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种质资源保存5。9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44808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树种质资源保存5。9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杨树种质资源保存5。9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杨树种质资源保存5。9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杨树种质资源保存5。9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杨树种质资源保存5。9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树种质资源保存5。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树种质资源保存5。9(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项目建议书1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县杨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库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地点*县林科所。1.1.3 项目法人及法人代表项目法人:*县法人代表: 1.1.4项目主管单位*林木种苗管理站1.1.5项目性质 新建1.1.6 建设目标建设 40 公顷杨树种质资源基地,收集、保存杨树种质资源,维护杨树品种的多样性,为洞庭湖区造林绿化提供优良的种质资源,为林业两大体系建设服务。1.1.7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杨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库 40 公顷,其中杨树品种收集区 30 公顷,杨树对比试验区 10 公顷,收集杨树种质材料 400 份。配备调查收集设备 1套、科研与

2、开发设备 1 套、办公设备 1 套、防火设备 1 套、修建林道、作业道 3000 米,房屋维修 300 平方米。1.1.8 建设期限 项目建议书2建设期限:3 年,即 2008 年至 2010 年完成工程建设。1.1.9 建设总投资经估算,工程总投资为 286.36 万元。按工程项目分:杨树品种收集区建设 174.75 万元,占 61.02%;杨树品种对比试验区建设 38.25 万元,占 13.36%;科研与开 发工程建设 6.00 万元,占 2.10%;辅 助工程 20.70 万元,占 7.23%;仪器设备 19.30 万元,占6.74%。详见附表 1。按投资构成分:建安工程 1.20 万元

3、,占 0.42%;设备 35.80 万元,占12.50%;其它 249.36 万元,占 87.08%。详见附表 1。1.1.10资金来源项目投资共 286.36 万元。拟申请中央投资 229.09 万元,占总投资的80.00%;地方自筹 57.27 万元,占总投资的 20.00%。1.1.11项目效益1.1.11.1生态效益(1)有利于我国杨树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地保护和储备我国杨树种质资源,使之向有利于生存和繁衍的方向发展,为避免种质资源的散失和今后的良种选育提供宝贵的材料,从而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必要的遗传基础。 (2)有利于丰富全省森林植物遗传资源,提高森林质量杨树种质

4、资源保存库建设项目的实施,对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与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减少和防止遗传侵蚀,为植物基因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探索植物生命规律提供基础保障,将使优异的杨树种质资源不断得到开发和利用,对进一步提高洞庭湖区造林绿化质量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项目建议书31.1.11.2社会效益(1)提高人们对保存、利用杨树种质资源的认识项目的实施,将使项目区周边群众乃至全省人民认识到杨树种质资源自生自灭、不加保护必将产生严重后果,从而增强人们对种质资源保护的意识,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保护自然环境的认识,增加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为杨树新品种选育提供育种材料项目的实施,将通过种质创新和树

5、种结构改善,保存名、特、优质种源,使优质 人工林与天然林的品种、数量不断升级,在确保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前提下,可为项目区提供大量工业原料林、生态防护林建设所需的种质资源,为杨树新品种选育提供育种材料。(3)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杨树已成为洞庭湖区农民林业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全面实施杨树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项目,对于全面保护洞庭湖区森林资源安全、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加速洞庭湖区杨树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必然会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1.1.11.3经济效益项目本身为生态项目,不产生直接效益,但遗传增益效益十分明显。按每年可提供杨树优良繁殖材料穗条 15 万

6、根,造林 300 公顷。目前 10 年生杨树平均每公顷产材 120 立方米,售价 300 元/立方米。遗传增益按 15%计算,则每公 顷增加收入 5400 元,300 公顷可增加收入 162 万元。1.1.12编制单位及资质证书编制单位: 工程咨询证书: 项目建议书41.2 建设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 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根据 1998 年 4 月 29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决定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12 月 26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

7、一次会议通过);(3)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GB/T 14072-93);(4)林木育苗技术规程(GB/T6001-85)(5)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国家林业局,2004.1.1。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 号 项目或费用名称 单 位 数 量1 杨树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 hm2 402 杨树种质材料收集 份 400杨树品种收集区建设 hm2 30杨树品种对比试验区 hm2 103 科研与开发工程 观测鉴定 hm2 404 辅助工程 林道、作业道 m 3000排灌设备 套 1房屋维修 m2 3005 仪器设备 科研仪器设备 套 1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套 1办公设备 套 16 总投资 万

