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005983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多媒体课件(Courseware)是指用数字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将文字、语音、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对教学材料的存储、传递、加工、转换和检索的一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1。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课件已经走入了幼儿园中,它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目前不少幼儿教师已经学会幼儿园课件的制作,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并未取得人们预想的效果,其原因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如何设计和合理使用课件。要设计出令人满意的课件,课件的设计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达到完美的结合并非易事,许多教师在设计课件的实际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2、一、当前幼儿园课件设计存在的问题(一)许多教师对课件没有进行系统的设计,设计出来的课件过于简单。尽管经过短期业余培训,许多幼儿教师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粗浅知识,会设计制作简单的课件。但由于受时间、精力及能力所限,她们设计的不少课件就只是承担了图书的角色,单一地通过图文声 帮助幼儿认知,没有达到课件真正的实效。据笔者了解,现在许多幼儿教师才刚刚开始接触课件的设计和制作,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的幼儿教师,根本没有使用过多媒体课件。在她们的意识里,多媒体课件并不适合幼儿园使用,在许多场合下,传统的方法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为华师大附属幼儿园开发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发觉那里的教师并没有重视多媒体教学

3、这个意识,许多老师从来没有进行过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到现在也才刚刚起步。能制作课件的教师只学会 Powper Point 的一些粗浅使用,她们对课件没有进行系统的设计,设计出来的一些课件也只是单纯的图文声,缺乏互动。例如在讲数的组成时,教师用电脑演示了将 6 只动物根据特征分成五组(5 1、4 2、3 3、2 4、1 5)将 6 位小朋友根据性别和着装分成五组(同上)的过程,多媒体只起到了替代图片的作用。由于幼儿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如果课件的设计不合理,教师使用课件时只能单线操作,稍有差错画面只能重新开始,甚至出现只有画面不出声音,或有了声音看不到画面的尴尬局面。(二)课件设计没有完全考虑到

4、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有些教师使用的图片并不是孩子喜爱和容易理解的图片,他们就只是在网上下载与题材相关的图片,部分图片缺乏一定的形象性和可塑性,不贴近幼儿的需求。还有,一些课件的配音速度过快,缺乏情感,音色不优美,孩子很难把握声音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就会影响到课件对孩子的吸引程度,难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一些教师一味强调交互 ,设计的交互动画并没有符合幼儿的实际,超出了幼儿能掌握的范围。如小班的许多孩子很难掌握鼠标的拖曳操作,它们的课件就应该避免诸如拖曳拼图的游戏。此外,有些教师以为画面越漂亮、颜色越眩目,动画越多、越好玩,就会越吸引幼儿的观看和使用。他们把背景加上大量的三维动画,在屏幕画面设计了

5、许多令人目不暇接的按钮,这样的课件表面上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实际上往往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有的老师把课件设计得非常精美,结果孩子只关注那些漂亮的形象、画面,对老师的问题视而不见,失去了教学活动的真正宗旨。(三)课件没有根据教学需要来设计,重点、难点不突出。有些教师是为了用课件而做课件,使课件设计流于形式。他们往往直接从市场上购买课件或请一些商业机构来帮助设计和制作课件,这些商业机构没有掌握课件的真正设计思想,没有理解班级孩子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制作出来的作品虽然画面漂亮,动画连贯,交互性强,但却往往没有突出重点和难点,没有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这样的课件若盲目运用,反而会给人一种牵

6、强附会和画蛇添足之感,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此外,一些教学内容并不需要设计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但教师却一味追求课件,没有考虑到实际的教学需要,而只是把课件当做传统教学的新工具,失去了课件真正的效用。二、幼儿园课件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握的要点目前幼儿园的多媒体课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教学型。这类课件主要供教师开展教学或幼儿自主复习巩固知识时使用,以传递教学信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为主。二是娱乐型。这类课件主要满足幼儿的娱乐需求,一般以电脑游戏和动画故事为主。第三种是综合型,是前两类的结合。它将教学信息、学习内容融于娱乐活动中,通过故事或游戏来学习有关知识,如科学、语言、数学、艺术等方面,这类在目前幼

