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待短暂性脑缺血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37630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对待短暂性脑缺血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怎样对待短暂性脑缺血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怎样对待短暂性脑缺血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怎样对待短暂性脑缺血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怎样对待短暂性脑缺血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对待短暂性脑缺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对待短暂性脑缺血(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怎样对待短暂性脑缺血 短暂性脑缺血现象,在老年人中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或因颈椎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还有心脏病和低血压等。该症的主要症状是:发病很急,可持续约半小时,消退后不留后遗症,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时会突然跌倒,尤其在体位改变,头部转动时容易发生。 当老年人出现短暂性脑缺血现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可服安定或少量安眠药。 (2)使用乙酰水杨酸( 阿斯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近年来广泛用于治疗老年动脉硬化。用法:0.10.3g,1 日 1次,饭后即服。但有溃疡病者及胃炎患者应禁用或慎用。 (3)潘生丁:也有抑

2、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有些学者认为与阿斯匹林合用效果更好。用法:2550mg,1 日 3 次,饭后服。(4)选用脑益嗪、维脑路通片、罂粟碱、丹七片、复方丹参片、活血通脉片、脑复康、脑脉宁等对改善脑循环有效的内服药。 为预防 短时脑缺血发作,平时要积极加强体育锻炼,保持精神愉快,积极治疗高血压、颈椎骨质增生和动脉硬化等病症,同时还可长期服用维生素 C、维生素 E、复方丹参片、脑益嗪、潘生丁、阿斯匹林等内服药。脑缺血发作的治疗(1)抗血小板聚集 治疗 主要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 释放,使之不能形成微小血栓。此类 药物安全简便,易被患者接受。常用肠溶阿斯匹林,50100 毫克,每日 1 次;潘生丁50100

3、 毫克,1 日 3 次。 (2)扩溶治 疗 低分子右旋糖酐及 706 代血浆具有扩溶、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 代血浆 500 毫升静滴,每日 1 次,14 天为 1 疗程。 (3)抗凝治 疗 若患者发作频繁,用其他药物疗效不佳,又无出血疾患禁忌者,可抗凝治疗。常 用药物肝素、双香豆素等。如肝素可用超小剂量 15002000 加 5%10%葡萄糖500 毫升静滴,每日 1 次,710 天为 1 疗程。必要时可重复应用,疗程间隔时间为 1 周,但在应用期间,要注意出血并发症。 藻酸双脂钠是一种新型类肝素类药 物,能使纤维蛋白原和因子相关抗原降低,使凝血酶原时间延

4、长,有抗凝,溶栓,降脂降粘的作用。可口服或滴服,口服 50100 毫克,1日 3 次;静滴 24 毫克加 10%葡萄糖 500 毫升,2030 滴分,10 天为 1 疗程,可连用 23 个疗程。 (4)扩血管治 疗 可选用培他定、脑益嗪、西比灵、喜得镇、卡兰片等。常用剂量:培他定 1 0 毫克,每日 3 次;脑益嗪 25毫克,每日 3 次;西比灵 6 毫克,每日两次;喜得镇 3 毫克,每日 3 次;卡兰片 5 毫克,1 日 3 次,口服。 (5)活血化瘀中 药 丹参、川芎、桃仁、红花等,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一定作用,可选用。 脑血管造影或多普勒证

5、实有颅内动脉狭窄者,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 手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小卒中) 脑的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并出现症状就叫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 病人突然发病,类似脑出血或脑梗塞的表现,一般在 24 小时内完全恢复正常,常使家人虚惊一场,但可以反复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一般在 15 年内可能发生脑梗塞。而脑梗塞的病人中的 1/32/3 曾经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一) 引发短暂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 (1)动脉硬化,某些脑小动脉暂时性闭塞,当侧支循环及时建立、再通后,供血改善使症状在 24 小时内消失。 (2)高血压病,引起脑血管痉挛,血流不畅,供血不足。

