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及防洪应急预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017343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及防洪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质灾害及防洪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质灾害及防洪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质灾害及防洪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质灾害及防洪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及防洪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及防洪应急预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灾害及防洪应急预案编制:毛冬明校正:毛冬明审核:林兴全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机电安装分局木座项目部地质灾害及防洪应急预案编制说明一、地质灾害及防洪的基本情况灾害隐患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地质灾害的发现时间、位置、灾害类型、灾害规模及威胁对象等内容。二、应急预案1、应急处理:包括对灾害点采取的简易的治理措施及落实情况,如修建排水沟、对裂缝进行填堵、库区减载、库区防洪等等;2、监测:主要包括具体由哪个单位组织监测,落实的监测责任人是谁;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监测(如滑坡、崩塌,泥石流、洪水的监测) 。3、报警:监测责任人发现异常可能发生灾害,采取何种方式报警(如可用铜锣、喇叭等)提醒危险区内的人员迅速按

2、预先设计好的路线撤离。4、临时疏散:明确责任主体、确疏散指挥人和现场清理人员,险情发生时按预定疏散路线撤离,要求采用简易图标示。5、临时安置:由灾害所在区域项目部、当地乡镇、村负责。做到转移安置的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水喝、有医疗。木座项目部区域灾害应急预案表地质灾害名称:1、位置2、灾害类型3、灾害规模及主要特征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4、影响因素 主要控制因素:发展趋势:活动体规模:5、发展趋势及威胁对象 可能造成人员、财产、经济损失:简易治理措施及落实情况:组织单位:水电十局木座项目部责任人:林兴全监测监测方法:报警信号:组织单位:水电十局木座项目部责任人:林兴全6、应急防灾措施疏

3、散疏散路线:抢、排险单位:水电十局木座项目 责任人 林兴全7、应急救灾措施治安保卫单位:平武保安公司 责任人一、了解滑坡、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两种自然地质现象。滑坡是指山坡在河流冲刷、降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下,土层或岩层整体或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滑坡也叫地滑,群众中还有“走山”、“垮山”或“山剥皮”等俗称(图 1)。泥石流是指在降水、溃坝或冰雪融化形成的地面流水作用下,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图 2)。滑坡的特点是顺坡“滑动”,泥石流的特点是沿沟“流动”。不论是“滑动”还是“流动”,都是在重力作用下,物质

4、由高处向低处的一种运动形式。因此,“滑动”和“流动”的速度都受地形坡度的制约,即地形坡度较缓时,滑坡、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慢;地形坡度较陡时,滑坡、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快。当滑坡、泥石流运动速较快,并且当滑坡上,或者滑坡、泥石流运移路径上有城镇、村庄分布时,常常由于人们猝不及防而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所以,人们又常把滑坡、泥石流称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在山地环境下,滑坡、泥石流现象虽然不可避免;但通过采取积极防御措施,滑坡、泥石流危害则是可以减轻的。二、及时躲避滑坡灾害当地面变形速度加快、滑坡征兆越来越明显时,如果能提前主动搬迁到安全的地方,应该是防御滑坡灾害的最好办法。但在许多情况下,由于永久性搬

5、迁场地难以找到或搬迁经费短时间内难以落实等原因,还不得不采取一些临时性的避灾措施,尽量减轻滑坡造成的损失。、临时避灾不是灾难临头才想起避灾,而是要从发现灾害征兆之时起,就要有所准备,“有备”才能“无患”。根据以往经验,躲避滑坡灾害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准备:预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在滑坡隐患区附近事先选择一处或几处安全场地,作为人员避灾的临时用地。选择场地时,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绝不能从一处危险区又迁到另一处危险区;避灾场地原则上应选在滑坡两侧边界之外,不宜选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地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避灾场地距原居住地越近越好,地势越开阔越好,交通和用电、用水越方便越好。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

6、信号:要通过实地踏勘选择好转移路线,转移路线要尽量少穿越危险区。要事先约定好撤离信号(如广播、敲锣、击鼓、吹号等等),同时还要规定信号管制办法,以免误发信号造成混乱。预先做好必要的物资储备:有条件时,应在避灾场地预先搭建临时住所,为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条件。人员的财产和生活用品可以提前转移到避灾场所,既可方便大家生活又能有效减少经济损失。交通工具、通讯器材、雨具和常用药品等,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前做好准备。历史经验表明,滑坡灾害绝大多数发生在雨季,夜晚发生滑坡较白天发生滑坡的损失更大。因此,雨季特别是雨季的夜晚最好不要在滑坡危险区逗留。事实上,所有滑坡、泥石流活动都要经历一个孕育发生发展休止的过程,

7、只是时间上有的长、有的短。在孕育阶段,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有一些前兆显示。根据我项目部所在区域地质灾害的发生特点,在暴雨期间的重点防范期必须加强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一旦出现一般(小型)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要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流程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流程图1 监测预警A、 建立群测群防体系,健全以汛期值班、巡查和预警提示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制度和信息传输渠道,不断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对已发生和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通过发放防灾宣传或横幅,提示明确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监测人主要职责,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防灾减灾指挥部成员总指挥:林兴全安全员:侯咏诚监

8、测值班:龚文智 毛东明 成原强 应急处置监测预警应急准备 物资准备专家待命地质灾害事件所在项目部及乡镇政府当地相关部门政府启动应急响应上级指挥部先期处置信息报送启动预案善后处理应急响应应急响应结束信息发布现场指挥应急处置流程应急环节与处置内容信息传递说明:总结评估省厅级应急响应国家级应急相应B、积极与气象、水利、科技等部门密切合作,积极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及时收听收看气象信息,主动获取突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成果,根据气象预报地域、等级,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2 先期处置突发地质灾害险情或灾害发生后,事发地防灾减灾指挥部应迅速实施先期处置,包括:立即抢救

