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瘤30例的mri诊断价值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46450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神经瘤30例的mri诊断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听神经瘤30例的mri诊断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听神经瘤30例的mri诊断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听神经瘤30例的mri诊断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神经瘤30例的mri诊断价值(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神经瘤 30 例的 MRI 诊断价值摘要 目的 分析听神经瘤 30 例的磁共振成像(MRI) 特点,探讨听神经瘤的 MRI 诊断方法及价值。方法 30 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听神经瘤,全部行磁共振 T1WI、T2WI 平扫及横断面、冠状面 T1WI 增强检查。结果 单侧肿瘤 29 例,双侧 1 例,T1WI 呈略低信号25 个、低等混杂信号 3 个、低信号 3 个;T2WI 呈略高及高信号 24 个、高等信号 7 个;病侧 、脑神经增粗 24 例,增强后肿瘤呈结节状强化 7 个、不均匀或环状强化 24个。结论: MRI 是诊断听神经瘤有效的手段,可作为听神经瘤术前首选检查方法。关键词: 听神经

2、瘤 磁共振成像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RI for Acoustic NeuromaLIU Liang-qing, ZHEN Jian-gang, ZHOU Hong-yan(Department of Radiology, Changzhou Wujin Peoples Hospital, Jiangsu)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and methods of MRI for acoustic neuroma by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featu

3、res of 30 patients with acoustic neuroma. Methods Sixteen patients who were dignosed with acoustic neuroma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underwent T1WI, T2WI transversal scans and both transversal and coronary T1WI contrast enhancement. Results There were 29 cases with unilateral acousti

4、c neuroma and one case with bilateral acoustic neuroma, 25 tumors with relatively low signal in T1WI, 3 with low and equal complicated signals, and 3 with low signal; while 24with relatively high signal and 7 with high signal. There were 24 cases with thickened cranial , nerves located in affected s

5、ide, and 7 cases with after nodular enhancement after Gd - DTPA administration, 24 cases with inhomogeneously or circularly enhanced. Conclusion MRI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the diagnosis of acoustic neuroma, which can be the first method of choice in detecting acoustic neuroma. Key words: acoustic

6、 neurom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听神经瘤源于听神经前庭支神经鞘细胞,是桥小脑角池最常见的脑外肿瘤,约占7580%1,故该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较重要。 MRI 由于具有软组织对比度好、多参数、多平面成像、无骨质伪影干扰等特点, 能更好地显示桥小脑角区和内听道的听神经瘤,笔者收集 2006 年 1 月2009 年 12 月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 30 例, 探讨 MRI 对桥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听神经瘤 30 例,其中男 13 例 , 女 17 例,年龄 1880 岁,平均年龄 51岁。临床症状主要有:(1

7、)早期症状:耳鸣:为一侧性,音调高低不等,渐进性加剧,多与听力减退同时开始,但也可能是早期唯一症状。听力减退:一侧渐进性耳聋,早期常表现为与人谈话时,闻其声而不知其意,渐发展为全聋。眩晕:少数表现为短暂的旋转性眩晕,伴耳内压迫感、恶心、呕吐,但大多数表现为不稳感。患侧耳内深处或乳突部疼痛,外耳道后壁麻木感。 (2)肿瘤侵入或原发于颅后窝的症状:面部麻木、周围性面瘫;晚期肿瘤压迫小脑则出现发声不清,运动失调,颅内压增高出现全头痛等症状。1.2 检查方法 采用 SIEMENS 公司 Avanto 1.5T 超导型 MRI 磁共振扫描仪,头部矩阵线圈。30 例均作 MRI 平扫加增强。自旋回波(sp

8、in echo,SE)序列横断面 T1WI TR/TE 为 400 ms/11 ms , 矢状面 T1WI TR/TE 为 350 ms/7.8 ms。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 ,FSE)序列 T2WI TR/ TE 为 4000 ms/ 98 ms。造影剂采用钆喷酸葡胺(Gd - DTPA ), 按 0.10 mmol/ kg 静脉注射给药,分别进行冠状位、横断位 T1WI 扫描。层厚 1.55 mm,采集次数 2 次。2 结果2.1 肿瘤部位、形态及大小 30 例听神经瘤位于左侧桥小脑角区 16 例 , 右侧者 13 例,双侧者 1 例(图 1) 。病变呈圆形、类圆形 2

9、3 例 , 不规则形 7 例,直径自 0.95.0 cm 不等 ,其中 1 cm 的微小肿瘤 1 例(图 2) 。2. 2肿瘤的 MRI 信号 肿瘤 T1W I 呈均匀略低信号 25 个,低等混杂信号 3 个,低信号3 例,其中 27 例出现囊变,且囊变区信号更低(图 3); T2W I 呈高等信号 7 个 ,略高及高信号 24 个,部分或大部分显示包膜 27 个。30 例全行 Gd - DTPA 增强扫描,病灶界限均较平扫时更清晰,瘤体强化呈均匀结节、块状强化者 7 个 (图 4) ;仅边缘呈环形强化者 1 个(图 5) ;呈均匀、不均匀环状或蜂窝状强化者 24 个(图 6) 。 图 1 图