6、(3)微小血栓栓塞,经机体本身作用而消除,血循环再通,但可引起同一症状在复发时再现。 (4)血小板增多使血粘稠度高,血氧含量不足,以及贫血、心脏病、心肌炎均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二)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 1、突然的、短暂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发作在 24 小时恢复,无后遗症;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主要有: (1)偏瘫、偏身麻木,感觉减退,视力障碍; (2)眩晕、头痛、耳鸣、眼前发黑、面部麻木、四肢无力、饮水呛咳、说话不清。 以上诸多症状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即完全恢复正常,少数病人持续到十几小时,但均在 24 小时内恢复正常。 2、反复发作 以上临床症状反复出现。 3、发病年龄

7、 多在 50 岁以上,有心脏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三) 救护措施: 发作频繁者,近期内发生脑梗塞的可能性很大,应积极治疗,防止发生脑梗塞。 (1)积极治疗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脑动脉硬化。 (2)抗血小板积聚药物,如潘生丁、阿司匹林等 (3)改善脑循环,用西比灵、脑益嗪 (4)其他如罂粟碱、维脑路通、中药都可选用。 (5)脑 CT 检查如有微小脑梗塞病灶的,按脑梗塞治疗。 (6)建议发作时或短暂发作后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然后针对病因治疗。 中风(急性脑血管病) 参考资料: 什么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 TIA,也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小中风。它是指在短时

8、间内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每次犯病的时间持续不久,通常是数秒钟、数分钟或数小时等,最长不超过 24 小时。往往因症状来得快,消失也快,恢复后不留任何后遗症而易被人忽视。实际上,TIA 症状虽轻,但后果严重,如不及时治疗,据统计,约有 25%40%患者,在 5 年内将产生严重的脑梗塞,而威胁病人生命。因此,医学家们常常把它看成是脑血管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 发生 TIA 的原因颇多,诸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原因。而过度用脑,情绪激动,寒冷,劳累则可促其发生。 TIA 症状繁多,有轻有重,轻者一年数次,重者一日数次,一月数十次。其症状大体可分为两组。一是由

9、于颈动脉系统缺血产生的半侧手足无力、偏瘫、单眼突然黑朦或失明、失语等;一是椎 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眩晕、恶心、呕吐、耳鸣、暴聋及面部感觉障碍。上述两组症状,在同一病人身上可单独出现,也可先后或同时发生。 发生 TIA 后,决不可忽视,应积极防治。首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和其他血管扩张药,还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气功等。但切不可从事过于激烈的活动,同时切忌过度劳累,保持生活规律化,杜绝酗酒,严格戒烟,合理安排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多吃大豆制品、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应定期到医院检查血压、血脂、血糖、胆固醇、眼底、心电图及心功能,发现

10、异常时,积极治疗。 怎样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多在 50 岁以上发病,常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心脏病、颈椎病史。 (2)起病急骤,常突然起病,数秒钟或数分钟症状达高峰。 (3)多呈发作性,病程短,常呈一过性,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通常为数分钟或数小时,最长不超过 24 小时。 (4)反复发作,多则每天发作数次,少则数月或数年 1 次,但每次发作的症状和体征基本相同。 (5)无颅内压增高,多无意识障碍。 (6)临床表现,以偏瘫,失语,偏盲,偏身感觉障碍,或伴有精神症状者为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发作;若表现头晕,面瘫,吞咽困难,共济失调及交叉性瘫痪者,为椎 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发作。 (7)

11、脑 CT 检查:正常或可见腔隙性梗塞灶。 怎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据报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约有 1234 患者在 3 年内发展为脑梗塞,经过治疗可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终止发作,或发作减少者占 79.6%,不治疗自动停止发作者仅占 20.38% 。因此,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当进行积极治疗,降低血液粘稠度,调整血液的高凝状态,控制和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终止和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或推迟脑梗塞的发生。 (1)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主要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使之不能形成微小血栓。此类药物安全简便,易被患者接受。常用肠溶阿斯匹林,50100 毫克,每日 1 次;潘生丁 50100毫克,1 日 3

