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渔民捕获巨型姥鲨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71555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澳洲渔民捕获巨型姥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澳洲渔民捕获巨型姥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澳洲渔民捕获巨型姥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澳洲渔民捕获巨型姥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澳洲渔民捕获巨型姥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澳洲渔民捕获巨型姥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澳洲渔民捕获巨型姥鲨姥鲨(学名:Cetorhinus maximus)是姥鲨科及姥鲨属中唯一的一个物种。它是继鲸鲨以下世界上第二大的鱼类。姥鲨分布在全世界的温带海洋。它们游动缓慢,一般都没有危害及依靠浮游生物为饵料的。它们经常迁移,会季节性的出现在某些地区。1就像其他的大型鲨鱼,姥鲨正面临灭绝的危险,原因是其低繁殖及过份捕捞,以供应世界各地对鱼翅、鱼肉及器官的需求。最新新闻澳洲渔民捕获罕见 3 吨巨鲨 2015-06-24 15:252015 年 6 月 23 日,澳洲捕鱼船捕获一条长达 6.5 米、重达 3 吨的巨型姥鲨。姥鲨正面临灭绝的危险,因此有着极大的科研价值。该捕鱼船船长詹姆斯最终决

2、定将其赠与墨尔本博物馆以供科学研究。在此之前,由于姥鲨在海洋中神出鬼没,科学家们对这种生物的生态知之甚少。而这次捕获正是研究姥鲨千载难逢的机会。 .详情内容来自 中文学名姥鲨拉丁学名 Cetorhinus maximus (Gunnerus,1765)别 称象沙、姥鲛、赣鲨、蒙鲨、老鼠鲨、象鲛门脊索动物门纲软骨鱼纲目鼠鲨目科姥鲨科属姥鲨属种姥鲨分布区域世界温带近大陆棚海域英文名 Baskingshark目录1 外形特征2 分布范围3 生活习性4 相关种群5 资源利用6 保护级别7 种群动态8 相关报道9 最新发现1 外形特征姥鲨是已知最大的鲨鱼之一,仅次于鲸鲨。长度 6.7-8.8 米,重量

3、6000 公斤左右。最大的姥鲨标本是于 1851 年被缠在加拿大芬迪湾的鲱鱼网中,它的总长度达 12.27 米,重 19 吨。姥鲨有一个像巨穴般的颚(达 1 米阔,在摄食时会保持张开) 、较长及明显的鳃裂(差不多环绕整个头部,且有更完善的鳃耙) 、眼睛较细及平均腰围较幼。姥鲨的牙齿少很多及呈钩状,约只有 5-6 毫米。姥鲨只有上颚的首 3-4 列及下颚的 6-7 列牙齿是有功用的。姥鲨的尾柄有很多龙骨,皮肤布满盾鳞及一层黏液,鼻端很尖及尾鳍呈半月形。体型较大的姥鲨可以拍动背鳍。姥鲨身体呈很多不同的颜色,一般背部都是深褐色至深蓝或黑色,腹部则呈暗白色。很多时在它们身上都会发现有伤痕,可能是受八目

4、鳗或雪茄鲛的袭击。姥鲨的肝脏,占体重的 25%及差不多整个腹腔的长度,相信在它们控制浮沉及长期储存能量中有重要的作用。雌性的姥鲨只有右边的卵巢是仍有效用的,这是在鲨鱼中特有的特征。姥鲨的身体呈纺锤型,躯干较粗壮。尾柄两侧各具一突起,尾基上、下各具一凹洼。头大,略侧扁,锥形。吻短而圆突。眼略小,圆形,无瞬膜。鼻孔狭小,位于口前,前鼻瓣短,呈圆形;无口鼻沟或触须。口裂宽大,广弧形,具唇褶;下颌短,口闭时不露齿。颌齿细小而多,圆锥状,边缘光滑,齿头向后,无侧齿头,47 行在使用,每侧每行 100 余个。喷水孔细小,圆形。鳃孔 5 个,很宽,由背上侧延伸至腹面,位于眼后。鳃耙细长、密列,角质,基部侧扁

5、,端部鬃状,为取食的过滤器官。背鳍 2 个,第一背鳍大而略呈等边三角形,起点于胸鳍及腹鳍间,后缘凹入,上角略尖圆,下角微尖突;第二背鳍颇小,起点在腹鳍后端之后,后缘凹入,上角尖圆,下角微尖突;胸鳍宽大型,镰刀状,后缘微凹入,外角钝圆,内角钝圆;尾鳍叉形,尾椎轴稍上扬,上尾叉较长大,近尾端处有一缺刻,下尾叉较短小。体背侧灰褐色;腹侧白色。2 分布范围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温带和亚寒带海区,南北半球均产。中国东海、黄海、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和山东沿岸均有。姥鲨是海岸至远洋带的鲨鱼,分布在世界各地北面至温带近大陆棚的海域。它们适应水温介乎 8 至 14。它们很多时会游近岸边或进入海湾之中。它们会

