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火灾预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017344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火灾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施工现场火灾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施工现场火灾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施工现场火灾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施工现场火灾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火灾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火灾预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项目名称:新源发 NASA施工单位:河北基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时间:2011 年 10 月 19 号2新源 NASA 项目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建筑工地是一个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场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火灾隐患。为了提高消防应急能力,全力、及时、迅速、高效地控制火灾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事故损失和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企业财产和人员的安全,针对施工现场实际,项目部制定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一、工程简介:工程名称:新源发国际财富中心工程位置:中山路与大经街交叉口建设单位:石家庄新源发房地产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华东建设发展设计有限公司二、指导思想和法律依据:指导

2、思想:施工期间的火灾应急防范工作是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地一旦发生灾事故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而且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为预防施工工地的火灾事故,要加强火灾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贯彻落实“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精神,坚持“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的消防方针,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火灾原理及灭火基础知识及救援知识,增强员工的消防意识。三、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火灾3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

3、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教育和组织职工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必要时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职工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火灾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控制住造成火灾事故的危害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及时地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进行救援。发生火灾事故,应尽快组

4、织义务消防队与救援人员一起及时控制事故继续扩展。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事故和人体、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检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基本状态。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评估出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四、 应急领导小组名单、职责范围及分工应急领导小组名单:4组长:郑学伦项目经理:刘增辉 副组长:刘春来安全员:常占平 成 员:项目部其它管理人员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范围a、 负责项目部高处坠

5、落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b、 负责项目部对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的演习和实施;c、 负责对发生安全事故现场救援和管理工作;d、 负责事故报告和善后事宜;e、 负责恢复生产。应急分工:救援组:组长 :刘增辉 主要职责:抢救伤员、协助医护人员、送医院抢救。警戒疏散组:组长 :刘春来主要职责:切断电源,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疏散人员,防止其他人员受到伤害。事故调查组: 组长:郑学伦主要职责:调查了解事故原因,受伤人数,受伤人员姓名,事故发生时间,经济损失初步估计,同时立即电话求救、报警及在主要路口接车。后勤保障组:组长 郝金发主要职责:立即提供抢救物资、车辆、现金等义务消防队:组长:曹聪发生火

6、灾时,应按预案演练方法,积极参加扑救工作。5人员名单及分工应挂在项目部办公室墙上。五、灭火器材配置和急救器具准备:救护物资种类、数量:救护物资有水泥、黄沙、石灰、麻袋、铁丝等。数量充足。救灾装备器材的种类:仓库内备有安全帽、安全带、切割机、气焊设备、小型电动工具、一般五金工具、雨衣、雨靴、手电筒等。统一存放在仓库,仓库保管员 24 小时值班。消防器材:干粉灭火器和 1211 灭火器。消防栓。设置现场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灯。设置砂池,消防栓应标在明显位置。急救物品:配备急救药箱、口罩、担架及各类外伤救护用品。其它必备的物资供应渠道:保持物资供应渠道(电话联系) ,随时确保供应。急救车辆:项目部

7、自备小车,或报 120 急救车救助。六、火灾事故应急响应步骤:1、立即报警。当接到发生火灾信息时,应确定火灾的类型和大小,并立即报告防火指挥系统,防火指挥系统启动紧急预案。领导小组要迅速报“119”火警电话,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便于及时扑救处置火灾事故。2、组织扑救火灾。当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时,应急准备与响应项目部领导及时报警,并要立即组织施工现场义务消防队员和职工进行扑救火灾,义务消防队员选择相应器材进行扑救。扑救火灾时要按照“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 的灭火战术原6则。派人切断电源,接通消防水泵电源,组织抢救伤亡人员,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点物资,充分利用项目中的消防设施器

8、材进行灭火。A、灭火组:在火灾初期阶段使用灭火器、室内消火栓进行火灾扑救。B、疏散组:根据情况确定疏散、逃生通道,指挥撤离,并维持秩序和清点人数。C、救护组:根据伤员情况确定急救措施,并协助专业医务人员进行伤员救护。D、保卫组:做好现场保护工作,设立警示牌,防止二次火险。3、人员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在现场平面布置图上绘制疏散通道,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人员可按图示疏散撤离到安全地带。4、协助公安消防队灭火:联络组拨打 119、120 求救,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当专业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火灾应急小组成员要简要向消防队负责人说明火灾情况,并全力协助消防队员灭火,听从专

9、业消防队指挥,齐心协力,共同灭火。5、现场保护。当火灾发生时和扑灭后,领导小组要派人保护好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等待事故原因和对责任人调查。同时应立即采取善后工作,及时清理,将火灾造成的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其它有效措施,使火灾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底限度。6、火灾事故调查处置。按照公司事故、事件调查处理程序规定,火灾发生情况报告要及时按“四不放过” 原则进行查处。事故后分析原因,编写调查报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负责对预案进行评价并改善预案。火灾发生情况报告应急准备与响应领导小组要及时上7报公司。七、加强消防管理,落实防火措施:1、落实专人对消防器材的管理与维修,对消防水泵安排专人管理,场地

10、内消防通道保持畅通。2、施工现场禁止吸游烟,建立吸烟休息室。动用明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证手续。安全用电,禁止在宿舍内乱拉乱接电线,禁止烧电炉、电饭煲、煤气灶。3、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与各作业班组、分包单位签订治安、消防责任合同书 ,把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地分解到每个班组、个人,落实人人关注消防安全责任心。4、规范木工车间、钢筋车间、材料仓库、危险品仓库、食堂等场所的搭设,落实防火责任人。八、救灾、救护人员的培训和演练:1、救助知识培训:定时组织员工培训有关安全、抗灾救助知识,有条件时邀请有关专家前来讲解,通过知识培训,做到迅速、及时地处理好火灾事故现场,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2、

11、使用和器材维护技术培训:对各类器材的使用,组织员工培训、演练,教会员工人人会使用抢险器材。仓库保管员定时对配置的各类器材维修保护,加强管理。抢险器材平时不得挪作他用,对各类防灾器具应落实专人保管。3、每半年对义务消防队员和相关人员进行一次防火知识、防火器材使用培训和演练(伤员急救常识、灭火器材使用常识、抢险救灾8基本常识等) 。4、加强宣传教育,使全体施工人员了解防火、自救常识。5、培训的内容:(1)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2)个人的防护措施;(3)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4)事故报警;(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6)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7)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6、培训

12、目的:使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做什么” 、 “怎么做” 、 “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7、应急演练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应做到,公司总部人员每年演练一次,施工场区人员开工后演练一次,不定期举行演练,施工作业人员变动较大时增加演练次数。8、演练目的:1)测试预案和计划的充分程度;(2)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性和应急人员的熟练性;(3)测试现有应急装置、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4)提高与现场外的事故应急协作部门的协调能力;9(5)通过演练来判别和改进应急预案和计划中的缺陷和不足。九、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火灾事故后要分析原因,按“四不放过” 的原则查处事故,编写调查报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负责对预案进行评审并改进预案。针对暴露出的缺陷,不断地更新、完善和改进火灾应急预案文件体系,加强火灾应急预案的管理。河北基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1.10.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