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017409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2015 年 6 月 3 日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科室:口腔正畸科诊疗技术名称 固定矫治技术(以方丝弓矫治器为例)技术描述 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的矫治治疗流程颌面口内检查取记存模型摄 X 线片设计拔牙(非拔牙病人无此项治疗) 分牙戴矫治器复诊加力取工作模型戴保持器诊疗常规(1)正畸前准备工作问诊包括主诉及家族史、临床检查、取记存模型,摄头颅侧位片和曲面体层片。矫治设计:通过 X 线片和模型对病人做出针对性的设计,使病人通过矫治治疗达到尽可能良好的咬合关系、面型、功能并使之长期稳定。所以掌握治疗时机很关键。牙性错 牙

2、合 的最佳矫治时机是恒牙 牙合 初期,乳牙期对有口腔不良习惯的人用活动矫治器加以治疗。替牙期骨性错 牙合 用功能矫治器对颌骨实施生长改良治疗。恒牙牙合病人全部采用固定矫治技术。矫治设计包括拔牙与否、矫治技术、支持类型、治疗结束后磨牙关系及中线(涉及不对称拔牙或原中线就偏斜,对伴有骨性错 牙合 和遗传史的病人应向其交代远期疗效。在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2)正畸矫治过程分牙(需要拔牙的病人应先拔牙,后再安排分牙) ,用分牙橡皮圈或分牙簧分牙,分压时间为 57 天。戴矫治器患者试好带环后,才能固定带环,粘贴带环时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粘上下第一磨牙(上下第二磨牙) ,颊面管距 牙合

3、 面 4.5mm。清洁并酸蚀需要粘接的牙面,1 分钟后冲洗牙面并用气枪吹干,保持口腔内及牙面干燥。用釉质粘合剂固定直丝托槽,粘结托槽位置于临床牙冠中央。最后用 0.035mm 的镍钛结扎丝结扎固定托槽。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 a.不能吃硬、黏性、大块的食物。b.如发现带环、弓丝折断等情况应及时与医生联系。c.注意口腔卫生。(3)正畸复诊加力:每隔 46 周后根据治疗不同阶段更换不同的弓丝,再用结扎丝结扎固定。(4)正畸治疗结束:为患者取工作模型,制作保持器。拆除固定矫治器,试戴并调试保持器。保持具体时间因错 牙合 程度、治疗方法、生长发育状况等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部分治疗患者需永久性保持。嘱患者

4、使用注意事项:a.保持器必须 24 小时使用。b.不能用热水浸泡,防止变形。c.吃饭和刷牙时需取下保持器并放置于冷水中。d.保持保持器的清洁卫生。质量控制要点见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p267-288#质量控制标准1.适应症选择恰当;2.治疗前准备充分(口腔检查、x 线片/全景片/CBCT、血常规、 、签署知情同意书) ;3.矫治方案;4.矫治过程愉快;5.牙列整齐、面型改善;6.病历书写完整。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科室:口腔正畸科诊疗技术名称 口腔正畸一般临床检查技术描述 接受正畸治疗的错合畸形患者均需要进行临床检查。治疗流程 记录一般情况询问主诉、病史评估生长发育情况口腔颌面部

5、检查TMJ 检查口内检查诊疗常规1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等内容。2询问患者前来就诊的目的,最关注和希望解决的问题。3询问既往病史,包括全身急、慢性疾患、鼻咽扁桃体疾患、药物史和过敏史,以及以往口腔患病史、治疗史。4了解有无家族史。5初步评估患者的全身生长发育状况,了解其发育程度和生长潜力。可以通过记录身高、体重,观察男女第二性征发育状况和询问女孩月经初潮时间等进行初步判断。6如有必要,可询问造成错合畸形产生的先天和后天因素,后者包括口腔不良习惯、乳恒牙替换异常等。7检查合型(乳牙合、替牙合、恒牙合)及牙列中牙齿的数目、形态和发育有无异常。8检查第一恒磨牙的合关系。9检查前牙的覆合、覆盖

6、关系。10检查上、下牙弓宽度的协调性,协调或对刃合、反合、锁抬及偏合。11检查上、下牙列的中线,医师从患者正前方观察,比较其上、下牙列中线与面部中线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应记录患者牙列中线偏斜的情况。12检查牙槽骨突度、基骨丰满度及腭盖高度。13检查和记录口腔卫生状况以及有无牙体牙髓组织疾病以及牙周组织疾病。 14如有必要,可检查口腔软组织情况:检查唇舌系带位置,舌体大小,唇、颊肌张力,咽部扁桃体情况。15检查面部比例与协调性。让病人头部保持自然位置。医师从正面观察面部对称性,口唇闭合程度等;侧面观察上下颌骨相对颅骨的位置,初步判定其矢状和垂直向骨面型。16检查和记录双侧颞下颌关节,包括张口度大

