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058036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设计单位:乌鲁木齐市十九中学姓名:杨洁电话:18699183989邮编:839000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标解读: 内容标准要求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教材解读: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是新课程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的内容,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中新增的内容,它建立在共价键的分类、键参数、电子式的书写等基础知识之上,来预测 ABn型共价分子的立体构,使学生对已有认知中“CO 2分子为直线型、H 2O 分子为 V 型、CH 4分子为正四面体型”等知识

2、有更深层的认识。第一节的共价键为其做铺垫,而后面的杂化轨道理论又可以与之相辅相成的共同完美解决分子立体构型的问题。【学情分析】认知基础: 对共价键分类、键参数、电子式的书写等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对不同分子具有不同的立体结构有疑问,并且成为进一步探究的内动力。认知方式: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空间想象力较弱,对类似“孤对电子数的计算”理解不够,不少学生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次,不能够灵活运用和处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价层电子对;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能用 VSEPR 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激发对新问题的探究兴趣,学会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

3、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空间构型的方法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分子立体构型的探究,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2重点: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难点: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价层电子对数的计算【教学方法】讲授、提问,归纳、讨论,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旧知回忆 二氧化碳、水、甲烷的空间结构辅助课件展示创设问题情境:再给出 O2、NH 3、C 2H5OH、CH 2O 分子空间构型图提问:1.什么是分子的立体构型?2.同样三原子分子的 H2O 和 CO2、四原子分子的 CH2O 和 NH3,为什么它们的立体构型不同?引入新课学习了今天的课程之后就

4、会解决这两个问题了。讲述为了预测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发展了许多理论,其中有一种十分简单的理论叫做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举例认识价层电子对以水为例让学生认识中心原子的成键情况,认识价层电子对,分清成键电子和孤对电子,感受电子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引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H :O:H.PPT 展示并简单板书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内容:对 ABn 型(中心原子只有一个)的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 A 的价层电子对之间由于存在排斥力,将使分子的几何构型总是采取电子对相互排斥H2O3最小的那种构型,以使彼此之间斥力最小,分子体系能量最低,最稳定。过渡提问对于不同的价层电子对怎样排列才能使彼此间的斥力达到最小?学

5、生探究假定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层呈球形分布,价层电子对看作点电荷,它在空间最可能的排列方式与同样数量的点电荷在球面上最可能分布相同,同学们自己思考一下,全班进行交流:PPT 展示 2 电 子 对 数 目 与 立 体 结 构电 子 对 数 目 与 立 体 结 构 435 6 小结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的立体构型,我们称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又称为 VSEPR 模型,得出以下结论:板书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VSEPR 模型)价层电子对数 VSEPR 模型(键角) 2 直线型(180)3 平面正三角形(120)4 正四面体(10928)5 三角双锥(120 、90)6 正八面体(90)练习

6、确定以下分子的 VSEPR 模型:H 2O BF3 CH4提示利用电子式解决过渡我们熟悉的电子式的分子可以用电子式确定价层电子对,那其余的分子怎么解决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价层电子对的确定方法。PPT 板书价层电子对的确定:价层电子对 = 成键电子对 孤电子对+4( 键) (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数=1/2(a-xb) )讲述 对价层电子对的确定方法进行讲解1、成键电子对( 键)数可由分子式或者结构式确定,即与中心原子搭配的原子的个数。例如:H 2O 结构式 H-O-H,成键电子对数为 2;双键或者三键中只有一个键是 键,例如:CO 2 结构式 O=C=O 所以成键电子对数为 22、中心原子的孤对

7、电子数=1/2(a-xb)a 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x 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 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氢为 1,其他原子等于“8-该原子的价电子数” )举例练习价电子对数的确定1、H 2O 的价层电子对数:H2O 的 键电子对数为 2H2O 的中心原子 C 的孤对电子对数:a=6,x=2,b=1,则孤对电子对数为 1/2*(6-2*1)=2 则价层电子对数为2+2=42、CO 2的价层电子对数:CO2的 键电子对数为 2CO2的中心原子 C 的孤对电子对数:a=4,x=2,b=2,则孤对电子对数为 1/2*(4-2*2)=0 则价层电子对数为 2+0=2分组课堂练习 计算