7、儿园多媒体课件中占大部分2。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课件设计中最重要的东西,并非在软件的应用上,而是在教学内容的表达上,在我们对课件设计的理解以及设计制作的水平上,在于我们自身的美感以及对教材的把握上。在设计课件过程中,我们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幼儿园课件设计以 CAI 课件理论为基础CAI 课件理论强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

8、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

9、构。由于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 、 协作、会话 和意义建构 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如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

10、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3。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下,CAI 课件主要是指以学为中心的课件,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以学生为中心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3、强调协作学习 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 )的设计。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11、(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二)幼儿园课件设计以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依据1、生理特点。幼儿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发育尚不成熟,幼儿时期(36、7 岁)身体发育速度较 3 岁前有所减慢,但与后期发展相比还是非常迅速的。幼儿的新陈代谢旺盛,但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发育还不够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较差。如:幼儿骨骼的硬度小,弹性大,可塑性强,如果长期姿势不正或受外伤会引起骨骼变形或骨折;幼儿肌肉力量差,容易疲劳和损伤,肌肉群的发育不平衡,大肌肉群先发育,小肌肉群还未发育完善,表现为手脚动作比较笨拙,特别是手,还难以完成精细的动作。2、 概括的讲,幼儿心理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点:(1)认识

12、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如:两排相等数目的小棒,如果等距离摆开,幼儿都知道是一样多 ,但如果将其中的一排聚拢,不少幼儿就会认为密集的这一排小棒的数目少些。因为这一排比那一排队短 。可见,幼儿辨别数目的多少受小棒排列形式的影响。(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还很差,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动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在正确的教育条件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状况逐渐改变。(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3 岁前,幼儿已有个性特

13、征的某些表现,但是,这些特征是非常不稳定的。他们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个性表现的范围也有局限性,很不深刻,一般只在活动的积极性、情绪的稳定性、好奇心的强弱程度等方面反映出来。幼儿个性表现的范围比较广阔,无论是在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才能方面,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方面,都会开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倾向,这些个性倾向与以后相比虽然还容易改变,但已成为一个人一生个性的基础。4 (三)幼儿园课件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1、目标性原则-课件设计要体现教学目标课件必须要体现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使幼儿的教学更具有规范性。课件的具体呈现和实施是为其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幼儿园的多媒体课件虽然大都以动画故事和电脑

14、游戏的形式出现,但课件中的所有环节都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来设计和安排,要将各种知识点合理地编排进画面内容中去,并且教学内容要丰富、灵活,突出重点和难点。如笔者设计的课件洗手 就是围绕着让幼儿理解洗手的正确步骤这一目标来实现的。2、实用性原则-课件设计要考虑教学需要课件作为一种为教学活动服务的辅助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确能为教学活动注入生机,但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目前市场上的许多课件设计得比较漂亮,内容也比较丰富,然而大部分脱离了实际的课堂教学,教学实用性差。从设计的角度看,课件的实用性由选题决定,即确定哪些内容需要用课件表现,哪些不必用课件表现。许多一目了然的内容,或

15、通过传统媒体和其它教育媒体也能达到相同效果的内容,就没必要费时、费力地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因此,设计课件时要充分考虑课件的实际教学需要,选题必须精心、准确、体现实用性。选题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选择能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要特别注意选题的 新、奇、趣 ,以激发幼儿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处于主动地位,形成直接的学习动机。布鲁纳曾经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无意记忆、联想记忆成分增多,机械记忆成分减少,会使自主学习更有趣。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

16、,可适时引入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新颖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脑、耳、口、手多种感官,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1。如课件美丽的海洋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情境,使孩子们一进入教室,映入眼帘的便是大屏幕上一幅配有声音的流动着海洋生物的美丽画面,其教学主题一下子被孩子们抓住了,激动了孩子们的兴趣,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2)选择传统教学难以表达或不能表达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那些感到比较抽象的、用图片实物等传统教育媒体难以展示其活动过程、孩子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教学课件,就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收到生动有趣的效果。如:在学习青蛙捕捉害虫 的内容时,论教师怎样启发,都无法让幼儿想象出青蛙捕捉害虫、保护庄稼的情形。而我们通过课件将青蛙捕捉害虫、保护庄稼的瞬间清晰地展现在幼儿面前,幼儿会具体地发现:青蛙的舌头很特殊,它有灵敏的眼睛、宽大的口腔和敏捷的动作。这些知识,只有通过多媒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