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资格考试知识要点集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059070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检验资格考试知识要点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医学检验资格考试知识要点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医学检验资格考试知识要点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医学检验资格考试知识要点集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医学检验资格考试知识要点集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检验资格考试知识要点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检验资格考试知识要点集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检验医学知识要点集锦临检,血液学1. RBC 计数液中硫酸钠用于提高相对比密防止粘连,氯化高汞是防腐剂。2. HiCN 法的缺点:KCN 有毒,HbCO 转化慢,高白血球和高球蛋白易混浊。试验后处理应加入(先用水稀释,再用次氯酸钠混匀敞开放置 15 小时使 CN 氧化为 N2 和CO2 或 CO3 和 NH4。)3.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血象见许多小红细胞,且小红细胞生理性中心淡染区消失。4. 碱性点彩红细胞多见于铅等重金属毒,是铅中毒的筛选指标。5.卡波氏环是胞质中脂蛋白变性所致,常与染色体小体同在,见于巨幼红和铅中毒。6. LFR,MFR,HMR 分别是低,中,高荧光率。7. 良性肿

2、瘤 ESR 多正常,恶性肿瘤 ESR 多增加,低色素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状贫血时 ESR 减低。8. 杆状核过 5%或有幼稚细胞为核左移,中性分叶核分叶 5 叶以上超 3%为核右移。9. 钩虫病嗜酸细胞可达 90%以上。嗜酸细胞白血病时亦可明显升高,但以幼稚为主。嗜酸细胞计数中乙醇或丙酮是保护嗜酸细胞而破坏其它,伊红是使嗜酸细胞着色,且 1 小时内应计数完成。10.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有:中毒颗粒,空泡,Doles 小体,退行性变,大小不一。11. 异形淋巴细胞多为 T 淋巴细胞,分空泡、不规则、幼稚三型。12. 淋巴细胞有卫星核,即微核,是射线损伤后较为特殊的形态。13. 白血

3、病时血小板(MPV)增高是骨髓造血恢复的第一征兆。14. ABO 遗传基因位于第 9 号染色体长臂三区四带,脑脊液中无血型物质,抗 A 与抗 B 主要是 IgM,O 型血中以 IgG 为主。15. 新生儿不宜做反向定型。16. 新生儿溶血的直接实验依据: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17. HLA 分型的方法主要有:1.淋巴细胞毒试验,一类抗原用 T 或外周淋,二类抗原用 B。2.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 3HLA 基因分析。18. 强直性脊椎炎有 91%带有 HLA-B27 抗原而正常人只有 6%。19. 血液保存液有:1.ACD(A 枸橼酸 C 枸橼酸三钠 D 葡萄糖)2.CPD(C 枸橼酸三钠

4、P 磷酸盐 D 葡萄糖腺嘌呤枸橼酸)。20. 枸橼酸是防止葡萄糖在消毒中焦化,腺嘌呤促进 ATP 合成延长红细胞寿命,磷酸盐提高PH。21. 输粒细胞时用 ABO 和 Rh 血型相同的血液,一般 BPC 小于二万时可输血。22. 糖尿病酮症:尿液呈 烂苹果味,泌尿系感染和膀胱癌:尿液呈 腐败臭味,苯丙酮尿症:尿液呈 老鼠屎味。23. 尿液渗透浓度(OSM )是检查尿中可渗透溶质各质点实际浓度的一种指标,与粒子大小及电荷无关,主要取决于小分子物质的浓度(数量),是评价肾浓缩功能的良好指标。24. 晨尿的比密不超过 1.018,或差值在 0.001-0.002 间,或恒定在 1.010 时说明肾浓

5、缩稀释功能已基本消失。25. 低血钾碱中毒尿酸性高,高血钾酸中毒呈碱性尿,变形杆菌感染呈碱性,肾小管性酸中毒时尿 PH 值不低于 6。226. 本周氏蛋白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尿肌红蛋白多见于骨骼肌严重创伤大面积心梗。27.选择性蛋白尿指数(SPI)即测定尿及血中 IgG 或白蛋白的比值来求得,大于 0.2 为选择性差,小于 0.1 为选择性好,尿中白蛋白/球蛋白大于 5 时为选择性蛋白尿。28. 80%饱和硫酸铵可沉淀其它蛋白而不能沉淀肌红蛋白可用来签别。29. 管型的基质蛋白为 TH 蛋白。30. 肾静脉血栓形成时红细胞管型可能是唯一的表现。31. 尿 PH(甲基红或溴麝香草酚),尿比密(多

