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检测机构分享: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4040489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检测机构分享:农药残留检测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陕西检测机构分享:农药残留检测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检测机构分享: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检测机构分享:农药残留检测方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检测机构分享: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民以食为天”现代人们在享受食物的的同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害-农药残留。华研检测专家提示:残存于农作物上的农药造成了食物污染。大量食用可导致急性中毒,危及生命;长期少量食用,可导致农药的体内积累,形成慢性中毒,尽管慢性毒性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但是日积月累仍旧会形成对人体异常的严重损害;长期微量摄入,残留在体内的农药可以诱发基因产生突变,致使产生癌变,畸形的比例和可能性异常的提高;农药不仅对人体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同时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我国对农药残留检测机构也非常严格,对农药的检测技术要求很高,其关键是选定技术参考标准、检测方法。1 农药残留技术标

2、准农药残留标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检测数据的判定的依据。目前,我国已制定79 种农药在 32 种农副产品的 197 项农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MRL 值)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Ls) ,160 种农药在 19 种作物上的 351 项推荐性最高残留限量标准。2 检测技术现在的检测主要有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法、光度法、色谱法及质谱法等。2.1 酶抑制法酶抑制法是利用杀虫剂可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或是羧酸酯酶的活性的原理而建立的,即乙酰胆碱酯酶或羧酸酯酶与样品反应,若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则表示该类杀虫剂的存在。因为酶的活性与杀虫剂的含量有关,测定酶活性的抑制率,即可得杀虫剂的残留量。应用抑

3、制原理快速测定法只能判断是否有过高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而不能判断超标的具体农药品种和残留量,因此只能作为快速测定方法。2.2 酶联免疫测试法酶联免疫检测法是利用化学药物在动物体中有促进其产生免疫抗体的原理,将某种农药与大分子化合物的复合体注入实验动物体内,使其对该种农药产生抗体,然后将抗体的抽取物与蔬菜样品农药残留抽取物进行离体试验,以比色的方式确认农药的残留量。这种结果精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采用试剂盒检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农药种类繁多,制备抗体的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2.3 气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气相色谱是一种简易、快速、高效和灵敏的现代分离分析技术,是农药残留测定不可或

4、缺的手段,由于农药的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农药,结构差异很大,而每一种检测器仅能对一类或几类原子和官能团进行响应,因而不同类型的农药常常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检测器,加上农药的残留一般都比较低,所以检测器的选择十分关键,如分析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采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分析有机磷农药采用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分析含氮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采用氮磷检测器(NPD) 。高灵敏的检测器可以检出110-10110-12g 的组分,适合农药微量和痕量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发挥气相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又可发挥质谱法的高高鉴别能力,适用于多组分混合物中未知组分的定性鉴定,简化了多农残检测的分析

5、步骤,而采用SIM 模式仅对待测组分的定性离子进行采集,减少了杂质峰的干扰,提高了灵敏度。2.4 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相对于 GC,液相色谱的适用性更广,可分析高沸点、热不稳定、非挥发性化合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对分析技术和仪器的要求高,具有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定性定量同时进行、结果可靠等优点。但液相色谱与质谱之间的接口技术比较复杂,因此LC-MS 在检测农药残留方面落后于 GC-MS。由于目前 LC-MS 接口技术还没有真正地实现标准化,加之 LC-MS 对操作者的水平和仪器要求比较高,因此它在农残检测方面没有 GC-MS 普及。但 LC-MS 的飞速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在各种基质中微量极性农药检测手段。在多农残残留分析中,LC-MS 技术使用最多的是四极质量分析器。由于质谱仪通用性,LC-MS 在多种类多成分的农药残留检测中越来越广泛,如我国标准 GB/T 20776-2006 建立的粮谷中 372 种农药残留的 LC-MS 方法和国外环境样品中多农残分析。华研检测专业农药残留检测机构,食品、农药、化肥领域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获得国家计量(CMA)资质认可。欢迎前来咨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