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员考试试题[1]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15577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员考试试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实验员考试试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实验员考试试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实验员考试试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实验员考试试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员考试试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员考试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员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沥青软化点测定时升温速度大于 5/分,测得的结果将偏(高)。2当沥青的比重明显大于 1 或小于 1 时,测定沥青延度为避免沥青沉入水底或浮于水面,应在水中加入(食盐)或(酒精)来调整水的比重。3I 型沥青混合料 II 型沥青混合料是根据(空隙率的大小)划分的。4沥青的标号越高,针入度值(越大),软化点(越低)。5为了使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测试具有可比性,试验过程必须在(水泥净浆标准稠度)条件下进行。6水泥标号是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按规定的(28 天的抗压强度值)来命名的。7路用水泥混凝土设计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设计方法的根本性区别在于(前者采用

2、抗弯拉强度指标、后者采用抗压强度指标)。8当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坍落度小于设计要求时,可采用(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的方法来调整。 9路用石料的技术等级是以(极限饱水抗压强度)和(磨耗性)二项指标确定的。10集料筛分时,随集料最大粒径的减小或增大每次筛分时集料的称量也应随之(减少或增大)。二、单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某地区夏季气候炎热,冬季较温暖,且年降雨量充沛,该地区气候分区可能是 A。A141 B111C124 D1442用于高等级公路路面下面层的粗集料,应满足的指标是 C。A冲击值 B磨光值 C压碎值 D磨耗值3沥青三大指标测定时,叙述不正确的是 B。A只有严格控制升温

3、速率,测得的软化点结果才能准确可靠B试验温度偏低、贯入时间延长、针的重量增加都将增大针入度测定值C沥青延度的测定可采用 15的试验条件D三大指标测定的准确性均与温度控制是否严格有直接的关系4当水泥混凝土所用的砂由中砂改为粗砂或细砂时,砂率 D。A可保持不变 B应适当增大C应适当减少 D粗砂适当增大,细砂适当减少5一组三根标准水泥混凝土抗折试块进行抗折试验,其极限破坏荷载分别为35.7KN、37.5KN、43.2KN,则最后的试验结果为 B。A试验无效 B5.00 MPaC4.88 MPa D5.17 Mpa三、正误判断题,如有误一并改正:(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在通过量与筛孔尺寸为坐

4、标的级配曲线范围图上,靠近上线的是较粗的级配,靠近下线的是较细的级配。( 错 )可改为:在通过量与筛孔尺寸为坐标的级配曲线范围图上,靠近上线的是较细的级配,靠近下线的是较粗的级配。或改为:在通过量与筛孔尺寸为坐标的级配曲线范围图上,靠近下线的是较粗的级配,靠近上线的是较细的级配。2细度模数表示砂中粗细颗粒分布情况。( 错 )可改为:细度模数表示砂中粗细颗粒分布情况。或改为:细度模数不表示砂中粗细颗粒分布情况。3沥青的粘稠性越大,针入度越小,沥青的标号则越低。( 对 )4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坍落度越大,其工作性就越好。( 错 )可改为: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坍落度越大,其工作性不一定就越好。 5油石比或沥

5、青用量都可用来表示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的多少,对同一混合料,当沥青用量为 5.0%时,油石比为 4.7%。( 错 )可改为:油石比或沥青用量都可用来表示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的多少,对同一混合料,当沥青用量为 5.0%时,油石比为 5.3%。或改为:油石比或沥青用量都可用来表示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的多少,对同一混合料,当沥青用量为 4.7%时,油石比为 5.0%。四、简答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1当试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不满足要求时,应如何进行调整?答:(1)保证水灰比不变,增减水泥浆;(2)调整砂率。指出沥青三大指标测定值的大小与检测时温度要求有明显偏差所造成的结果。答:检测温度高

6、,针入度结果偏高,延度值偏大;升温速度快,软化点结果偏大;反之亦然。2现场浇注水泥混凝土时,禁止向混凝土拌和物随意加水,但成型后又要洒水养护,说明其中的道理。答:现场随意加水,改变水泥混凝土的水灰比,将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成型后洒水,是为了保证混凝土长时间水化硬化的需要。3沥青混合料在拌和、成型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分析当温度超出或低于该温度后造成的不良结果。答:温度过高,易造成沥青混合料的老化;而温度过低,混合料不易拌和均匀,且难于碾压成型。公路试验员考试试题更新时间:2011-02-19 来源:免费范文 浏览:291 次(道路建筑材料科目50计)说明:题号前带*者难易程度为“难”,

7、不带为“易”。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粗集料密度试验中测定水温的原因是(B)。A修正不同温度下石料热胀冷缩的影响;B修正不同温度下水密度变化产生的影响;C不同水温下密度的计算公式不同;D没有必要测定温度;*2一组三根水泥胶砂条抗折试验,其极限破坏荷载分别为 34.5MPa、40MPa、41MPa,则最后的试验结果是(C)。A试验作废;B38.5MPa;C40.5MPa;D40MPa3下列石料中与沥青粘附性最好的可能为(A)。A石灰岩;B花岗岩;C石英岩;D玄武岩;4水泥的安定性检验方法,用于测试 MgO 引起的安定性不良的方法为(C)。A试饼法;B雷氏法;C压蒸法;D无法测定

