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巧设悬念,牵针引线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62739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入:巧设悬念,牵针引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导入:巧设悬念,牵针引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导入:巧设悬念,牵针引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导入:巧设悬念,牵针引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入:巧设悬念,牵针引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巧设悬念 牵针引线设置悬念导入法是导入的一种方法。即设置问题,令学生思考,激起思维的波澜,造成“欲知又止,悬而未结”的情境,然后考试新课的讲授。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们通过感官知觉得到的是一个个“完形” ,当人们在观看到一个不规则,不完满的形状时,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这种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地活动,以填补“缺陷” ,能给人以意觉上的不完满感,因此,在导入中巧设悬念,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动状态,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这就是设置悬念导入法的特点。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的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

2、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学生越惊奇老师设置的悬念就会越想知道,思维就会越积极,这样设置悬念导入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在运悬念式导入法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1、针对性原则:即设置悬念时要紧扣当前课堂所授内容。必须紧扣课文的要求,注意新旧知识的紧密联系,从而达到顺理成章。2、启发性原则:导入语设计要有启发性、趣味性,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教师通过设置悬念激励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时间性原则:导入语设计要在短时间内进入课文,符合言简意赅的规律。中学一节课只有45 分钟

3、,导语用时太多,势必影响新知识的传授,重点的突出。一般导语时间不应超过三分钟。4、创新性原则:即教师设计悬念式导入语要由新意,富有时代气息,对学生具有感染力。导入中设置悬念式导入语一般都是“抛砖引玉”的方法。教师在讲读课文前采用这个方法,先对学生设置疑问,使学生产生对作品的情节或思想内容产生急于了解的冲动。一、巧用故事,设置悬念。与节目预告一样,先把文章的魅力、事情的高潮、结果之中某个突出的片断或者与文章有关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究根究底的愿望,自然地在教师的带领下进入学习大门。【范例展示】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之前,冯小松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个国家的总理去世了!联合国秘书

4、长却破例宣布降半旗,以示哀悼。许多人为此不解,秘书长说你们见过一位拥有几亿人口的大国的总理,自己却没有一个孩子;见过一个国土辽阔的大国的总理,在银行里却没有一分存款吗?他说的这位总理,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咀嚼鉴赏】学生对于十里长街送总理这节课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联合国秘书长破例宣布降半旗,以示对哀悼”的事情还是陌生的。冯老师在课前巧设悬念,引用这个故事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当得知这样一位总理就是周总理时,同学们不仅激起了了对周总理深深的敬佩之情,更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更好的使老师将学生带进课堂上来。二、先声夺人,趁热打铁教师在上课之前,先声夺人的想学生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以后,再

5、趁热打铁的将学生引导与课文有关的问题上,借用悬念,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就能快速的引导学生进入到课堂上。【范例展示】刘咏梅老师就是采用先声夺人、趁热打铁的方式,巧用悬念的方法将一次大型的泥石流的。她在上课时,首先就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目前世界上百米赛跑的冠军成绩是多少吗?”学生一听这个,马上就来了兴趣,同时心里又在犯嘀咕,这跟泥石流有什么关系呢?紧接着,她趁热打铁的问“:你们知道泥石流的最大流速是多少吗?”很快的将学生引导进这次课文中去了。【咀嚼鉴赏】刘老师将两个不同的问题放在一起问学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悬念,在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埋头苦思的时候,刘老师将这两个问题中所提到的速度度作比较,让学生

6、对泥石流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这种借用悬念、先尝后买的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能使课堂立刻生动活跃起来。三、巧设悬念,吊人胃口在导入语中巧妙的设置悬念,教师对学生提出疑问,是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吊足学生的胃口。再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范例展示】在学捞铁牛这一课,教师这样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个难题,谁能帮助老师来解决一下?在很久很久以前,黄河发大水,冲断了天府城外的一座浮桥,河两岸拴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你们说用什么办法能把它们捞起来?”【咀嚼鉴赏】教师的提问肯定能引起学生想要解决问题的欲望,可是应该怎么样将八只笨重

7、的铁牛捞上来又是一个大难题,自然他们也被老师吊足了胃口,所以他们恨不得马上找到方案解决问题,积极性十分高涨,那么这节课自然也取得了异乎寻常的学习效果。【范例展示】一位教师在教荷塘月色一课时,先由朱自清的名字说开去:“朱自清原名朱自华,是他父亲根据苏东坡“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诗句取的,但他并不喜欢这个名字,后来自己改名为朱自清。为什么要改为朱自清呢?读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自然就知道了。”【咀嚼鉴赏】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朱自清为什么会改名与荷塘月色是没有什么联系的,可是老师偏偏问他们朱自清为什么会改名?当然学生一头疑惑,但是老师不说原因,只是朱自清的改名与课文有关,这自然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使得他们迫不及

8、待的想冲进荷塘月色中一探究竟。这也自然提高了上课的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当然,在导入语中运用设置悬念式导入语的方式利用学生的期待、渴望和追求的心理,使他们对作品的情节或内容产生急于了解的冲动,高度集中注意力和思维力进行学习。但是,在设置悬念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一下几点建议:1、在设置悬念的问题时,教师要注意悬念的深度和广度要适中。因为设置的问题过于浅显,非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反之,要是设置的悬念太深,同样也会招致反差,学生不但不会投进解决问题的氛围中,反而学习的主动性也会有所下降,因此,设置悬念的问题要适度。教师要认真周密的考虑。2、设置的悬念问题,要有一定的新奇

9、性。如果将老套的悬念问题给学生,学生早就知道答案的情况下,教师难免会碰到上课的瓶颈。因此,教师在设置悬念问题之前,首先要考虑到设置这个悬念问题之前,是否有前人已经用过?效果好不好?是否广为学生知晓?设置悬念的问题具有新奇性,就越能造成悬念,也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设置悬念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给学生设置的问题最好是那种凭学生的第一直觉就有答案的,但是还要做稍微考虑就自我否定,觉得两者不是同一类的问题,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就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4、设置悬念的问题,还必须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教师给学生提出的悬念问题,要与这节课上的学习内容要密切相关,能够将学生快速的引入

10、到教学内容上。切忌设置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反而将学生带离课堂之外。参考文献1、王相文 王松泉 韩雪屏 主编.语文课程教学技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p87-882、孙伟卿 主编.语文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浙江.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p323、傅慧钧 编著.教师口语艺术.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9 p1504、林文.悬念找导言中的运用.中国西部科技,2008-4(07) 5、邹明娜.在语文教学中巧用“悬念” .林区教学,2007-06-11(08-09)6、刘咏梅.语文教学中的悬念设计.湖南教育.2005(01)7、刘慧玉.未成曲调先有情浅谈浅谈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中国科技信息,2007(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