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一方情 琵琶南北地方性音乐风格对比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067537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方水土一方情 琵琶南北地方性音乐风格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方水土一方情 琵琶南北地方性音乐风格对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方水土一方情 琵琶南北地方性音乐风格对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方水土一方情 琵琶南北地方性音乐风格对比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方水土一方情 琵琶南北地方性音乐风格对比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方水土一方情 琵琶南北地方性音乐风格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方水土一方情 琵琶南北地方性音乐风格对比(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方水土一方情 琵琶南北地方性音乐风格对比 舒银 Pipa Musics Different Style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Area of China中国大地幅员辽阔, 从南到北跨越了大约五千五百公里。由于地域和文化的不同, 音乐也会存在“一方水土一方情”的风格差异, 各地的音乐风格都像各自的方言一样, 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和情境。如以长江以南、长江以北这种方式划分, 南方、北方的音乐风格各自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可寻, 因此我们在欣赏地方性音乐风格的乐曲时, 对于是南还是北, 稍懂音乐的人就不难从感性认知上有大致的辨别。可是往往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要谈到理性把握其

2、原委, 是需要深入探究的。本文仅以乐曲为例, 从旋律、速度、润音、气息四个音乐要素出发, 对南北地方性音乐风格进行了初步的对比分析, 希望能有助于演奏者和音乐听众加深对地方性音乐风格的认识, 对南北音乐风格的差异不仅能够意会, 而且可以言传。旋律进行在听音乐作品时, 旋律是最能带给听众直观感受的音乐首要要素。在旋律进行中, 根据音的高低走向而形成上下起伏的线条, 称为旋律线。当我们用心去感受旋律起伏时, 仿佛有一条高低变化的线在眼前的画面中伸展。我们经常说南方的音乐委婉、细腻, 北方的音乐大气、粗犷,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感觉, 首先是受到旋律起伏的影响。一般来说南方音乐的旋律多用二度、三度的小幅

3、度的进行, 旋律线比较平缓;而北方音乐的旋律进行常用五度、八度等大幅度跳进, 旋律线就会跌宕起伏。在具有典型地方性音乐风格的琵琶作品中, 一部分来自民间音乐和民歌, 通过演奏家、作曲家改编成为琵琶独奏曲, 另一部分是作曲家采用地方音乐的素材进行创作而成。江南三月是王惠然先生运用苏州评弹的音调为素材发展创作的一首琵琶曲, 由快、慢、快三个部分组成, 乐曲的快板流畅、轻快、生动, 慢板非常抒情温婉。无论是快板还是慢板的旋律, 除了苏州评弹特有的八度衬音外, 旋律进行大多数是级进或是小跳, 在相当小的幅度内, 频繁地变化旋律的走向, 使之产生一种迂回曲折的感觉, 像是苏州园林中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

4、水廊, 又如同吴侬软语一般平和而不失抑扬的浅吟低唱。浏阳河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湖南民歌, 由于它亲切的旋律, 一直广为传唱, 感染了好几代中国人, 后由刘德海先生改编为琵琶独奏曲。乐曲的各段都是由原来民歌的旋律进行原样的重复, 仅在演奏技巧和音域上做了变化。这是一首典型的小幅度旋律进行的乐曲, 整首作品仅有三处超过五度的跳进, 听起来给人感觉非常自然、细腻。陈杏元和番原为河南板头曲, 由林石城先生改编为琵琶独奏曲。河南虽地处中国腹地, 但大部分地区都在秦岭-淮河以北, 因此在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属于北方, 其音乐风格也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乐曲讲述的是唐代吏部尚书陈日升的爱女陈杏元被迫前往北国和番的

5、爱情悲剧, 作品篇幅不长, 仅有六十八小节, 以几个乐句加花重复、变化组合而成。琵琶的拉音一般为二度、三度, 但在这首乐曲中运用了两组四度的大幅度拉音, 将琴弦崩到最紧的状态, 左手配合快而小的吟, 还运用了多次由高到低的八度滑音。这两种旋律的跳进色彩鲜明, 渲染出一种痛苦至极、悲愤交加的情绪, 将主人公在和番途中跳崖自尽的心理历程展现在听众面前, 感人至深。秦川抒怀是曲文军先生创作的西北秦腔风格琵琶作品。乐曲情感浓厚, 音乐质朴, 旋律中多次出现 sol下行到降 si的六度大下滑音以及八度的大上滑音, 大起大落, 将生活在黄土地上人民的那种豪爽、洒脱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音乐旋律听起来开阔

