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能力题库(部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067413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能力题库(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育技术能力题库(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育技术能力题库(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育技术能力题库(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育技术能力题库(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能力题库(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能力题库(部分)(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讲授式教学模式有两种类型,它们是(A)A、课堂讲授型和基于 Internet 的讲授。B、上机练习型和基于 Internet 的讲授。C、课堂练习型与课堂操练型D、课堂讨论型与课堂讲授型2、关于课堂讲授式教学,说法正确的是(C、D):A、课堂教师以学生为主、老师起辅助作用。B、是以学生探究为主体的教学模式C、教学过程得到计算机及网络支持。D、是一种以教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的 “讲授型”模式3、关于 Internet 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与基于课堂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 A、Internet 的讲授式教学的学生人数可远远多于课堂班级授课人数。 B、Internet

2、的讲授式教学具有跟课堂班级上课一样的氛围。 C、Internet 的讲授式教学学生可以家里听课。 D、两者师生都能主动利用网络资源。4、 “讲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对)5、 “讲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错)6、 “讲授式”教学模式采用一种集约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里系统地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1、 “情境探究” 教学模式中信息技术应用与课程教学过程有一定的关联,请对以下内容配对。1、创设情境 A、情境资源共享2、思考讨论 B、意见表达工具3、实践探索 C、情境资源展示4、意义建构 D、测评工具5、自我评价 E、信息

3、加工工具2、情境探究教学模式,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学过程是意义建构,这个环节可用到以下哪些信息技术。 (A、B、C)A、网页制作工具B、博客C、文字处理工具D、计算机网络 3、情境探究教学模式首先要利用数字化的共享资源,创设探究学习情境。 (对)4、情境探究教学模式中,思考讨论环节主要借助的信息技术工具是手写板(错) 。 5、以下哪些属于情境探究教学模式创设的学习情境: (A、B、C )A、利用多媒体创设的自然情境B、利用网络创设的问题情境C、利用计算机创设的虚拟实验环境D、为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到植物园去上课。1、操练与练习是发展历史最长而且应用最广的信息化模式,此类教学软件不向学生教授新的内容,

4、而是由计算机向学生逐个呈示问题,学生在机器上作答,计算机给予适当的即时反馈。(对)22、操练与练习教学模式中的操练即练习。 (错)3、操练与练习教学模式中,操练的作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错)4、操练与练习教学模式中,练习的目的重在帮助学生形成和巩固问题求解技能,大多采用短答题之类的形式。 (对)5、操练与练习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优点:(A 、B、C、D、E)A、缩短了刺激反应的时间间隔,使学生的正确操作和联想得到及时肯定,错误的联想和操作得到及时纠正,从而可较快地建立起联想知识结构并转化为长期记忆;B、防止了其他干扰,如抄袭作业、与周围同学比较时产生的心理干扰等;C、习题的不断变化和反馈

5、用语与图形的变化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D、附带的成绩与错误记录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与不足之处;E、节省教师选择习题和批改作业的大量劳动。6、操练与练习教学模式中用于操练的主要题型是:(D )A、思考题B、判断题C、简答题D、选择题和匹配题1、WebQuest 是一种( A )以为基础的教学模式A、探究 B、团队合作 C、练习 D、讨论2、WebQuest 教学模式能针对所有人群。 (错)3、WebQuest 教学模式中的资源一般由教师选定。 (对)4、WebQuest 教学模式的目标为了帮助学生进行高层次的思维和推理,使用信息来解决问题。 (对)5、WebQuest 教学模式中存以下脚手

6、架,以帮助学生完成不同层面的知识建构。它们是(D、C、B)A、输入支架B、输出支架C、转换支架D、接收支架6、WebQuest 教学模式有五项基本原则,可以用单词“FOCUS”来表示。请将以下英文字母与对应的中文函义匹配好。1、F A、找出精彩的网站2、O B、有效地组织你的学习者和学习资源3、C C、要求学生思考4、U D、选用媒体5、S E、为高水平的学习期望搭建脚手架1、信息技术环境下,个别辅导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过程为(D)A、教师提问学生应答 教师判别B、计算机呈示与提问 学生应答教师判别C、学生提问教师应答D、计算机呈示与提问 学生应答计算机判别应答并提供反馈。2、基于互联网络个别辅

7、导模式指远程教学中的个别化学习,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障碍或问题的时候,通过网络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 (对) 1、信息技术环境下,讨论学习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它们是问题式的讨论法和( B、C、D ) 。3A、课题式的讨论法B、随机式的讨论法C、实验式讨论法D、习题式讨论法2、信息技术环境下,讨论学习模式在教学实践中问题式的讨论法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些适合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问题式讨论法可用于教学的开始、教学的结束等环节。这些问题一般都是教师已经设计好的。 (对)3、信息技术环境下,讨论学习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思维,增加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同时,也能提高学生

