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发展特色经济浅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016715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定发展特色经济浅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武定发展特色经济浅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武定发展特色经济浅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武定发展特色经济浅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武定发展特色经济浅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定发展特色经济浅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定发展特色经济浅论(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创新思维 发展特色经济武定县发展特色经济浅论摘要:当前,武定经济受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缺乏特色,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等的制约,若不创新思维,不下决心调整,武定经济就没有出路,面对当前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武定的经济要发展,只有依托武定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区域品牌共享优势,把好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发展规模经济,大力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特色经济。各级政府要不断转变发展经济的观念,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走出一条发展地区特色经济的新路子,才能使武定经济又快又好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从武定特色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武定发展特色经济的有利条件及发展武定县特色经济的对策

2、、措施思考三方面阐述,供同仁们参考。关键词:特色经济、现状、对策、思考 2提纲一、武定特色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特色经济简述1、产业选择2、规模经济3、充分发挥区域品牌共享优势(二)武定特色经济发展现状(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武定发展特色经济的有利条件(一)资源优势(二)品牌优势(三)区位优势三、发展武定县特色经济的对策、措施思考(一)转变发展经济的观念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即发展以什么为依托,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其次是要拓展对资源的认识,改变传统的资源观念。再次要切实解放思想,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树立创新意识。(二)找准发展武定特色经济的突破口,培植特色产业1. 中药材产业。32

3、、武定壮鸡产业。3、建材产品加工业。4、特色旅游业。创新思维 发展特色经济武定县发展特色经济浅论长期以来,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产品缺乏地方特色,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一直是影响武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不创新思维,不下决心进行调整,就走不出困境,就没有出路。当前,要抓住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特色经济。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武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才能实现武定经济振兴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一、武定特色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特色经济简述特色经济是指从本地比较优势出发,根据本地在某一阶段

4、的要素禀赋结构,即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主导产业,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经济。一个地方特色经济形成,必然与当地独特的环境、资源、条件及发展模式相联系。如山西的4煤炭工业、云南的烟草工业、陕西的旅游业等,是与这些地区独特的资源相联系的;辽宁的重工业、湖北的运输业(被称之为“九省通衢”)等,是与其原有的基础条件相联系的;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山东等省的外向型经济则是与这些省的沿海区位优势相联系的,等等。发展武定的特色经济,笔者认为有三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一是产业选择,二是规模经济,三是充分发挥区域品牌共享优

5、势。1、产业选择发展特色经济,首先要确定优势产业项目。所谓优势产业是看一个行业在各产业中的产值比重,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份额,对农民增收和政府财政的贡献等。其次,优势产业要能形成产业化经营,能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的附加值。再次,发展特色经济,一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即要在扬弃的过程中寻求发展,一个县的特色经济往往集中在少数几个产业上,不能动辄搞“十大产业”、“八大优势”之类的花架子。2、规模经济发展特色经济不能小敲小打,一定要形成相当的规模,要使全县范围内的特色经济企业“扎堆抱团”。“扎堆抱团”的特色企业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新陈代谢能力,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灵敏,能够迅速将市场需求信息或者

6、新技术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并推向市场,取得经济效益。“扎堆抱团”能使企业在外部经济、集体效率和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5制作用下形成强大的产业竞争力。3、充分发挥区域品牌共享优势充分发挥区域品牌共享优势就是应充分发挥基于人文历史或者专业化市场等因素而形成的区域品牌无形资源。如:武定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可以把自然的山水风光作为主体,融入人文历史、民族风情、文物古迹等因素,发展以狮子山为龙头的特色旅游业。(二)武定特色经济发展现状这几年来,在突出优势资源的开发方面,武定作了很大努力,发展矿产业、养殖业、种植业等产业,以建设“三乡五业” 为武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并有了一定的成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

7、二、三产业的比重由 2000 年的45.3:18.4:36.3 调整为 2007 年的 39: 29: 32。“三乡五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60%以上。2007 年,全县特色经济发展迅猛,收购烟叶 650. 5 万千克,实现烟农收入 8041. 9 万元,实现财政税收 1769 万元;种植反季蔬菜 23708 亩,实现产值 3200 万元;种植人工食用菌 31. 35 万平方米,实现产值 2315 万元;种植中药材 5671 亩,实现销售收入 4646 万元;实现畜牧业产值 61358 万元,增长 37. 59%;优势林产业起步较好,种植核桃 5. 8 万亩、膏桐 1000 亩。(

8、三)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几年来武定的特色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总的来看,武定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6发展基础薄弱、起点低、后劲不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尚未形成;开放水平不高,经济外向度较低;财政困难,收支矛盾突出;农业基础脆弱,农民增收困难;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缺乏规模企业、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政府工作的一些方面还存在抓落实不够等问题。具体讲,一是产业选择目标不明确,点多面广,遍地撒网,重点不突出,千人一面,没有体现出“特” ,特色经济缺乏“ 特色”;二是现有的特色经济规模较小,难以形成产业

9、,同一特色产业产品标准参差不齐,各吹各打,没有市场竞争力。二、武定发展特色经济的有利条件(一)资源优势武定发展特色经济的条件首先是资源。武定全县国土面积 3322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6 万亩,其中水田 10.8 万亩、旱地 15.2 万亩,人均有土地 1.04 亩;森林覆盖率25.4,人工植树造林 21.45 万亩;人均占有水资源 4343平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 88 万千瓦,可开发利用 4.5 万千瓦,径流面积大于 40 平方公里,长度大于 10 公里的河流 22 条;有林地 310 万亩,荒山 26 万亩,牧场 291 万亩,其中山地灌木草场 90 万亩,可年产鲜草 43.2 万吨、

