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机2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56291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呼吸机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生儿呼吸机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生儿呼吸机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生儿呼吸机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生儿呼吸机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呼吸机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呼吸机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呼吸机操作指南(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儿科新生儿区)林景明2008小儿呼吸机有关操作科迪娜(Christina)一、上机使用步骤接 Y 型管 接温度传感器 接红管、绿管(附加热丝面向后) 压力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 湿化瓶(先装水) 插电源 开空气压缩机 接氧气 打开主机开关 选 TEST 选 NO 再选 NO 呼吸模式 调氧浓度 选氧流速 吸气峰压 呼气末正压 吸、呼气时间 调灵敏度 调温、湿度 接于病儿 设定报警上下限(自动设置或手动设置) 退回主菜单 根据病情调整各参数二、手动设置报警上下限方法Main menu Alarml Modify 开始调数 Exit Main menu三、无合适

2、流量传感器时Main menu Options PNT/O2-CAL None四、检查管道是否漏气Main menu Options Display VT VT Leak (为正数时即漏气)五、电池充电选择 Test 选 NO 再选 NO Off (进入充电状态)六、关机步骤选 OFF 选 YES 关主机电源 关空气压缩机 拔氧气接头 拔电源七、管道消毒冲洗 浸泡 再冲洗 晾干 备用一、机械通气适应证及禁忌证呼吸机辅助通气适应证及指征: 呼吸完全停止,复苏后未建立有效自主呼吸者。 反复呼吸暂停,严重呼吸困难,呼吸节律不整,药物治疗无效。 严重呼吸性酸中毒,PaCO 28KPa (60mmHg)

3、。 除青紫型心脏病外,低氧血症,经吸氧 FiO20.8, PaO26.67 KPa (50 mmHg)。 需要进行全身麻醉者,或大剂量应用镇静剂时需要呼吸支持(如破伤风) 。 肌肉、神经系统疾病,呼吸肌麻痹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严重脑水肿或颅内出血者引起的通气不足。 其他疾病:上呼吸道梗阻(度以上) ,胸腹部手术或外伤需要正压通气扩张肺部者。 有下列情况应尽早使用:1) 诊断为肺透明膜病(RDS)的小早产儿,出生体重小于 1350g。2) 肺出血的进展期。3) 心跳、呼吸暂停复苏后,未建立规则的自主呼吸者。下列疾病,由于基础疾病的性质,可不考虑机械通气: 无脑儿。 13 或者 18 三体综合

4、征。 Werdnig-Hoffmann 麻痹症(婴儿型进行性脊肌萎缩综合征) 。 Potter 氏综合征(肾发育不全综合征) 。 颅内出血有脑室扩大。 HIE 反射消失或大脑血流停止。相对禁忌证:应用机械通气后可使病情加重的疾患,如肺大泡、气胸、气道实质性异物未去除、皮下血肿等为相对禁忌证。大量胸腔积液在穿刺引流前也不宜应用机械通气,对于存在或预测易发生气压伤者可选择高频通气。CPAP 的应用指征:1、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动脉导管未闭(PDA) ,肺水肿。2、 呼吸暂停、心率减弱的早产儿。3、 胎粪吸入综合征(MAS) 。4、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 。5、 膈肌麻痹。6、 拔管

5、后呼吸支持。二、呼吸机参数设定气流量(FR ):通气导管内的气流量(氧和空气混合后的气体流量) (L/min ) 。410 L/min,一般 68 L/min。吸气氧浓度(FiO 2):0.30.6(30%60%)一般 0.6(60%) 。吸气峰压(PIP):指一次机械通气周期内,气道内压力达到最大值。 (KPa 或 cmH 2 O) 。1030 cmH 2 O,一般 1525 cmH 2 O。呼气末正压(PEEP):呼气末导管内的压力(KPa 或 cmH 2 O) 。46 cmH 2 O(0.40.6KPa ) ,开始 23 cmH 2 O。吸气时间(Ti):吸气时间的长短(s ) 。 0.

6、30.6 s, 一般 0.5 s。呼气时间(Te):呼气时间的长短(s) 。 0.451.2 s, 一般 1 s。吸呼时间比(I/E):吸气时间与呼气时间比。 11.52, 一般 12。呼吸频率(frequency):通气次数(/min)3040 次/分。新生儿 40 次/ 分,婴儿 30 次/分。温度(Temp ):Y 型呼吸管道的温度为 3637。湿度(Humidity):9899%。平均气道压(MAP):呼吸道平均压力(KPa 或 cmH 2 O) 。 812 cmH 2 O。平台(plateau):PIP 持续时间,为吸气时间的一部分,不超过吸气时间的 15%。间歇正压通气(IPPV)