8、的思考能力、阅读能力和多种方式的表达能力。 (对)自主学习策略的基本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学生根据老师给的相关材料,总结出一般规律。B、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归纳来获得一般法则,并用它来解决新的问题。C、学生在观察老师的解题过程,通过学习也解答类似的题目。D、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特定的课题。自主学习策略的第一个环节是设置问题情境,它的设置是由:( A ) A、教师来设置问题情境 B、学生自主设置问题情境 C、师生协商设置问题情境D、自然设置问题情境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的三个步骤是:( ABC )A、问题情境B、假设检验C、整合与应用D、评价常用的合作式教学策略有课堂讨论、 (ABD )

9、和伙伴等 5 种方式。A、角色扮演B、竞争C、网络搜索D、协同合作式教学策略中的角色扮演,通常有两种不同形式的角色扮演,它们是:( AB )A、师生角色扮演B、情境角色扮演C、反面角色扮演D、正面角色扮演 课堂讨论教学策略的运用要求整个合作学习过程均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皆由( B )提出。A、学生B、教师C、师生商量D、情景支架式教学由以下五个环节组成。正确的是:( A )A、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4B、创设情境、搭脚手架、独立探索、合作学习、应用C、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应用D、创设情境、搭脚手架、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支架式教学策略的

10、评价内容包括:( BCD )A、支架搭建是否合理B、自主学习能力C、对小组合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D、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支架式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思想来源于( C ) 。A、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B、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C、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 “最邻近发展区”理论D、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抛锚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D )A、创设情境、假设、检验、整合、应用B、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应用成果C、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假设 检验、整合与应用 、效果评价D、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效果评

11、价抛锚式教学的五个环节中, ( B )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A、创设情境B、确定问题C、假设D、搭脚手架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T随机进入教学策略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方法有以下几种( ACD ) 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 “元认知级”进行 B、要告诉学生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C、要注意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D、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是

12、为巩固同一知识内容而随时进行的重复和巩固。 F随机进入教学策略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 T 1、教学模式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哪几点:(A 、B、C) A、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 B、需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C、表现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法策略 D、一堂课中一般包含几种教学模式的结合2、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该包含( A )五个要素。 A、主题、目标、条件、程序、评价B、课题、假设、检验、应用、评价C、主题、目标、条件、学习、评价5D、主题、假设、检验、程序、评价3、教学模式主要是从学生个体来考虑教学设计的。 (错)4、教学模式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具有可操作

13、性(对)5、教学模式有可操作性,而教学策略不具可操作性(错)6、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A) 。A、手段和谋略B、方法和手段C、流程和方法D、比喻和总结7、关于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A、教学模式比教学策略更具稳定性B、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都是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具体化,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C、教学模式往往指向局部的教学行为。D、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各自的内涵、特点及组成成分虽然不同,但实际上都是对教学方法进行不同层次的抽象和归纳后得出的概念。A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系统的( )以一定的教学程序连接起来,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完

14、成。A、各个要素B、各种规律C、各个成员D、各种设备 D2、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围绕( )来设计。A、学生情况B、老师个人素养C、班级特点D、教学内容 (F )1、在班级授课制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探究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 T )2、班级授课制中,教师备课一般要做好下列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F )3、课外作业不是班级授课制的一部分。 ( T )4、个别化学习的局限性表现在备课复杂,费用较高。 ( T )5、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过程,在具体活动方式上尽量多样化,可利用各种讨论、角色扮演、个案研究、模拟、参观等有效的方式进行。 B6、以下哪种教学组织

15、形式属于个别化的学习? A、通过讨论,问答,交流等形式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教学的信息B、由学生阅读教科书、观看或聆听音像教材、做笔记等获得教学信息C、教学通过讲授、谈话、板书、演示等,在班级或一组学生传递教学信息。D、根据教学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从多方面考虑安排的教学活动的方式。A 7、我国当前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 )三种类型。A、班级授课、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B、班级授课、个别化学习和节假日补课C、班级授课、家教、节假日补课6D、个别化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节假日补课B 1、屏幕广播是( )的基本功能A、多媒体教室B、多媒体网络教室C、语音教室D、普通教室(T)2、多媒体教室反映了传递接受型闭合式教学系统,师生之间存在双向交流。C1、较之传统的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特有的教学目标为A、知识与技能B、解决问题C、信息素养D、过程与方法 B2、对目前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认识最合理的是A、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为了有效学习信息技术B、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学习环境D、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点主要在于课堂上 45 分钟的运用D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多种多样,下面( )不属于创新型模式。A、合作学习B、探索和发现学习C、问题解决学习D、基于计算机的课堂讲演、练习、讨论B4、信息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