8、;5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沥青“三大指标”的是(D)。A软化点;B延度;C针入度;D脆性;*6评价沥青老化性能的试验方法是(B)。A闪点试验;B薄膜烘箱试验;C加热质量损失试验;D溶解度试验7.下列那项不属于消石灰粉的技术指标(D)。ACaO 和 MgO 含量;B体积安定性;C细度;D烧矢量;*8对于水泥材料,下列指标中那项不合格即为废品(C)A细度;B烧矢量;C初凝时间;D终凝时间*9沥青针入度指数 PI 描述沥青的(A)A温度敏感性;B粘度;C密度;D变形能力;10道路用混凝土的设计指标为(B)A抗压强度;B抗弯拉强度;C抗剪强度;D收缩率;二、多选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蜡对沥青路

9、用性能的影响主要为(A、B、C、D)。A高温时沥青变软;B低温变脆;C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能;D路面抗滑性能;*2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下列那些指标用于校核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A、B)A最大水灰比;B最小水泥用量;C浆集比;D砂率;*3通常情况下,在沥青混合料设计中,矿质混合料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下列那些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的中限(A、C、D)。A0.075;B1.18;C2.36;D4.75;4混凝土的坍落度试验可以检测混凝土的(A、B、C、D)。A粘聚性;B保水性;C含砂情况;D塑性;*5下列那些指标可以表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能(A、B、C)。A空隙率

10、;B饱和度;C残留稳定度;D流值三、判断题(题 1 分,共 20 分)*1细度模数是评价砂粗细程度的指标,细度摸数越大,砂越粗。()()2任何配比的新拌混凝土工作性都可以用坍落度试验测定。()*3粗集料的磨光值越大,越容易被磨光。()4粗集料的磨耗值越高,表示集料的耐磨性越差。()5用筛析法测定水泥细度,可以用负压筛法和水筛法,有争议时,以负压筛准。()*6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或混合材掺加量超过最大限度,或强度低于商品标号规定的指标时,成为不合格水泥,在工程中严禁使用。()*7为使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在测试时必须采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

11、()8在沸煮法测定水泥安定性时,当试饼法测试结果与雷氏法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9砂的体积随含水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10砂率就是砂的用量占混凝土总质量的质量百分率。()11粗集料的压碎值测试方法对于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是相同的。()*12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下测定沥青的条件粘度,而软化点则是在沥青达到规定条件粘度时的温度。所以软化点既是反映沥青材料热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也是沥青粘度的一种量度。)*13沥青的针入度指数 PI 值愈大,感温性愈低,抗车辙能力愈强。()14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试验根据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决定,大于 13.2mm 者采用水煮法,小于13.2mm 者采用水侵法。

12、()15沥青的标号是按针入度值划分的。()*16由于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大于 3,所以沥青路面一般都是透水的。()17对任一配比的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总大于沥青用量。()18马歇尔稳定度值是马歇尔试件破坏时的最大荷载应力,其单位为 MPa。()19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强度测试时,加载速度较快会导致测试结果偏高。()*20钢材的屈强比越小,结构的结构的可靠性越高,钢材的有效利用愈低。()四、判选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有效钙含量的测定(中和法):加入新煮沸并以冷却的蒸馏水 4050ml,立即加盖瓶塞,并强烈摇荡 15min;用称量瓶按减量法称取试样约 0.5g 移于干燥的 250ml 的锥形

13、瓶中,迅即加入蔗糖约 5g 盖于试样表面,同时加入玻璃珠 1520 粒;将试样在 105110的烘箱烘干 23h,然后移于干燥器冷却;将石灰试样粉碎,通过 1mm 筛孔用四分法缩分为 200g,再用研钵磨细通过 0.1mm 筛孔,用四分法缩分为 10g 左右;在滴定时应读出滴定管的初读数,然后以 23 滴/s 的速度滴定,直至粉红色消失,记录盐酸标准溶液用量;摇荡后开启瓶塞,用盛有新煮并以冷却蒸馏水的洗瓶冲洗,将瓶塞和瓶内壁粘附物洗入溶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 23 滴,溶液即呈粉红色,然后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按照公式计算石灰的有效氧化钙含量;正确的试验顺序是(B)A-;B-;C-;D-;2沥青针

14、入度试验过程包括有:将沥青在砂浴或密闭电炉上中加热;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连杆,使针尖刚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相接触。调节针入度仪刻度盘使指针指零;将沥青试样倒入盛样皿中;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此时刻度盘指针所指的读数即为试样的针入度;调节针入度仪的水平,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它外来物,无明显摩擦;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 5s 的的瞬时,用于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灌入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到恒温时间后,取出盛样皿,放入水温控制在实验温度0.1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应不少于

15、10mm;指出正确的试验顺序为:(D)ABCD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为:计算“初步配合比”,根据原始资料,按我国现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计算初步配合比;提出“基准配合比”,根据初步配合比,采用施工实际材料,进行试拌,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满足工作性要求的配比;确定“实验室配合比”,以基准配合比为基()础,增加或减少水泥浆用量,拟定几组适合工作性要求的配合比,通过制备试块,测定强度,确定既符合强度和工作性要求,又较经济的实验室配合比;换算“工地配合比”,根据工地现场材料的实际含水量,粗细集料的密度等,将实验室配合比换算为工地配合比。以上步骤中有几处错误(C)A无错误;B一处;C二处;D三处;*4下面仪器在沥青软化点试验测试中用不到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