6、大气, 苍劲有力。速度特点速度是指音乐进行的快慢, 是最简单易懂的音乐要素。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音乐作品, 速度都有急有缓, 但在速度的进行方式和变化方式上却有着各自的特点。南方音乐速度慢时显得从容, 快时常采用由慢到快逐步推进的方式;北方音乐速度慢时显得深沉, 一唱三叹, 快速段落往往是爆发式的直接开始。寒鸦戏水是潮州音乐十大套之一。关于乐曲表达的内容, 一种说法是描绘了早春时一群寒鸦水中嬉戏的情境,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寒”者孤独也, “鸦”者自卑之称, 是寄托伤感、悲离的意思。乐曲在结构上分为头板、拷拍和三板。头版速度舒缓松弛, 从拷拍开始由慢到快自然推进至渲染气氛的三板, 将寒鸦由静至动

7、在水中嬉戏的场面生动地描绘出来。赶花会是叶绪然先生以四川民歌采花为主题创作的琵琶独奏曲, 表现了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花会”佳节中, 人们兴高采烈、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乐曲开头是轻巧生动的主题, 随后也是用由慢渐快的方式, 将乐曲逐渐推向热烈欢快的场面。渭水情是任鸿翔先生创作于 1984年的琵琶独奏曲, 是陕西风格琵琶乐曲的代表作。作品以秦腔牌子曲永寿庵为素材, 由慢、快、慢三个部分组成。慢板乐段运用了在一个音位上来回的滑音, 一唱三叹, 如歌如泣, 表现了对故乡的无比思念之情。铿锵的快板直接入板, 运用扫弦、夹弹、长轮、分弹等多种手法, 展现了渭河开阔大气的自然风光和人们乐观爽朗的精神面貌。大起

8、板原曲是河南板头曲, 后改编为板胡独奏曲, 又由邝宇忠先生移植为琵琶独奏曲。“板头曲”指专用于演出开始前演奏的器乐曲, 是在演出之前用于活跃气氛的前奏乐曲。大起板直接以快速热烈的方式拉开序幕, 快速部分配合奔放潇洒的旋律、短小明朗的乐句和快速热烈的节奏, 全曲短小精悍, 给人以酣畅淋漓的感受。左手润音润音是指通过左手的推、拉、吟、揉等技法, 对乐音进行润色、修饰。不同的润音方式会产生不同的韵味和色彩, 是形成地方性音乐风格的灵魂。南方音乐节奏舒缓, 旋律委婉, 润音在旋律中多以连接为目的, 或者温和细腻地修饰乐音;北方音乐在旋律和节拍上棱角更为分明, 润音在旋律中经常起到夸大起伏、加重音韵的作

9、用。渭水风光江南春是姜水林、韦红雨两位演奏家根据江南三月改编的琵琶三弦二重奏。这类根据苏州评弹为素材创作的作品, 在风格上多以清秀、委婉、富有韵味的美感著称, 这和江南烟雨温润的气候以及精致细腻的景色是分不开的, 也和江南地区的人们在地方语言、文化发展方面形成的江南地域文化息息相关。在润音的运用上, 快板灵巧、恰当, 在一些关键的位置巧妙地连接旋律, 让旋律更加流畅生动。慢板的推拉特别讲究手指运动的过程, 细细品味推拉过程的快慢、浓淡, 就像苏州刺绣般精致的行针走线, 富有细腻、委婉的韵味。出水莲原是一首客家传统筝曲, 是客家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后由林石城先生改编为琵琶独奏曲。乐曲形象地表现出

