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2010年高考调研测试语文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55434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海口市2010年高考调研测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海南省海口市2010年高考调研测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海南省海口市2010年高考调研测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海南省海口市2010年高考调研测试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海南省海口市2010年高考调研测试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海口市2010年高考调研测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海口市2010年高考调研测试语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省海口市2010 年高考调研测试语 文 试 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试题卷,分为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2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 13 小题。“功利的写作”所注重的,是外在的效果,即外界的需要。这当然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写作的时效性,使之大致不落空。并且,外在的效果又能呼应内里的写作心态,刺激起进一步努力的欲望。所以,这种写作是 较能引出实际的成果来的。但反过来,它也能限制你进一步获得成果。比如,你是研究明史的,一旦成了明史专家,

2、当你的研究告一段落,或学术兴趣业已转移,你却常常不得不屈从于外界的需要和压力, 继续负 着你这专家的头衔在老路上走下去。所以, “功利的写作 ”往往能使人“尽责”或“ 尽职”,却很 难 使人“尽才”。相反, “趣味的写作 ”所注重的是作者自己内心的释放,是自己的兴味和意趣。他不必照 顾太多的外在的命令,而只顺从自己内心的命令。这样,他写作就往往是“乘兴而起,败兴而止”,有时不会引人注目,有时又难 免半途而废,但他始 终不会去做自己不感 兴趣的事,他工作起来总是兴致勃勃的。一旦出了成果,成了哪一门的专家,他的学术方向或写作方式仍随时可有变化,不受外力约束。在这种时候,他反倒能够做出多种多样的成绩

3、来,也能够尽情地发挥他多方面的才华。所以,只有 “趣味的写作”才可能是真正使人“ 尽才”的。趣味并不是一种平静不变的东西,它是活着的,是不停流动的,它在人身上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它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要有变化,不可重复,不可在同一个平面上含糊度日,不然,这趣味很快就会变得“ 没趣 ”极了。由于这一规律的指引,所以凡注重趣味者,随着岁月的推移,他们的目光就日益尖锐和深刻,他们所注意的事物也就愈艰深不凡了。其实,人对于音乐、美术、 书法等等的兴趣,无不是如此的。最初的兴趣很可能只在浅层次上,只喜欢那些甜 腻流俗的作品,但只要 这种兴 趣长久地存在着,它就必然有所发展,渐渐地,

4、兴趣就会向深处转化,天长日久,很可能就成了一个能欣 赏高层次作品的专家。于是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过 去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作家或 诗人,到中年以后,竟会不约而同地沉入到一些较为遥远而艰深的学术课题中去,并且常有人是沉入到“国学”中去了。 (摘编自刘绪源漫说趣味 )1下列关于“功利的写作”和“趣味的写作”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功利的写作”注重外界的需要, “趣味的写作”注重作者自己内心的释放。B “功 利 的 写 作 ”时 效 性 能 得 到 很 大 程 度 的 保 证 ,“趣 味 的 写 作 ”有 时 保 证 不 了 时 效 性 。C “功利的写作”通常较能引出实际的成果来,

5、 “趣味的写作”往往半途而废。D “功利的写作”往往能使人 “尽职” , “趣味的写作”能使人发挥多方面才华。2下列对“趣味”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趣味并不是一种平静不变的东西,它是活着的,不停地流动的,它的存在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B趣味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要有一些变化,如果它一直停留在同一个平面上,就会变得“没趣” 。C趣味对人具有引导作用,引导人们关注艰深的事物,凡注重趣味者,他们的目光会日益尖锐和深刻。D趣味有深浅之分,浅层次的和深层次的会互相转化,最初的兴趣很可能是浅层次的,最终会向深处转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功利的写作”常常

6、会限制作家进一步获得成果,因为即使他们的兴趣发生了转移,却又不得不屈从于外界的压力,为“需要”而写作。B注重“趣味写作”的作者,始终不会去做不感兴趣的事,他们的写作方式随时可有变化,不受外力约束,因而能做出多种多样的成绩来。C有的作家或诗人,中年后会沉入到某些学术课题中去,是因为这些作家或诗人的目光日益尖锐和深刻,他们所注意的事物也愈益艰深不凡。D只有“趣味的写作”才可能真正使作家或诗人 “尽责” 、 “尽职”和“尽才” ,也才能尽情地展示和发挥作家或诗人多方面的艺术才华。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36 分)(一)文言文阅读(共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安童,木华黎四世孙。世祖

7、追录元勋,召入长宿卫,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母弘吉剌氏,昭睿皇后之姊。世祖一日见之,问及安童,对曰:“ 安童虽幼,公辅器也。 ”世祖曰:“何以知之?”对曰:“每退朝必与老成人语 ,未 尝狎一年少,是以知之。 ”世祖悦。四年,执阿里不哥党千余,将置之法,安童侍侧,帝语之曰:“朕欲置此属于死地,何如?”对曰:“ 人各为其主, 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帝惊曰:“卿年少,何从得老成语,此言正与朕意合。”由是深重之。至元二年秋八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辞曰:“今三方虽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 ”帝动容,有间曰:“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 ”冬十月,召许

8、衡至,传旨令衡入省议事,衡以疾辞,安童即亲候其馆,与语良久,既 还,念之不释者累日。八年,陕西省臣建言,比因饥馑,盗贼滋横,若不显戮一二,无以示惩。敕中 书详议,安童奏曰:“强、窃均死,恐非所宜,罪至死者,宜仍旧待 报。 ”从之。十二年,诏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从太子北平王出镇极边,在边 十年。二十一年,从王归,待罪阙下,帝即召 见慰劳之,顿首谢曰:“臣奉使无状,有累圣德。 ”遂留寝殿,语至四鼓乃出。二十三年,中书奏拟漕司诸官姓名,帝曰:“如平章、右丞等,朕当亲择,余皆卿等职也。 ”安童奏曰:“比闻圣意欲倚近侍为耳目,臣猥承任使,若所行非法,从其举奏,罪之轻重,惟陛下裁 处 。今近臣乃伺隙援引非