10、 2 图 3图 4 图 5 图 6图 1:双侧病灶,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两侧听神经增粗强化图 2:左侧小听神经瘤,伴听神经增粗实性病灶, 图 3: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内见无强化囊变区图 4:增强后明显强化,伴听神经增粗强化图 5:囊性病灶,增强后仅边缘强化图 6: 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内见不强化坏死区2.3听神经增粗、邻近结构及脑室系统改变 30 例中肿瘤侧、脑神经增粗 24 例(图 1、2、4、5、6),27 例有桥小脑的受压成角,四脑室变形缩小及移位,24 例伴有内听道扩大。3 讨论3. 1听神经瘤的 MRI 信号与病理特征 听神经瘤为非胶质神经外胚层肿瘤,起源于第脑神经前庭支的雪旺氏

11、细胞 2 , 故又称前庭神经鞘瘤;组织学表现与其它部位的神经鞘瘤相似,为 Antoni A 和 Antoni B 两型,另外还有其它表现,如出血玻璃样变的血管、黄色瘤样细胞、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及囊变 3。它是内听道和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早期主要局限在内听道内,由于周围骨管限制,对神经发生压迫而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当肿瘤较大时,向阻力较小的内听道外桥小脑角池延伸,出现前庭功能损害症状,晚期肿瘤推移压迫小脑、脑干、第四脑室向上可经天幕裂孔伸至幕上,向下达枕骨大孔缘,引起脑干受压和梗阻性脑积水。MRI 平扫 T1WI 多数呈略低信号或等信号,少数呈低等混杂信号;T2WI 上多呈高信号,少数

12、呈高等信号,肿瘤多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型,少数呈哑铃状,边界较清,较大肿瘤可见瘤周水肿,伴明显占位效应,增强后扫描多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3.2 听神经瘤的鉴别诊断 桥小脑角肿瘤最常见的是听神经瘤, 其应与以下桥小脑肿瘤鉴别 (1)脑膜瘤 发生于桥小脑角者较少, 平扫 T1WI 等信号, T2WI 高信号 , 肿瘤内可见钙化,广基与硬脑膜相连,颞骨、岩骨骨质增生,不累及内听道,增强后绝大多数出现明显均匀增强,可见“脑膜尾征” 。脑膜尾征的出现是肿瘤细胞浸润了增厚的硬脑膜所致,故其强化程度与肿瘤一致。有报道指出增强后 FLAIR 上肿瘤的强化程度可对听神经瘤和脑膜瘤间做出准确区分 4。(2) 转移瘤

13、发生于桥小脑角者较为罕见,临床有原发肿瘤史,颅内多发转移灶,瘤周水肿较明显,增强后可见不均匀强化;脑膜转移瘤多有特征性改变,增强后邻近脑膜出现“尾征” 、 “线征” 、 “条索征”等特征性强化,蛛网膜下腔可出现强化结节 5。 (3)基底动脉动脉瘤,非血栓形成之巨大动脉瘤常凸入桥小脑角区,T1WI、T2WI 均呈血管流空的低信号,MRA 可显示动脉瘤。 (4)表皮样囊肿 肿瘤 T1WI呈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肿瘤形态不规则,是有沿脑池生长的钻孔习性的特点。T2WI-Flair 序列表皮样囊肿内可见数量不等的絮状稍高信号影,DWI 呈明显高信号影,较具特异性 6。 (5)蛛网膜囊肿 信号与脑

14、脊液相仿,无强化。 (6)三叉神经瘤 肿瘤呈哑铃状,跨颅脑中、后窝生长为特征性表现,T1WI、T2WI 信号变化与听神经瘤相仿,但无第、脑神经束增粗。 (7)脑干外生型星形细胞肿瘤 可向前侧方生长突入桥小脑角,但肿瘤大部分位于脑干,使脑干增粗,增强后呈轻度或中度不均匀强化。 (8)微小听神经瘤应与面神经瘤、前庭神经炎区别,后者显示第、脑神经束略增粗,增强后多强化,治疗后随访神经束可恢复正常。3.3 MRI 诊断价值 MRI 具有分辨率高、无损伤、无副作用、无颅骨伪影及可三维成像等特点,图像能清晰显示听神经瘤本身的特征 (内听道扩大,听神经增粗) 和对周围结构的影响,是目前诊断听神经瘤最敏感的定

15、位定性诊断方法,Gd-DTPA 造影剂的应用使微小听神经瘤诊断及桥小脑角肿瘤的鉴别诊断迈上了新台阶。 参 考 文 献 1 郭启勇主编实用放射学M第 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4 145.2 黄力, 许卫国, 付元芳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 MRI 诊断(附 78 例分析)J癌症,2005,24 (5) :591-595.3 Curtin HD,Hirsch WL Jr. Imaging of acoustic neuromasJ.Neurosurg Clin North Am,2008,19(2):175-205.4钱银峰,张诚,宫希军,等增强 FLAIR 成像在听神经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33 36.5 陈荣杰,徐军,王岩,等脑膜转移瘤的诊断与治疗(附 34 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6,46(30):21-22.6 段峰,郝大鹏,徐文坚,等桥小脑角区肿瘤的 MRI 诊断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5):535-5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