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重建新安县(书记调研文章)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63258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重建新安县(书记调研文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科学重建新安县(书记调研文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科学重建新安县(书记调研文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科学重建新安县(书记调研文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科学重建新安县(书记调研文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重建新安县(书记调研文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重建新安县(书记调研文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科学重建新安县 奋力推进新跨越安县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 王黎作为位列全国第七的极重灾县,安县必须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作为贯穿灾后恢复重建和加快发展的一根红线,创新体制机制、解决突出问题、更好地服从与服务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展现城乡环境新风貌、推动社会事业新飞跃、实现基础设施新提升、推进产业经济新跨越、塑造干部队伍新形象、提高群众生活上新水平、促进区域竞争力上新台阶、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 八个新” 目标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推进产业经济重建和发展近年来,安县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步入加快发展新阶段,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

2、要求和群众期盼,发展不足仍然是安县最大的县情,特别是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给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前所未有,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不高。GDP、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比如,GDP绝对值2005年全市人均为9774元,安县为7021元,2006年全市为11354元,安县为8034元,2007年全市为13640元,安县为 10434元。二是经济结构不优,产业发展不足。2007年,安县一、二、三产业比为35.6:39.4:25,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高于全2市平均水平,二、三产业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工业、农业以传统

3、产业为主导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甚远。三是主导产业总体水平滞后。规模以上企业少,目前仅为81家,全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20 %;传统的化工、造纸、建材等工业比重大、新型工业少,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半径小、环境治理成本高;花荄工业集中发展区还未形成规模和效益,缺乏大项目、大企业带动。农业特色产业质效不高,以传统农业为主,与现代农业差距很大,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五大养殖产业规模小,像绵樱鸭业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品牌知名度不高,深度开发不够,产业链条短,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较低;农业基础设施仍然很薄弱,特别是地震对我县水利等基础设施损毁较大。旅游受地震影响较大,传统

4、的“三山一湖” 格局改 变,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削弱,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现有景区开发进展缓慢、缺乏文化内涵和包装宣传,招商引资缺乏政策保障机制,很难打通土地、税收、项目审批、融资等关键环节,严重制约了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产业领域,全县旅游缺少特色突出和在全省、国内叫得响的品牌,现代服务业发展慢等诸多问题。而安县的三大产业,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旅游及第三产业是希望,按照第一要义的发展要求,产业恢复重建是根本,是事关安县自身造血功能的关键。因此,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贯穿灾后恢复重建和加快发展的一根红线,必须要突出发展主题,加快产业重建步伐,推进产3业新跨越。1、推进新型工业化,加

5、速工业优化升级。坚定不移地高举工业强县大旗,把工业发展作为产业重建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工业经济止滑提速加快发展的 20 条意见,以骨干企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为重点,以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优化工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加快工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工业综合竞争力和带动力,通过重建使安县工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坚持铸龙头,全力支持银河建化集团的项目和投资,完成新一轮的技改、扩能、蓄势,力争 3-5 年将银河建化集团打造成百亿企业;坚持抓项目,强力推进银河集团、安县纸业、启明星磷化工、中联集团、川银化工、好医生制药等 6

6、个龙头企业总投资近 20亿元的 8 个重点技改项目,力争这些项目在今年内和明年初全部建成投产,新增工业产值 30 亿元,新增利税 2.6 亿元,实现安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 60 亿元的新目标;坚持建园区,加快打造花荄工业集中发展区暨辽宁-安县产业合作园区、睢水干河子化工工业园、桑枣建材工业园,加快投资15 亿元华晨汽车及发动机零部件工业园项目建设,努力培植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2、推进农业产业化,加速农业优化升级。在养殖业方面,以“ 猪、 鸡 、鸭、鱼、牛 ”5 大产业为重点的养殖产业必须要有新的突破,制定和完善“ 五个一” (一头 猪、一只鸡、一只鸭、一条鱼、一头牛)产业规划;在种植业方面,

7、以魔芋、水稻制4种、造纸竹、蚕桑、中药材等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要有新的突破,要大力发展经济效益高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推进“一村一品” 、“一乡一业”,用现代农业理念引 领农业发展,全面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发展农民专合组织,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组织好农产品营销,兑现合同订单;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分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取得新突破;以全面恢复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恢复建设,要取得明显成效,全力修复因灾损毁的农、林、水、牧等基础设施,加大农村道路改造力度,加快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新型设施

8、建设,年内完成良种繁育体系和农技中心、农村沼气项目建设;加快水库、灌区及堤防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农村提灌站恢复建设项目;完成高川乡、茶坪乡堤防的除险加固;全面启动农村机耕道的恢复重建。3、推 进 旅 游 经 济 发 展 ,加 速 旅 游 业 优 化 升 级 。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先导作用,全面恢复旅游产业功能,有效提升安县旅游品牌。全力推进罗浮山温泉度假区上档升级,尽快开工建设投资 2 亿元的勇拓“ 蓝澳” 酒店项目,加大旅游招商,力争在 2010 年使罗浮山温泉度假区成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制定安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建设花荄镇桑枣镇晓坝镇茶坪乡乡

