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知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59322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护理学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外科护理学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外科护理学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外科护理学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外科护理学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护理学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学知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1、外科感染:指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及手术等并发的感染。2、外科感染特点: 混合感染; 有明显的局部症状和体征; 发展后可导致化脓、坏死。 1 2 33、外科感染分类:1)按致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分类: 非特异性感染又称化脓性感染或一般感染,多 1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非特异性致病菌引起。通常先有急性炎症反应,继而形成局部化脓, 特异性感染。2)按感染病程分类:急性感染 3 周以内、慢性 2感染超过 2 个月、亚急性感染介于两者之间。4、特异性感染:指由结核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炭疽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特异性致病菌引起的

2、感染。5、条件性感染:通常条件下非致病菌或致病力低的病菌,由于数量多和毒力增大或机体免疫力下降而引起的感染为条件性感染,又称机会性感染。6、二重感染:在应用光谱抗生素或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的过程中,原有的致病菌被抑制,但耐药菌株,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则大量繁殖可引起二重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7、感染的转归:炎症局限、炎症扩散、转为慢性炎症。8、感染临床表现:急性炎症有红肿热痛和局部功能障碍的典型表现。体表脓肿形成后,触之有波动感。9、外科感染的处理原则: 消除导致感染的病因和毒性物质及坏死组织; 积极抗感染; 提供营养支 1 2 3持,增强抗感染和组织修复能力。10、全身性感染:指

3、致病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并在体内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或中毒症状,通常指脓毒症和菌血症。11、脓毒症:是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如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12、菌血症:指在脓毒症的基础上,血培养检出致病菌者,称为菌血症。13、全身感染常继发于严重创伤后的感染、各种化脓性感染、长期静脉内留置导管、不恰当的使用激素。主要诱发因素:致病菌数量多、毒力强和(或)机体抵抗力低下。14、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脓毒症较严重,其临床特点为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微循环瘀滞而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三低现象 低温、低白细胞、低血压,早期即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填空】15、全身性感染

4、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有原发感染病灶、全身炎性反应和器官灌注不足。16、全身感染处理原则: 早期、联合、足量、有效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及时处理原发感染灶; 1 2支持治疗; 对症治疗。 3 417、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外毒素为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发作期典型症状是在肌紧张性收缩基础上呈阵发性的强烈痉挛,苦笑面容。青霉素和甲硝唑对抑制破伤风杆菌最为有效。(九)1、损伤临床表现:1)症状:疼痛、发热,一般不超过 38.5、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2)体征:生命体征不稳定、创口和出血、压痛和肿胀、活动或功能障碍。2、损伤按皮肤完整性可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3、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SIRS:指损伤后,由于交

5、感神经 -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大量儿茶酚胺及其他炎性介质的释放、疼痛、精神紧张和血容量减少等因素引起体温、心血管、呼吸和血细胞等方面的异常。4、损伤处理原则:优先抢救生命,再恢复机体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5、通常在伤后 68 小时内实施清创术可达期缝合;污染较重或处理时已超过 812 小时的伤口做期缝合。有开放性伤口者,在伤后 12 小时内注射破抗 1500U。期缝合的伤口在术后 23 日换药一次。6、挤压综合征:凡肢体受到重物长时间挤压致局部肌缺血、缺氧改变,继而引起肌红蛋白血症、肌红蛋白尿、高血钾和急性肾衰竭为特点的全身性改变,称为挤压综合征。应遵医嘱应用碳酸氢钠及利尿剂,防止出现急性肾衰竭

6、。7、烧伤按深度分类:度(表皮 )、浅度(真皮浅层) 为浅度烧伤,深度( 真皮深层)和度(全层皮肤或更深)则为深度烧伤。8、烧伤面积分类:中国九分法:头 3 面 3 颈也 3;手 5 前 6(双) 上臂 7;前后躯干各 13;还有会阴计作1;双臀 5,双足 7;小腿 13,大腿 21。手掌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 1%。儿童头面颈部面积%=9%+(12 年龄)%,双下肢面积%=46% (12年龄)%。 【计算】9、烧伤分期:急性渗出期(休克期) ,烧伤后 48h 内最大危险是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感染期、修复期。10、急性感染期深度烧伤可致烧伤创面脓毒症,常发生在伤后 23 周。11、烧伤临床表现:1