10、可利用秸秆 17.5 万吨,理论载畜量 6665222 黄牛单位;有铁、铜、钛、铅锌、石棉、芒硝、岩盐、磷、木纹石、大理石、硅石、石灰石及伴生元素钒、银、铌、镉、钴等矿种,共7117 个矿点,在已探明的矿种中,铁矿贮量 2.46 亿吨,钛矿贮量 1800 万吨,铜矿贮量 13.1 万金属吨,铅锌矿 50 万吨,芒硝矿 5884 万吨,其中铁、钛、铜矿分布量广、储量多,仅铁矿和铜矿就占各矿种和矿点的 70%以上,钛矿储量居西南之首,木纹石远景贮量 34.8 亿立方米;武定县中药材资源储藏丰富,分布广泛,据 1985 年中药材资源普查,全县境内均有中药材分布,共有 801 种中药材,隶属 195种

11、、488 属,可为生物药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原材料;武定县境内最高海拔 2956 米,最低海拔 862 米,从亚热带到温带,各种气候类型均具备,年平均降雨量 999.7 毫米,山地立体气候明显,尤其是开发较晚,植被破坏少、污染小,是发展绿色产业的好地方;还有具有传奇色彩、佛教文化、万株牡丹的狮子山和凤氏土司等为代表的旅游景点。(二)品牌优势武定鸡以其体大、肉嫩、骨酥、味鲜而著名,清代为进贡上品,几经发展,品牌形象早已树立形成,“武定壮鸡”更是蜚声省内外。源自武定的通过特殊阉鸡和饲养方法培养出来的武定壮鸡,具有个大、骨酥、肉嫩、味美和药用价值高等特点,早在明清两代时作为朝廷贡品就驰名全滇;武定县“

12、木纹石 ”地质名为石英砂岩,外观美丽、质地良好、自然性强、纹理清晰、颜色淡雅、条纹流畅、无放射性污染,比国外著名的澳洲砂岩细腻、强度更高、纹理更清晰、磨光性好,并具有透气性强、吸音、吸潮、防火的功能,适宜用在歌剧院、报告厅、体育场馆、大厅等公共场所,8是一种高档的装饰石材,真正属于 21 世纪的环保型装饰石材,等等。(三)区位优势武定县位于滇中高原北部,楚雄彝族自治州东部,北纬 25度 19 分 26 度 11 分,东经 101 度 55 分102 度 29 分之间,东邻禄劝,南接富民、禄丰,西与元谋接壤 ,北与金沙江为界,与四川会理隔江相望。县城东距省会昆明 78 公里(二级公路),南距州府

13、楚雄 168 公里,北距四川攀枝花市 240公里, 108 国道穿过境内四个乡(镇),金沙江水道流经武定三个乡,航道 34 公里。三、发展武定县特色经济的对策、措施思考(一)转变发展经济的观念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武定培育地方特色经济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为此,我们必须对武定发展特色经济的环境、资源、条件进行认真研究,进一步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找准方向和突破口,促其超常规、跳越式的发展。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次西部大开发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步深入的条件下起步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单纯只考虑资源条件,还应当甚至主要应当考虑环境因素、市场需求因素、人文背景因素等等,这些都涉及到观念的转变问

14、题。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即发展以什么为依托,科学确定发展目标。更新发展观念必须以人为本,切实树立以提高人口素质与开发人的智力资源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观,树9立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指导思想,改变以往以开发自然特制资源为主要手段,以单纯追求物质财富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实行发展经济、积累财富、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最终目标的发展模式。其次是要拓展对资源的认识,改变传统的资源观念。过去我们对武定资源的认识主要放在有形的物质对象上,对优势资源的认识也局限在畜牧、矿产等方面,而对非物质形态的无形效益资源缺乏必要的认识,也没有进行必要的研究。事实上

15、,武定的无形资源优势更具特色,蕴含着更大的潜在价值,其中不少资源不仅在省内而且在省外都是独一无二的。例如,武定有低热河谷区、温暖山区、温凉山区、冷凉山区、高寒山区等五种立体气候适宜发展高山反季蔬菜和种植中药材,有神奇瑰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组成的旅游资源,等等,无不显示它在各个方面的独特优势,只要实行科学的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就可以创造出巨大价值,而且可以循环利用,为武定的发展和振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再次要切实解放思想,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树立创新意识。过去武定的发展长期滞后,并不是因为各级干部和各族人民工作不努力,也不是因为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主要是缺乏勇于开拓、敢为人先

16、的创新意识。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发展地方特色10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照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论述,彻底抛弃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切按照“红头文件”办事的思维方式和“依靠上级”、“ 等靠要”的工作方式,切实树立创新意识。要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形成地区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走出一条发展地区特色经济的新路子。只有观念创新,才会有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发展创新,才会有思维方式的创新和工作思路的创新。所以,武定发展特色经济一是要实现从单靠国家投资搞建设转向国家投入、政策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多元化投资发展经济的方向转变;二是由主要靠开发自然资源向综合开发市场、技术与有选择地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特色经济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三是由封闭式的自我开发向省内外全方位开放进行开发的方向转变。(二)找准发展武定特色经济的突破口,培植特色产业目前,武定的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实力弱,具有明显的后发展地区特征,但也具有资源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