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1-2012年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5套精品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4056213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1-2012年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5套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人教版2011-2012年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5套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人教版2011-2012年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5套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人教版2011-2012年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5套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人教版2011-2012年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5套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1-2012年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5套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1-2012年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5套精品(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地区 2011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精品复习资料一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暴虐(n) 分娩 ( min ) 筹资( chu )笨拙 (zhu) B. 契机(q) 翩跹 (xin) 南麓(l) 可汗(kh n)C. 妖娆(ro) 旋转 (xun) 孤僻( p) 鞍鞯(njin )D. 炫耀(xu n) 洞穴(xu) 咫尺( zh) 蛰伏(zh)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献媚 肃穆 金融 瞬时 B. 真挚 敦厚 褐色 贸易C. 点缀 遗憾 风骚 浩瀚 D. 嘻戏 俊俏 葱笼 屏蔽 3. 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上锷 混沌 呵护 瞌睡 B. 繁衍

2、熬游 抑郁 伫立C. 真谛 蹒跚 豌豆 荤素 D. 璀璨 翌日 险骏 步履 4. 下列成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无动于衷 云雾缭绕 贪得无厌 翘首以待B. 忧闲自得 经久不息 呕心历血 乐不可支C. 漫不经心 憨态可掬 一泄千里 沉默寡言D. 举世瞩目 姹紫嫣红 循序渐近 一模一样 5. 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濒危(临近,接近)仪表堂堂(外表)B. 乐不可支(支持) 须晴日(必需)C. 矫健(强壮) 步履(踩,走) D. 俱往矣(都) 无动于衷(内心)6. 下列多音字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 png 屏障 屏蔽 屏气 屏幕 B. jio 号角 角逐 角度

3、角膜 C. zho 着急 着火 穿着 着数 D. zi 载重 载客 载体 载歌载舞7. 下边横线上应填写的恰当词语是 我们要把北京建设成为经济发达、_ 、_ 的国际化大都市,以实际行动积极办好 2008 年奥运会。A. 繁荣文化 美化环境 B. 文化和环境 繁荣而优美C. 文化繁荣 环境优美 D. 繁荣的文化 优美的环境8. 朗读节奏停顿标志完全正确的一句是A. 望长城/ 内外,惟余/莽莽。 B.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 已是/ 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D.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9. 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 同学张华要到

4、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B. 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 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 李明的同学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二、填空题10. ,乾坤日夜浮。11. 道狭草木长, 。12. ,长河落日圆。13. 晴川历历汉阳树, 。14.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15. 足蒸暑土气, 。16. 木兰诗

5、中写出了木兰征战生活艰苦及战场气氛悲凉的语句是:, 。17. 调整下列语序_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更重要的是,它是有着 300 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现今的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因此,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18. 下面是一首小诗,请仿照已有的诗句,补写出另外两句的内容。四季是什么?四季是一首多彩的诗。春是翠绿的诗,萌动着活力和生机。夏是_。秋是_,_。冬是雪白的诗,袒露着纯洁和无私。三、理解感悟(一)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

6、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_(蛰伏、潜伏)不动。它们是十分_(警觉、警惕)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_(轻盈、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_(错乱、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广又坚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

7、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它们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自己的毛,弄得身上光溜溜的,干干净净的,没有什么坏气味。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它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19. 给文中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20. 两段都说明了松鼠“乖巧”的特点,请分别指出这两段文字说明的角度。第段:_、_、_ 、_。第段:_、_、_ 。21.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第段的内容及其作用。答:_22. 文中写松鼠的搭窝过程

8、,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找出语言标志。答:_(二)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辞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3. 木兰诗是南北朝的_民歌,是一首_诗,故事的主人公是_,千百年来,她成了家喻户晓的_英雄形象。 24. 给下列字注音并解释含义。旦( ):_ 骑( ):_朔( ):_ 戎( ):_25. 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作用是_26. 画直线的句子唤起了读者的想像: _ (三)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

9、,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27. 选出跟“驴不胜怒”的“胜”同义的一项A. 不可胜数 B. 百战百胜 C. 引人入胜 D. 不胜其烦28.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字的意思。以为神( ) 以为且噬己也( ) 益习其声( ) 益狎( )庞然大物也( ) 然往来视之( ) 29. 在括号中画“”“”判断下列译文正误A. 放之山下 把它放在山下。( )B

10、. 蔽林间窥之 在茂密的树林里偷看它。( )C.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渐渐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的,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D. 驴一鸣,虎大骇 一只驴子叫了,老虎大吃一惊。( )30. 在题上补出“( )益习其声,又近出( )前后,( )终不敢搏( )。”句中省略的词语。31. 请用原文语句在下面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虎见之( )( )( ) 四、表达交流(40 分)作文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雨雪;人生的道路上,有坦途也会有坎坷。我们如何面对自己前进过程中的困难呢?请以“遭遇困难” 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11、2 分,共 40 分)1. D 2. D 3. C 4. B 5. B 6. D 7. C 8.C 9. D 二、填空题10.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11.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1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3.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14.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15.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16. 木兰诗中写出了木兰征战生活艰苦及战场气氛悲凉的语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7. 18. 答案示例:夏是火红的诗,展示着热情与希望;秋是金色的诗,蕴藏着丰收和喜悦。(答案不唯一,只要扣住色彩,写出季节特点即可。三、理解感悟(共 40 分)(一)19. 蛰伏、警觉

12、、轻快、错杂。20. 第段:过水方法、警觉性强、跑跳敏捷、叫声特点。第段:窝址的选择、搭窝的方法、窝口的特点。21. 答:补充交待了松鼠的生理特征及经济价值。通过说明这些内容,指出它“也是一种很有用的小动物”,使文章对松鼠的说明更加完整。这样结尾,既照应文章开头“很讨人喜欢”,又点出松鼠的用途,加深人们对松鼠的了解,使全文首尾呼应,结构严密,介绍完整。而生动的描写又一贯到底,显得全文风格统一。22. 时间顺序。解析:抓住关键词“先搬些再用一些然后”即可。(二)23. 乐府;叙事;木兰;巾帼 24. 旦(dn):早晨、早上 骑(j):战马朔(shu):北方 戎(rng):军事、军队 25. 使用排比句,渲染了木兰一家紧张周密的战备气氛。26. 寒气从北方传来,军士敲金柝来告诉士兵天变冷了,冷冰冰的月光照在军事们的铁甲上,气氛悲凉。(三)27. 以为神(把它 当作) 以为且噬己也(认为) 益习其声(渐渐) 益狎(更加)庞然大物也(的样子) 然往来视之(然而)28. D29. A. B. C. D. 30.(虎)益习其声,又近出(驴)前后,(虎)终不敢搏(驴)。31. 虎见之(稍出近之)(近出前后)(稍近益狎)四、略。北京地区2011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精品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