类 工商企业管理专科的必修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生产运作是企业各项活动的基础,生产运作管理同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一样都是企业 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管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它是实施企业战略的关键,认真搞好生产运作管理是企业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支持性平台,认真研究和掌握生产运作管理十分重要。(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

2、学初步掌握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生产运作管理是从管理的角度而不是从技术上着眼来达到优质(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优产、低耗、低成本、短周期这生产的基本目标。但是,为了要充分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知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上发挥效能考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实践的感性认识,使理论、技能、手段能同生产作业管理的现实密切配合,互相促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在生产运作管理方面达到的基本要求是: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内容、任务和功能。掌握工作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学会生产计划编制和控制的基本方法。掌握新产品开发、设施选址与布置、运作能力规划、劳动组织设计、 库存管理、物 资管理等的基

3、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通过以上学习,使考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 “市场营销学”的后续课,是实施企业战略,落实市场调查与预测,经营决策,打造执行力的重要课程。 为了与“市场营销学”课程衔接,在学习本课程时,必 须重温“市场营销学”的有关内容,把二者结合起来学习,以便掌握生产运作管理完整的内容。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生产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生产与作业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领会生产运作管理的定义及其目标,领会组织的五个主要职能范围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领

4、会制造业与服务业运作管理的异同,会从输入、转换、 输出以及顾客的角度定义、描述生 产运作管理,会分析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在联系,会分析生产运作决策不同层次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会阐述改善生产运作管理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辩证关系。(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一般)识记:生产运作活动的定义;生产运作管理的对象。理解:生产运作概念的发展过程;服务系统与制造系统运作管理的区别。2、生产运作管理的范围与内容(重点)识记: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目标;生产运作管理的决策内容。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生产运作管理的决策范围。3、生产运作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一般)识记:生产运作

5、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理解:生产运作管理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辩证关系第二章 生产运作战略(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了解生产运作战略、产品战略决策、新产品的含义及种类,领会生产运作组织方式及其选择, 领会影响生产运作战略制订的因素及其产品组合决策的制订,领会生产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会运用生产运作战略的知识进行案例分析,会运用知识为某一具体企业选择合适的生产运作战略。(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生产运作战略的基本概念(一般)识记:生产运作战略的定义。理解:生产运作战略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生产运作战略制订的影响因素。2、产品战略决策与竞争重点(重点)识记:产品战略决策的含义;新产品的含义

6、及种类。理解:产品组合决策的制订方法。应用:运用生产运作战略的知识进行案例分析。3、生产运作组织方式及其选择(次重点)理解:生产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生产运作组织方式的选择。第三章 产品开发与流程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了解产品开发对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领会产品开发的程序及影响服务设计的主要因素,会阐述产品设计和服务设计的方式和步骤及其意义,理解流程的概念及流程设计的基本问题,会分析制造流程和服务流程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领会 产品流程矩阵和顾客接触度矩阵的内在含义,会运用服务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简单的服务服务套餐设计,会运用流程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小企业进行简单的流程设计。(二)

7、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产品开发(重点)识记:产品开发或服务开发的重要性;新产品的类型;产品或服务开发流程;影响服务设计的主要因素。理解:产品设计和服务设计的方式和步骤及其意义。应用:运用流程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简单的服务套餐设计。2、流程设计(次重点)识记:流程的概念;流程设计的基本问题。理解:制造流程和服务流程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产品流程矩阵和顾客接触度矩阵的内在含义。应用:运用流程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小企业进行简单的流程设计。第四章 设施选址与布置(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领会影响选址的环境因素,掌握企业选址的一般程序和选址方案的评估方法,领 会设施布置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类型,掌

8、握设施布置的方法,会运用选址决策、设施布局决策的理论知识评 价某个组织设施选址及设施布局的合理性。(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选址规划(重点)识记:设施选址的基本问题;生产制造业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服务业设施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理解:制订选址决策的一般程序;生产设施选址的评价方法;服务业设施选址的评价方法。应用:运用选址决策的理论知识评价某个组织设施选址合理性。2、设施布置(次重点)识记:设施布置的基本问题;设施布置的基本类型;工作单元布置。理解:设施布置的方法;服务设施布置。应用:运用设施布局决策的理论知识评价某个组织设施布局的合理性。第五章 运作能力规划(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

9、生应了解生产运作能力的概念,领会生产能力的度量方法,领会生产能力规划的基本问题,掌握生产能力规划的程序和能力方案的评估方法,会运用运作能力的知识为 某一具体类型企业选择正确的能力度量标准,会运用运作能力规划的知识分析企业能力计划的合理性。(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运作能力规划概述(重点)识记:生产运作能力的概念;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瓶颈环节和约束理论。理解:生产能力的度量方法;制造系统生产能力需求计划;服务系统运作能力需求计划。应用:运用运作能力的知识为某一具体类型企业选择正确的能力度量标准。2、运作能力规划的决策步骤(次重点)理解:生产能力规划的程序;能力方案的评估方法。应用:运用运作