7、)症状:疼痛、休克、发热,2)体征: 度烧伤又称红斑烧伤,表现为皮肤红 1斑,轻度红肿,干燥无水疱,23 天内症状消退。 浅度烧伤:有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泡壁较薄、 2内含黄色澄清液体、去疱皮后,创面基底潮红、湿润、水肿,感觉过敏,局部温度增高。 深度烧伤: 3表皮下积薄液或水疱较小,疱壁较厚,去疱皮后,创面稍湿,基底苍白与潮红相间,痛觉迟钝,有拔毛痛,局部温度略低。 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可达皮下、肌或骨骼。创面无水疱,无弹性,干燥如 4皮革样或呈蜡白、焦黄色甚至炭化成焦痂。 吸入性烧伤。 512、烧伤处理原则:现场急救、防治休克、疮面处理和防治感染。(十一)1、肿瘤:是人体正常细胞在不同的

8、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引起细胞遗传物质基因表达失常,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新生物。2、恶性肿瘤来自上皮组织者称“癌” ,来自间叶组织者称“肉瘤” ,胚胎性肿瘤称为母细胞瘤。3、恶性肿瘤转移方式:直接蔓延、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4、国际抗癌联盟 UICC 提出了 TNM 分期法,T 指原发肿瘤、N 为淋巴结、M 为远处转移,再根据肿块大小、浸润深度在字母后标以数字 04,表示肿瘤的发展程度。1 代表小,4 代表大,0 代表无;有远处转移为 M1,无为 M0。临床无法判断肿瘤体积时则以 TX 表示。根据 TNM 的不同组合,临床将之分为、期。5、恶性肿瘤的局部表现:首要症状是肿块、疼

9、痛、溃疡、出血、梗阻、浸润与转移症状。6、癌症预防分三级: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降低发病率;二级预防是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三级预防是诊断和治疗后的康复,包括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十二)1、甲状腺癌临床表现:初期为颈部单个、质地硬而固定、表面高低不平,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肿块。晚期颈淋巴结肿大,因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受压而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等。若颈交感神经节受压可引起 Horner 综合征。甲状腺癌转移多见于扁骨(颅骨、椎骨、胸骨、盆骨)和肺。2、甲状腺癌的放射性核素扫描多提示冷结节且边缘较模糊。3、甲状腺癌术

10、后常见并发症:呼吸困难和窒息、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和手足抽搐。呼吸困难和窒息是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 48h 内,常见原因有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喉头水肿、气管塌陷、双侧喉返神经损伤。4、甲状腺癌术后护理:1)呼吸困难和窒息:主要预防和急救措施包括 体位:待病人血压平稳或全 1麻清醒后取高斜坡卧位(半坐卧位) ; 引流:一般引流会持续 2448h,引流目的是为便于观察切口内出 2血情况和及时引流切口内的积血,防止术后气管受压; 饮食:术后 6h 可进少量温或凉流质,禁忌过热 3流质; 急救准备:常规准备无菌气管切开包; 急救措施:立即配合进行床边抢救,即剪开缝合线, 4 5敞开伤口,迅速

11、除去血肿,结扎出血的血管,病情稳定后,再送手术室做进一步检查、止血和其他处理。喉头水肿所致呼吸困难或窒息者,应立即遵医嘱应用大剂量激素,如地塞米松,必要时可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2)喉返或喉上神经损伤:缝扎引起的神经损伤属于永久性;钳夹、牵拉或血肿压迫所致损伤多为暂时性。3)手足抽搐发作处理:立即遵医嘱静脉注射 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 1020ml,补钙最有效的治疗是口服双氢速固醇油剂。5、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系各种原因所致正常甲状腺素分泌的反馈控制机制丧失,引起循环中甲状腺素异常增多,出现全身代谢亢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总称。6、甲亢分类:原发性甲亢两侧对称,常伴眼球突出,又称突眼性甲

