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溪村地质灾害防御预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046165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胡家溪村地质灾害防御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胡家溪村地质灾害防御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胡家溪村地质灾害防御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胡家溪村地质灾害防御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胡家溪村地质灾害防御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胡家溪村地质灾害防御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家溪村地质灾害防御预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溪口镇胡家溪村李公溪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预案沅陵县明溪口镇胡家溪村委会2011 年 3 月胡家溪村李公溪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预案为了应对地质灾害突发性事件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经村支部、村委会研究,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总则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规划,防御避灾,从根本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基本情况该隐患点位于明溪口镇胡家溪村李公溪组,总危及村 11 户,36 人,通过大雨及山洪过后李公溪大墓岗于 2001 年出现裂缝,2001 年后有一栋房屋被滑坡山坡推倒,后长期处于滑坡险段。为了预防险情,通知群众及转移群众,村工作组准备了锣 2 个、口哨

2、 3个、一套预警设备。如有险情,防汛指挥工作组主要靠电话等在短时间内把信息及时传送各家各户。三、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在多次勘测调查及对山洪地质灾害隐患作了详细排查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主客观因素,按照灾害的形成,将该试点区划分为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两大区域,并确定二大区域的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一) 、危险区:指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的区域。、已明显变形、裂缝可能产生山体崩塌、滑坡等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区域。、含有软弱夹层的顺向坡,坡度大于岩层倾角,且岩层倾角大于30的陡坡,可能产生滑坡影响的区域。该区域危险区从凡岑上到小溪大堤为危险区(二) 、安全区: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

3、结构比较稳定,该区域安全区为小溪口以南区域。三、 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职责(一) 组织机构的设置镇政府由联工委主任廖晓红及联村干部瞿进、国土站站长李仕祥负责指导该组防灾工作。同时该村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王德双、村主任瞿吉承为责任人的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组,成立 10 人左右应急抢险队(名单附后) ,并确定了两名信号发送员,两名监测员。村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组姓名 职务 所在组 责任区 电话组长 王德双 支书 李公溪 全村 13327251881副组长 瞿吉成 主任 李公溪 全村 13874493765信号发送人 余有香 专干 活龙口 全村 4481153信号发送人 王德双 支书 李公溪 全村 133

4、27251881监测人 陈时才 组长 李公溪 岩其头 4481101(二)职责与分工1、职责 村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组在县委、县政府和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山洪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应作好如下工作:落实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避灾、躲灾各项工作,掌握山洪险情动态,收集雨情、水情、灾情等信息,定时进行险工险段、山体开裂滑坡的监测,动员和组织群众的安全转移和避险,认真执行上级的命令。2、分工A 组长:负责全村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全盘工作,检查督促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及各级职责的落实,接到县、镇降雨信讯后,立即用喇叭发信息

5、,并根据山洪预警、汛期的需要,指挥体系灵活有效,责任到人,人员空缺及时调整,并上报镇指挥部。B 副组长:负责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的监测,洪灾抢险,随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险情动态,指挥群众安全转移,避灾、躲灾,并负责灾前灾后各种应急抢险、工程设施修复等工作。C 监测人员:负责掌握本责任区域外的山体开裂、滑坡、决堤等迹象,暴雨洪水预报和险情灾情动态,及时反馈信息给组长,若遇紧急情况直接反馈辖区群众。D 信息员:接组长信号或监测员信号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报警信号以锣为主,在险情出现后,按预定路线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临时安置点) 。(五)监测通讯与预警根椐我镇历史山洪地质灾害发生时的降雨,各地的暴雨特

6、性,地形地质条件,确定该地区是否发生山洪地质灾害。1、及时监测 辖区监测同要注意辖区内的降雨水位,泥石流和滑坡体后缘裂缝处的木桩、绳子移动情况以及家禽有无异常异动情况。2、通信 防灾的常用通信方式有电话、广播、口哨等,为确保通信畅通,胡家溪村部设立防汛指挥部,配备专门办公室,安装一部专门电话,购置安装高声喇叭,胡家溪村配备两副铜锣。3、预报预警A、预警程序及信号传递方式为使县、镇、村、组系统对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指挥体系科学、准确的指挥,该区群众躲灾、避灾及时,在一般情况下,按县镇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紧急情况下按县村组的次序进行预警。我村在接到县乡防汛部门的降雨信汛之后,立即电话告知有电话的住户

7、,并要求其转告其邻,我村在预警期内二十四小时连续监测巡视,发现险情应立即发出警报信号,通知到各户,并将各有关信息反馈给镇防汛办,镇防汛办立即报告县防办,如遇紧急情况(大体积滑坡、水库山塘溃坝等)村组可直接报告县防汛办,由县防指统一指挥。B、预警、报警信号设置、预警信号为电视、电话,县防指在接到雨情、水情信息后,通过电视台面向全县播放及电话通知到我村。紧急情况时县防办用电话通知到有电话的村、户。村再用预定的报警信号发送到全村各户。、报警信号为锣、口哨。如有险情出现,由各报警点和信息员发出警报信号,警报信号设置为:连续敲击 2 分钟,停 1 分钟,再敲击 2 分钟表示险情可能出现,全区动员,提高警