8、下列物质的价层电子对数并确定 VSEPR 模型:分组 分子 VSEPR 模型BeCI2 CO2 SO2 SO3 H2S NH3 CCI4 PCI5 三角双锥SF6 正八面体直线型平面三角形四面体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第四小组5练习设计意图 熟悉价层电子对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练习 VSEPR 模型的确定;根据分子实际的立体结构与 VSEPR 模型的对比,得出孤电子对对分子立体结构的影响,所以练习板书要整齐的留在黑板上。分组汇报交流结果过渡根据水分子的立体构型是 V 型,而氨分子是三角锥与 VSEPR 模型不符而引出孤对电子对空间构型的影响,得出分子的立体构型:PPT 辅助理解 H2O NH3化

9、 学 式结 构 式模 型分 子 立 体 结 构板书3.分子空间构型的确定回到板书 2,补充孤电子对数和分子的空间构型完整板书展示价层电子对数VSEPR 模型(键角) 孤电子对数 空间构型2 直线型(180) 0 直线型0 平面三角形3 平面正三角形(120) 1 V0 四面体1 三角锥4 正四面体(10928) 2 V5 三角双锥(120、690)6 正八面体(90)练习回到上部分课堂练习,得出分子的立体构型,感受孤对电子对空间构型的影响。巩固扩展练习CS 2 PCI3 CH2O HCN NH4+ CO32-设计意图 1. CH 2O HCN 中心原子和成键电子对的确定2. 引出离子孤电子对的

10、计算方法板书4.离子价层电子对数的确定:阳离子:孤电子对数=1/2(a-电荷数-xb)阴离子:孤电子对数=1/2(a+电荷数-xb)课堂小结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分子或离子空间构型的一般步骤(1)确定分子或离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的 键电子对数和孤对电子对数 1/2(a-xb) ) 。(2)根据价层电子对数确定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VSEPR 模型)(3)略去 VSEPR 模型中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即得到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如没有孤对电子,则 VSEPR 模型就是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课后练习1若 ABn 的中心原子 A 上没有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孤对电子,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下列

11、说法正确的是( )A若 n2,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 V 形B若 n3,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三角锥形C若 n4,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正四面体形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分子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构成B所有的三原子分子都是直线型结构C所有的四原子分子都是平面三角形结构D五原子分子不一定是正四面体型结构3、课本 44 页第一题【板书设计】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一、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71.内容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 3.分子的空间构型价层电子对数VSEPR 模型(键角) 孤电子对数 空间构型2 直线型(180) 0 直线型0 平面三角形3 平面正三角形(120) 1 V0

12、四面体1 三角锥4 正四面体(10928) 2 V5 三角双锥(120、90)6 正八面体(90)4. .离子价层电子对数的确定:阳离子:孤电子对数=1/2(a-电荷数-xb)阴离子:孤电子对数=1/2(a+电荷数-xb)【教学反思】1.按此教学设计进行本课程后,学生基本上能理解和掌握分子立体构型的确定方法,因为课程中设计了大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对于成键电子对的确定和孤对电子数计算中 a、b、x 的认识也基本过关,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本课未将价层电子对数的确定放在课程的最前面,意在让学生先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根据理论再由学生结合数学知识探究其模型,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

13、的让学生会去计算,这种设计可能会让课程的难度增大,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却很有必要,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本节课的师生交互主要体现在 VSEPR 模型的建立、价层电子对数的确定和分子立体构型的确定中,这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能很好的进行突破,老师精心设计把握问题难度和提问的梯度,所以使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的参加到课堂思考、答题和探究中,重难点在看似简单的师生交互都恰到好处的解决了。并且课堂练习中,老师恰当的点拨,能让学生心领神会,顺利地掌握新知,取得了师生共同学习的理想效果。3.教师在本节课中运用了内容型策略突出了“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分子的空间构型”的重点,在组织策略中用到了分组练习的方法,在方法型策略8中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是深入浅出,效果更好。在课程的引入和知识的过渡中都能采用概念形成策略,认知发展策略,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在已有认知的前提下层层推进新知,利用温故知新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这节课没有让学生很好的成为组织者,没有提前查阅与本课程相关的资料,所以,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新知的学习,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