10、能力规划的知识分析企业能力计划的合理性。第六章 劳动组织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了解工作设计的含义,领会劳动定额的含义及表现形式、定员 工作的作用,掌握工作设计的要求和影响因素、工时消耗及其构成、时间定额的组成、编制定员的方法,会分析工作丰富化与工作扩大化之间的区别,会分析影响工作设计的心理因素,会阐述工时消耗的时间分类之间的内在联系。(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工作设计(重点)识记:工作设计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工作设计的要求。理解:工作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工作丰富化与工作扩大化之间的区别;影响工作设计的心理因素。2、劳动定额(次重点)识记:劳动定额的定义和表现形式。理解:

11、工时消耗及其构成;工时消耗的时间分类之间的内在联系;时间定额的组成。3、劳动定员(一般)理解:定员工作的作用和任务;编制定员的方法。 第七章 库存管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了解库存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利弊,领会独立需求库存和相关需求库存、ABC 分 类管理法,领会定量库存控制系统和定期库存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两种系统的不同特点,掌握库存控制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生产批量模型、再订货点模型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掌握定期观测系统订货间隔时间和目标库存水平的计算方法,掌握 ABC 分类管理法,会运用定量订货模型和定期订货模型进行分析,会运用库存控制方法进行库存物资的分类与管理。(二)

12、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库存管理的基本问题(次重点)识记:库存的基本概念;库存的类型;库存利弊分析。理解:独立需求库存和相关需求库存。2、独立需求的库存控制系统(次重点)理解:连续观测(Q)系统;定期观测(P)系统;Q 系统 与 P 系统的比较。3、独立需求的库存控制模型(重点)识记:库存订货或设置成本;库存持有成本;缺货成本;机会成本;货物成本。理解:经济订货批量(EOQ) 模型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 经济生产批量(E P Q)模型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再订货点模型的基本原理及 计算方法;定期订货模型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应用:运用定量订货模型进行分析;运用定期订货模型进行分析。 4、库存控

13、制方法(一般)识记:ABC 分 类管理法的基本原理。应用:运用 ABC 分类管法 进行库存物资的分类 与管理。第八章 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领会综合计划的概念、特征及其在企业计划体系中的地位,领 会综合计划策略:需求选择与生产能力选择,掌握制订综合计划的步骤和技术, 领会主生产计划的概念及其在企业计划体系中的地位,掌握制订主生产进度计划的方法,会区分企 业综合计划和主生产进度计划,会运用综合计划和主生产进度计划的理论和方法制订小企业的综合计划及主生产计划。(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综合生产计划概述(次重点)识记:综合计划的含义及意义。理解:综合计划与其

14、他计划的关系。2、综合计划策略(一般)识记:综合计划的主要投入及成本要素理解:需求选择与生产能力选择,3、制订综合计划的技术(重点)理解:制订综合计划的步骤;制订综合计划的非正式技术;制订综合计划的数学技术。应用:运用综合计划的理论和方法制订小企业的综合计划。 4、主生产进度计划的制订(一般)识记:主生产计划的概念;企业综合计划和主生产进度计划的区别。理解:主生产进度计划的制订程序;维护主生产进度计划相对稳定的经济意义。应用:运用主生产进度计划的理论和方法制订小企业的主生产计划。第九章 MRP、MRP与 ERP(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了解 MRP 的基本思想及从 MRP到 ERP

15、 的发展,领会 MRP 和 MRP系统的结构(输入和输出)和作用,领会 MRP的特点和 ERP软件的功能模块,掌握 MRP 的计算方法,会分析从 MRP 发展到 MRP再到ERP 的过程,会分析 MRP如何统一企业经营管理活 动,会计算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物料需求计划(重点)识记:物料需求计划(MRP )的由来;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思想。理解:MRP 系统的输入;库 存计划因素对 MRP 系统 的作用;MRP 系统的输出。应用:会利用 MRP 系统计 算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时间 。2、制造资源计划(MRP)(次重点)识记:从 MRP 到 MRP的发展过程。理解:MRP

16、系统的基本结 构和作用;MRP 的特点。应用:会分析 MRP如何 统一企业经营管理活动。3、从 MRP到 ERP(一般)识记:从 MRP到 ERP 的发展过程。理解:ERP 软 件的功能模块。第十章 作业进度安排(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领会作业进度安排对于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的重要性,领会大量生产系统作业进度计划的原因,掌握成批轮番生产系统安排作业进度的方法,掌握单件小批生产 系统工作中心工作载荷的方法、作业排序的规则,比较分析不同排序规则的经济绩效,领会服务系统作业进度计划的特殊性,掌握服务企业作业进度安排的基本方式。会运用作业进度计划的知识和方法,识别不同类型企业作业进度安排的特殊性,评价企业作业进度计划的经济绩效;会运用作业进度安排的知识和方法, 联系年度综合计划和主生产进度计划,为企业制订一份作业进度计划的理论方案。(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制造系统的作业进度安排(一般)识记:大量生产系统作业进度计划的原因;大量生产系统作业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