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GSM频率规划教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4025907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与通信]GSM频率规划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信息与通信]GSM频率规划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信息与通信]GSM频率规划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信息与通信]GSM频率规划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信息与通信]GSM频率规划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与通信]GSM频率规划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与通信]GSM频率规划教材(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SM 频率规划教材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著作权声明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机密信息,务请妥善保管,未经公司明确作出的书面许可,不得为任何目的、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包括电子、机械、复印、录音或其它形式)对本文档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存储、引入检索系统或者传播。侵权必究。中兴通讯,版权所有目 录第 1 章 频率规划 .31.1 蜂窝结构的形成规则 .31.2 干扰模型 .41.3 频率复用技术及干扰分析 .91.4 分组频率复用技术 .91.4.1 43 复用技术 .91.4.2 33 复用技术 .131.4.3 13 复用技术 .151.4.4 26 复用 .161.4.5 多重频率

2、复用 MRP .171.4.6 同心圆(Concentric Cell)技术 .211.5 小区分裂 .251.6 几种常用抗干扰技术 .261.6.1 不连续发射(DTX) .261.6.2 跳频(FH) .261.6.3 动态功率控制(DPC) .291.6.4 “13”复用+射频跳频+DTX+DPC .301.7 工程中 GSM 频率分配的原则总结 .30第 2 章 邻区规划 .33第 3 章 BSIC 规划 .413第 1 章 频率规划 知识点 基于理想蜂窝结构的频率复用及干 扰模型分析 常用的几种抗干扰技术1.1 蜂窝结构的形成规则理想情况下,蜂窝结构的基本单元(基站区) 是正六边形

3、(切换边界),由若干正六边形组成无线区簇,由无线区簇两两邻接组成全移动网的覆盖区。无线区簇是一个频率复用的基本单元,在一个无线区簇内将全部可用频道平均分配给每个基站区或扇形小区。两个同样的无线区簇可以彼此邻接并保证各基站区或扇形小区的一一对应关系。由于分配给每个基站区或扇形小区的频道组是固定的,所以,任何相邻无线区簇内相对应的基站区或扇形小区都是同频区,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同频复用图案。无线区簇必须满足:1) 无线区簇应能够彼此相邻接;2) 相邻无线区簇内任意两个同频复用区中心距离应该相等。ABCDEFGABCDEFG R 60o ijD-4-图 1-1 无线区簇的组成如图 1-1 所示,i,

4、j 为两个参量。从某一个小区出发,对这两个参量取不同的值(不能同时为 0),可以到达任何一个小区。由图中的三角形关系可以得到两个同频复用区的距离 D为: 22ji遵循此分布的无线区簇含有的基站数目 N为: 22ji设相邻两个基站区的中心距离为 1,基站区半径为 R,则有:3/定义 RDq/为同频复用距离保护系数,或称为同信道干扰衰减因子: NRDq1.2 干扰 模型1、同频干扰保护比 B定义在接收机输出端有用信号达到规定质量的情况下,在接收机输入端测得的有用射频信号和无用射频信号之比的最小值,通常用 dB 表示。2、N-复用无线区簇下的载干比估算(1-1)(1-2)(1-3)(1-4)第 1

5、章 频率规划-5-ABCDEFGABCDEFGABCDEFGABCDEFGABCDEFGABCDEFGABCDEFGABCDEFGABCDFGABCDEFGABCDEFGACDEFGABCDEFGABCDEFGABCGABEFGABCDEFG ADEFABCDE图 1-2 干扰源对于电波传输特性,可以取前述通用模型加以描述: ifkHdkkdkPL efef 765log4log3l21 由于考察的是理想蜂窝系统,各小区发射功率一致,天线有效高度也一样,不存在绕射损耗,从而可以得到载干比如下式: MkdkkPLPLkPLk kHeffk kkttIC110/log)l42(/ll10/ 10/

6、110/)(/令 eflog2 , 为小区半径 R, k为各干扰源至本小区的传播距离 D。-6-从图 1-2 中可以看出,每个小区周围总有 6 个最强的干扰源,有 6(或 12)个次强干扰源。 10/210/21210/2log60/log2/l)(kkl DkDkRIC令 /10(这就是所谓的由实际地形环境所确定的传播路径损耗斜率): 216)(126qDRIC取对数,可得: )log(10l2)( qkdBI不失一般性,取 4, 。此时dB5.06log1)26log(1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第二圈的次强干扰源对干扰的贡献远小于第一圈的最强干扰源,可以忽略不计。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理想蜂窝环

7、境下的干扰模型,在以后介绍各种常用复用方式时,我们将使用这个模型考察其干扰。3、同频干扰概率 )/(BICP实际上,由于非理想的基站位置和地形的起伏特点,移动台在移动时,接收到的信号要受瑞利快衰落和高斯慢衰落的影响。不论是信号还是干扰,到达移动台时,其场强瞬时值和中值都是随机变量。即使移动台处于静止态,由于存在各种扰动,包括周围移动体的运动,其场强瞬时值和中值依然是随机变量。(1-6)(1-5)第 1 章 频率规划-7-由此可见,接收机输入端 IC/值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随机变量。只有在BIC/时,才没有干扰产生。同频干扰是以一定的概率出现的。根据 CCIR740-2 报告,1979 年法国提

8、出在多径衰落服从瑞利分布,阴影衰落服从高斯分布时,同频干扰概率为: duIPBIC10/)2(1exp)/( 式中, u为积分变量, 为信号和干扰的标准偏差, IC。BICZp1010-110-210-310-420 40 60dB = 12 = 0 = 6 = 8图 1-3 同频干扰概率图 1-3 给出了典型情况下的同频干扰概率。不失一般性,取 = 6,干扰概率 )/(BIP=0.1,查表可以得到dBZp12,GSM 网络要求同频干扰保护比 B 小于 9dB,工程上一般取B=12dB,因此上,在理想干扰模型下计算出的载干比 IC/必须大于:9(12)+12=21dB (24dB)。William C.Y. Lee 认为只需取 6dB 余量就够了,这样有:理想干扰模型下计算出的载干比 IC/必须大于: 9(1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