12、状腺肿、继发性甲亢、高功能腺瘤。7、甲亢典型临床表现: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肿及眼征三大主要症状。 (对称性肿大,突眼为重要体征之一,典型者双侧眼球突出、眼裂增宽) 。8、甲状腺大部切除术适应证: 继发性甲亢或高功能腺瘤; 中度以上原发性甲亢; 腺体较大,伴有 1 2 3压迫症状,或胸骨后甲状腺肿等类型的甲亢; 抗甲状腺药物或 I131 治疗后复发或坚持长期用药有困难者。 49、脉率增快及脉压增大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常用计算公式: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111,以10% 为正常,20%30%为轻度甲亢,30% 60%为中度甲亢,60%以上为重度甲亢。测定必须在清晨、空腹

13、和静卧时进行。10、甲状腺危象:是甲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术后 1236h 内病人出现高热(39) 、脉快而弱(120 次/分) 、大汗、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常伴有呕吐、水泻。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病人常迅速死亡。其原因和诱因可能与术前准备不充分使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长期甲亢所致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亢进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以及手术创伤致甲状腺素过量释放等有关。11、甲亢病人术前药物准备的护理:术前药物准备方法通常有: 开始即用碘剂,23 周后待甲亢症 1状得到基本控制后,便可进行手术。常用碘剂是复方碘化钾溶液,每日 3 次口服,第一日每日 3 滴,第2 日每日 4 滴

14、,依此逐日递增至每次 16 滴止,然后维持此剂量。 先用硫脲类药物,待甲亢症状基本控 2制后停药,再单独服用碘剂 12 周,在行手术。 少数病人服碘剂 2 周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可加服硫脲 3类药物,待甲亢症状基本控制、停用硫脲类药物后在继续单独服用碘剂 12 周后手术。在此期间应严密观察用药的效果与不良反应。 对于不能耐受碘剂或合并应用硫脲类药物,或对此两类药物无反应的病 4人,主张与碘剂合并或单用普萘洛尔作术前准备。术前不用阿托品,以免引起心动过速。12、术前饮食指导:禁用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的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戒烟、酒。勿进食增加肠蠕动及易导致腹泻的富含纤维的食物。(十四)1、腹膜炎

15、:是发生于腹膜腔壁腹膜与脏腹膜的炎症,可由细菌、化学性(如胃液、胆汁、血液)或物理性等因素引起。2、腹膜炎按发病机制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两者区别是:是否有原发病灶。3、继发性腹膜炎是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中最常见的一种,致病菌以大肠杆菌最多见。病因: 腹内内脏器 1官穿孔与破裂:胃十二指肠所致的是最常见原因; 腹腔内脏器官缺血、渗出及炎性症状扩散; 其他, 2 3如腹部手术时污染腹腔,胃肠道、胆管吻合口渗漏,腹前、后壁的严重感染。4、原发性腹膜炎:腹膜腔内无原发病灶,细菌经血行、泌尿道及女性生殖道等途径播散至腹膜腔并引起炎症,称为原发性腹膜炎。5、急性腹膜炎临床表现:1)症状: 腹痛是最主要的症

16、状, 恶心、呕吐; 体温、脉搏的变化; 1 2 3感染、中毒表现;2)体征:最重要的体征是腹膜刺激征。定义: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是腹 4膜炎的标志性体征,称为腹膜刺激征。6、继发性腹膜炎非手术治疗措施: 体位:半卧位; 禁食和胃肠减压; 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 1 2 3紊乱; 合理应用抗菌药; 对症处理:镇静、止痛和吸氧等; 物理治疗。 4 5 67、术前去半卧位的目的: 促使腹内渗出液流向盆腔,以减少毒素吸收和减轻中毒症状、利于引流和局 1限感染; 避免腹胀所致的膈肌抬高,减轻腹胀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 减轻疼痛。 2 3(十五)1、疝:体内任何内脏器官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空隙进入另一部位,称为疝。最常见疝内容物是小肠。2、腹外疝:是由腹腔内某一器官或组织连同壁腹膜,经腹壁薄弱点或空隙向体表突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