7、小,张口时口形有无偏斜,张、闭口过程中是否出现关节弹响及其程度和关节区是否疼痛等。必要时应照颞下颌关节许勒位片和髁突经咽侧位片。质量控制要点见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p267-268#质量控制标准1.检查项目是否完整;2.检查准确;3.诊断明确;4.检查过程愉快;5.病历记录完整。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科室:口腔正畸科诊疗技术名称 口腔正畸记存模型技术描述 所有接受正畸治疗的错牿畸形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和治疗后均需要取记存模型,如有必要在正畸治疗中也要取记存模型。治疗流程 告知患者选择托盘调整体位调拌印模材料取模(记录合关系)模型灌注打磨标记诊疗常规1根据患者上、下牙弓的形态大小,选

8、择合适的托盘,使其能包括牙弓内的全部牙齿,托盘的边缘应有足够的高度以获得基骨和系带的正确形态。2患者取坐位,取上颌模型时,医师取右后位;取下颌模型时,医师取右前位。3取印模时,印模材最好调和得稍稠些,再放入托盘内。托盘放入口内时,应使托盘柄中线与牙弓中线基本一致,托盘前部先行压人,然后压入后部并固定,等待印模材凝固。4灌注模型。有条件的可使用震荡器,减少石膏内出现气泡。5上、下颌模型可以根据口内咬合关系,通过模型修整器完成修整。6上、下颌模型亦可通过模型橡皮托进行装托,完成记存模型。7待模型干燥后,在上、下颌模型上标注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和日期等信息。质量控制要点见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

9、册p268#质量控制标准1.托盘选择匹配;2.印模材料调拌合适;3.体位正确;4.模型完整,清晰,无气泡;5.取模过程愉快。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科室:口腔正畸科诊疗技术名称 口腔正畸 x 线头影测量技术描述 为明确错合畸形的发病机制和儿童颌面部生长发育状况等,可进行头影测量。治疗流程 描图定点测量分析错合机制诊疗常规1用描图纸描出头颅侧位 x 线片上的软硬组织头影图迹。2进行测量定点。3进行颅颌面结构的角度及线距测量。4根据测量结果分析错合的机制。质量控制要点见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p270#质量控制标准1.描图清晰;2.定点准确;3.测量精准;4.病历记录完整;5.分析正确。

10、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科室:口腔正畸科诊疗技术名称 口腔正畸分牙技术描述 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错合畸形,需要在某些牙齿上放置带环,准备放置带环的牙齿与邻牙接触紧密。治疗流程 放置分牙附件27d 复查诊疗常规1铜丝分牙法:(1)将直径 o6O7mm 铜丝的一端弯成弧形,用持针器将铜丝自牙齿颊侧邻接点下楔状隙插入,至舌侧到合面外展隙,围绕邻接点一圈。(2)将穿过牙齿邻接点的一端与铜丝的另一端交叉后扭转结扎,直至紧密固定为止,于丝扭端 34mm 处剪断,将断端向牙齿楔状隙内压入。(3)分牙时间通常为 27d,在放置带环前拆除分牙铜丝。2分牙弹簧分牙法:(1)用直径 045O5mm 的不锈钢丝弯

11、制分牙弹簧。分牙弹簧的下部直线部分由牙齿颊侧邻接点下楔状隙穿向舌侧,分牙弹簧的上部通过秸面后使小弯部钩入舌侧邻间隙,利用弹簧的弹力进行分牙。(2)分牙时间通常为 27d,在放置带环前拆除分牙弹簧。3橡皮圈分牙法:(1)用分牙钳子将分牙用橡皮圈撑开拉大呈扁圆形,将圈的下方从牙齿的邻接点压人邻问隙内,随即松开钳子,使橡皮圈围绕邻接点,利用弹力分开牙齿。(2)分牙时间通常为 27d,在放置带环前拆除分牙橡皮圈。质量控制要点见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p270-271#质量控制标准1.分牙附件制作标准;2.是否有效分牙;3.病历记录完整;4.操作过程愉快。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科室:口腔正畸

