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069667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 王波 郑联盛 王兆斌 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审计署政策研究室 摘 要: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业态, 其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集聚了大量风险, 严重冲击着金融安全。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维护金融安全已成为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 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信息安全四个维度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提出在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实践中, 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 构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政治安全为根本、经济安全为基础、社会安全为保障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关键词:

2、 总体国家安全观; 互联网金融;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作者简介:王波 (1985-) , 男, 山东临朐人, 博士, 主要从事互联网金融、产业金融研究;作者简介:郑联盛 (1980-) , 男, 福建永春人, 博士, 主要从事金融创新、金融监管研究;作者简介:王兆斌 (1983-) , 男, 山东潍坊人, 审计师, 主要从事互联网金融、金融审计研究。收稿日期:2017-10-18基金:潍坊学院博士科研基金项目 (2017BS21) The Analysis and Regulation of Internet Finance Risk-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

3、rall National SecurityWANG Bo ZHENG Lian-sheng WANG Zhao-b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eifang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Financ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Audit Offi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bstract: As a new type of financial industry, internet finance

4、has a lot of risk with the high rapid development, and it also has serious impacts on financial security. To strength the internet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maintain the financial security is important to national secur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Xi 's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this paper anal

5、yzes the internet finance risk from the four concepts: political security, economic security, social securit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it also puts forward that it should obey the concept of Xi 's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as a guidance to build the the internet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6、for people's security, political security as the fundamental, economic security as the basis, social security for the protection.Keyword: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Internet finance; Financial risk; Financial supervision; Received: 2017-10-18一、引言2014 年 4 月 15 日, 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 基于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及国家安

7、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高屋建瓴的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要求构建集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信息、生态、资源、核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2017 年4 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同时, 他还就维护金融安全提出六项具体任务, 强调应重点针对金融市场和互联网金融开展全面摸排和查处。2017 年 7 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融作为金融的新兴领域, 经过前几年的强劲生长,

8、风险已充分暴露, 目前正处于盘整、洗牌、再发展的阶段, 其行业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是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重要一环。文章认为, 应将互联网金融置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下进行审视和规范, 充分认识其在金融行业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持续强化监管, 使其发展既有“强劲的发动机”, 又有“耐磨的刹车片”。二、互联网金融关系国家安全回顾我国互联网金融迄今发展的历程, 仅仅用短短十几年时间就走完了传统行业需要几十年的发展路线, 其中:2006 年至 2011 年是孕育期, 市场上充满了质疑、犹豫、鼓励、学习、反对、漠视等各种反应;2012 年至 2015

9、年为成长期, 以 P2P 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野蛮生长, 风险快速暴露;2015 年 7 月以后进入全面治理整顿期, 规范、挤泡沫成为主旋律, 一些机构开始退出。在前期监管缺位、规则缺失的情况下, 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不可避免, 市场参与各方也要经历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国务院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行动原计划 2017 年 3 月结束, 基于当前防风险、促监管任务艰巨, 现已确定将互联网专项整治行动延期一年。综合各种渠道信息能够看出, 国家对互联网金融持肯定创新、规范发展的基本态度并没有改变, 中央对维护互联网金融安全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也要求重

10、点针对互联网金融开展全面摸排和查处, 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中央对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如此重视, 与中央对金融的定位以及互联网金融自身的风险突出和监管缺位是分不开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 经济活;金融稳, 经济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金融的改革、开放与发展有力地发挥了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利益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金融安全作为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始终贯穿于实现“总体安全”的各个层面, 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强有力支撑, 并有力地维护和促进了国家总体安全。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业态, 是互联网基因和金融基因的融合, 其在传统金融的基础上耦合了互联网技术和信

11、息通信技术, 是对传统金融服务的创新。这种金融创新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时空限制, 优化了金融资源配置, 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 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 增强了金融消费体验, 具有显著的普惠性、便捷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特点。但互联网金融本质上仍是金融, 其金融的功能和本质并未从根本上改变, 只是在更大范围金融应用场景中嵌入了互联网技术, 更好地实现了金融服务的泛在化、便捷化、开放化和去中心化。其未来的创新和竞争依然取决于对市场风险的有效识别以及对产品的定价和管理能力。近些年, 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 在我国“三去一降一补”等宏观政策背景下, 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承压, 跑路和欺诈事件

12、频发, 凸显了互联网金融在快速创新发展中所蕴含的巨大风险, 且这些风险在传统金融风险基础上叠加了互联网行业的隐蔽性、集聚性、易发性和传染性等特点, 导致风险系数成几何倍数放大。互联网金融风险不仅关系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 还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基础经济安全进而影响国家总体安全。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变化趋势和风险特点, 当前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越来越引起金融监管机构乃至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对互联网金融现行的监管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2016 年 4 月以来, 随着专项整治行动的深入开展, 监管政策逐步落地, 行业治理持续深化, 终结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野蛮生长, 整体环境和风险水平趋于好转, 但行业本身

13、仍处于风险高发期。“互联网金融”已连续四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表述由“促进健康发展”变为“规范发展”, 又进一步变为“高度警惕累积的风险”。今年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治理的重中之重仍然是风险防范。三、互联网金融在维护总体国家安全中的作用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业态, 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效率、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 更多难以预见的风险接踵而至, 互联网金融在资金供给、效率供给、信息供给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在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 有很大潜力能够为保障国家安全发挥正外部性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互联网金融多元化融资体系为维护国家安全提

14、供资金支持互联网金融构建的多元化融资体系能够为一国的军工产业、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环保产业等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 助力巩固提升军事硬实力、文化软实力、科技新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尤其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依托互联网平台以更快捷的方式、更多样化的模式向更广泛的资金持有者发起的融资活动逐渐兴起。目前许多文化产业、高新技术创新产业都已经开始尝试这种融资方式, 未来此类融资模式可推广至军工产业、生态环保产业等更多的国家安全相关产业, 为国家安全体系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2.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提升了国家安全系统的运行效率互联网金融是现代信息技术主导下的金

15、融创新, 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创新以及基于行业发展理念变革的金融服务创新。它耦合了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业务, 具有跨界关联性, 优化了资源配置, 加快了金融资本在不同行业产业间的流转, 提升了金融服务运营效率, 是保障国家安全各项子系统高效运行的重要途径。3. 互联网金融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运用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重要信息例如互联网金融账户的开设、变动等相关信息能为国家安全系统提供监测对象;互联网金融账户的异常资金流动可为国家安全提供预警信号;通过对互联网金融机构内部系统数据、外部公共数据以及互联网社交媒体行为数据的挖掘、整合、分析及应用, 可以科学研判金融内部风险和外部环境变化, 为反洗钱、反诈

16、骗等提供预警信息和重要线索, 为预防安全隐患提供关健信息支持, 为保障国家全方位的安全体系发挥重要作用。四、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大国安全的行动指南, 在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巩固经济安全基础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互联网金融直接涉及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 并基于前述分析对其他方面国家安全也间接产生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准确判断风险隐患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总的来看, 我国金融形势是良好的, 金融风险是可控的。同时,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高风险新型金融业态, 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时间紧、任务重, 准确研判、找准病根就成为扭住行业发展的“牛鼻子”。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维度主要有:1. 政治安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低, 既缺乏事前监管也缺乏事中监管, 行业大量充斥着诸如“民间借贷网络化”等披着互联网金融外衣的传统金融业务, 这些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