9、 类,曰某居某官、某居某职,以所署奏目付中书施行。臣谓铨选之法,自有定制,其尤无事例者,臣常废格不行,虑其党有短臣者,幸陛下详察。 ”帝曰:“卿言是也。今后若此者勿行,其妄奏者,即入言之。 ”三十年,以疾薨于京师乐安里第。 (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三 ,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安童虽幼,公辅器也 器:人才B诏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 行:施行C比因饥馑,盗贼滋横 比:近来D臣以年少,谬膺重任 以:因为5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安童富有政治才干的一组是(3 分) ( )每退朝必与老成人语,未尝狎一年少,是以知之。人各为其主,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

10、未附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强、窃均死,恐非所宜,罪至死者,宜仍旧待报遂留寝殿,语至四鼓乃出臣谓铨选之法,自有定制,其尤无事例者,臣常废格不行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安童自小做官,地位很高。他喜欢和老成持重的人交谈,而从不亲近一个年轻人,有些见解就连皇上也感到惊奇,很受皇上器重。B安童被授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他却推辞说,江南未定,自己年少就担当重任,恐怕天下会有轻视朝廷之心。皇帝对此很感动。C在选任官员一事上,安童建议皇上要防止侍臣不按制度办事,随意引荐坏人。皇上赞同他的意见,并要他举报随便诬陷上奏的人。D安童不仅富有政

11、治才干,对皇帝忠心耿耿,且立身行事注重轻重缓急,有时奏对十分委婉,曲尽其意,表现出了一种过人的智慧。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2)顿首谢曰:“臣奉使无状,有累圣德。”遂留寝殿,语至四鼓乃出。(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御街行秋日怀旧(宋)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 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 ,谙 尽孤眠滋味。都来 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注: 真珠:即珍珠。 敧:y,斜靠着

12、。 都来:算来。8这首词不直言秋而却使人知秋,请分析词的上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秋?(5 分)9名家认为,下片写“愁” ,神形毕肖,请分析作者写出了“愁”的哪些神态?(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而或长烟一空, ,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 (荀子劝学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大题内的小题,不得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全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

13、,完成(1)(4)题。 (25 分)一碗馄饨酒楼里来了两位客人,穿着不俗,看样子是一对出来旅游的夫妻。服务员送上菜单。男的直接递给 女的:“ 你点吧。 ”女的看也不看:“来碗馄饨。 ”男人发话了:“吃什么馄饨,又不是没钱。 ”女人摇摇头说:“我就是要吃馄饨!只要一碗! ”服务员冲女人撇了撇嘴:“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馄饨。 ”女人很意外:“怎么会没有呢?” 酒楼老板觉得很奇怪,小声吩咐服务员:“到外面买一碗,回来多收一倍的钱。 ” 说完开始 观察这对奇怪的夫妻。看到馄饨,女人的眼睛都亮了,轻轻搅拌着,好象舍不得吃,半天也不见送到嘴里。男人一把拿起菜单:“你爱吃就吃吧,我饿了一天了。 ”女人不急不

14、慢,等男人点完了菜。才对服务员说:“ 你最好先问问他有没有钱。 ”男人气红了脸:“老子会没钱?”边说边往怀里摸去,突然“咦”的一声:“我的钱包呢?”女人不慌不忙地说道:“钱包和手机我昨晚都扔到河里了。这次带出来所有值钱的东西,我都扔河里了。我身上还有五 块钱,只够买这碗馄饨了!”男人瞪着女人:“你真是疯了!身上没有钱,那么远的路怎么回去?”女人却一脸平静:“急什么?我们还有两条腿,走着走着就到家了。 ”女人继续说:“二十年前,咱 们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不也照 样 回到家了吗?那时侯的天,比现在还冷呢!”男人不由地瞪直了眼:“你,你说什么?”女人叹了口气:“看来,这些年有了几个钱,就真的把什么都忘

15、了。二十年前,第一次出远门做生意,被人骗了个精光,经过这的时候,你要了一碗 馄饨给 我,我知道,那时候你身上就剩五毛钱了”男人一震,打量了四周:“ 这,这里”女人说:“ 对,就是 这里,那 时它还是一间又小又破的馄饨店。 ”男人默默低下头,女人捧起面前的 馄饨, 拨了一大半到另一只空碗里,轻轻推到男人面前:“吃吧,吃完了我们一块走回家 !”男人很久才说了句:“我不饿。 ”女人眼里闪动着泪光,喃喃自语:“二十年前,你也是这么说的! ”男人说:“你怎么还不吃? ”女人又哽咽了: “二十年前,你也是这么问我的。我记得我当时回答你,要吃就一块吃,要不吃就都不吃。现在,还是这句 话! ”男人默默无语,拿起了汤匙。不知什么原因,拿着汤匙的手抖得厉害,舀了几次,馄饨都掉下来。他终于将一个馄饨送到了嘴里,使劲一吞,整个都吞到了肚子里。当他舀第二个的时候,眼泪突然“ 叭嗒”往下掉。女人见他吃了,脸上露出了笑容,也拿起汤匙。馄饨一进嘴,眼泪同时滴进了碗里。这对夫妻就这样和着眼泪把一碗馄饨分吃完了。放下汤匙,男人抬头轻声问女人: “饱了么?”女人摇了摇头。男人很着急,突然好象想起了什么,弯腰脱下一只皮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