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干法水泥配料计算与配料调整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52009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干法水泥配料计算与配料调整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型干法水泥配料计算与配料调整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型干法水泥配料计算与配料调整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型干法水泥配料计算与配料调整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型干法水泥配料计算与配料调整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干法水泥配料计算与配料调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干法水泥配料计算与配料调整(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型干法水泥配料计算与配料调整0 前言 配料计算是为了确定生料的三率值,生料三率值是过程控制目标,熟料三率值是最终控制目标。已知生料三率值和原料成分求原料配比比较简单,难的是当出磨生料三率值不符合要求时如何调整原料的配比。通过对影响生料三率值变化因素的研究,提出了水泥生料反馈调整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模拟验证和与率值公式法的对比验证。最后介绍了当生料目标值不符合要求时,如何进行调整计算,确定生料的三率值。1 生料目标值计算11 熟料化学成分计算Fe2O3(M0.7SO 3)(2.8KH 1)(P1)N2.65P1.35 A12O3PFe 2O3SiO2N(A1 2O3Fe 2O3) CaOMSi

2、O2 A1 2O3Fe 2O3 公式 (1)式中 :SO 3表示熟料中的三氧化硫MCaOSiO 2A1 2O3Fe 2O3 熟料 SO3通常为 0.30.7, M 值用实际生产中的数据,初次计算时可以假设一个数据。12 熟料中煤灰掺入量计算AhQAadQnet,ad式中 :Ah 表示熟料中煤灰的掺入量Q 表示熟料热耗Aad 表示煤的空气干燥基灰分Qnet,ad 表示煤的空气干燥基发热量,有些教科书上含糊不清,一定不要用收到基发热量 Qnet,ar 计算13 熟料中煤灰带入成分计算(熟料中煤灰带入成分)(煤灰成分 )Ah14 生料目标值计算KH(CC 0)1.65(AA 0)0.35(FF 0)

3、/2.8(SS 0)N(SS 0)/(AA 0)(FF 0)N(AA 0)/(FF 0)式中:S、S 0分别表示熟料和熟料中煤灰带入的 SiO2A、A 0分别表示熟料和熟料中煤灰带入的 A12O3F、F 0分别表示熟料和熟料中煤灰带入的 Fe2O3C、C 0分别表示熟料和熟料中煤灰带入的 CaO15 干湿基换算(G 表示干基配比,g 表示湿基配比,W 表示原料水分)151 湿基配比换算成干基配比G1g 1(100W 1)100K G2g 2(100W 2)100K G3g 3(100W 3)100K G4g 4(100W 4)100K其中 Kg 1(100W 1)g 2(100W 2)g 3(

4、100W 3)g 4(100W 4) 公式 (2)152 干基配比换算成湿基配比g1G 1100(100W 1)K g2G 2100(100W 2)Kg3G 3100(100W 3)K g4G 4100(100W 4)K其中 KG 1(100W 1)G 2(100W 2)G 3(100W 3)G 4(100W 4) 公式 (3)2 已知生料目标值求原料配比21 四组分配料(同时满足 KH、N、P)已知下列关系式:SG 1S1G 2S2G 3S3G 4S4 AG 1A1G 2A2G 3A3G 4A4 FG 1F1G 2F2G 3F3G 4F4 CG 1C1G 2C2G 3C3G 4C4 G1G

5、2G 3G 41 KH(C1.65A0.35F) /(2.8S) NS/ (AF) PA/F 设:a 1C 11.65A 10.35F 12.8KHS 1 b1S 1(A 1F 1)Na2C 21.65A 20.35F 22.8KHS 2 b2S 2(A 2F 2)Na3C 31.65A 30.35F 32.8KHS 3 b3S 3(A 3F 3)Na4C 41.65A 40.35F 42.8KHS 4 b4S 4(A 4F 4)Nd1A 1PF 1 d2A 2PF 2 d3A 3PF 3 d4A 4PF 4X1a 1a 2 X2a 1a 3 X3a 1a 4 Y1b 1b 1 Y2b 1b

6、3 Y3b 1b 4 Z1d 1d 2 Z2d 1d 3 Z3d 1d 4B1X 2Y1Y 2X1 B2X 3Y1Y 3X1 Ba 1Y1b 1X1E1X 2Z1Z 2X1 E2X 3Z1Z 3X1 Ea 1Z1d 1X1则有:G 4(BE 1EB 1)(B 2E1E 2B1)G3(BB 2G4)B 1G2(a 1X 2G3X 3G4)X 1G11G 2G 3G 4 公式 (4)式中:S、S 1、S 2、S 3、S 4:分别代表生料、石灰石、页岩、砂岩、硫酸渣的 SiO2A、A 1、A 2、A 3、A 45:分别代表生料、石灰石、页岩、砂岩、硫酸渣的 A12O3F、F 1、F 2、F 3、F

