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全指导_halolo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48640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断奶全指导_halolo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断奶全指导_halolo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断奶全指导_halolo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断奶全指导_halolo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断奶全指导_halolo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断奶全指导_halolo》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断奶全指导_halolo(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哺乳,不仅是妈妈喂孩子吃饭,它首先是一种喂养关系,一种抚养孩子的方式。同样,断奶,不仅是改变孩子的口粮,也是改变孩子日常生活中吃、睡、心理需求的满足等许多既有的习惯。所以,什么时候断奶,怎么断奶,妈妈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做出恰当的决定。自然离乳是非常好的选择。但并不是唯一好的选择。妈妈引导宝宝离乳也足够好。母乳妈妈应该提前 准备好给宝宝断奶的知识。以防出现不得不突然断奶的情况时手忙脚乱,糊里糊涂的操作了。就像母乳喂养是最好的选择。但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如果妈妈懂得用其他方式满足孩子对亲密依恋的需求,配方奶喂养也是足够好的选择。 (一)营养、抵抗力、食品安全对于 1 岁以下的宝宝,奶是宝

2、宝摄取营养的主要途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纯母乳喂养到 6 个月,然后在逐步添加辅食的同时,继续母乳喂养到至少 1 岁。不吃母乳了,就得用奶粉代替。这对宝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营养 损失。比如,母乳中有大量的胆固醇,这是幼儿大脑发育必须的养料,但奶粉中是没有的,因为胆固醇不能人工复制。有一个很普遍的误解是,母乳 8 个月(或 6 个月,10 个月,或 1 岁)之后就没有营养了。这是非常错误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产后最初几周妈妈的乳汁是初乳, 之后就进入成熟乳阶段。成熟乳的营养成分在整个哺乳期都是比较稳定的,不会因为月份增加,妈妈来月经之类的原因而降低质量。6 个月后,宝宝对营养的需要逐 渐多样化起来

3、,因此需要添加辅食了。辅食和母乳,都是 6 个月之后的孩子必需的。那么 1 岁以上的宝宝呢?奶,仍然是必需的,尽管不再是主要的营养来源。WHO最新资料表明,1 到 2 岁宝宝的总能量需要为 894 千卡,其中 346 千卡的能量 需要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得,而另外 548 千卡的能量需要从辅食中得到。断了母乳,还是得吃奶粉或者鲜牛奶。从营养角度看,仍然是舍弃最优,反取其次。而 且,虽然配方奶在维生素、微量元素、酶、脂肪酸等重要营养上远远次于母乳,但在加工时却保留了牛奶中蛋白质、脂肪、能量高的特点,所以吃配方奶比吃母乳更 不容易饿。宝宝喝了太多的奶粉,反而没有胃口再吃别的东西,不愿意再吃那些有营养

4、的饭菜。或许宝宝的体重增加仍正常,但是这样的饮食结构并不均衡。所以,从营养角度考虑,1 岁之前不应该断奶,1 岁之后继续母乳,也会让孩子摄入更全面更均衡的营养。何况母乳还能给宝宝提供抵御疾病的抗体。即便孩子生病了,茶饭不思,至少还有母乳能吃进去,不至于脱水,不至于形容憔悴。食品安全,是目前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吃国产的奶粉,担心奶源的质量和生产标准;吃进口的奶粉,价钱就几近翻倍。而无论吃什么奶粉,奶粉里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率都大大低于母乳。还要额外操心补锌补钙补维生素的问题。这些东西怎么补,是否安全,又是个心病。宝宝能从饮食中摄入基本足够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要等到 1 岁之后能吃到均衡搭配

5、的饭菜了才行。如果在 1 岁之前断奶,显然会让孩子失去最有效的、最安全的 “补品”。(二)合适的时间其实并不存在一个“应该断奶”的时间。什么时间断奶合适,应该由妈妈综合考虑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日常照料安排来决定。那么妈妈在决定何时断奶的时候,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一是营养,二是宝宝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和发展需要。世界卫生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都建议母乳喂养到 2 岁或 2 岁以上。美国儿科医学会建议母乳喂养到至少 1 岁,1 岁以后根据母子双方共同意愿“爱喂多久喂多久”。1 岁以内希望宝宝身体健康、头脑聪明的妈妈,一定要重视 1 岁以内的母乳喂养。尤其是 6 个月以内的婴儿,应该纯母乳喂养。

6、多数在 1 岁以内停止母乳喂养的母亲是由于遭到了母乳喂养方面的困难,缺乏专业的帮助,也缺乏家人的支持。这是很可惜的。卫生部资料显示,我国 6 个月婴儿的 母乳喂养率大约是 67左右,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 2010)提到的 85%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1 岁到 1 岁半 这个阶段,宝宝的几个特点决定了这是断奶最困难的时期。1.宝宝的分离焦虑已经很强了,对与妈妈的任何分离都非常敏感和抗拒。2.口欲期还没有过去,吸吮母亲的乳头仍然是宝宝缓解焦虑不安,感受安全的重要方式。3.奶瘾也开始大起来,进入了为期半年左右的奶瘾旺盛期。4.还没有发展出完全依靠自我安抚入睡的能力,吃奶还是辅助宝宝入睡的重要