6、跟随浮游生物在水体中的浓度,所有很多是在水面可以见到它们。它们经常的迁移,会季节性的出现在某些地区。偶尔进入热带区。在西北太平洋,姥鲨每年春季游向美国中部沿岸,夏季北上,秋季和冬季转向外海。每年 3-4 月从外海游向福建东北部沿岸,5-6 月出现于浙江温州、舟山一带,7-8 月北上黄海到山东威海沿岸,秋季南返,转向外海。厦门和漳浦外海均捕获过,广东广西未见到。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阿根厚壁无缝钢管 www.12cr1mov.wang 廷,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加拿大,佛得角,智利,中国,古巴,朝鲜,丹麦,厄瓜多尔,法罗群岛,福兰克群岛,法国,德国,直布罗陀,希腊,格陵兰岛,冰岛,爱尔兰,意

7、大利,日本,利比亚,马耳他,墨西哥,摩纳哥,黑山共和国,摩洛哥,荷兰,新西兰,挪威,秘鲁,葡萄牙,韩国,俄罗斯,塞内加尔,斯罗文尼亚,南非,西班牙,瑞典,中国台湾省,突尼斯,土尔其,英国,美国,乌拉圭,西撒哈拉均有分布。3 生活习性姥鲨是外海大洋性上层鱼类。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在拂晓和黄昏时上升到表层,其他时间栖息在 100 米以下的深水层,最深可达 700-1000 米。性迟钝,船只靠近它时也不逃逸。喜结成小群,每群 60-100 余尾,排列整齐,列成二或三个纵队。天气晴朗时常浮于水表层,背部紧贴水面,将吻端、背鳍和尾鳍上叶露出水面,或缓慢游动,张口滤食,或翻身侧卧,露腹晒日;有时当表

8、体吸附有印鱼时,则经常跃出水面,企图抖落吸附的印鱼。研究证实姥鲨不会冬眠,且是全年活动的。在冬天,姥鲨会潜入更深的地方(水深约 900米) ,滤食深海浮游生物。卫星追踪器确认姥鲨在冬天会游超过几千公里来寻找浮游生物。姥鲨亦会不断舍弃及更新它们的鳃耙,而非只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姥鲨会在或近水面张开口及竖起鳃耙来摄食。它们游动得很缓慢,摄食时就只有 2 节,也不会像大白鲨般躲避船只。它们对人类没有害,也不会受鱼饵所诱。姥鲨一般是雌雄分开成群活动,一群只有 3 至 4 条,但也有报道见到多达成 100 只的群体。它们群体活动相信是根据视觉的,纵然它们的眼睛很小但却是发展完好的,已知它们是透过视觉来观察

9、可能是误认为同种的船只。雌性是在浅水区域分娩的。只有很少捕猎姥鲨的猎食者,已知的有杀人鲸及虎鲨会猎食姥鲨。八目鳗亦经常被姥鲨所吸引,纵然它们未必能割开姥鲨的厚皮。虽然姥鲨很大及缓慢,但它们仍然可以跃出水面。它们这种动作可能是为了驱逐寄生动物或共生物。不过对姥鲨跃动仍有质疑,因为它们最高的速度每小时就只有 4 里,且在受到鱼叉的攻击亦未有这样的行为。1 姥鲨是卵胎生的,生长中胚胎会依赖卵黄,而由于没有胎盘连接,它们后来会吃未受精的卵子。妊娠期相信超过 1 年,有可能是 2 至 3 年,每胎的数目不明但很少,出生的幼鲨只有 1.5 至 2 米长。过往只有一只怀孕的姥鲨被捉,它就怀有 6 只未出生的

10、幼鲨。姥鲨一般在初夏交配,雌性姥鲨会游往浅水区在夏末分娩。姥鲨约在 6 至 13 岁及身长 4.6 至 6 米时会达至性成熟。繁殖期约 2 至 4 年。姥鲨那些几乎没有作用的牙齿在交配时可以稳定雄性的身体。1 4 相关种群姥鲨是姥鲨科中的唯一成员。它的学名是由 Johann Ernst Gunnerus 于 1765 年就一个在挪威发现的标本而起的。属名是来自希腊文的“海怪”或“鲸鱼”及“鼻子”的意思,种小名则是拉丁文“最大”的意思。它曾被分类在角鲨属中,如 Squalus isodus、Squalus elephas、Squalus rashleighanus 及 Squalus cetac