12、次。 (2)扩溶治疗 低分子右旋糖酐及 706 代血浆具有扩溶、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 706代血浆 500 毫升静滴,每日 1 次,14 天为 1 疗程。 (3)抗凝治疗 若患者发作频繁,用其他药物疗效不佳,又无出血疾患禁忌者,可抗凝治疗。常用药物肝素、双香豆素等。如肝素可用超小剂量 15002000 加 5%10%葡萄糖 500毫升静滴,每日 1 次,710 天为 1 疗程。必要时可重复应用,疗程间隔时间为 1 周,但在应用期间,要注意出血并发症。 藻酸双脂钠是一种新型类肝素类药物,能使纤维蛋白原和因子相关抗原降低,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抗凝,溶栓,降脂降粘的

13、作用。可口服或滴服,口服 50100 毫克,1 日 3 次;静滴 24 毫克加 10%葡萄糖 500 毫升,2030 滴分,10天为 1 疗程,可连用 23 个疗程。 (4)扩血管治疗 可选用培他定、脑益嗪、西比灵、喜得镇、卡兰片等。常用剂量:培他定 1 0 毫克,每日 3 次;脑益嗪 25 毫克,每日 3 次;西比灵 6 毫克,每日两次;喜得镇 3 毫克,每日 3 次;卡兰片 5 毫克,1 日 3 次,口服。 (5)活血化瘀中药 丹参、川芎、桃仁、红花等,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一定作用,可选用。 脑血管造影或多普勒证实有颅内动脉狭窄者,药物治疗无

14、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治疗高血压、预防脑中风: 中风在我国是主要的病残和死亡原因。一年中,每 10 万人就有 120180 人患中风,并有 60120 人因此死亡。中风像一个幽灵,无孔不入,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先天性脑血管等病都能引起中风的发生。 每当我们看到偏瘫、失语、二便失禁的中风病人,都会有“谈中风色变”之感。其 实,科学研究表明,只要进行多种因素的综合预防,就可以降低一半的发病机会,同时患病后积极治疗,也能大幅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血压病很容易引起中风,这并非危言耸听。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而在脑出血患者中,发病前有高血压病史的占9

15、3;脑梗塞患者中,发病前有高血压病史的占 86。可见,出现中风的危险程度与血压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 高血压引起中风的主要原因是其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结构的改变。当血压升高时,会引起全身的细小动脉痉挛,如果血压长时间升高,动脉也会长时间痉挛,血管壁因缺氧而发生变形,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弹性减退,从而形成或加重动脉硬化的形成;再加上高血脂、高血糖、血粘度增高等因素更易加速血栓的形成。 如果降压效果不好,或患者不按医嘱服药,使血压波动幅度过大,引起动脉反复痉挛,引起脑组织出血、水肿或动脉壁透明变性,形成夹层动脉瘤,引发脑出血。 就高血压病患者而言,并不是血压高就会引起中风。相反,未按医生嘱咐服药,以及

16、不正确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才是致病的根源。比如:长时间的高血压,未作适当的降压治疗;虽然按时服药,血压仍长期在较高的水平;或间断降压治疗,血压时常突然增高;不注意气候情绪变化及身体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的影响;过分降压往往因夜间血压过低而引起缺血性中风;此外,合并有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病更易引起中风的发生。 事实上无论是轻型或中重型高血压患者,无论预防脑中风的首次发生还是再发生,也无论在缓解中风病程或减少致病性中风上,严格的降压治疗都是非常有益的。降压方法并不难掌握,只需耐心、认真和持之以恒。不妨把降压的注意事项抄录在显而易见的位置,遵照执行。 1、严格控制血压在 14090 毫米汞柱以下,年龄越小,控制越严,最好每天监测血压变化,至少每周测一次血压。 2、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不可随意停药,应按医嘱增减降压药物。 3、24 小时稳定控制血压,使血压波动较小,不可将血压降得过低。 4、控制血糖、血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