10、了莲花含苞待放, 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由于客家人历代崇儒, “中和”是儒家对礼和乐的要求, 因此客家音乐的风格应具有儒雅的“中和之美”, 其技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左手的推拉音滑速较慢, 能清晰地听到推拉的过程。在演奏中上下不同、频率不同、力度不同的推拉音, 使乐曲听起来细致入微, 清雅脱俗。辽阔草原草原英雄小姐妹是吴祖强、刘德海先生创作的琵琶独奏曲, 讲述了蒙古族孩子玉荣和龙梅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动人事迹。乐曲的引子部分吸收了蒙古族长调的音乐风格, 在演奏长调音乐时, 左手在一些需要强调的音上采用了大幅度的加重的揉, 拉开了旋律的起伏, 模仿马头琴的音乐语言, 用开阔的旋律和大幅度的润音展

11、现了蒙古美丽广阔的草原风光。前文提到过陈杏元和番表现的是一种悲愤、沉痛的情感, 在这首作品旋律的进行中, 几乎每个乐音都配合以左手变化丰富的吟、揉来润色, 通过改变余音的震动频率和幅度, 形成不同的音韵, 大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如乐曲开头就运用了“大吟”, 这种幅度大的吟音仿佛是一种内心的愤怒, 而随后运用“小吟”做幅度小、频率高的颤动, 又像是对命运的无奈叹息。气息运行在音乐中, 每一乐音、每一乐句的发声, 都离不开气息的衬托。音乐表演的最终目的是赋予音乐作品以活的生命, 传情达意。由于南北方音乐作品表现的内容和情感不同, 其中气息的运用就有不同的方式。南方音乐作品中气息灵活、多变、舒展

12、, 北方音乐作品的气息则深沉、稳定、厚重。春雨是由朱毅、文博作曲的一首经典的江南风格作品, 同样是以苏州评弹的音调为素材, 形象地描绘出一场从烟雨蒙蒙、细雨纷飞, 逐渐到倾盆落下的春雨。乐曲运用了很多泛音乐句, 仿佛晶莹的雨滴一颗颗滴落在水面, 这里的气息就呈现出一种轻巧、灵敏的感觉。之后随着小快板、大段轮指、模仿吉他技法和扫弦技法的加入, 逐步将乐曲推向高潮, 气息也随着音乐的发展逐步展开、拉宽, 营造出一种开阔、浪漫的雨中情景。彝族舞曲是王惠然先生创作的另一首著名的琵琶作品, 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烟盒舞, 旋律优美, 节奏热烈, 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乐曲的开头处由

13、慢到快, 从一个轮指逐渐连贯成长轮, 气息在其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灵活巧妙地将乐音连贯起来, 有一种音断而气不断的感觉。快板虽然乐音强、速度快, 但气息始终是轻巧而且富有变化的, 像是乐曲模仿的彝族人民跳舞的场面, 热烈又不失灵巧。渭水情表达的是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之情, 带着对儿时的回忆, 对故乡的每一草每一木的记忆, 更包含着对乡亲们质朴亲切的面容的思念, 这种情感可以说和黄土地一样深沉而厚重。在乐曲慢板乐段的一唱三叹中, 气息是深切厚重的, 仿佛在诉说着肺腑之言。作品还在个别音中运用急速深入的气息, 表现出一种浓烈奔放的情感。在草原英雄小姐妹中, 第一段“草原放牧”刻画了小姐妹在草原上

14、欢乐活泼的放牧场景, 第一主题以四个长乐句来划分, 虽然是轻快的小快板, 但是轻巧的表面下始终有稳定、深厚的气息衬托, 音乐显得流畅、大气。第三段“党的阳光照心间”, 是一段动人的慢板旋律, 乐句连绵起伏, 强弱变化幅度较大, 从中可以体会到演奏者刻意放缓气息来歌唱, 将每一个音符运用气息去连接、延长、推动的感觉。在旋律中配合稳定、厚重、深长的气息运行, 将每一次渐强推到极致, 又将每一次渐弱收拢到屏息凝神, 是一种特别能打动人内心的歌唱。具有地方性音乐风格的琵琶作品色彩丰富,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音乐风格, 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美感, 都传达着中国人心中的民族情怀, 是琵琶音乐中的瑰宝。本文以作品为例, 阐述南北地方性音乐风格的不同之处, 希望给琵琶的演奏者和爱好者提供参考, 给音乐风格这种抽象的感受以可寻之处, 随着对地方性音乐风格多一层的了解, 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