7、4:分别代表生料、石灰石、页岩、砂岩、硫酸渣的 Fe2O3C、C 1、C 2、C 3、C 4:分别代表生料、石灰石、页岩、砂岩、硫酸渣的 CaOG1、G 2、G 3、G 4:分别代表石灰石、页岩、砂岩、硫酸渣的干基配比22 三组分配料(满足 KH 同时兼顾 N、P)已知下列关系式:SG 1S1G 2S2G 3S3 AG 1A1G 2A2G 3A3 FG 1F1G 2F2G 3F3 C1G 1C1G 2C2G 3C3 G1G 2G 3 1 KH(C1.65A0.35F) /(2.8S) NS/ (AF) PA/F 设:a 1C 11.65A 10.35F 12.8KHS 1 a2C 21.65A

8、 20.35F 22.8KHS 2 a3C 31.65A 30.35F 32.8KHS 3 b1S 1(A 1+F1)NA 1PF 12b2S 2(A 2+F2)NA 2PF 22 b3S 3(A 3+F3)NA 3PF 32E1a 1a 2 E2a 1a 3 B1b 1b 2 B2b 1b 3则有:G 3(a 1B1E 1b1)(A 2B1B 2A1)G2(a 1E 2G3)E 1G11G 2G 3式中:S、S 1、S 2、S 3 分别代表生料、石灰石、粘土、硫酸渣的 SiO2A、A 1、A 2、A 3 分别代表生料、石灰石、粘土、硫酸渣的 A12O3F、F 1、F 2、F 3 分别代表生料

9、、石灰石、粘土、硫酸渣的 Fe2O3C、C 1、C 2、C 3 分别代表生料、石灰石、粘土、硫酸渣的 CaOG1、G 2、G 3 分别代表石灰石、粘土、硫酸渣的干基配比3 影响生料三率值变化的因素在本节中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假设原料化学成分不变,通过调整原料的配比,来看一下生料三率值的变化情况,知道当生料三率值不符合要求时,该调整什么,如何调整。其二:假设原料的配比不变,通过变化原料的化学成分,来看一下对生料三率值的影响,以便抓住主要矛盾,找出配料调整的有效方法。31 生料化学成分稳定性对生料三率值的影响表 1 原料化学成分SiO2 A12O3 Fe2O3 CaO MgO Loss

10、 M石灰石 11.57 2.67 0.87 45.48 1.16 37.44 99.19页岩 59.28 19.17 10.00 0.84 2.40 3.89 95.58砂岩 87.45 5.74 2.66 0.62 0.00 1.03 97.50硫酸渣 23.59 4.96 60.08 3.89 1.82 3.93 98.27表 2 原料配比及对应的生料化学成分(一)石灰石 页岩 砂岩 硫酸渣 SiO2 A12O3 Fe2O3 CaO MgO KH N P Si/ A193.41 3.46 1.58 1.55 14.57 3.32 2.13 42.58 1.19 0.891 2.67 1.5

11、6 4.3893.61 3.32 1.52 1.55 14.46 3.30 2.12 42.67 1.19 0.901 2.67 1.56 4.3893.81 3.18 1.46 1.55 14.35 3.28 2.10 42.76 1.19 0.911 2.67 1.56 4.3894.01 3.05 1.39 1.55 14.24 3.25 2.09 42.85 1.19 0.922 2.67 1.56 4.3894.21 2.91 1.33 1.55 14.12 3.23 2.08 42.94 1.19 0.933 2.66 1.55 4.3794.41 2.77 1.27 1.55 1

12、4.01 3.20 2.06 43.03 1.19 0.944 2.66 1.55 4.3894.61 2.64 1.20 1.55 13.90 3.18 2.05 43.12 1.19 0.955 2.66 1.55 4.3794.81 2.50 1.14 1.55 13.79 3.15 2.04 43.21 1.19 0.966 2.66 1.54 4.3895.01 2.36 1.08 1.55 13.68 3.13 2.02 43.30 1.19 0.977 2.66 1.55 4.38上表中,硫酸渣的配比不变,页岩和砂岩的比例(2.91:1.33)不变。通过数据可看出,在生料 MgO

13、 基本稳定的情况下:1)生料 CaO 和生料 KH 呈正比例关系;2)保证生料Fe2O3 及 SiO2 和 A12O3 的比值稳定,生料 N、P 基本稳定。表 3 原料配比及对应的生料化学成分(二)石灰石 页岩 砂岩 硫酸渣 SiO2 A12O3 Fe2O3 CaO MgO KH N P Si/ A194.21 3.71 0.53 1.55 13.93 3.33 2.14 42.94 1.21 0.941 2.55 1.55 4.1894.21 3.51 0.73 1.55 13.99 3.31 2.12 42.94 1.21 0.938 2.58 1.56 4.2394.21 3.31 0.93 1.55 14.04 3.28 2.11 42.94 1.20 0.936 2.60 1.55 4.2994.21 3.11 1.13 1.55 14.10 3.25 2.09 42.94 1.20 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