8、惕,指挥人员到位,做好一切准备,部分开始转移;持续鸣声,表示险情出现,继续按预定路线有次序地转移至安全地带。B、信号发送在汛期,我村三级实行 24 小时值班,与县乡之间均用电话联系。各组明确 1 名责任性强的信号发送责任人,在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或获得严重的监测信息后,信号发送人必须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号。一般山洪在降暴雨后 3 小时内发生,因此,在降暴雨后 2 小时内必须发布预警信号,做好人员转移准备,同时不间断的进行巡查,并密切观测雨情,水情动态,如水位上涨速度比较快,则应及时发布人员转移信号。但短时段降雨量达 70mm 以上,必须立即发布人员转移信号。信号发送人表序号 姓名 职务所在

9、组(院落) 责任区 电话/手机1 王德双 支书 李公溪 全村 133272518812 瞿吉成 主任 李公溪 全村 138744967353 余有香 专干 活龙口 全村 4481153六、人员转移路线和转移责任人各村民接到转移信号后,必须迅速向附近安全的活龙口组沿公路转移,在汛前拟定好转移路线,汛期必须经常检查线路上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则及时修补或改变路线,以免安全路上出现险情。 。转移工作采取村、组干部包片负责的办法,统一指挥,统一转移,安全第一。转移责任人表序号 姓名 职务 所在组 责任区 电话/手机1 王德双 支书 李公溪 李公溪 44813082 瞿吉承 主任 瞿大组 全村 138

10、744967353 余有香 专干 活龙口 李公溪 4481153人员转移路线表院落名称 灾害类别 转移路线注意事项岩其头 地质 沿公路向活龙口组上转移七、转移安置的原则一旦山洪地质灾害发生,首当其冲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转移安置是关键。其原则是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先危险区后警戒区。信号发送和转移责任人必须最后离开山洪地质灾害发生区,并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一般洪水持续为-4 小时,转移安置好的人员在停雨后-5 小时方可返回。八、安置方法、地点及人数山洪地质灾害发生后,人员安置的方法是本着就近、安全的原则,采取对户、搭棚二种安置方法。进入汛期后,

11、应选择好转移安置的户主或搭棚地点,如有雨情、水情信息,提前转移。搭棚地点选择在居住附近坡度较缓,没有山体滑坡崩塌迹象的山头上。不能搭在山谷中或其出口两侧的山坡上。具体安置地点和人数可见表。人员安置表被安置人员(户主) 安置地点序号 姓名人口组别安置方式(对户/打棚) 地点 安置人数1 王德双 3 李公溪 对户 余友香 32 王士国 2 李公溪 对户 余友香 23 王士钢 5 李公溪 对户 余友香 54 王士祥 4 李公溪 对户 余友香 45 王士交 2 李公溪 对户 陈辉青 26 王士万 3 李公溪 对户 陈辉青 37 王士德 4 李公溪 对户 陈辉青 48 王德成 2 李公溪 对户 陈辉青

12、29 石太金 3 李公溪 对户 陈辉龙 310 石太金 2 李公溪 对户 陈辉龙 211 王德佰 3 李公溪 对户 陈辉龙 3九、转移安置纪律山洪地质灾害一旦发生,转移安置必须服从指挥机构的统一安排,统一指挥,其安置纪律为:1、服从命令,听从抗灾指挥。2、坚守岗位,勤政务实。指挥成员、转移安置责任人、信号发送人不得擅自离岗,玩忽职守者追究责任。3、对瞒报、漏报者必须追究其责任,对临阵逃脱者依法依纪查办,对贻误战机者酿成恶果者将绳之以法。4、雨情报告必须及时,有险速报,会商必须及时,指挥必须果断。5、部门分工,各司其职,团结抗灾,共同承担。6、安全救灾,临危不惧。7、防灾纪律毋庸置疑,如有违抗,

13、严惩不怠。十、抢险救灾1、必须普及住地居民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防灾意识。2、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报告的同时,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安全损失。3、发生灾情,首先要把被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4、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并作好卫生防疫工作,如有人员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十一、措施1、汛前,村里要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隐患点及可能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区域安排专人防守。2、对本预案的内容,要向边区内的每一个居民宣传到位,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常识宣传做到进村、入

14、户、到人。3、暴雨天气,镇党政主要联村领导及驻村干部及村支两委负责人,不得随意外出,并确保 24 小时通信畅通,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居民做到日不入户,夜有留守。4、每年 4 月防汛期间组织开展一次山洪地质灾害、避灾演练。5、应急抢险队:村建立一支 20 人的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各抢险队员自备电筒、雨衣等工具,听从命令全部上阵进行有序地抢救工作。鉴于应急抢险队人员可能有变动,规定每年 4 月上旬前将新的应急抢险队伍造册组建好,4 月中旬由各乡(镇)政府组织实地集训演练。此后,各抢险队员在紧急抢险时一切听从指挥部调遣,奋勇投入抢险场地进行抢险工作。村(镇)应急抢险队伍表2 瞿继成 瞿大 全村 138744937653 陈辉清 活龙口 全村 44812964 余友香 活龙口 全村 44811535 陈时才 岩其头 全村 44811016 王世国 李公溪 李公溪 44813097 王德盛 李公溪 李公溪8 王世强 李公溪 李公溪9 王世明 李公溪 李公溪10 王世家 李公溪 李公溪11 石太成 李公溪 李公溪序号 姓名 所在组 责任区 电话/手机1 王德双 李公溪 全村 133272518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