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茶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067552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煎茶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煎茶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煎茶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煎茶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煎茶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煎茶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煎茶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煎茶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各村委会、镇长直单位:为了规范我镇突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提高应对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德江县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方案:一、适应范围本镇行政区域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涉及医疗应急救援的,按煎茶镇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处置。二、工作原则(一)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反应迅速,处

2、置有力,依法规范的应急处置体系。(二)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确,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提高社会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2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三)坚持“快速反应,果断处置”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三、突发公共卫生卫生事件分级根据突发公共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特别重大(I 级)重大(II 级)较大(III 级)一般(IV 级)四级。(一)特别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I 级) 。1、 鼠疫、肺炭疽在本镇行政区域内发生,疫情扩展趋势。2、 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

3、例,病情有扩展趋势。3、 发生新传染病,或者国内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由国外传事并有扩展趋势,或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4、 在本镇行政区域内短期多处发生不明原因的具有相同或相似临床特征的患者,出现死亡病例,传播速度较快,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影响,引起社会恐慌。5、 其它突发事件或者危机事件引发造成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36、 国务院,省,市、县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 级)1、 霍乱在本镇行政域内发生并有扩展趋势。2、 发生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3、 我国内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者传达,尚未造成扩展。4

4、、 乙类,丙类传染病发生流行,1 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 5 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 2 倍以上。5、 在本镇行政区域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间出现 5 例以上,有死亡病例出现,并有扩展趋势。6、 发生重大地域医源地感染事件。7、 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8、 一次食物中毒 10 人以上或有死亡病例。9、 一次性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10 人以上或有死亡病例。10、隐匿运输,邮寄到性生物病原件,生物毒素造成人员感染或死亡。11、省,地,县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I 级)41、 动物间鼠疫流行,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2、 在本镇行政区域

5、内,1 周内乙类,丙类传染病发现水平超过前 5 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 1 倍以上。3、 新发生或发生长期消灭后,再次出现的乙类或丙类法定传染病和非法定传染病流行,并造成较大影响。4、 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5、 本镇行政区域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短时间出现 35 例,有死亡病例出现。6、 一次性食物中毒超过 10 人,或者中毒危重病例,或一次性食物中毒 5 人以上且中毒事件发生在学校,幼儿园以及地区性重要活动期间。7、 一次性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59 人,或有危重病例出现。8、 地县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一般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IVX 级

6、)1、 在本镇行政区域内一周内发生白喉,乙脑,流脑3 例以上或 2 周内发生麻疹 5 例以上,2、 在一个自然村,厂矿,企业,学校,幼儿园,镇5直单位内发生乙类,丙类传染病案流行。3、 一次食物中毒 59 人,未出现死亡病例和危重病例。4、 一次性急性职业中毒 4 人以上,未出现死亡病例。5、 本镇行政区域内,短时间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35 例未出现死亡病例。6、 县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成立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设立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由镇分管领导任组长,卫生院院长任副组长,各村委会,镇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应急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卫生院。

7、1、 应急处理机构,镇卫生院及各村卫生室,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镇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要服众从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高度和按排,及时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理工作。2、 医务人员职责: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医院感染控制。检测样本采集,配合疾病控制机构进行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做好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6六、信息报告1、责任报告单位(1)各村村委会;(2)镇卫生院(3)各村村卫生室(4)镇直有关单位学校2、责任报告人(1)执行职务的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村医各个体开医生, (2)各村镇直单位学校负责人。3、报告时限和程序(1)报告时限: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必须在 1

8、5 分钟内,重大的 30 分钟内,较大的在 1 小时内快捷报告。(2)报告程序。各村各单位,学校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内向镇卫生院应急办公室报告,经镇卫生院应急办核定后,由镇政府上报县卫生局和县政府。镇卫生院应急办电话:0856-8622543镇政府办公室:0856-86223、 报告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首先报告事件的基本事实(即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情况、结果等)要求客观,简明;然后再及时,准确深入填报详细情况。经调查确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的性7质;涉及的范围;涉及的人数;危重程度;流行病学分布势志评诂,控制措施等内容。七、信息发布(一)预警信息发布预

9、警信息发布严格按照国家、省政府有关规定权限执行,报告各级政府批准后方能发布。属于一般预警级别(蓝色)的由县一级政府批准;属较重预警级别(黄色)的由地区政府批准;属于严重(橙色)的和特别严重的预警级别(红色)的由省政府或国务院批准。(二)预警信息的解除预警信息的解除按照原报告的程序以批准后实施,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与终止(1)I 级、II 级、应急响应启动程序A、镇政府在事发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先期应急处理,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态。镇村干部,镇直有关单位人员,卫生院医务人员,村医服从统一调度。B、向卫生局县政府总值班室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前期信息。C、县卫生局立即组织专家组调查确认,进行综合评估,确认事件等级。D、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县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下设若干工作小组立即赶赴现场。E、县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到达现场指挥。制定 I 级或 II 级应急响应处理方案和措施并组织实施。镇村二级服从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F、县卫生院协调医疗机构派出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和专家组到达现场,协助当地应急处理,控制事态。并根据公共卫生事件类别及应急处理需要,快速调节医疗救治和预防用防护设备,药品。医器械等物资赶赴现场救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