11、eus。它们亦被命名为 Cetorhinus blainvillei、Selachus pennantii、Cetorhinus maximus infanuncula 及 Cetorhinus maximus normani。5 资源利用由于姥鲨的速度很慢、不具攻击性及过往数量的丰富,在历史上是渔业的主要收获。它们在商业上有广泛的用途:身体可以作为食物及鱼粉,鱼皮作为皮革,有高角鲨烯成份的肝脏可作为鱼肝油。它们现时被渔猎的主因是它的鳍,亦即鱼翅中的天九翅。其他部份,如软骨亦会用作中药及日本的春药。由于姥鲨的数目严重下降,在很多国家现正受保护及限制其货物的贸易。它们在英国、马耳他、科罗拉多州及

12、美国的海湾与大西洋都受到完全的保护。在新西兰目标捕猎姥鲨是犯法的。船只及潜水员接近姥鲨是可以接纳的,故在一些姥鲨普遍出没的地区,这些活动成为了吸引旅客的招徕。6 保护级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 (IUCN)列为:易危(VU)2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ITES )列入:附录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7 种群动态中国: 我国年产量通常为 500-600 尾,以 1957 年为最高,最多达 3,000 余尾。但自 70 年代中期以来,数量已不多,年产量 100-200 余尾。全球: 姥鲨在部分海域受到保护,种群数量容易受到捕杀的影响,正在逐步下降。3 8 相关报道在 1868

13、年 10 月 24 日哈勃周刊中提及的奇鱼,有可能就是姥鲨。过往曾发现的大型神秘海洋生物尸体最初都被认为是属于大海蛇或蛇颈龙类的,但在斯特龙塞怪兽及瑞洋丸的个案中,后来发现相信是属于分解了的姥鲨尸体。据美国连线杂志 8 日消息,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搜寻,科学家终于发现了“失踪多年”的世界第二大鲨鱼加勒比海姥鲨。据科学家介绍,这种鲨鱼能长到近 10 米长,重量超过新款悍马 H1,它们在春末、夏季和秋初常常呆在温带的海洋里。但高压合金管 50 年前,它们神秘消失了,好像在躲避科学家的探寻。美国马萨诸塞州海洋渔业部的水生生物学家格雷格斯科曼尔说:这是 50 年来的一大谜,人们认为它们可能在海底冬眠去了

14、,然而鲨鱼并不冬眠。像大多数大鱼一样,这种姥鲨很难跟踪,因为它们很少露出水面,而标签得在水面才能将信息传输给卫星。斯科曼尔让它们配上一种专门的标签才解决这一问题。而且,这种标签能跟踪和贮存它们在海洋中的深度、温度和光亮度,之后按照预先设定的日期让标签浮上水面。标签一旦浮出水面,就会将它们的整个行程记录传输到卫星。接下来,斯科曼尔利用新颖的分析技术来确定此鲨鱼每时每刻的位置,让他追溯其行程来发现这些鲨鱼的神秘隐藏地。他发现这种鲨鱼并不按它们熟知的路线走,不过对它们不熟悉的路线也能一路走好。它们好几个月都呆在加勒比海的温水中,甚至潜入到南半球。它们还定期潜入到 900 多米深的海水中,在此深度处一

15、次连续能呆上数月。其中一只鲨鱼在近 180 米深海中连续 5 个多月。它们在深海里长住还是一个谜。斯科曼尔说:它们可能是在繁殖后代,不过,没人看到过姥鲨宝宝,也没人看到过怀孕的姥鲨,不知道它们何时怀孕和孕期多长。斯科曼尔计划对此鲨鱼做进一步的跟踪研究。9 最新发现科学家发现秘密隐藏多年的加勒比海姥鲨。这种鲨鱼能长到近 10 米长,重量超过新款悍马H1。加勒比海姥鲨有 1.2 米宽的大嘴。据美国媒体 8 日消息,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搜寻,科学家终于发现了“失踪多年的世界第二大鲨鱼加勒比海姥鲨。斯科曼尔有幸发现了这种鲨鱼,为了更好地研究它们,科学家给此巨鲨打上了标签,通过卫星来跟踪它们,之后才发现它们的神秘去向。他发现这种巨鲨潜逃 到了加勒比海的深海里,有一些还远远地跑到了巴西海岸。不过,科学家对这些目的地的吸引力还不清楚。科学家发现这种姥鲨比较温和,一小时能游大约 5 公里,其 1.2 米宽的大嘴张开后,一小时可进大约 50 万加仑的水,以进食水中的浮游生物。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