7、手段之一。【宝宝发育的节奏各有不同。以上几点一般说,也会出现在 1 岁以前,和 1 岁半甚至 2 岁之后,只是在 1 岁到 1 岁半这个阶段表现得最为集中和典型。】 除了断奶比较困难之外,这个阶段继续吃母乳,还有很多巨大的好处。从身体健康角度讲,宝宝还有 1/3 的营养需要从奶中获取,断了母乳之后还需要改吃配方奶,这就造成了营养上的损失。从心理健康和性格培养的角度讲,继续母 乳的重要性更是非同一般。1 岁之后宝宝进入学步期。学步期的孩子每天都在探索,在成长,探索就难免有挫折,成长就难免有不安。母乳这种最直接的和妈妈相连结的方式,从出生起就是孩 子安全感和安慰的重要来源。对学步期的孩子来说,继续

8、吃母乳会让他们少些不安,多些勇气,很快从挫折感中恢复到积极探索的状态。西尔斯育儿经 里写道,那些非常自信、安全感非常好的孩子,都不是断奶过早的孩子。所以,如果妈妈的目光不只停留在宝宝的体重和饭量上,还看到孩子将来在幼儿园的适应问题,看到孩子上学后应对学习和社交上的各种情况的能力,看到孩子是否 能以安全而自信的姿态去面对一生中婚姻事业等重大问题,最好慎重考虑断奶的时间和方式。在妈妈的时间和精力能承受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让断奶成 为孩子经历的第一次勇敢成长,而不是被迫的悲痛分离。 断奶的原因站得住脚吗?而实际生活中,在这个月龄断奶的原因,往往既不是孩子已经不需要吃奶了,也不是妈妈不能继续

9、喂奶了,而是出于一种并不科学的“传统”1 岁了,该断奶 了。而这个“该”到底是因为什么,往往坚持此时断奶的人也说不出科学道理。还有很多情况下,是母乳成了其他错误的育儿方式的替罪羊。比如很多家长成天追着 孩子喂饭,造成孩子厌食,却以为吃母乳的缘故。有的家长对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没有科学认识,一但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达不到他们不切实际的要求,就把断奶提 上日程。还有很多其他为了大人方便的原因,比如断奶了其他家人带孩子会更容易。家长应该自问,孩子的成长需要和家长一时的方便,到底哪个更重要?1 岁半以后多数吃奶到 2 岁左右的宝宝很好断奶。那不是因为宝宝听话,而是宝宝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育到了准备好断奶的程

10、度,依恋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内心已经打好了安 全而自信的基础,也自然就能坦然面对断奶这个人生第一次与妈妈的分离,这个出生以来第一次重要的成长事件。需要一提的是,成功断奶的前提是宝宝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而并非单纯年龄到了。有些宝宝,虽然一直母乳到 2 岁以后,但并没有得到恰当科学的抚养,比如日常生 活单调,没有充足的材料和空间去探索和玩耍,妈妈除了喂奶不懂的用其他方式给孩子安慰和亲密,家庭关系不稳定,生活缺乏秩序,安全感不足。这样的孩子,往 往会对母乳过度依赖。吃奶成为了他们填补空虚的手段,成为感受安全和亲密的唯一途径。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年龄虽然不小了,但断奶会非常困难。总的来说,断奶应该是一次成

11、长,而不是戒断。如果妈妈喂奶有困难, 随时可以断奶。但如果没有,请不要着急。请给宝宝时间,相信一定会有那么一天,妈妈和宝宝一起愉快的和母乳再见。(三)合适的方法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习惯,每个妈妈都是最了解宝宝的人,最合适的断奶方式,是妈妈用心为宝宝专门制定的。断奶的方式视宝宝年龄应有所不同。1 岁以前很多在 1 岁以前给宝宝断奶的妈妈,都用几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逐步断奶。先减少白天喂奶的次数,逐渐到白天不再喂奶,再逐渐断掉夜奶。这样,孩子可以慢慢适应,妈妈 也不受涨奶的痛苦。这样断奶的妈妈,通常最后没有涨奶的过程。首先要选择春季或秋季,避开容易生病的冬夏两季。选择宝宝身体状况良好,家庭生