9、伤员和受困人员,控制灾害(隐患)现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封锁危险区和警戒交通;组织人员转移避让或采取紧急排险措施,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人员避灾疏散;防止不必要的二次伤亡。3 信息报送项目部和当地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接到当地出现人员伤亡及特别重大(特大型) 、重大(大型) 、较大(中型)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政府相关部门。4 应急响应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实行分级响应:1、特别重大(特大型)地质灾害或险情,由所在省政府启动级响应(启动省级应急预案)2、重大(大型)地质灾害或险情,由所在省政府启动级响应(启动省级应急预案)3、较大(中型)地质灾害或险情,由所在市政府启动级

10、响应(启动市级应急预案)4、一般(小型)地质灾害或险情,由所在市政府启动级响应(启动本市级应急预案) 。5 现场指挥应急预案一旦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可设立处置现场指挥部,调配应急力量,支援事发地乡(镇)政府开展现场处理行动。6 应急处置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派遣专家组赶赴现场,调查分析灾情、险情,判断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提出具体的抢险救灾措施;组织力量迅速抢救伤员和受困人员及重要财产,并及时转移受威胁人员;妥善安置受灾人员,并保障其基本生活。相关成员单位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实施通信、交通、电力、物资、生活、卫生、资金和治安等保障行动;开展医疗救护和卫

11、生防疫,治安、交通和通讯保障,灾民基本生活服务,信息报送和处理等行动;对灾害体进行监测和应急排险。7 信息发布由当地政府办公室会同新闻宣传主管部门负责,各级国土资源局参与地质灾害的信息发布。8 应急响应结束经专家组鉴定,一般(小型)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由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宣布应急响应结束;较大(中型)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的应急响应结束由所在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决定;重大(大型) 、特别重大(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的应急响应结束由省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决定。9 后期处置与总结评估应急响应终止后,项目部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协调相关部门和当地乡(镇)政府及时做好

12、善后工作。清查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继续救治伤病员,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及时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责任、应急处置的过程等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总结报告。 防洪应急预案一,组织机构木座项目部工地防洪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防洪指挥部)由木座项目经理担任总指挥,各班组为成员单位.防洪指挥部人员电话全体,实行全天候开机 24 小时值班,值班电话:028-62823187防洪指挥部成员总指挥:林兴全安全员:侯咏诚监测值班:龚文智 毛东明 成原强 二,汛情等级和应对措施根据防洪预案关于汛情分级规定,汛情分为一般汛情,较大汛情,重大汛情,防洪指挥部和有关单位须按规定及时采取措

13、施,开展防台防洪工作.(一)分级响应项目部防洪应急按等级实行分级响应.1,发生一般汛情( 级), 由县启动应急响应,市管工程由项目部施自行启动应急响应.(1)防洪指挥部负责日常工总结洪涝灾害情况;(2)防洪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加强值班;(3)防洪指挥部将洪灾通报及时传达到各成员单位;(4)各成员单位根据 防洪应急预案,做好防御 洪灾的宣传工作,检查工作,准备工作;(5)各成员单位将检查情况 ,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防洪指挥部.2, 发生重大汛情( 级)及发生较大汛情(级)由基层防汛小组单位上报指挥部启动级应急响应.在指挥部和专业抢险力量到达现场前,防汛小组应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1)防洪指挥部对洪

14、灾情况汇总报告;(2)各班组及主管人员应进岗到位,召开防台防洪分析会,部署防御工作;(3)各成员单位根据防洪指挥部发出的防洪通知要求,做好人员,物资的安全工作;(4)防洪指挥部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工作;(5)各成员单位及时将防御落实情况,抢险救灾情况报防洪指挥部.(二)先期处置洪涝灾害发生后,事发企业在灾害发生后或接报 2 小时内将灾害信息向同级政府应急机构报告,并报当地相关单位。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根据灾害等级实施相应的先期处置,组织灾害应急,抢险,排险,抢修,快速修复,恢复,重建等工作.(三)预案启动接到灾害报告后,防洪指挥部进入应急响应状态,通报防洪指挥部各成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设立处置

15、现场指挥部,召集相关专家对灾害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处置的决策建议,协调部署应急队伍和物资设备支援现场处置行动,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工作,必要时请求上级支援.(四)后期处置当警报解除后,防洪指挥部及时向上级防汛指挥部统计上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及时上报抢险救灾中出现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应急响应终止后,防洪指挥部协调有关部门和事发地政府及时恢复正常的社会和群众生活工作秩序.同时,相应应急机构要督促,协调有关单位认真做好滞留人员的安抚及其他善后工作,确保社会和企业的稳定.三,防御重点1,项目部在工程薄弱部位,如库区、沿岸山体,地形及附近高层建筑等安全防范工作.2,施工现场消防方面要突出现场各类材料,物品(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品)宿舍,食堂,脚手架,木模板,施工用电防火和动用明火的管理等.3, 加强水库管理,实施科学调度。在汛期期间,加强值守和巡查,及时发现隐患或险情,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确保水库安全。要加强对水库水雨情的监测,做好水库的科学监测,为充分发挥水库防洪减灾作用提供一手的保证。4,做好受灾人员的思想工作,防止情绪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