7、间歇强制通气(IMV) 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辅助/控制通气(Ass/Coner ,A/C)气道持续正压通气(CPAP):Apnea-Contr(有呼吸暂停监控)Monitor-Off(无呼吸暂停监控)机械通气参数预调值:一般以使患儿青紫缓解,双侧胸廓起伏适当,两肺呼吸音对称为宜,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是判断呼吸机参数调节是否合适的重要指标。参数 有呼吸道病变 无呼吸道病变 FiO 2 0.60.8 0.40.5PIP 2025 1520PEEP 46 23I/E 111.2 11.52RR 3040 2030FR 812 68 注:1KPa = 10.2cmH 2O疾病 PIP(cmH 2

8、O) PEEP(cmH 2 O) RR(次/分 ) FiO 2 Ti(秒) FR(L/min) 呼吸暂停 1012 24 1520 0.5 0.50.75 68RDS 2030 48 2060 0.6 0.51.0 68MAS 2025 02 2040 0.6 0.50.75 10肺炎 1525 24 2040 0.5 0.50.75 610PPHN 2030 23 60120 1.0 0.5 2030膈疝 20 02 25100 0.6 0.5 810肺出血 2530 46 40 0.6 0.6 810 三、参数调节及报警的原因和处理呼吸机稳定 2030 分钟后或病情变化时应作血气分析,最初

9、每隔 4 小时一次,稳定后隔 6、8、12 小时一次。适宜的血气值:PaO 2:5080 mmHg ,PaCO 2:3545 mmHg 。 PaO2 低下 (可按顺序):调高 PIP 调高 FiO2 调高 RR 调高 FL 降低 PEEP 调高 Ti 。 PaCO2 过高 (可按顺序):调高 Te 调高 PIP 调高 RR 调高 FL 降低 PEEP 调高 FiO2 。 PaO2 低下伴 PaCO2 过高:(可按顺序):调高 PIP 调高 RR 调高 FiO2 调高 FL 降低 PEEP 采用恰当 I/E 。 PaCO2 过低 (可按顺序):降低 PIP 降低 RR 调高 PEEP 降低 FL

10、 延长 Ti降低 FiO2 。上述参数调节,可每半小时 1 次,但每次只能调节一项,每项只能按其梯度升降。(梯度:PIP 及 PEEP 为 12cmH2O,FiO 2 为 0.050.1, RR 为 5bpm, Ti 为 0.250.5 秒) PaO2 过高,PaCO 2 过低表示病情恢复或参数过高,均应调低参数。 PaO2 过高及 PaCO2 正常表明各参数条件恰当,无须调整,如连续数次血气稳定,可调低参数。PaO2(KPa )与 TcSO2(%)关系 PaO2(KPa ) 5.3 6.7 8 9.3 10.7 12 13.3 TcSO2(%) 75 83 89 93 96 98 99 呼吸

11、机常见报警的原因和处理(气道压力上下限报警一般为设定值上下的 30%)报警项目 常见原因 处理方法 1、气道压下限 通气回路脱接气管导管套 迅速接好脱接管道;套囊囊破裂或充气不足 适量充气或更换导管2、气道压上限 呼吸道分泌物增加 通气回路、 无菌吸痰;调整导管位置; 气管导管曲折胸肺顺应性降低 调整报警上限;药物对症处 人机对抗叹息通气时 理。3、气源报警 压缩空气和氧气压力不对称(压 对因处理缩泵不工作或氧气压力下降)4、电源报警 外接电源故障或蓄电池电力不足 对因处理5、VT 或 MV 低限 气道漏气 机械辅助通气不足 对因处理;增加机械通气量;自主呼吸减弱 增加机械通气量或兴奋呼吸6、

12、VT 或 MV 高限 自主呼吸增强报警限调节不 适当降低机械通气量;调整适当 报警限7、气道温度过度 湿化器内液体过少体温过高 加适当蒸馏水;对症对因治疗 8、吸入氧浓度过 气源故障(压缩泵或氧气) ; 对因处理;调整 FiO2高或过低 调节 FiO2 不当9、呼吸暂停 自主呼吸停止或触发灵敏度调节不当 对因处理注:VT(潮气量) ,MV(每分通气量)四、机械通气的日常管理及药物应用1、呼吸机参数的调节与记录医护人员应熟悉呼吸机参数的调节,并做好记录。日常需要记录的参数有:吸气峰值、呼气末正压、气道平均压、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吸气/呼气时间比值及每分通气量等。每次调节呼吸机参数后,均应及时记录。2、 临床表现和生命体征监护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儿面色、皮肤颜色、自主呼吸、胸廓运动,呼吸音、肺部 罗音、心脏杂音及节律、肝脾大小、有无腹胀及水肿等情况,进行心电、呼吸、血压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