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博客开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4016582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博客开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博客开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博客开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博客开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博客开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博客开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博客开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博客:开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江苏省吴江市鲈乡实验小学 朱志强【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教育与网络的关系日趋紧密。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不仅改变了当代教师的学习方式, 为教师在学习、交流和专业成长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更为 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BLOG 作为网络交流的主要方式,以它快捷、易用、稳定等特性,深受广大教 师青睐。 “教育博客” 作为一种现代网络日志,以其开放性与包融性等特性,实现同伴间的交流,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着其他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是教师提升反思能力的有效载体,是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

2、育博客” 创新了校本教研活 动的形式,使校本教研活动突破学科、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 为同伴交流提供了有利的 场所,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使教 师浸润在教育交流与反思的研究文化中,提高了教师的生命质量。关键词:教育博客、专业发展、新模式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博客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课改的深入,好多教师个人或群体也涉足网络,建起了自己的“教育博客”,在网络上以时间为序作一种记录,其主要内容是教育生活,主要形式是教育叙事。我校自 20006 年以来承担了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研究”。 5 年多来,全校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教育博客”,并屡

3、屡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如“十月”、“涓涓细流”、“陆老师空中学堂”、“宋老师博客”、“秋天的雪花” 、“德育之窗” “ 鲈小生命教育”等。5 年的课题研究,也使我校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校拥有省特级教师 1 名、苏州市级学科带头人 5 名,学校 38%的教师成为市级骨干教师。2010 年 11 月,我校课题研究成果,也是我校 13年建校史上第一本正式出版的书籍博客. 成长由江苏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ISBN978-7-5499-0098-5】 ,主编顾桂荣、钱金明,我校俞旭等 60 多位教师进行撰稿,全书 27 万多字,整个书稿为思考、实践、见证三个

4、大篇,思考篇突出教育博客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理性认识;实践篇突出教育博客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并且初步总结出了教育博客促成自我反思,构建了行动研究的共同体等 5 个观点;见证篇突出教育博客提升教师教学生命的品质。自课题正式立项起,我校就从各方面大力支持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加快转变观念,落实教育实践。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为此,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尽快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并落实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包括师生关系观、教学过程观、教学方法观,教师模式观、教学手段观等等。2.加强资源建设,完善博客平台。加强学校的资源管理,尤其是网络资源的管理,完善学校教育博客平台

5、。在原有基础上,对学校博客平台进行重新规划。分别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进一步规范博客,鼓励教师树立个人日志;二是进一步在形式和内涵两个层次上提高博客日志的品味,逐渐改善博客日志群页面的质量;三是加强对外宣传,进一步发挥博客的作用,把博客当做学校、教师对外交流、辐射社会的渠道,让博客走向其他学校,走向社区,走进家长,尤其是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使博客成为家校联系的有效平台,促进家校合作。3.加速技术普及,加大投入力度。博客在使用上对于大部分已通过信息技术考核的教师来说,虽是零技术,但毕竟具有科技含量。如何利用隐藏其中的技术或利用它的技术优势,来构建新颖实用的课件开发平台、管理系统平台,使博客不仅具有

6、实用价值,更具有实用价值。我校为了推动本课题的实施,2006 年即实现了教师人人拥有一台计算机。为了提升网络的功能,营造良好的服务功能,学校购买了一些软件,促进教师自觉应用、开发与实践、研究博客,不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舞台和开发平台。4.开展各类活动,进行课题研究。2005 年,我校网站设立了教师博客专区;同年 9 月,成立了课题中心组,中心组的职责是培训、参与、引导、管理,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整理博客平台的资料,归纳分析,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我们邀请教育专家,为我们的课题把脉,指导课题的研究发展。经常组织大量有针对性的活动,譬如如何建立自己的博客、注册博客圈、发贴、跟贴等。组织课题组成

7、员学习各子课题的实验方案。加深课题组成员对子课题的认识,帮助大家明确日后的研究方向和内容。2006 年 4 月,我校邀请苏州市电教馆金陵馆长来校作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2007 年 2 月,我校组织了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发展专题沙龙活动,市教科室张菊荣副主任与我校教科骨干教师进行了热烈地交流。通过沙龙,老师们不仅认识了我校博客写作的现状,也认清了今后我校博客发展的方向。课题组员利用学校“博客圈”围绕教育教学专题进行网上讨论与交流,形成了一种网络教研的新方式。通过五年的实践研究,我们的鲈乡教育博客形成了既有互动性、交流性、自主性、群体性的共性特点和功能,又有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个性特点和

8、功能。教师专业共同体构建和教师专业共同成长是其一大亮点。学校的教育博客的研究对于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一)形成教学研究新手段,有效地促进了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教研活动实效性一直是一个令很多管理者和教研人员感到头痛的问题,教育博客的出现为解决这个问题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利用教育博客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1利用教育博客,进行集体备课。利用教育博客,教研组集体备课我们是这样操作的:首先提前两周确定下一阶段的集体备课主备老师,然后由主备老师将自己对教材的解读、课堂设计以及自己的初备的教学设计提前一周上传到博客网,要求同组内的老师在一两天之内围绕下一

