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论文:新时期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刍议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402107 上传时间:2017-08-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教育论文:新时期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刍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教育论文:新时期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刍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教育论文:新时期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刍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教育论文:新时期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刍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教育论文:新时期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刍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教育论文:新时期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刍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教育论文:新时期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刍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学教育论文:新时期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刍议摘 要: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时期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针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精英群体;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发挥学生组织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关键词: 大学生;自我教育;引导一、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必要性分析自我教育是在社会既定行为规范指导下,通过发挥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自我发展,通过不断习得社会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的综合能力。新时期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等各种能力

2、,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自我教育是青年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个体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 ,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教育是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因素,目的是使个体习得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从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看, 个体习得社会文化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说自我教育是青年社会化的必经之路,特别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强调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我教育是重要内容。2.自我教育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得越

3、来越多的人从事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生产的分散化、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劳动者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自我意识的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需要。因此,自我教育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大学生来说,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切实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3.自我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必要素质。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指出,现代社会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所以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强调学会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社会。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

4、的第五项修炼问世以后,他提出的“学习型组织”概念深入人心,进一步强化了各界对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的理解和认同。在学习型社会里,要求学习行为的社会化 和普遍化,要求学习行为的持续性和长久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我教育是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必要素质。4.自我教育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客观需要。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大学生面临着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客观世界。而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求人们与之相适应,都能按照客观世界的发展要求自觉提升自己的适应性,这就要求大学生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能动性,发挥自我教育的功能。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关注自我、发展自我,促进个体潜能的发挥,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是

5、个人适应社会、不断实现自我发展的客观需要。5.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独立倾向日益明显,自我意识强烈。目前,高校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权威教育模式和压迫式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效果不明显。根据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变被动为主动,发挥他们的优势,引导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发挥其自主教育能力,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自我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很好地发挥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由内而外地自发形成良好的品质,有效地达到教育的目的。二、几种常见的教育模式的特点和弊端 1.被动式教育。由于高等教育受

6、行政化管理的影响颇深,很多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模式都是自上而下的。一方面高校在自主管理方面空间有限;另一方面高校为了配合行政化管理,管理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限。在这样的体制环境下,高校往往被动应对,为防止学生偏离正常的管理轨道,高校过多地强调教育者的管理功能,忽视了被教育者的创造性。把学生主体置于被动的位置去管束,对学生要求得多,管理幅度过宽,采用禁、堵、防的压制方式对待大学生的思想苗头。这一方面使管理者防不胜防,疲于应付;另一方面又容易使学生对管理者产生抵触情绪。即使大学生表面服从管理,也只是暂时性的,并未内化为其自身的认识和行为。2.保姆式教育。在目前高校管理体制里面,来自上级教育主管机关和

7、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性指令非常多,高校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权责不对等,特别是涉及到安全稳定等问题,所有高校都不得不小心翼翼。有的高校认为“学生涉世不深,什么都不懂,不管就乱套” ,在教育管理中大包大揽,事无巨细都亲自过问,充当凡事都亲力亲为的“保姆” 。辅导员、班主任介入班级几乎所有事务,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而只要求学生服从管理。保姆式的管理使得学生工作人员精力牵扯过大、劳心劳力,实效性却不强, 这样使学生工作人员容易产生职业怠倦;另外,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主体性的培养,造成学生被动的消极个性。3.放任式教育。与保姆式教育管理相对的是放任式的模式。不少高校“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没有正确地把

8、握好管理者的角色,他们认为“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务” ,实行放任式的教育和管理。特别在一些重点大学,管理者认为学生起点较高,素质较好,不需要过多的教育和管理,没有发挥教育引导的作用。放任式的教育管理模式虽然给学生自我管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但是由于指导和服务没有跟进,使得学生的自我教育管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一般。实践证明,只有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才能使得大学生找准自我教育的切入点,提高自我教育的实效性。三、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的举措1.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

9、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 。大学生对自己越是尊重,就越容易接受教师在道德上的教诲与关于如何进行自我教育的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能因为有 些想法与传统的管理经验不符合,就妄下结论,片面否定。要善于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培养学生做自己的主人,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觉地进行自我思想教育,按照社会公德和校纪校规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2.培养大学生精英群体。高校学生精英群体是指在高校学习生活中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群体,如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他们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

10、,可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和示范效应,在各个方面成为学习的楷模和表率。通过培养学生精英群体,加强对精英群体的管理和引导,加大表彰和宣传力度,使部分学生成为“明星”学生,发挥“明星”效应和传帮带的作用,引导广大学生争先进、学先进,营造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学校可适时让学生走上前台,发挥自主管理和自主教育的作用,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营造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在学生中营造自我教育氛围。对于学生个体来说,要让每个人都能从自我做起,有问题首先自己找原因,先向内归因,再向外归因,加强自我管理,约束自己的言行。另外,在学校层面,要创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建立

11、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华中科技 大学刘献君教授提出“浸润式”教育理论,即大学的文化氛围将决定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和品质。因此,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对大学生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具有思想引导、素质培养、感知协调、人心凝聚等重要的育人功能。高校营造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围,对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4.发挥学生组织的主导作用。高校学生组织很多,学生组织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等各种学生组织平台的作用,引导学生利用学生组织阵地,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要对学生组织干涉过

12、多,管理太具体,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管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其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提供空间和条件。让他们拥有施展个人才华的机会,有自我教育锻炼和实践的平台,发挥学生组织育人功能,积极推动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与提高。5.引导大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学校民主建设的本质是把广大师生真正看作是学校的主人。在学校提倡民主、营造民主气氛,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校主人,从而激发其自觉性和主动性,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和参与学校的发展和管理。高校要尊重学生这种主体性地位,征求学生对学校 管理、重要发展决策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采纳学生的合理建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使得学校的教育管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参考文献:1沈志华,汪玉柱.认知结构理论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6,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