8、元 286.36建安工程 万元 1.20设备 万元 35.80其他 万元 249.367 资金来源 万元 申请国家投资 万元 229.09地方自筹 万元 57.27 项目建议书51.4结论杨树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项目,将对*省生物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维护 生态平衡发挥重大作用。项目还将通过以杨树种质资源保存库的资源为纽带,促进洞庭湖地区杨树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项目区自然条件优越,区内拥有大量适宜杨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库建设的土地资源,建设单位管理机构健全,技术力量雄厚,有较丰富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经验。项目外部协作条件良好,技术上有省林科院科技支撑。项目建 设对促进和加速林

9、木遗传改良进程,提高良种繁育水平,加强杨树优良种质基因资源的保护,提供优良繁殖材料,培养技术人才,摸索良种基地建设和经营管理经验,推动良种选育,提高林业的科技含量,将发挥积极的作用。项目建设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主要表现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上,项目三大效益明显。因此,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项目建议书6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建设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杨树以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而广泛栽培。特别是近十年来,杨树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不管是栽培的地域还是栽培的范围,不管是大田营造林还是科学研究,都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并产生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已经为 世人所接受和认同。自上世纪 7

10、0 年代欧美杨无性系在我省洞庭湖地区引种成功到上世纪 90 年代大面积推广栽植,杨树现在已成为我省洞庭湖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截止目前,洞庭湖区杨树造林面积已达30.00 余万公顷,占洞庭湖区用材林人工造林面积的 62.62%,成为该区的当家树种。特别是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和分类经营政策的采用,社会对木材工业原料的需求,主要依靠速生丰产林。环洞庭湖地区现在已有*省长元人造板厂、泰格材纸集团、湖北省吉象木业等以木材为原材料的多家大型林产加工企业,每年需要木材超过千万立方米。生产加工企业对杨树木材资源的需求,为杨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目前以杨树木材加工为龙头的杨树产业发展趋势已经形成。杨树

11、产业必将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众所周知,杨树生产主要是无性繁殖,多代繁殖必然会使品种退化,影响杨树的速生性和抗逆性,而最近几年,洞庭湖地区的杨树由于新品种的开发研究、种质资源保存严重滞后,导致优良基因资源流失,多代繁殖非常普遍,品种退化、混杂、种 质不纯,数量和 质量都呈快速下降趋势,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杨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洞庭湖区杨树产业正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现实和形势,种质资源的进一步匮乏将从根本上影响洞庭 项目建议书7湖区杨树产业发展壮大,因此尽快建设杨树种质资源保存库,对生产、科研及物种多样性保护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县位居洞庭湖区的中心,自然条件优越,*县

12、林业科学研究所长期从事杨树等优良树种的收集引进、繁育、研究、栽培推广,区内有近 100公顷的林地适宜营建种质资源保存库。因此,在*县林科所内建立*省最大的杨树种质资源保存库,加强对杨树种质资源的保护,避免一大批优良的杨树种质资源灭绝,确保杨树改良品种的广泛遗传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 县林业科学研究所委托我院进行杨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库建设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2.2 建设必要性2.2.1是保护珍稀植物资源、维护生物物种多样性的迫切要求地球上有记载的植物约 30 余万种,被人类利用的大约有 2500 种,它是维护生态平衡的主导因素,然而,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大量植物的生

13、存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据国际自然监测中心估计,现在生存受到不同程度威胁的植物已有 6 万种之多。拥有全球 50%物种的热带雨林已有一半被毁掉;在温带,有 10%的植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当前,保存和维护植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保护陆地生态系统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认真对待的问题。因此,大力保护种质资源,丰富植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每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既是保存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是保护人类自己。因此,加强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势在必行。2.2.2 项目建设是我国实施林业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我国现有森林面积 1.59 亿公顷,林分质量不高,既无法满足社会、市 项目建议书8场对

14、林产品的需求,也无法缓解生态危机,与国民经济发展极不协调。据国家林业局最新权威数据,今后 50 年内全国森林资源消耗量至少需要185 亿立方米,相当于现有森林总量的 1.8 倍,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50 年后全国的森林覆盖率要提高到 26以上,意味着需净增森林面积 9000 万公顷,由于要弥补 100 多亿立方米的森林资源消耗量,需新造林面积 2.12 亿公顷,按照原有速度,至少需要 140 年,这是一项紧迫、艰巨的任务。因此建立杨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库,可以为速丰林基地造林源源不断提供优良种源,加速完善我国林业建设的区域格局,因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2.3 项目建设是保存优良物种的需要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也是林木良种选育的物质基础。杨树是我省洞庭湖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但是由于我国优良种质资源建设起步晚,投资严重不足,良种化程度低。因此,建立杨树种质资源保存库,保护现有杨树种质资源,保存杨树物种基因,对实现造林良种化进程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项目建议书9第三章 建设条件分析3.1自然地理条件3.1.1 地理位置与范围*县地处湖区腹地,东西长 45.7 公里,南北宽 30.2 公里。土地总面积 1000 平方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