12、活稳定的时期。避开生病,受惊,打预防针,更换照料宝宝的人,搬家,妈妈出 差等时期。应该先断白天的奶,后断入睡时和夜里的奶。因为白天宝宝有很多活动可以做,不吃奶很容易做到,甚至有的宝宝白天会想不起来吃奶。入睡和夜里的奶对宝宝来说 是一种重要的睡眠辅助手段。妈妈需要在断夜奶之前,早早开始培养宝宝熟悉其他的辅助入睡方式。比如睡前讲故事,唱摇篮曲。断奶前,一定要先让孩子接受了奶粉或者奶瓶。很多人以为宝宝饿极了就会吃奶瓶了,其实不是的。有的孩子断奶之后也就接受奶粉了,但很多孩子断奶之后仍然不 喝奶粉,宁可每天饿着,或者只吃饭菜。再加上上火,吃不好睡不好,几天就病了。还有很多孩子,断奶之后虽然接受奶粉了,

13、但拉肚子,大便干燥,或对奶粉过 敏,起湿疹。看看网上各种关于断奶后的喂养问题,断奶之后才发现问题严重了跑来焦急求助的父母很多。所以,一定要做好过渡的准备,确认把母乳换成奶粉不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 活了再断奶。不能怀着侥幸心理贸然行事。有的孩子,比较敏感,或者性格倔犟,或者心理发育较早,10 个月甚至更早就已经像 1 岁之后的宝宝那样,开始有了奶瘾和较大的分离焦虑。这种情况下,妈妈应 该同时参考 1 岁以后断奶的注意事项。1 岁到 2 岁在合适的时间中提到过,这个阶段断奶困难比较大。而对妈妈来说,多数妈妈此时奶水还很充沛,至少是够孩子每天吃几顿的。断奶时,通常妈妈的乳房 也涨得很痛苦。此时断奶,妈

14、妈要有同时应付宝宝的反抗和自己涨奶不适的心理准备。这个阶段断奶的操作和 1 岁前有很多相似之处,要选择合适的季节和时间,逐步减少母乳供应,一顿一顿的增加牛奶。要提前帮助宝宝适应奶睡之外的其他入睡辅 助方式。断母乳后奶制品的选择和喝奶的方式需要妈妈格外注意一下不需要配方奶,不要用奶瓶。1 岁后的宝宝不再需要配方奶了,巴氏灭菌的全脂鲜牛奶是最符合 1 岁后宝宝营养需要的选择。1 岁后的宝宝也不应该使用奶瓶了,奶制品要用小杯子,或者吸管杯喝。这才有利于宝宝的牙齿和口腔健康。以上是世界主流医学界的观点。很多妈妈觉得,让宝宝吸吮奶瓶来替代吸吮母乳,断奶会容易些。但这样孩子以后又面临个断奶瓶的问题,还要再

15、经历第二次“断奶”。尤其是睡前吃奶瓶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对吃着奶瓶入睡的依赖,这样对孩子牙齿的健康也非常不利。这一阶段的另一特殊性是宝宝的反应可能会很强烈很复杂。所以,如果不得已一定要在这个时候断奶,妈妈首先要在心态上做好准备。一定要明白,宝宝在没准备好的时候被迫离开了妈妈的乳房,肯定会有不愉快甚至抵触的情绪。孩子需要至少几个星期的时间来适应。有个烦躁的过程很正常。妈妈 不要对孩子这个烦躁的过程有抗拒情绪,也不要担心孩子恨自己。妈妈要在孩子心烦的时候做到:一不责备,连心里悄悄有责备情绪也不可以;二不焦虑,连心里悄悄焦虑也要赶快调整;三勤安抚,让宝宝知道妈妈虽然不喂奶了,但还有无数种方法来表达温柔体

16、贴。让孩子在妈妈宽容的接纳和温柔的安抚下,把不满情绪表达出来,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的。妈妈自己在断奶期间要勇敢而有耐心。有决心给孩子断奶,就该也有决心陪 伴孩子度过断奶的艰难日子。第二,妈妈要提前多看些这个阶段断奶的经验谈,对宝宝可能出现的反应心中有数。总的来说,在这个月龄断奶,只有少数的孩子可以平静接受。“惨烈”的断奶经历一般都是出现在这个月龄段的。有的宝宝没有激烈的反抗,但之后会出现一些让大 人操心的表现或莫名其妙的不良行为。在这个月龄给孩子断奶的妈妈,往往不得不躲着孩子,与孩子分离几天。心情也比较复杂矛盾。当然,这个时期顺利断奶的例子也是有的。但是需要妈妈本人有着非常良好的心态,坚定而平静,并且对宝宝的状态有清楚的了解,小心谨慎的操作,并且能正确处 理断奶期间和之后宝宝的反应。第三,尽量不要母子隔离断奶。断奶的孩子不光想念母乳,更想念妈妈,想念和妈妈的那份亲密。尽管看不到宝宝可怜的样子妈妈心里会好受些,可宝宝的痛苦和惊 恐岂不是加倍了么?如果断奶遭遇了宝宝的惨烈哭泣,妈妈要记住“温柔的坚持”五个字。温柔可以给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