6、聚电解质:甲乙烯酸马来酐),尿蛋白(溴酚蓝),尿糖(色原:碘化钾,邻甲联苯胺),尿酮体(亚硝基铁氰化钠),尿胆红素(2,4 二氯苯胺重氮盐),尿胆原(二甲氨基甲醛)尿亚硝酸盐(对氨基苯砷酸和 1234 四羟基对苯喹啉 3 酚)尿白细胞(吲哚酚酯)尿血红蛋白(过氧化氢茴香素或过氧化氢烯钴和色原)尿维 C(中性红,缓冲剂,二氯酚靛酚钠)。32. 产后九天或人流 25 天后 HCG 恢复正常,产后四天人流十三天后 HCG 应小于 1000,男性尿中 HCG 增高要考虑睾丸肿瘤。33. 镜检粪便中脂肪小滴大于 6 个/HP 视为脂肪排泄过多。34. 正常粪便中 G+球菌与 G-杆菌比值约 1:10。3

7、5. 隐孢子虫是 AIDS 和儿童腹泄重要病原诊断,且要查到卵囊。36. 正常空腹十二小时后胃液残余量为 50ML。37. 脑脊液抽取时:第一管:作细菌学检查,第二管:作生化免疫学检查,第三管:作细胞计数。38. 单纯疱疹脑炎时脑脊液中淋巴样细胞中可发现胞质内包涵体。39. 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同时存在是结核性脑膜炎的特点。40. 蛋白-细胞分离现象(Froin 综合症)是蛛网膜下腔梗阻所致梗阻脑脊液的特征。41. 髓鞘碱性蛋白(MBP)增高见于多发性硬化症。42. 神经性梅毒检查首选试验是:密螺旋体荧光抗体吸收试验(FTAABC )。43. 浆膜积液(脑脊液)常规及细胞学检查用 EDTA

8、 抗凝,生化检查用肝素。浆膜积液记得多留一管不加抗凝用于观察有无凝固。44. 漏出液以淋巴、间皮细胞为主,渗出液以中性粒、淋巴、嗜酸性细胞为多。45. 如见到纤毛柱状上皮和尘细胞可确认为痰液标本。46. 夏科雷登结晶常与嗜酸细胞、库施曼螺旋体共存于大便中,见于支哮喘和肺吸虫。47. 原粒胞质少,透明天兰色,无颗粒,早幼胞质多含紫红色非特异性的嗜天青颗粒。48. 原红边际有钝状或瘤状突起,有核周淡染区,网织红内含嗜碱性物质,49. 单核细胞进入组织内形成巨噬细胞。50. 正常骨髓片中原巨核为 0,一张正常血片中可见巨核细胞为 735 个。51. 正常过氧化物酶染色原粒阴性,嗜碱阴性,嗜酸阳性最强

9、,单核只有幼单和单核呈弱阳性反应,其它除吞噬细胞有阳性外都是阴性反应,异常时急粒原粒阳性。52. 过碘酸-雪夫氏反应(PAS 染色):巨核和血小板+为红色斑块,霍奇金瘤+/-,戈谢细胞+,尼曼 皮克细胞:+/- 且空泡中心为阴性反应,腺癌+。53. 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染色)除成熟中性粒和巨噬外其它都是阴性,积分值( NAP)指100 个中性粒中阳性比例,参考以一个加号为基准,参考值是 751。54. 慢粒的 NAP 积分值常为零,类白血病时 NAP 显着升高。55. 酸性磷酸酶染色:戈谢病(+),尼克皮克病(-),多毛细胞白血病(+)。356. 铁染色可作为诊断缺铁贫和指导铁剂的临床,铁

10、粒幼贫血时多有环铁粒红细胞,其中难治性贫血占 15%以上。57. 2P35 表示 2 号染色体短臂 3 区 5 带,人类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基本特征最典型清晰。58. 核型:指用显微摄影的方法得到的单个细胞中所有染色体的形态特点和数目,它代表该个体的一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59.核型中各种符号代表的意义:t:易位,inv:倒位, iso:等臂染色体,ins:插入,-:丢失,+:增加, P:短臂,q :长臂,接下第一括号内是累及染色体的号数,第二括号内是累及染色体的区带。畸变分数目和结构,原发和继发。60. 特异性染色体有:慢粒的 ph 染色体;急性早幼粒:t(15;17)(q22;q21);M2