9、村旅游产业带,结合晓坝镇场镇异地重建,做好晓坝旅游集镇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尽快启动实施,将晓坝镇打造成“生态、休闲、宜5居” 的 旅 游 特 色 休 闲 度 假 集 镇 。发 挥 好 安 县 旅 游 发 展 有 限 责 任公 司 平 台 作 用 ,加 快 旅 游 资 源 整 合 与 开 发 。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优先安排城乡住房、学校、医院等民生重建当前,安县正处于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关键时期,也处在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过程中历史欠帐和震后新的矛盾叠加,事关民生的问题还较多:一是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够大、保障水平整体比较低。失地农民的收入来源和生活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机制需要

10、完善,按绵阳贫困线标准 1200元(国家新的贫困线标准为 1067 元)统计,到 2008 年底,我县因地震返贫 5003 人,贫困总人口达到 10992 人,脱贫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社会事业发展不足。教育质量总体不高,城乡发展仍不均衡,教师城乡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不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医疗救治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比例和报销限额较低;文化事业的载体和设施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农村文化场点建设较为落后。因此,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作为贯穿灾后恢复重建和加快发展的一根红线,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

11、点和落脚点,优先安排城乡住房、学校、医院等民生重建, “展现城乡环 境新风貌、奋力推 动社会事业新飞跃、提高群众生活上新水平”,真正使学习实 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1、农房重建与新农村结合起来。全县农房重建 94008 户,6占到了全县农户的 70%以上,今年年底将全面完成,这对于按照“生产发 展、生活 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一建筑风格,提升农房风貌,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目前,要着重解决农村困难群众、宅基地灭失群众的建房问题,全力创造条件帮助他们重建家园,确保同步完成重建任。对已建成的农房,严格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求,突出川西北民居外观风貌,以“

12、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为标 准,大力实施震灾痕迹治理、农房风貌塑造、基础设施恢复提升、城镇美化亮化、村庄庭院清洁美化、生态绿化、交通干线治理、城乡居民素质提升“八大” 工程,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发展环境,展示重建质量和水平。2、社会事业重建与完善功能相结合。社会事业的恢复重建着眼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公共服务设施的标准化,严格执行强制性建设,力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学校、医院要按照“统一布局、 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格、统一建设、统一组织”的要求,高水平、高效率推进灾后 53 个教育项目重建,今年底 95%以上的学生将在永久性校舍中学习,明年春季开学后所有学生将

13、告别板房学校;加快 24 个恢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今年底全县医疗卫生设施将完成 95%以上,明年 5 月底前县乡两级医疗机构重建基本完成,全面提高基本医疗服务保障水平。乡镇政权机关建设、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劳动保障平台、敬老院、社会福利院要整合资源、合理布局、量力而行,厉行节约。73、民生工程建设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相结合。按照“强化机构、创新机制、保障投入、突出帮扶、跟踪督查”的工作思路,以解决“ 老小困 ”问题为重点,完善城 乡救助体系、救灾应急预案、加强社会福利设施重建,抓好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畅通、环境治理等关系民生的工作,加强财政、政策、社会

14、资金保障机制等对民生工作的支撑作用,努力保障受灾群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劳有所得。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基础设施和城镇重建,实现可持续发展安县工业上传统的化工、建材等行业多,节能减排任务重;城镇规划滞后、城镇化水平低城镇规划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新县城面积有 5 平方公里左右,常驻人口仅为 3 万左右,商贸、房地产、餐饮、酒店、会议中心等产业发展滞后、活力不足,人气、商气还不旺,离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差距还很大;安县虽然区位较优,但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发展不均衡,通乡、通村公路等级较低,除了成青路、永安路等公路沿线的几个重点集镇外,绝大多数乡镇交通极为不便,

15、发展单一,基本以纯农业为主,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多年来,变化较小,行政区划调整后,构建以辽安路为重点的新交通体系至关重要;地震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耕地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等情况已成为影响安县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因此,将“深入学习实 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贯穿灾后恢复重建和加快发展的一根红线,必须抓住灾8后重建、国家扩大内需、辽宁援建、扩权强县“四大机遇” ,着力解决城镇、交通等建设,真正实现“基础设施新提高、促进区域竞争力上新台阶”。1、解决制约发展瓶颈,加强基础设施重建。要重建新安县,必须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紧紧围绕“ 灾后重建交通先行”目标,构建安县新的交通路网框架,对纳入

16、 2009 年灾后重建规划的 11 个交通项目,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辽安路(江秀路)要争取尽快启动建设;要切实加强与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恢复完善电网、水网、气网、信息网等基础设施,加快人饮工程、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等项目建设;生态环境恢复重建任重道远,必须打好基础;乡镇政权机关、村(社区)办公房建设要抓紧规划,力争尽快开工建设。改善和提升安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把安县的发展硬件环境提高到新水平。2、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重建。把城镇建设放在繁荣产业、带动农村、集聚财富、加快发展、改善环境的全局中通盘考虑,推进产业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把安县打造成“ 宜来之、可安之” 的家园。以城镇 居民住房加固和重建、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恢复重建、乡镇政权建设、旧城改造等为主要内容城镇重建要全面启动,年底将完成 30757 户城镇住房维修加固,明年 5 月底前全面完成 14945 户城镇住房重建,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将在年底前竣工。县城花荄重建,要以绵阳科技城为依托,加快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