9、阶段的课程以及主备教师的教学构想在网上展开讨论,在教育博客的框架内,主备教师可以随时吸纳和整合大家的意见,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重新确立组内的集体备课教案,其他的教师再根据自己所教授的具体班级的学生实际认知情况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做一些必要的增删和修改,成为自己的教学个案2利用教育博客,进行微格教学研究。以博客为工具实现教师发展的模式更适合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主动发展,而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微格培训等则更适合于学习者对已有知识的系统掌握,两者各有优势。在促进教师专业化上应以培养其主动发展为主,同时兼顾利用微格培训等传统培养发展模式。我们运用校园博客网和现代信息技术,将

10、课堂教学进行录像,然后组织教师边看录像边评课,把整个课堂教学划分为若干个教学情境,逐一研究,或突出课堂教学中具有某些代表性的一个或几个情境,用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与诊断。这种研究能理论联系实际,具体、形象、生动,有力地克服了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宏观评价与微观诊断脱节,集体评价与自我评价脱节的不足。 (二)为专题研究建立平台,构筑了主题研究的共同体。专题性教育博客的建立,是学校教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体现,也是学校打造优秀研究团队的必然。在专题性博客上,教师不受年级组、教研组、所授学科以及区域等的限制,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发表意见,参与交流研讨,可以有专家的点评,也欢迎校内外教师评说。在

11、专题性博客上,由于我们努力营造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努力营造通力合作相互支持的气氛,努力创造博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相互协调、切磋交流、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的机制,因此,在专题博客上,常能集中校外专家与一线教师的教育思想、教研方法与教研经验,思想在碰撞中互补、智慧在交融迸发、工作在合作提高。专题性教育博客的建立,是我校教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体现,也是学校打造优秀教研团队的必然。在专题性博客上,教师不受年级组、教研组、所授学科以及区域等的限制,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发表意见,参与交流研讨,可以有专家的点评,也欢迎校内外教师评说。在专题性博客上,由于我们努力营造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努力营造通力合作相

12、互支持的气氛,努力创造博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相互协调、切磋交流、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的机制,因此,在专题博客上,常能集中校外专家与一线教师的教育思想、教研方法与教研经验,思想在碰撞中互补、智慧在交融迸发、工作在合作提高,教研团队自然会在这交互中形成。在专题性博客上,我们还把教育博客作为我们专题研究的管理平台,通过博客记录专题研究实施的全过程,让教师的行动研究显性化。博客平台让专题研究活动的过程更为开放,它让学习者和研究者能及时了解到研究的状况,通过适时的评价反思,及时调整研究策略,让研究活动充满实效。(三)组建班级博客,开拓了班级管理的新路径。教育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形式,已渐渐成为人们

13、抒发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建立班级博客,不仅让每个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同时还增进了生生、师生间情感的交流;班级博客是家校沟通的一朵奇葩,让我密切了家校联系,实现了家校无障碍深度交往。总之,班级博客让爱的暖流流淌在每个人的心田。教育是多维的,也是双刃的,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更应懂得如何融会贯通、高瞻远瞩,因为教师在教育的平台上更具说服力,所以我们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教育发挥其最灿烂的光辉、最有价值的意义,而家长又是整体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另一载体,那么如何让两者和谐、让教育有效是我们一直探寻的艰辛之路,博客-BLOG的出现,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个性、成长的舞台,是教师专业化成

14、长的舞台,同时也为家长开辟了绿色通道,铺设了红色捷径。博客是学校向家长展示教师风采的平台,博客也是教师展现自我教育、记录自我个性的风采地,在这里家长能看到老师、能看到孩子,既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又为家长提供了解教师、了解孩子、了解教育的方便之门,而建构通往这扇方便之门的通道路途漫漫、其修远兮(四)以校园博客为平台,建设了专业发展共同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自己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教育博客的建立,给每一位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这个舞台,可以让思想飞舞、灵魂歌唱。通过建设专业发展共同圈

15、,使教育研究逐步走向彼岸。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可见,没有反思的教学是不可取的,也是得不到长足的进步的。唯有在及时的教育过程中,反思自己的经验得失,才能累积起一笔笔教育财富。在博客圈内开展教育反思,是有诸多好处的。每一位教师通过在圈内倾诉自己的经验、观点,进而接受其他人的评点,同时也去点评别人的观点,最后,当各种思想融合在一起时,必然又会产生新的火花,最后吸纳一些更为进步的观点,将它融入自己的思想。原来的教育理念也随之得到升华。博客圈,变成了一个教师相互学习的共同体。同时通过博客、博客圈的建立,教师的思想积淀开始从隐性变成显性,这是时代所呼唤的。教育博客促成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形成了一种新的工作模式:经常回顾课堂得失、经常总结经验教训、经常更新教育博客,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改进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水平,最终获得专业化发展、成为“研究型教师”。总之,鲈小的教育博客突破传统教育意义的时空限制,为教育、教学生命留痕,丰富了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开辟了全新的教师发展模式,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