12、科诊疗技术名称 粘接正畸托槽和附件技术描述 需要使用固定矫治器治疗的错合畸形。治疗流程 牙面清洁、吹干酸蚀冲洗、吹干粘结诊疗常规1对牙齿表面不清洁者,则应先进行牙面清洁,然后冲洗,吹干。2隔湿后,用酸蚀剂进行酸蚀处理,酸蚀剂涂布在牙面上,其范围略大于托槽背板面积,处理时间一般为 2060s,氟斑牙可适当延长。3以三用枪水气冲洗牙面,配合吸涎器吸引,然后吹干牙面。酸蚀过的牙面无光泽呈白垩色。4如果使用化学固化型釉质粘接剂,将双组分渗透液充分混合后,取少量均匀涂布在酸蚀过的牙面上,在调和板上将双组分釉质粘接剂充分混合。将调和好的釉质粘接剂放置在托槽背板上。根据临床需要将托槽放置在牙面上,使托槽与牙

13、面紧密贴合。再次检查托槽粘着的位置,同时清理托槽周围被挤出的釉质粘接剂。5如果使用光固化型釉质粘接剂,先将少量渗透液均匀涂布在酸蚀的牙面上,然后光照 l0s。将光固化釉质粘接剂放置在托槽背板上。托槽粘接位置的调整同上。然后清理托槽周围被挤出的釉质粘接剂。在托槽周围分别光照 1020s。质量控制要点见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p272#质量控制标准1. 酸蚀程度合适;2. 注意隔湿;3. 粘接位置准确;4. 粘接过程舒适。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科室:口腔正畸科诊疗技术名称 排齐牙列(以方丝弓矫治器为例)技术描述 固定矫治的第一阶段,牙齿错位不齐。治疗流程 先细后粗先圆后方诊疗常规1当牙

14、齿错位程度较严重时,使用较细的镍钛圆丝,利用其较为柔和、持续的回弹力排齐牙齿。如果使用不锈钢圆丝,则应在其上做各类弹簧曲来矫治牙列不齐。2对于拥挤严重、牙齿重叠甚至不能粘接托槽的病例,可以在较粗的不锈钢丝上先往后拉尖牙,或用较粗的不锈钢丝在拥挤处放置螺旋推簧展开间隙,待间隙早馋后再行排齐。3对于扭转牙齿,轻微者可以直接将镍钛丝结扎入槽,较严重的可以用弹性装置结扎在托槽和弓丝之间,或在扭转牙齿舌侧粘舌侧扣,与邻牙交互牵引来扭正。注意事项:1初始弓丝一般选用直径为 0.35mm 或 0.40mm 较细的镍钛圆丝,以后逐渐加粗矫治弓丝的直径。最后换用 0.40mm 或0.45mm 的不锈钢丝。2为了

15、更早地获得对切牙倾斜度的控制,也可选用方形多股麻花丝或方形镍钛挫作为初始弓丝。3对于拔牙病例,排齐牙列时,可以在弓丝末端紧靠颊面管末端处回弯,或在弓丝上弯制“”曲与颊面管间结扎,尽量减少前牙的唇向移动。4排齐中先拉尖牙向后时应十分注意后牙支抗的控制,如有必要可以腭、舌弓将后牙连成一个整体,如需要较强的支抗可以应用口外力加强支抗。5使用交互牵引纠正牙齿扭转时必须在较粗的不锈钢弓丝 0.40mm 以上)上进行,可在扭转牙的邻牙部位弯制阻挡曲。质量控制要点见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p273#质量控制标准1 有效矫治牙齿颊舌向、唇舌向、垂直向错位,扭转;2 病历记录规范;3 矫治过程愉快。口腔诊疗

16、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科室:口腔正畸科诊疗技术名称 整平牙列(摇椅形唇弓整平)技术描述 一般的深覆合患者,下颌平面角正常。后牙槽高度过低,下颌平面角偏小的前牙深覆合患者治疗流程 弯制配戴摇椅弓整平牙列。诊疗常规1应用不锈钢圆丝,上颌用加大的 Spee 曲线唇弓,下颌用反 spee 曲线唇弓。必要时弓丝的末端应回弯,或进行末端结扎。2应用不锈钢方丝制作摇椅形唇弓时应注意弓丝前后牙区域转矩的控制。弓丝后牙区应消除由摇椅弯曲造成的冠颊向转矩。下颌弓丝前牙区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冠舌向转矩。注意事项:下颌平面角较大的前牙深覆合患者应慎用。质量控制要点见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p273-274#质量控制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