11、b:t(8, 21);Burkitt 淋巴瘤:t(8;14)(q24;q32)。61. 贫血时血红蛋白:极重度:Hb30G/L,重度:3060 ,中度:6090,轻度:90120。62. 血浆游离蛋白40mg/L,血管内溶血时上升。63. 血清结合珠蛋白(HP):正常值为 0.82.7g/l。增高见于妊娠,慢感,恶性肿瘤;减低见于血管内溶血,肝病,巨幼贫等。64. AGLT50:指酸化甘油溶血试验中溶血率按光密度减至 50%所需的时间来计算。65. 蔗糖溶血试验为 PHN 筛选试验(+),酸化血清溶血试验是 PHN 的确正试验.66. 抗碱血红蛋白测定又称碱变性试验,胎儿血红蛋白(HBF)具有

12、抗碱和抗酸作用。67. 总铁结合力 与 血清铁 的临床意义基本相反:缺铁时总铁结合力增高, 肝脏肾脏疾病时血清铁有可能升高。68. 血清铁/总铁结合力*100%=转铁蛋白包和度(20-55%)。69. 临床缺铁分三期:缺铁期;缺铁性红细胞内生成期;缺铁性贫血期。70. 红细胞既有低色素又有正色素时称其为“ 双形性 ”,是缺铁粒幼细胞贫血的特征。同时,缺铁粒幼细胞贫血患者的环形铁粒幼占 15%以上。71. 急性白血病:某一原始细胞大于 30%,预后小于六个月。慢性白血病:某一系白细胞增多,且白细胞以接近成熟为主,原始细胞不超过 10%。72. 急性白血病 FAB 分型:M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成

13、熟型):原粒大于或等于 90%,早幼粒少, 中幼以下阶段不见或少见,POX,SBC(+)的原粒大于 3%.M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白血病部分成熟型):有 M2a,M2b 两型,M2a 中原粒大于 30%小于90%,且早幼粒以下阶段大于 10%;M2b 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增生为主(大于 30%), 有Phi小体存在。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 大于 30%可见束状Aner 小体,依颗粒可分 M3a(粗颗粒型)、M3b(细颗粒型)。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按粒、单细胞比例可分 M4a、M4b、M4c、M4eo( 嗜酸性细胞5%,有 inv(16)倒位)。

14、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以分化程度分 M5a、M5b;M5a:未分化型,原单大于或等于80%; M5b:部分分化型,原单占 30%80%。M6(急性红白血病):红系比例50%,红系 PAS 阳性,原粒大于 30%,异常幼红细胞大于 10%时也可诊断。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原始巨核细胞大于 30%。473. CD:即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7、CD2、CD3 同属检测 T 系急淋的最敏感指标, 但只表达CD7+不能诊断。74. CD25 是激活 T,B 细胞的标记。SmIg(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和 EM(小鼠红细胞受体)是B 细胞成熟的特征性标志,75. CD19 反应谱广,是鉴别全

15、 B 系的敏感而又特异的标记,CD10 为诊断 CommonALL 的必需标记, CD22 用于检测早期 B 细胞来源的急性白血病是相当特异和敏感的, CD14,为单核细胞特有,抗髓过氧化物酶(MPO)为髓系特有。76. CD34 为造血干细胞标记,CD38 为造血祖细胞标志; CD41a,CD41b,CD61,血小板过氧化物酶(PPO)为巨核系特有。77. 急淋可分为:L1,L2,L3 三型。AML1 基因重排可作为本病基因诊断的标志.78. 浆细胞白血病:WBC 高、PLT 少,血片中浆细胞20%,骨髓增生活跃,糖原与核糖核酸染色均阳性。79. 多毛细胞白血病:全血细胞少,多毛细胞的特征:

16、胞体大小不一,直径为 1020 微米(似大淋巴细胞),毛突的特点是边缘不整齐有许多不规则纤绒突起,活体染色时优。约有4860%病例呈干抽,POX,NAP ,SB 染色阴性,ACP 呈阳性,且不能被 L-酒石酸抑制。80. 骨髓增生异常(MDS ):贫血,PLT、WBC 少。有异形粒细胞(Pelgerbuet 样变),可有大而畸形的火焰血小板。81.霍奇金淋巴瘤的组织病理特点:可以找到 R-S 细胞,我国一结节硬化性最常见。82. 玫瑰花结试验:绵羊红细胞阳性为 T 淋,小鼠红细胞和 EAC 阳为 B 淋。83. 多发性骨髓瘤:单一浆细胞异常增生,红细胞常呈“缗前状”排列,早期骨髓呈灶性分布,异常浆细胞一般 510%。尿中可有浆细胞和 BJ 蛋白(除不分沁型),CA 高 P 和 ALP正常或高,可伴尿毒症,免疫电泳 “M”成份类型:70%是 IgG 型,23 27%为 IGA,IgD 少,IgE 罕见。84. 血小板上有钠泵和钙泵。血小板细胞器主要有:A 颗粒,致密颗粒,溶酶体颗粒。TX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